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第 =page 22 22頁,總 =sectionpages 22 22頁試卷第 =page 21 21頁,總 =sectionpages 22 22頁河南省偃師市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 自夏朝以來,統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主流。下列對結束自三國時期到南北朝長達230余年分裂局面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是( ) A.秦始皇B.楊堅C.李世民D.成吉思汗2. 我國的科舉制,作為世界上最早的一種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最早開始于: A.秦B.漢C.隋D.唐3. 居安思危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就體現了這樣的濃厚的憂患意識。下列屬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經常用來告誡自己居安
2、思危的名言是( ) A.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 唐朝是我國封建經濟繁榮時期。下圖反映的是唐朝我國經濟領域哪一個行業的繁榮? A.農業B.制瓷業C.造紙業D.造船業5. 唐朝時期,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上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B.吐蕃C.黨項族D.女真族6.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涌現出了近5萬首詩歌和眾多的偉大詩人,如群星璀璨。在唐朝眾多的詩人中,其詩歌飄逸灑脫、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被稱為“詩仙”的偉大詩人是( ) A.杜牧B.李白C.杜甫D.白居易7.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百折不撓、積極進取
3、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下列人物中,不能集中體現中華民族這一優秀品質的歷史人物是: A.玄奘B.鑒真C.張騫D.夏桀8. 杜甫的詩歌“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描寫的慘景與下列哪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 A.黃巢起義B.八王之亂C.七國之亂D.安史之亂9. “將不專兵,兵無常帥”是北宋統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哪一個方面采取的措施? A.削弱相權B.重文輕武C.文臣知州D.改革科舉制10. 岳飛的詞滿江紅中,“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胡虜”和“匈奴”泛指: A.黨項人B.契丹人C.女真人D.蒙古人11. 下圖是小輝同學繪制的兩宋與遼、西夏、金并立示意圖。其中錯誤
4、的一幅是: A.B.C.D.12. 如圖是“南海一號”沉船模型圖。“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通過研究它,我們能夠獲得的直接信息是宋代哪一個行業的發達( ) A.絲織業和農業B.制瓷業和造船業C.造船業和漁業D.對外貿易13. 愛好兩宋文化的你,如果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宋朝,你能夠看到的是( ) A.北宋首都開封的草市B.小鄉鎮里的早市和夜市C.河南發行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的交子D.開封的瓦子14. 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之間關系密切、和平共處、互相學習、不斷融合,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下列史實不能夠體現這一
5、觀點的一項是( ) A.文成公主入藏和親B.唐玄宗封懷仁可汗C.西夏元昊仿效隋唐政治制度制定官制D.馬可波羅來華15. 下圖人物作為“一代天驕”的最主要事跡是: A.消滅南宋、統一中國B.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國C.結束五代十國局面建立北宋D.兩次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16.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抗元英雄文天祥留給后人的千古絕唱。他留給我們的最主要財富是( ) A.寧死不屈、慷慨就義的民族氣節B.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敬業精神C.矢志不移、六次東渡的執著精神D.不遠萬里去西天取經的吃苦精神17. “省級行政區”作為我國地方最高級別的行政機構,最早出現在: A.隋B.唐C.宋D.元1
6、8. 臺灣作為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式歸中央政府管轄是在: A.隋B.唐C.宋D.元19. 兩宋時期我國文學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 A.賦B.詩C.詞D.曲20. 通過閱讀資治通鑒我們可能了解不到的歷史人物是 : A.黃帝B.秦始皇C.漢武帝D.楊貴妃二、綜合題 中國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水利建設。自大禹治水到李冰修建都江堰,再到秦朝修建靈渠,都說明了這個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二: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汴河懷古請回答: (1)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么?據材
7、料一說說運河的開鑿在政治上造成了怎樣的后果? (2)據材料二說說運河的開鑿有何積極作用? (3)你認為隋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說說我們在評價歷史事件時該注意什么問題?三、簡答題 在教育人們勤奮敬業、勤儉持家時,中國古人云:業精于勤荒于嬉、成由勤儉敗由奢。其實政治家在治理一個國家時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請識別如圖回答問題: (1)如圖兩個歷史人物都是我國唐朝初期著名政治家。兩個人在位時期,唐朝都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的盛世時期。這兩個盛世時期分別叫什么? (2)以圖1人物為例說說唐朝的第一個盛世時期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3)圖2人物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唐朝的興盛達到
8、頂峰。后期開始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社會急轉直下,由盛轉衰。對我們有何啟示?四、綜合題 中國自古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歷史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斷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自古以來中國境內各民族都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來自己的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漢、隋唐、元明清時期是我國邊疆穩定、經濟文化繁榮、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和鞏固的重要時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政治開明包容、對外開放、能夠重視和正確處理和發展與少數民族良好的民族關系,能夠重視并積極發展對外友好關系。編者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李世民材料三
