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棉織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皺整理課件_第1頁
純棉織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皺整理課件_第2頁
純棉織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皺整理課件_第3頁
純棉織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皺整理課件_第4頁
純棉織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皺整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防皺整理(免燙整理)Wrinkle Resistant Finish單元2 1、防皺整理的起因 棉、粘膠纖維及其混紡織物具有許多優良特性,但也存在著彈性差、易變形、易折皺等缺點;在紡織印染加工過程中,這種織物由于不斷受到各種外力的作用而引起變形,但在洗滌過程中遇到濕熱條件,纖維的變形就會立即恢復,從而產生劇烈的收縮現象即縮水。一、防皺整理概述2、防皺整理的概念防皺整理就是利用防皺整理劑來改變纖維及織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能,提高織物防縮、防皺性能的加工過程。由于最初是利用脲醛樹脂作為整理劑對纖維素纖維進行防皺整理的,因此該整理又稱為樹脂整理,先后出現了脲醛樹脂、三聚氰胺一甲醛樹脂、二羥甲基乙烯脲、醚

2、化的三聚氰胺樹脂、醚化脲醛樹脂及相應整理工藝。3、防皺整理的歷史棉織物抗皺整理的開發,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70年代美國出現第一個有關棉織物免燙整理的專利;到1978年已有相關專利300多項。防皺整理的兩個高活躍期196070年代由于化學纖維的問世,棉花市場受到沖擊,為了與化學纖維爭奪市場,美國棉農資助進行純棉織物的防皺研究。 1990年代天然纖維重新贏得人們的青睞,純棉織物的防皺整理研究又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由于發現甲醛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這階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無甲醛整理劑的開發。1990s重新成為熱點九十年代初,美國和日本市場上的全棉或高棉含量的滌/棉混紡防皺服裝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3、。 美國:不皺(Wrinkle-free)整理 日本:形態安定(Form Stability)整理 或形狀記憶(Shape Memory)整理整理發展的四個個階段防縮防皺 僅明顯改善干防皺性。WRA(干)220230,表面平整度(DP級)23,抗張強力損失1530%。 特點: 只賦予整理品干防縮防皺性能,洗滌后仍要進行熨燙。洗可穿(免燙) 提高干、濕防皺性,賦予其免燙性能。WRA250260,DP級34,抗張強力損失3040%。 Wash & Wear, Easy Care, Non-iron, Mini Care 特點: 具有干、濕兩方面的防皺性能。耐久壓燙(PP或DP) 洗可穿,改善縫線部

4、分或褶裥處的平挺度。 WRA280300,DP級45,抗張強力損失5060%。 Permanent Press或Durable Press可統稱為“防皺整理(樹脂整理)”低、無甲醛整理織物抗皺性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他性能惡化,尤其是強度;每提高折皺回復角20,其相應強力指標下降7% ;發展目標:平衡彈性提高和強力下降的關系 減少織物甲醛釋放如:醚化二羥甲基二羥基亞乙基脲 多元羧酸、環氧類樹脂、乙二醛類樹脂等折皺回復角 crease recovery angle測量方法:在規定條件下,受力折疊的試樣卸除負荷,經一定時間后,兩個對折面形成的角度。評定指標:折皺回復性大小通過測定整理織物經向加緯向的折

5、皺回復角的大小來衡量。回復角越大,彈性越好 。折皺回復角(折皺回復角)WRA、CRA 國際標準:一級:180。二級:200 。三級:210 。 240 。四級:240 。 280 。 五級:280 。未整理棉織物150160一般防皺整理220230洗可穿整理 250280耐久壓燙整理280300DP等級主觀判斷外觀平整度、接縫外觀、褶裥外觀三個指標AATCC立體耐久壓燙平挺度標樣分為1、2、3、3.5、4、5級4、織物產生折皺的原因 折皺的形成可以簡單地看成是由于外力使纖維彎曲變形、放松后未能完全復原所造成。 纖維晶區的變化纖維無定型區的變化拉伸壓縮纖維素大分子結構00197.swf(1)纖維

