乳腺癌-PPT課件 (2)_第1頁
乳腺癌-PPT課件 (2)_第2頁
乳腺癌-PPT課件 (2)_第3頁
乳腺癌-PPT課件 (2)_第4頁
乳腺癌-PPT課件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乳腺癌 山西醫科大學 護理學院 楊榮乳腺癌前言現狀高危因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措施健康教育前言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已占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有120萬婦女發生乳腺癌,美國2009年確診的乳腺癌新發病例194280例,死亡40610例。北美、北歐高發,4倍于亞、非、拉美。我國上海發病率最高。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狀況五個最發病率增長最快: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長;死亡率增長速度最快:已占婦女癌癥死亡第一位;治療水平最低:期乳腺癌不超過20%,美國達80%;對普查的認識最差:大部分為有癥狀后才去醫院求治;醫療費用占比例最高:微小乳腺癌平均2

2、萬元人,中晚期乳腺癌平均20萬元人。 發病的高危因素1.月經初潮年齡:月經初潮年齡早于13歲、絕經年齡大于55歲。2.生育年齡:初次足月產年齡遲于35歲、40歲未孕。3.哺乳可以降低發病率,哺乳時間長短和發病率呈負相關。4.產次:產次和發病率呈負相關。5.家族史:發病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6.其他:營養過剩、肥胖、高脂肪飲食;部分良性增生性乳腺疾病;月經后補充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臨床表現-常見乳腺癌1.乳房腫塊(1)早期:表現為患側乳房出現無痛性、單發小腫塊,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時無意發現。腫塊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質硬、表面不光滑,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在乳房內不易被推動。(2)晚

3、期:乳腺癌發展至晚期可出現:腫塊固定:癌腫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時,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動;衛星結節、鎧甲胸:癌細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膚時,可出現多個堅硬小結節或條索,呈衛星樣圍繞原發病灶;若結節彼此融合,彌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對側胸壁,致胸壁緊縮呈鎧甲狀,病人呼吸受限;皮膚破潰:癌腫處皮膚可破潰而形成潰瘍,常有惡臭,易出血。鎧甲胸:2.乳房外形改變隨著腫瘤生長,可引起乳房外形改變。酒窩征:若腫瘤累及Cooper韌帶,可使其縮短而致腫瘤表面皮膚凹陷,出現“酒窩征”。乳頭內陷:臨近乳頭或乳暈的癌腫因侵入乳管使之縮短,可將乳頭牽向癌腫一側,進而可使乳頭扁平、回縮、凹。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細胞堵塞,引起淋巴

4、回流障礙,可出現真皮水腫,乳房皮膚呈“橘皮樣”改變。橘皮征:3.轉移征象:淋巴轉移:最初多見于患側腋窩,少數散在、腫大的淋巴結,質硬、無痛、可被推動,繼而逐漸增多融合成團,甚至與皮膚或深部組織粘連。血行轉移:乳腺癌轉移至肺、骨、肝時,可出現相應癥狀。如肺轉移可出現胸痛、氣急,骨轉移可出現局部骨疼痛,肝轉移可出現肝大或黃疸等。轉移途徑局部浸潤淋巴轉移:以腋窩淋巴結轉移最多血行轉移:最常見的遠處轉移依次為 肺、骨、肝。臨床表現-特殊類型乳腺癌1.炎性乳腺癌 發病率低,年輕女性多見。表現為患側乳房皮膚發紅、水腫、增厚、粗糙、表面溫度升高等,類似急性炎癥,但無明顯腫塊。本病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早期轉

5、移,預后極差,病人常在發病數月內死亡。2.乳頭濕疹樣乳腺癌 少見。乳頭有瘙癢、灼燒感,之后出現乳頭和乳暈皮膚發紅、糜爛,如濕疹樣,進而形成潰瘍;有時覆蓋黃褐色鱗屑樣痂皮,病變皮膚較硬。部分病人于乳暈區可捫及腫塊。本病惡性程度低,發展慢,腋淋巴結轉移較晚。處理原則手術治療為主,輔以化學藥物、內分泌、放射、生物等治療措施。護理措施-術前護理1.心理護理 關心病人,鼓勵病人表達對疾病和手術的顧慮和擔心,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2終止妊娠或哺乳 妊娠期或哺乳期發生乳腺癌的病人應立即停止妊娠或哺乳,以減輕激素的作用。3.術前準備 做好術前常規檢查和準備。對手術范圍大,需要植皮的病人,除常規備皮外,同時做

6、好供皮區(如腹部或同側大腿區)的皮膚準備。乳房皮膚潰瘍者,術前每日換藥至創面好轉。乳頭凹陷者應清潔局部。護理措施-術后護理1.體位 術后麻醉清醒、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以利呼吸和引流。同時,患側上肢制動, 屈肘過胸,以利于傷口恢復。2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切口敷料滲血、滲液情況,并予以記錄。乳腺癌擴大根治術有損傷胸膜可能,病人若感到胸悶、呼吸困難,應及時報告醫師,以便早期發現和協助處理肺部并發癥,如氣胸等。3.傷口護理 .有效包扎:手術部位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使皮瓣緊貼胸壁,防止積液積氣。包扎松緊度以能容納一手指、維持正常血運、不影響呼吸為宜。繃帶加壓包扎一般維持7-10天,包扎期

7、間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松解繃帶,瘙癢時不能將手指伸入敷料下搔抓。若繃帶松脫,應及時重新加壓包扎。.觀察皮瓣血液循環:注意皮瓣顏色及創面愈合情況,正常皮瓣的溫度較健側略低,顏色紅潤,并與胸壁緊貼;若皮瓣顏色暗紅,提示血液循環欠佳,有可能壞死,應報告醫師及時處理。.觀察患側上肢遠端血液循環:若手指發麻,皮膚發紺,皮溫下降,動脈搏動不能捫及,提示腋窩部血管受壓,應及時調整繃帶的松緊度。4.引流管護理 乳腺癌根治術后,皮瓣下常規放置引流管,以便及時有效的吸出殘腔內的積液、積血,并使皮膚緊貼胸壁,從而有利于皮瓣愈合。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保持有效負壓吸引。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

8、(術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約50-200ml,以后 顏色逐漸變淡、減少)拔管。(術后4-5日,若引流液轉為淡黃色,每日量少于10-15ml,創面與皮膚緊貼,可考慮拔管)5.患側上肢腫脹的護理避免損傷保護患側上肢促進腫脹消退6.患側上肢功能鍛煉術后24h內:活動手指和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鍛煉。術后1-3日:進行上肢肌肉等長收縮,可用健側上肢或他人協助患側上肢進行屈肘、伸臂等鍛煉,逐漸過渡到肩關節的小范圍前屈后伸運動(前屈小于30,后伸小英語15)術后4-7日:鼓勵病人用患側手洗臉、刷牙、進食等,并做以患側手觸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朵的鍛煉。術后1-2周:術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開始做肩關節活動,以肩部為中心,前后擺臂術后10日左右,皮瓣與胸壁粘附較牢固,循序漸進地做抬高患側上肢、手指爬墻、梳頭等的鍛煉。健康教育1.活動。 近期避免患側上肢搬動或提拉過重物品,繼續進行功能鍛練。2.避孕。 術后5年內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復發。3.堅持放療、化療。4.乳房定期檢查。 20歲以上的婦女,特別是高危人群應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我檢查。術后病人也應每月檢查一次,以便早期發現復發征象。檢查時間最好選在月經周期的第7-10日,或月經結束后2-3日,已絕經的女性應選擇每個月固定的一日檢查。檢查時,觀察雙側乳房的大小和外形是否對稱;有無局限性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