9、:如圖,唐蕃會盟碑。 (1)列舉兩漢重視建立與少數民族友好關系的例子兩例。 (2)據材料二說明唐朝統治者對少數民族采取了怎樣的民族政策?舉例說明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與我國哪一個少數民族和地區親密友好的民族關系?這個民族和地區在元朝與中央政府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閱讀古代有關史書是我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從東漢末年到兩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歷史也是中國北方人民不斷南遷、中國經濟中心不斷南移的歷史。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賈而足,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史記貨殖列傳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
10、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揚州)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列傳第十四材料三:中國西漢至北宋時期南、北方人口分布對比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1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062.9%662429637.1% (1)材料一反映何時的江南?這個時期的江南與北方相比,經濟發展水平如何? (2)摘錄材料二中概述北宋時期的江南在農業和手工業發面富庶發達的句子。 (3)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說說這個時期江南經濟超越北
11、方的原因。 收集歷史圖片、研究歷史圖片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下列四幅圖片是我市某中學初一歷史學習興趣小組收集的歷史圖片。請回答: (1)通過研究圖(1)、圖(2)、圖(3)、圖(4)我們可以分別獲得哪些信息? (2)據圖(4)說說兩宋經濟有何特點?據市舶司的設置說明兩宋經濟出現這種特點的原因? (3)如圖四幅圖中,圖(2)和圖(4)有何內在聯系?除了收集歷史圖片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研究歷史?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河南省偃師市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答案】B【考點】隋朝的建立【解析】本題考查隋文帝楊堅。589年,隋文帝滅亡南方的陳,結束了自三國時期到南北朝長達230
12、余年分裂局面。【解答】581年,外戚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滅亡南方的陳,結束了自三國時期到南北朝長達230余年分裂局面。2.【答案】C【考點】科舉制的創建及影響【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隋朝隋煬帝時,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度的誕生,C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C.3.【答案】C【考點】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解析】本題考查貞觀之治。唐太宗常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告誡后人不可輕視人民的力量。【解答】唐太宗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他任用賢才,虛心納諫,戒奢從簡,合并州縣,改革吏治,
13、輕徭薄賦,發展生產。他還常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告誡后人不可輕視人民的力量。故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經常用來告誡自己居安思危的名言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4.【答案】A【考點】隋唐的經濟發展【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圖片反映的是唐朝時期發明的曲轅犁,反映了唐朝農業的發展,A符合題意;BCD項與圖片無關,排除。故選擇A。5.【答案】B【考點】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吐蕃是藏族人的祖先,唐朝時期,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以游牧為業,B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B。6.【答案】B【考點】光耀千古的唐詩【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被稱為“詩
14、仙”的偉大詩人李白的相關史實。唐朝是我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解答】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出藐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他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因此享有“詩仙”的贊譽。在唐朝眾多的詩人中,其詩歌飄逸灑脫、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被稱為“詩仙”的偉大詩人是李白,選項B符合題意。7.【答案】D【考點】夏朝的興亡與“家天下”【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夏桀是有名的暴君,D符合題意;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經,歷經千辛萬苦,A排除;鑒真歷經艱險東渡日本,B排除;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C排除
15、。故選擇D。8.【答案】D【考點】安史之亂開元盛世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根據詩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杜甫詩中描繪的是安史之亂造成的慘狀。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國勢由盛轉衰,D符合題意;黃巢起義發生在唐末,A排除;八王之亂發生在西晉,B排除;七國之亂發生在西漢,C排除。故選擇D.9.【答案】B【考點】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陳橋兵變和北宋的建立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將不專兵,兵無常帥”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北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來武將
16、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具體表現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抑制武將,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B符合題意;ACD項都是北宋時期采取的措施,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選擇B.10.【答案】C【考點】南宋的建立和岳飛抗金【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岳飛是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宋高宗和奏檜害怕抗金力量不斷壯大,害怕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以所謂的“謀反”罪殺害了岳飛。金是女真