6、晶區變化在纖維的晶區,纖維素大分子間存在強的氫鍵作用和分子間引力,當受到外力作用時,能夠阻滯纖維素分子鏈之間的相對運動,因而只能發生較小程度形變。可以認為纖維的晶區是防皺的。(2)無定型區變化在纖維的無定形區內,大分子鏈間排列較松,大分子或基本結構單元間存在的氫鍵數較少,在外力作用發生變形時,大分子間的部分氫鍵被拆散,并能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形成新的氫鍵。當外力去除后,由于新形成氫鍵的阻礙作用,使纖維素大分子不能立即回復到原來狀態。如果新形成的氫鍵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則發生永久形變,使織物產生折皺。認為折皺主要發生在纖維的無定形區。 (3)織物產生折皺的原因 由于纖維素分子上有很多極性羥基,在纖維受

7、到拉伸時,纖維素大分子或基本結構單元發生相對移動后,能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氫鍵。氫鍵的拆散和重建織物的折皺通常出現在纖維的無定形區,并且折皺主要是由于纖維中的分子間力較弱,新的氫鍵易于形成造成的。為了提高纖維素纖維的防皺性能,普遍采用在纖維素大分子或基本結構單元之間建立適當的交聯,這樣不僅強化了纖維大分子之間的作用力,而且交聯也封閉了部分羥基,減少了新氫鍵的形成,有利于折皺的回復,提高了織物的防皺性能。其他纖維的彈性分析羊毛 彈性好 二硫交鍵使分子間不易相對滑移,受力后變形,內能增加,放松后,回復力大 肽鏈柔性大,卷曲 伸直,變形大,回復大 錦綸 彈性很好 大量的(CH2)n 存在,柔性大,彈

8、性好。 滌綸 彈性較好 大分子有苯環結構,剛性較大,模量高,受力后不易產生移動 可通過CH2 CH2 的內旋轉回復 二、防皺原理防皺的基本措施是在纖維素的大分子或基本結構單元之間建立適當的交聯,減少纖維大分子或基本結構單元之間的相對位移,限制新的氫鍵的形成從而達到防皺的目的。但就纖維之間所形成交聯的性質問題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樹脂沉積理論和交聯理論。沉積理論共價交聯理論1.沉積理論整理劑初縮體在纖維內自身縮合成網狀結構的整理劑微粒,沉積在纖維素纖維的無定形區并和纖維素大分子鏈之間形成氫鍵和范德華引力,把纖維素大分子鏈相互網狀纏結起來,靠機械阻力限制了大分子鏈的相對滑移,提高了織物的防皺性能。2

9、.共價交聯理論防皺整理劑和相鄰的兩個纖維素分子鏈上的羥基反應,生成共價鍵,從而把相鄰的大分子鏈互相連接起來,減少了兩個大分子鏈間的相對滑移,同時使纖維素大分子羥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封閉,減少了大分子在新的位置上重建氫鍵的能力,使得纖維素分子鏈或基本結構單元的回復能力得到加強,提高了織物的防縮、防皺性能。2D樹脂抗皺原理要設法減少棉纖維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大分子間相對位移的機會,或當大分子發生相對位移時能阻礙在新的位置形成氫鍵,因而當外力去除后,大分子能較快回復至原位置。防皺整理的理論基礎:在纖維素大分子鏈和基本結構單元間引進一定數量的化學鍵(共價交聯),可以阻止纖維基本結構單元間的相對位移,提高纖維

