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dy)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jigu)與特點1共三十一頁第1課 發達(fd)的古代農業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 農業 手工業 商業2共三十一頁一、早期農業生產(shngchn)的出現神農氏是中國(zhn u)農業的始祖距今一萬年左右,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生活方式改變:從遷徙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商、周原始農業農作物耕作技術生產工具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石器鋤耕石刀、石斧、耒耜少量青銅農具, 石器木器骨器為主刀耕火種排水、漚肥除草、治蟲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麥(五谷),桑、麻等(采集經濟 種植經濟)種植為主,畜養為輔。 獨立發展,自成體系;1起源:2表現:
2、意義:4特點:3共三十一頁耕作方式耕作技術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戰國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鐵犁牛耕壟作(lngzu)法都江堰(四川)鄭國渠(關中(Gunzhng))耦犁、犁壁耕耙耱技術、耕耙技術代田法漕渠、白渠、龍首渠翻車筒車高轉筒車風力水車曲轅犁,犁評一年兩熟、一年三熟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請仔細閱讀課本,完成下面表格。耬車(播種工具)一年一熟(完善)(農業動力革命)4共三十一頁三、男耕女織(nn gng n zh)的小農經濟(基本模式)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zhyo)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發
3、展(根本原因)。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普及。生產工具因素:生產關系因素:農民自身因素: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農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1含義:2 形成:時間:原因:性質: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5共三十一頁 以家庭為生產(shngchn)生活單位,精耕細作 農業和家庭(jitng)手工業結合,男耕女織 生產目的為生活和交稅,自給自足負擔沉重,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非常有限不利于技術革新,催生容易滿足的社會心態和民族性格特征(基本特征) (分散性) (封閉性) (脆弱性)(落后性)(穩定性)6共三十一頁是我國封建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農業(nngy)
4、生產的基本模式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精耕細作(jng gng x zu)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封建社會形成和發展時期,基本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封建王朝主要財源;古代中國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礎;評價積極方面:消極方面:不利于先進技術的推廣和運用;隨著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過度開墾,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在封建社會后期成為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鴉片戰爭以后,外國廉價商品大量涌入,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小農經濟開始解體。破產:7共三十一頁影響小農經濟發展(fzhn)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別有哪些?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生產工具和技術
5、的改進;農民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農民為生存而努力、精耕細作;政府的重農政策廣大(gungd)人民的辛勤勞動分散、簡陋抗災能力弱;分散、個體難以開展大生產,不利于技術革新;賦稅、徭役沉重;土地兼并嚴重; 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旱、澇等自然災害商品經濟的沖擊(在中國相當有限)8共三十一頁從生產規模和分戶經營看,我們今天的農民依然以小規模的一家一戶進行經營和生活(shnghu),本質上仍屬于小農經濟;但其性質又不同于以往的小農經濟,今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的經濟并不是完全封閉的,而是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下的小農經濟。 我們今天的家庭(jitng)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是不是小農經濟?9共三
6、十一頁四、古代中國(zhn u)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獨立(dl)發展,自成體系;地主土地私有制為主導以鐵犁牛耕為主;精耕細作;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1)農業起源:(2)內部分工:(3)耕作方式:(4)耕作技術:(5)基本模式:(6)土地制度:種植為主,畜養為輔;巧記基本特點: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種植為主,畜養為輔;鐵犁牛耕,精耕細作;男耕女織、自給自足。10共三十一頁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 馬橋文化石鋤 半坡遺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11共三十一頁商周(shn zhu)時期的青銅農具12共三十一頁半坡遺址(yzh)河姆渡遺址(yzh)地域差別南稻北粟,中國是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碳化稻谷(河姆
7、渡遺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半坡遺址出土)13共三十一頁“五谷(wg)六畜”“十二生肖(sh r shn xio)”黍稷粟麥豆麻稻豬馬牛羊雞狗14共三十一頁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農具春秋時期的鐵鋤戰國時期凹形鐵鋤戰國時期鐵鋤戰國時期鐵犁頭、鐵鐮刀東漢牛耕圖畫像石(甘肅嘉峪關市出土) 西漢時期的耦犁(形象圖) 三處重要改進:一是把長直轅改成短曲轅,犁架變小,便于回轉,節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評,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進了犁壁,將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塊,斷絕草根生長。這是唐朝勞動人民對耕犁的重大改進,至此,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15共三十一頁 西漢趙過推行的一種適應