17、族建立的政權。“胡虜”、“匈奴”指的是女真族統治者,C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C.11.【答案】D【考點】南宋的建立和岳飛抗金陳橋兵變和北宋的建立遼與西夏的建立【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金先滅遼,又于1127年滅北宋,而南宋是在北宋滅亡后由北宋皇族趙構建立的,故南宋與遼不可能同時并立存在,D符合題意;ABC項都與兩宋與遼、西夏、金并立的史實相符,排除。故選擇D。12.【答案】B【考點】宋代商業貿易的發展宋代手工業發展【解析】本題考查了宋代經濟的發展。【解答】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的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造船技術
18、領先于世界。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所以通過研究“南海一號”我們能夠獲得的直接信息是宋代制瓷業和造船業的發達。故選B。13.【答案】D【考點】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解析】本題考查了宋代的社會生活。宋代開始出現的瓦子是當時市民階層娛樂的重要場所,是宋代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重要標志。節慶活動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解答】如果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宋朝,能夠看到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D符合題意。14.【答案】D【考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解析】
19、本題考查古代民族融合。解答本題要掌握民族融合與對外交流的區別。【解答】馬可波羅是意大利人,元朝時,馬可波羅來華,促進了東西方方文化的交流,屬于對外交流,不屬于我國各民族之間關系密切、和平共處、互相學習、不斷融合,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史實。ABC都是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史實。15.【答案】B【考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一代天驕”是指成吉思汗(鐵木真),經過多年征戰,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大業,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混戰的局面。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他被毛主席稱為“一代天驕”,B符合題意;消滅
20、南宋、統一中國的是忽必烈,A排除;建立北宋的是趙匡胤,C排除;張騫兩次出使西域,D排除。故選擇B。16.【答案】A【考點】元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天祥抗元的相關史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解答】題干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文天祥兵敗被俘后堅貞不屈,表現出崇高的氣節,表現了文天祥寧死不屈、慷慨就義的民族氣節。17.【答案】D【考點】元鞏固統一的措施【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由于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開創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
21、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并直接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在地方設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員掌管省內軍政大權。行省以下設有路,府,州,縣。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就是從元朝開始的,D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項不符,排除。故選擇D.18.【答案】D【考點】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和澎湖事務,臺灣正式歸中央政府管轄,D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項不符,排除。故選擇D。19.【答案】C【考點】宋詞和元曲【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宋時期的主要文學形式是詞,C符合題意;賦在宋朝之前已經開始流行,A排除;詩是
22、唐朝時期的主要文學形式,B排除;曲是元朝時期流行,D排除。故選擇C。20.【答案】A【考點】司馬光和資治通鑒【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北宋司馬光歷時19年編寫的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全書294卷,按年月日的順序記述了從戰國的韓、趙、魏三家分晉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歷史,所以黃帝在資治通鑒中我們可能了解不到,A排除;秦始皇建立奏朝,B排除;漢武帝是西漢時期的皇帝,C排除;楊貴妃是唐朝時期的人物,D排除。故選擇A.二、綜合題【答案】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后果:導致隋朝滅亡。作用:加強了南北地區的經濟交流。真正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注意問題:對歷史人物、歷史
23、事件的評價要從多個角度、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評價,要全面、客觀、公正。【考點】隋朝大運河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隋朝的滅亡【解析】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對大運河的開鑿要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評價,要全面、客觀、公正。【解答】隋煬帝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用六年時間開鑿了大運河。由“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可以看出,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后果是導致隋朝滅亡。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可以看出,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的經濟交流。依據所學,隋滅亡的真正原因是隋煬帝的殘暴統治。由材料一和材料二我們可以看出,對歷史人物、