10、素纖維的彈性回復。三、抗皺整理工藝(一)、樹脂整理工藝1、工藝流程浸軋樹脂工作液預烘(拉幅烘干)焙烘后處理2、工作液組成: 樹脂初縮體抗皺整理劑催化劑(常用MgCl2) 加快整理劑與纖維的反應潤濕劑(常用JFC)幫助滲透柔軟劑改善手感和耐曲磨性,提高撕破強力熱塑性樹脂改善耐平磨性3、浸軋軋液率: 軋液率越低越好, 一般70 80 軋液率高的缺點: 能量浪費 烘干時發生泳移,產生表面樹脂 手感僵硬 彈性差 強度低 摩擦牢度差 4、預烘目的:使初縮體均勻滲透到纖維內部意義:直接影響樹脂分布和整理品的質量原理:浸軋后,濃度外大于內,預烘時,依濃度梯度,使樹脂向內擴散。控制條件:軋液率盡量低預烘溫度不

11、宜太高,一般80最好不用接觸式烘干,而用紅外和熱風烘干5、焙烘目的:使初縮體與纖維發生交聯反應條件控制: 溫度和時間 催化劑為MgCl2,150160,35min高效催化劑,170180,3060s烘房溫度要均勻張力 盡量采用低張力,以免內能儲存,引起尺寸不穩定良好的密封和通風排氣 排出CH2O,H2O,CH3OH6.后處理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洗去: 游離甲醛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未反應的樹脂 表面樹脂 表面樹脂會影響織物手感,降低防皺性 副產物 甲胺等副產物有魚腥味 (二)免燙整理工藝主要有四種加工方式(1)干態交聯法:增加整理劑的用量。(2)濕態聯法:織物在水溶脹狀態下交聯,

12、浸軋打卷處理15h(2025)問題:干防皺性優:濕防皺性好、手感柔軟、耐洗性優良。 (3)潮態交聯:織物浸軋后烘至一定含水率(棉織物為612%)打卷處理24h水洗耐磨性好,手感柔軟,濕彈性好,但干防皺性仍差。(4)溫和焙烘法:浸軋工作液低溫烘燥(纖維充分溶脹、部分溶脹,及干癟狀態的變化中逐步完成交聯反應)(5)兩次焙烘法:織物經干、濕態兩次交聯處理,從而獲得較好干,濕防皺性。總之,盡管織物經不同工藝整理后,防皺性在不同濕度下不一致,但整理品的含濕若與交聯時的含濕(這是什么意思?)相當,防皺性最佳。(三)耐久壓燙整理工藝 兩種工藝(1)延遲焙烘法:浸軋烘干成衣縫制壓燙、焙烘成品由于織物在烘干后至

13、壓燙、焙烘間隔長,要求整理劑不會過早地與纖維反應(即敏化織物在貯藏期間性能穩定)用于免燙整理。(2)預焙烘:浸軋整理液預烘成衣縫制壓燙成品, 此法只適用于羊毛織物,且在折裥處需噴灑特殊藥劑。此外滌/棉混紡織物藉滌綸纖維部分的熱塑性,也有類似效果。 濕防皺機理示意溶脹態交聯的纖維素纖維素干燥和癟縮再溶脹后的交聯纖維素四、常用抗皺整理劑醚化反應:N羥甲基酰胺類 酯化反應:多元羧酸,如1,2,3,4-丁烷四羧酸(BTCA);1,2,3-丙烷三羧酸(PTCA);檸檬酸(CA);聚馬來酸酐;還有乙二醛、環氧類化合物等 1. N羥甲基酰胺類 (1)脲素甲醛樹脂(UF)(2)三聚氰胺甲醛樹脂(TMM)(3)

14、二羥甲基環次乙基脲(DMEU)(4)二羥甲基二羥基環次乙基脲 (DMDHEU或2D)(5)二羥甲基氨基甲酸乙酯(6)二羥甲基三嗪酮DMEUDMDHEU或2DN羥甲基優點可以使整理后的純棉織物達到耐久壓燙的水平焙烘溫度低,一般150160焙烘即可.缺點整理后織物的強力有顯著的下降在應用加工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甲醛,影響操作人員的健康整理后的織物在存放和穿著過程中,還會釋放甲醛,刺激人類肌膚和呼吸道粘膜,并且還可能誘發皮膚癌2.低甲醛整理劑通過醚化反應制的低甲醛樹脂整理劑。如六羥甲基三聚氰胺樹脂的游離甲醛1%,整理后織物上游離甲醛達660ppm,經甲醇醚化后,游離甲醛降到0.6%,織物上僅225