8、北方旱作(hn zu)地區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塊上的田壟隔年代換所以稱作代田法。16共三十一頁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17共三十一頁 關中,或關中平原,指中國陜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陜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陜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陜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鄭國渠白渠漕渠六輔渠龍首渠井渠法邊疆地區的坎兒井 坎兒井
9、起源于2000年前的漢代。它的特點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據統計,吐魯番盆地有坎兒井1237條,實際使用853條,總長度超過5000公里,總出水量每秒約10立方米??矁壕蓤跃?、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澇壩四個部分組成。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長38公里,最長的達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達500畝。18共三十一頁翻車的模型19共三十一頁隋唐五代南方高轉筒車宋代水轉筒車水力為動力清代風力水車風力為動力20共三十一頁高考(o ko)真題1(2015天津文綜)“其制兩柄上彎,高可三尺(sn ch)其所盛種粒,各下通足竅,仍旁挾兩轅,可容一牛,用一人牽,傍一人執耬,且行且
10、搖,種乃自下?!边@段話描述的農具是()21共三十一頁2(2015江蘇單科)唐人寫淮北多有“稻壟瀉泉聲”之類的詩句,北宋仍有“水闊人間熟稻天”的描寫。但1678年,河道總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產粟米”,兩年后就有人感嘆是“溝洫之制,水陸失宜”?;幢鞭r耕(nn n)變化表明古代農業() A注重作物品種選擇 B需要政府合理作為 C重視農田生態保護 D全憑興修水利工程22共三十一頁3(2015浙江文綜)歷史發展既有傳承又有創新。下表所列信息(xnx),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 B C D 通政司、復社、都察院、風力水車政事堂、北門學士、內作使綾匠、高轉筒車樞密院、土司、木
11、活字、監察御史中書門下、三司使、武經總要、草市23共三十一頁4(2015新課標全國卷)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夸張地說: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yng huo)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yng huo)五口人。戰國時期農業收益的增加() A促進了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C導致畜力與鐵制農具的使用D阻礙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長24共三十一頁5(2015廣東文綜)史載:明代江南昆山縣的農家,“麻縷機織之事,則男子素習焉,婦人或不如也”,但鄉村婦女“凡耕耘、刈獲、桔槔之事,與男子共其勞”。這則材料反映了當時() 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B資本主義(zbnzhy)
12、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會秩序 D官營手工業的主導地位25共三十一頁6(2015新課標全國卷)唐宋時期,江南經濟迅猛發展,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這一轉變的主要動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劇(jij)C農業技術進步 D海外貿易拓展26共三十一頁7(2015新課標全國(qun u)卷文綜)表1呈現的變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蘇兩地科舉考試狀元人數表 A理學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B經濟發展促進文化興盛 C中原地區經濟急劇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趨勢明顯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蘇78174927共三十一頁82014天津卷 齊民要術(q mn yo sh)自序:“蓋神農為耒耜,以利
13、天下。堯命四子,敬授民時,舜命后稷,食為政首。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边@段話主要強調() A儒家對農業的重視 B改進生產工具的意義C歷法與農業的關系 D農業技術的重要性28共三十一頁92014重慶卷 戰國秦漢時期,北方一直是全國的經濟重心,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經濟區獨占鰲頭的局面不復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經濟區獲得了顯著發展,使長期以來的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性與懸殊性縮小了。這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A江南經濟發展水平迅速超過北方B江南經濟開發(kif)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經濟區的優勢地位不復存在D全國的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29共三十一頁10(2013江蘇)現代考古在秦、魏等國故地出土了許多生鐵鑄造的農具。19501951年河南輝縣發掘了5座大型魏墓,1號墓出土鐵器65件,其中農具占58件,包括钁、鋤、鏟、鐮、犁鏵等一整套鐵農具。材料說明戰國時期( ) A生鐵鑄造由魏國獨斷經營 B成套鐵農具有利農業精耕細作 C鐵制農具成為隨葬(suzng)必備品 D鐵制農具最早出現于河南輝縣30共三十一頁內容摘要第一單元。耕耙耱技術、耕耙技術。是我國封建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分散、簡陋抗災能力弱。分散、個體難以開展大生產,不利于技術革新。地域差別南稻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時尚潮流穿戴系統設計與生產合同
- 網絡文學作品版權代理與網絡文學版權授權及改編合作協議
- 醫療機構醫療隱私保護風險評估合同
- 跨國私人飛機機組人員健康監測與管理合同
- 婚前商標權許可使用與收益分配協議
- 網絡直播內容審核細則補充協議范本
- 別墅智能安防租賃及增值服務協議
- 永磁同步電機磁石結構設計與轉矩性能優化研究
- 城市供水管網壓力監測系統研究與開發
- 考慮消費者偏好的主播自有品牌引入與制造商渠道選擇研究
- 住家護工聘用合同協議書
-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說課)
- 人教版PEP英語3-6年級全部單詞默寫表格以及背誦版本
- 2024年新課標高考化學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一起長大的玩具》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 2024公需科目:數字經濟與創新驅動發展題庫
- 汽車租賃價格動態調整策略研究
-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專題04語法填空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監測井建設規范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設計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