24、歷史事件的評價要從多個角度、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評價,要全面、客觀、公正。三、簡答題【答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原因: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善于用人;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輕刑罰;完善科舉制;注意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重視農業生產發展。啟示:業精于勤荒于嬉,成由勤儉敗由奢。【考點】開元盛世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安史之亂【解析】本題考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和唐朝的衰亡等,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如圖兩個歷史人物都是我國唐朝初期著名政治家,分別是唐太宗和唐玄宗。兩個人在位時期,唐朝都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的盛世時期。這兩個盛世時期
25、分別叫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朝的第一個盛世時期出現的原因有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善于用人;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輕刑罰;完善科舉制;注意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重視農業生產發展。圖2人物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唐朝的興盛達到頂峰。后期開始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社會急轉直下,由盛轉衰。對我們的啟示是業精于勤荒于嬉,成由勤儉敗由奢。四、綜合題【答案】事例:張騫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政策:民族平等、團結友善;取得的效果:唐朝和當時我國周邊各民族關系融洽密切,親如一家。民族:吐蕃(或藏族);變化:元朝在西藏地區設立宣政院,從
26、此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點】元鞏固統一的措施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本題以“中國自古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歷史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斷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為切入點,考查了漢朝加強與西域各族關系的史實、唐朝與吐蕃的民族關系、元朝加強西藏管理的措施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漢重視建立與少數民族友好關系的史實有張騫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為了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在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
27、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漢與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漢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聯系,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東漢時期,為了加強對西域的統治,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被任命為西域都護,經營西域三十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使臣安敦訪問洛陽。據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朝統治者對少數民族采取了開明的民族政策。正是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因此西北各部首領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加強了漢藏兩大民族的友好。唐朝和當時我國周邊各民族關系融洽密切,親如一家。根據材料“唐蕃會盟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唐朝與
28、我國少數民族吐蕃親密友好的民族關系。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松贊干布幾次向唐求婚,后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他。8世紀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尺帶珠丹上書唐中宗說,吐蕃與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唐蕃聯姻,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友好關系。821年唐蕃會盟,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這個民族和地區在元朝與中央政府的關系發生的變化是元朝時期,為對西藏地區行使行政管理權,在這一地區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朝廷還在當地設置地方機構,征收賦稅,屯駐軍隊,實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從此,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29、答案】時期:西漢以前;遠遠落后于北方。農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手工業: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材料三: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批的勞動力。【考點】人口的南遷和江南地區的開發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和原因【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南方經濟發展和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現。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據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據材料“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賈而足,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漢以前的江南;這個時期的江南與北方相比,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北方。據材料“(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繡球北方越冬管理辦法
- 福建企業宿舍管理辦法
- 規劃審批資金管理辦法
- 培訓心得課件下載
- 福建泉州市中考數學試卷
- 產后修復培訓課件
- 肖邦英語課件
- 甘肅2024年數學試卷
- 關老師批數學試卷
- 第二實驗中學數學試卷
- 2025年長沙市中考數學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數學試卷真題
- 2024年武漢市漢陽區招聘社區干事考試真題
- 廣告項目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北師大版4四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試卷(5套)
-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
- 鐵路行車組織(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北京玉淵潭中學英語新初一分班試卷含答案
- 小學一二年級校本教材古詩文
- 加油站消防安全培訓 (2)
- 脛腓骨骨折患者的中醫護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