15、ppm。這種改性物主要是2D的醚化改性。醚化二羥甲基二羥基環次乙基脲氯損小,不泛黃,釋放甲醛也少;醚化劑:甲醇、乙醇、異丙醇、多元醇等; 甲醇有毒,想得到極低甲醛整理劑,必須用多元醇醚化; 由于醚化改性后的反應速率大大降低,能獲得耐水解的樹脂整理劑和整理品。 另一方面,對于反應性很低的樹脂整理劑,可以采用高效催化劑來獲得必要的反應速率。3.多元羧酸用多元羧酸對織物進行防皺整理,從根本上避免了甲醛對環境和人體造成的各種危害,因此受到人們的重視。多元羧酸作為防皺整理劑的開發和研究,也推動了纖維素纖維防皺理論酯化交聯的深入發展,以及相關的催化劑體系和催化機理的發展。防皺整理催化劑:凡是能加速樹脂或交

16、聯劑與纖維進行交聯反應,降低反應溫度,縮短反應時間的化學藥劑,都可以成為防皺整理催化劑。催化劑的作用:加速樹脂與纖維反應,降低反應溫度和縮短反應時間。五、催化劑1、防皺整理中催化劑應具備的條件:(1)具有優良的促使樹脂焙固的作用。催化劑的用量要少,對纖維無損傷。(2)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選用的催化劑應與柔軟劑、熒光增白劑和硬挺劑等常用添加劑有良好的相容性。(3)在工作液中要有良好的穩定性。催化劑與樹脂在室溫下不發生化學反應,不會發生樹脂過早聚合或經甲基水解現象。(4)不影響整理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5)價格便宜、無毒、無腐蝕性、無氣味,而且整理后,織物不具有難聞的氣味。2、防皺整理中的催化機理

17、N-羥甲基化合物:屬于碳正-亞銨正離子機理常用催化劑:酸、潛酸、路易斯酸路易斯酸:能接受外來電子對的原子、分子 離子、原子團,所有陽離子都是 路易斯酸路易斯堿:能供給電子對的原子、分子、離 子、原子團,所有陰離子都是路 易斯堿催化劑的選擇要根據樹脂的活性大小、所采用的工藝來確定,活性高的樹脂要選用活性較低的催化劑。配制工作液時,其他各種助劑可預先混合并加水稀釋至所需要的濃度,臨用前加入已溶解好的催化劑,以維持浸軋液的穩定性。六 添加劑目的:改善整理后織物的手感、外觀及機械性能。常用的添加劑:滲透劑 柔軟劑硬挺劑水溶性聚氨酯 (1)滲透劑作用:為了使整理劑充分滲透到纖維內部,提高整理劑在纖維內部

18、分布的均勻性。常用:平平加O、滲透劑JFC。(2)柔軟劑作用:改善織物的手感,使織物的手感變得柔軟、潤滑并減少整理織物物理機械性能的變化。常用的柔軟劑主要有有機硅、吡啶季銨鹽類。 添加柔軟劑改善撕破強度柔軟劑不能改變整理后纖維的斷裂延伸度,但可使纖維或紗線間的摩擦系數減小,以提高纖維及紗的移動性。織物在撕裂時,紗線易于聚攏而有較多的紗線來共同承受撕力,使整理品的撕破強度得到一定的改善。柔軟劑對撕破強力的影響(3)硬挺劑作用:改善防皺整理織物的彈性、耐磨性和撕破強度,使整理織物具有手感豐滿、厚實的效果。常用:聚丙烯酸酯乳液、聚乙烯醇(PVA)。 (4)水溶性聚氨酯作用:改善整理織物的撕破強力和耐

19、磨性,提高織物的彈性,改善手感。防皺整理中,通常以PU和2D樹脂拼混應用于滌/棉和滌/粘纖織物及真絲綢的低甲醛整理。七、防皺整理的工藝與設備 半制品準備浸軋工作液預烘、拉幅烘干焙烘后處理。 干態交聯法工藝流程:(一)防皺整理對織物的要求 織物上不能有折痕,否則防皺整理后會產生永久性折痕。 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毛細管效應要在10cm/30min以上。 織物上應不含漿料、不帶堿性和有效氯,一般織物上的pH 值控制在67之間。 對染色、印花織物進行整理時,必須預先進行試驗,以免 發生變色和色牢度下降。 半制品織物不宜過度拉伸,以減少織物的縮水率。 織物的含濕量不能太大。 (二)浸軋工作液軋余率要求低,

20、防止產生表面樹脂。刻紋滾筒、軋吸法、單面給液輥配制工作液時,除了催化劑外,其他各種助劑可預先混合并加水稀釋至所需要的濃度,臨用前加入已溶解好的催化劑,以維持浸軋液的穩定性。浸軋液的配制一般在室溫下進行。采用一浸一軋兩次或二浸二軋。 浸軋一般在室溫下進行,以避免溫度過高而導致整理劑初縮體發生縮聚。(三)預烘、拉幅烘干1.預烘的作用有利于整理劑初縮體擴散進入纖維內部。 2. 預烘溫度 控制預烘溫度,避免形成表面樹脂 表面樹脂的形成:預烘溫度的過高使整理劑初縮體可能會隨著水分蒸發移向受熱面,即產生泳移現象而積聚,也可能發生過早的縮聚,使較多的整理劑殘留在織物表面或紗線、纖維的間隙內,形成表面樹脂。造

21、成整理后的織物防皺性能差,手感粗糙、發脆。一般預烘溫度控制在8090之間。3.預烘設備 滾筒烘干紅外線烘干熱風烘干一般分兩步烘干,即先用紅外線烘干或導輥式熱風烘干,使帶液率達到30左右時再進行拉幅烘干。 (四)焙烘 1.焙烘的作用利用較高的溫度和催化劑的作用,使整理劑初縮體與纖維發生交聯反應,或生成具有一定結構的樹脂,從而使織物具有防皺性。2.焙烘的溫度和時間焙烘條件為:溫度140160、時間35min。 催化劑一定,整理劑的反應性越高,所需焙烘溫度越低。反應條件一定,焙烘溫度越高,所需焙烘時間則越短。溫度太低,交聯不完全并形成副產物,防皺效果差;溫度太高,會使纖維受損。 3.焙烘設備 懸掛式

22、焙烘機導輥式焙烘機卷繞式焙烘機 (1)懸掛式焙烘機 1-織物 2-輸送帶3-懸布輥筒 (2)導輥式焙烘機 1-蒸汽加熱區 2-煤氣燃燒器 3-排氣口4-預烘區 5-焙烘區 6-冷卻區 (五)后處理 1.后處理的作用去除未反應的化合物 、產生的副產物(魚腥味)、游離甲醛和表面樹脂。魚腥味的產生:由甲基胺、二甲基胺、三甲基胺造成的,特別是三甲基胺(CH3)3N。甲醛和氨(或銨鹽)的存在是生成這些副產物的主要原因。2.后處理工藝后處理一般在平洗機上進行,先用100熱水洗,然后皂洗(洗滌劑純堿)或氨水洗,最后水洗、烘干。 八、常見產品防皺整理工藝 棉織物的防皺整理 粘膠纖維織物的防皺整理滌棉混紡織物的

23、防皺整理 中長纖維織物的樹脂整理 其它整理方法(一)棉織物的防皺整理一般防縮防皺產品的整理 耐氯漂白織物的整理 耐久性機械整理產品的整理 (1)一般防縮防皺產品的整理浸軋預烘拉幅烘干焙烘(150160,35min)平洗烘干拉幅。 工作液組成:2D或其他樹脂、氯化鎂、柔軟劑。工藝流程:(2)耐氯漂白織物的整理 選用醚化2D樹脂或DMPU樹脂,采用快速防皺整理工藝或常規工藝均可。選用-雙羥乙基砜樹脂,在焙烘后必須用雙氧水復漂 后再皂洗。 6MD樹脂只能按常規整理工藝進行。(3)耐久性機械整理產品的整理 工作液組成: 6MD混合樹脂或軋花樹脂、氯化鎂或硝酸鋅、柔軟劑。工藝流程及條件: 浸軋樹脂(二浸

24、二軋或一浸一軋,軋余率6570)預烘(80100)拉幅烘干(車速6070m/min,100,含潮率1015)機械整理(電光、摩擦軋光或軋花)焙烘(應采用松式焙烘機,150160,34min)水洗。 (二)粘膠纖維織物的防皺整理 浸軋工作液(二浸二軋,軋余率6070)預烘(90100)拉幅烘干(100,超喂34以提高織物的防縮性能)焙烘(150160,35min)平洗(水洗及氨洗等)烘干。工作液組成:脲醛樹脂或改性脲醛樹脂、銨鹽、柔軟劑。 工藝流程及條件: (三)免燙整理 要獲得良好的免燙效果,可以進行分步交聯,即先進行含濕或濕態交聯,然后再干態交聯。多采用潮態交聯法2D樹脂1215鹽酸調節pH

25、2。 工藝流程:浸軋工作液預烘(110烘干至含水率610)冷打卷(用聚乙烯薄膜包好)放置24h皂洗中和烘干。 整理工藝 預焙烘法(P.C.法) 浸軋工作液(二浸二軋)預烘(90100)焙烘(130,3s)后處理烘干成衣壓燙(160,60s)該工藝適用于薄型織物成衣的加工。延遲焙烘法(D.C.法)浸軋工作液(二浸二軋)預烘(90100)冷打卷裁衣壓燙(160,60s)焙烘。 (四)耐久壓燙整理(簡稱PP整理) (五)快速樹脂整理 該工藝把原來的浸軋、預烘、熱風拉幅、焙烘、平洗、烘干、拉幅六個工序縮短成浸軋、預烘和高溫拉幅焙烘三個工序.(六) 快速整理工藝浸軋預烘烘干、焙烘(170180,3060

26、s). 整理液組成:2D或DMEU、高效催化劑、柔軟劑。工藝流程:(一)防皺整理后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 防皺性能-增強 抗皺性抵抗變形的能力(彈性模量) 折皺回復性從形變中恢復原狀的能力防縮性能- 提高斷裂強度 棉纖維下降,粘膠纖維上升斷裂延伸度- 下降撕破強力- 下降織物的耐磨性- 下降九、整理紡織品質量 防皺整理產品的性能指標防皺性:折皺回復角 DP級耐用性:斷裂強力(抗張強力,拉伸強力) 撕破強力 耐磨牢度安全性:釋放甲醛耐漂性:吸氯泛黃、熨燙后斷裂強力對染色品色光的影響:色差每項性能指標一般都有試驗方法標準供選用1.防皺性能織物的防皺性能包括抗皺性和折皺回復性。織物的防皺性能主要取決于折

27、皺回復性能。織物經過防皺整理后,折皺回復性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折皺回復性能通過測定整理織物經向加緯向的折皺回復角的大小來衡量。 織物的回復角()123456平均值經向616963535558126緯向636160686875經向128127128128124121255緯向132129128126131129經向和緯向各10個,每個方向的正面對折和反面對折各5個。日常試驗可只測樣品的正面,即經向和緯向各5個。2.防縮性能 織物經過防皺整理后,防縮性能及尺寸穩定性都提高。 吸濕性能經過防皺整理后,纖維素纖維吸濕性能下降。 原因交聯劑與纖維素大分子上的羥基進行了交聯反應,封閉 了一部分的羥基,降

28、低了織物的吸濕性能。交聯的存在使纖維的膨化受到限制,因此吸濕性能下降。 纖維素纖維織物經二羥甲基脲防皺整理后的強度變化 3.斷裂強度1-粘膠纖維2-棉纖維織物的拉伸強力(N)1234平均保留(%)682.3704.2718.3693.5699.6434.8442.8439.8441.7439.862.9每個方向至少試驗5塊。棉斷裂強度下降的原因棉纖維經防皺整理后,纖維內形成了交聯作用,或者整理劑微粒沉積在纖維的無定形區或纖維表面,使纖維的剛性增加而柔軟性下降,大分子結構單元的活力下降,在外力作用下均勻分配外力的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應力集中,而導致大分子鏈的斷裂。 粘膠斷裂強度提高的原因粘膠纖維經

29、防皺整理后,大分子之間形成了交聯,大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得到了加強。當受到外力作用時,大分子鏈間相互滑移的現象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強度得以提高。 防皺整理后粘膠纖維強力、斷裂延伸度的變化 4.斷裂延伸度斷裂延伸度下降的原因纖維經防皺整理后,整理劑和纖維間生成了交聯,整理劑沉積在纖維的無定形區,降低了纖維隨外力而產生變形的能力,從而使纖維的斷裂延伸度顯著下降,交聯程度越高,整理劑沉積越多,斷裂延伸度降低也越大。 5.撕破強力 紗線之間的摩擦阻力增加,織物經防皺整理后,纖維的斷裂延伸度下降,紗線在織物中的活動受到限制,聚集在撕裂作用點的紗線數較少,撕破強力下降。整理劑用量增加,撕破強力下降也增加。 脲

30、醛樹脂用量與織物撕破強力的關系 1-棉2-粘膠纖維撕破強力下降的原因織物經防皺整理后,纖維的斷裂延伸度下降,紗線之間的摩擦阻力增加,紗線在織物中的活動受到限制,聚集在撕裂作用點的紗線數較少,撕破強力下降。整理劑用量增加,撕破強力下降也增加。加入適量的柔軟劑有助于撕破強力的改善。 耐磨性下降的原因:纖維素纖維織物經過防皺整理后,雖然彈性增加,但織物的斷裂延伸度下降,所以耐磨性下降。 6.織物的耐磨性(二)防皺整理后織物的化學性能 吸濕性能 耐洗性 纖維在溶劑中的溶解度 對染料的上染性 1.耐洗性 整理織物耐洗性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整理劑與纖維形成的交聯鍵的穩定性。整理后織物的耐洗性包括交聯的耐酸、堿

31、水解穩定性及整理織物是否會產生吸氯泛黃或氯損。 (1)交聯的耐酸、堿水解穩定性 交聯劑的氮原子上連接吸電子基時,具有較好的耐酸水解穩定性。若氮原子上沒有氫原子,交聯鍵比較耐堿。 (2)吸氯和氯損 N-羥甲基酰胺整理劑整理過的織物會吸附氯,即使是微量的氯如自來水中含有的氯也會產生吸附,形成氯胺,這種現象稱為吸氯。吸氯后的織物在高溫熨燙時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傷,這種現象稱為吸氯損傷。有的織物在吸氯后會產生泛黃現象,稱為吸氯泛黃。 吸氯和氯損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存在亞氨基 NH。亞氨基的來源:N-羥甲基酰胺整理劑中存在;交聯鍵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其他原因:未交聯的羥甲基在堿性條件下,對氯有直接的置換作用,

32、也可生成氯胺。 氯損反應 CNH + NaClO CNCl + NaOH OO CNCl + H2O CNH + HCl +O OO熨燙CNCH2OH + NaOCl CNCl + NaOH+ CH2O OO(1)(2)氯損大小因素氯損的大小取決于氯胺的穩定性和整理劑對酸的緩沖能力。 2.纖維在溶劑中的溶解度 銅氨溶液是纖維素纖維良好的溶劑,當纖維素分子間引入交聯后,其在銅氨溶液中的溶解度下降。交聯程度增加,溶解度下降增大。(1)直接及活性染料 纖維分子間引入了交聯,阻止了纖維的膨化,封閉了部分羥基,所以其染色性能下降。 3.對染料的上染性 (2)酸性染料脲醛樹脂和氨基-甲醛類整理劑,由于氨基

33、存在,使織物對酸性染料的上染能力有所提高。 (三)整理品的甲醛釋放 交鏈的水解1.甲醛釋放來源 樹脂初縮體中的游離甲醛 整理劑N-羥甲基的分解 (主要來源)2.降低織物甲醛釋放的措施 選擇水解穩定性良好的、含游離甲醛少的防皺整理劑,也可在酰胺-甲醛防皺整理劑中,適當地拼混無甲醛整理劑或其他的助劑 在工作液或皂洗液中加入甲醛捕捉劑適當提高焙烘溫度使整理劑與纖維素充分交聯。加強防皺整理織物的后處理以驅除織物上的游離甲醛。一些相關標準GB/T 2912.1-1998 紡織品 甲醛的測定 第1部分:游離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2912.2-1998 紡織品 甲醛的測定 第2部分:釋放甲醛(蒸氣

34、吸收法)GB/T 3819-1997 紡織品 織物折痕回復性的測定 回復角法GB/T 3917.1-1997 紡織品 織物撕破性能 第1部分:撕破強力的測定 沖擊擺錘法GB/T 3923.1-1997 紡織品 織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 條樣法GB/T 13769-1992 紡織品 耐久壓燙織物經家庭洗滌和干燥后外觀的評定方法密封瓶回復角試樣尺寸試驗回復翼尺寸:長為20mm,寬為15mm水平法:試樣尺寸為40mm15mm的長方形垂直法:試樣的形狀及尺寸如右:折痕回復角 crease recovery angle 在規定條件下,受力折疊的試樣卸除負荷,經一定時間后,兩個對

35、折面形成的角度。 回復角試樣采集折皺回復測試儀彈性儀拉伸強力試樣采集撕破強力試樣強力測試儀AATCC 3-D Smoothness Appearance ReplicasLighting equipment for viewing test specimens補充知識織物中甲醛含量問題甲醛釋放量限定的提出在1960年代初,服裝生產商首先要求低的甲醛釋放,以避免在剪裁和縫紉車間中引起不舒適感甲醛含量限定標準1984年,美國制定標準,限定織物上甲醛的釋放量從1970年到現在,二羥甲基二羥基乙烯脲(2D,DMDHEU)釋放甲醛量由1000ppm降到現在的50150ppm 中國標準GB和Oeke-Te

36、x標準100 GB 18401-2001 紡織品 甲醛含量的限定GB 18401-2003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嬰幼兒服裝:20ppm 與皮膚直接接觸類服裝:75ppm 與皮膚無直接接觸類服裝:300ppm 室內裝飾材料:300ppm無甲醛DP整理劑為徹底解決DP整理織物上的甲醛問題,自1980年代開始,研究開發無甲醛類DP整理劑以取代含甲醛類整理劑成為染整工作者的工作熱點 嘗試用作無甲醛DP整理劑的化合物乙二醛環氧氯丙烷二氯丙醇乙烯砜多元羧酸聚氨酯等多元羧酸類化合物1960年代初期,Gagliardi等人首先發現多元羧酸可以作為織物DP整理的無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