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藥物介紹_第1頁
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藥物介紹_第2頁
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藥物介紹_第3頁
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藥物介紹_第4頁
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藥物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藥物介紹中樞神經系統藥物鎮 靜 催 眠 藥鎮靜藥:能緩和激動,消除躁動,恢復安靜情緒,很少或不影響運動或精神活動的藥物。催眠藥:能促進和維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藥物。鎮靜催眠藥可分為苯二氮卓類(安定、利眠寧)、巴比妥類(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和其它類(甲苯氨酯、水合氯醛)等。苯二氮卓類一、常用藥物長效類: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t1/2:3060h中效類:氯氮卓(t1/2:515h)短效類:三唑侖(t1/2:24h)二、體內過程 口服吸收快、完全,肌注吸收較慢且不規則,靜注作用快而短(再分布)。三、作用部位和作用機制1、作用部位:CNS內-氨基丁酸(GABA)能

2、神經末稍的突觸部位2、作用機制:促進GABA與GABAA受體結合而使Cl-通道開放的頻率增加,Cl-內流增加。四、藥理作用 臨床應用 1 抗焦慮 焦慮癥、 麻醉前給藥 2 鎮靜催眠 失眠癥 3中樞性肌肉松馳 中樞性肌強直 4抗驚厥、抗癲癇 驚厥、癲癇五、不良反應巴比妥類一、常用藥物長效類(68h):苯巴比妥phenobarbitol中效類(36h):戊巴比妥phentobarbitol短效類(23h):司可巴比妥超短效類():硫噴妥二、體內過程 硫噴妥再分布到脂肪組織三、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1、鎮靜催眠及麻醉作用 催眠作用機制:直接抑制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系統(增強GABA介導的Cl-內流使Cl-

3、通導開放時間延長,抑制多突觸反射)。2、抗驚厥、抗癲癇 苯巴比妥抗癲癇作用選擇性較高四、臨床應用1、鎮靜催眠 2、麻醉 3、驚厥、癲癇五、不良反應1、宿睡現象2、過敏反應3、中毒其它非巴比妥類藥物甲丙氨酯和水合氯醛具有催眠和抗驚厥作用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抗癲癇藥癲癇類型:常用藥物: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乙琥胺、酰胺咪嗪、安定和丙戊酸鈉苯妥英鈉(Phenytoin Sodium)大侖丁(Dilantin)一、藥理作用和機制:1、降低細胞膜對鈉和鈣離子的通透性,產生細胞膜穩定作用。2、增強GABA的作用(抑制攝取、誘導受體)。二、臨床應用:1、癲癇:是治療大發作的首選藥物之一。2、外周神經痛3、心律失

4、常三、不良反應1、與劑量有關的毒性:胃腸道反應和神經系統反應2、過敏反應3、慢性毒性反應、齒齦增生 、葉酸缺乏 、低血鈣和拘僂病等。酰胺咪嗪(卡馬西平)酰胺咪嗪對精神運動性發作療效較好,對外周神經痛也有效。其機制是穩定細胞膜(阻滯鈉通道)。巴比妥類和撲米酮苯巴比妥和撲米酮也可用于防治癲癇大發作乙琥胺乙琥胺是防治癲癇小發作的首選藥。丙戊酸鈉丙戊酸鈉對各種癲癇都有一定療效,其作用機制是增強GABA作用(抑制GABA的降解酶系,抑制GABA的再攝取和增強谷氨酸脫羧酶的活性)。苯二氮卓類 iv地西泮是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首選藥。抗驚厥藥驚厥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CNS過度興奮所致的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強烈收縮

5、。常用藥物:巴比妥類、安定、硫酸鎂等硫酸鎂一、藥理作用:1、口服MgSO4有瀉下和利膽作用2、注射MgSO4可產生中樞抑制、骨骼肌松弛、心肌抑制和血管擴張作用。骨骼肌松弛機制:鈣鎂對抗,抑制遞質釋放和骨骼肌收縮。二、臨床應用 1、驚厥 2、高血壓危象三、不良反應 過量引起呼吸抑制,血壓劇降死亡,預防措施:腱反射檢查,解救:iv 鈣劑。抗帕金森病藥發病機制: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病變,黑質-紋狀體通路多巴胺神經功能減弱,膽堿能神經功能占優勢。 擬多巴胺藥二、常用藥物:左旋多巴、甲基多巴、金剛烷胺和司立吉林(一)、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1、體內過程:口服吸收后只有不到1%的左旋多巴

6、能進入CNS。2、藥理作用:左旋多巴在腦內轉變為多巴胺,補充紋狀體中多巴胺的不足。3、臨床應用:震顫麻痹,作用特點:對輕癥和年青患者及肌肉僵直和運動困難療效較好,奏效較慢(2-3周顯效),對抗精神病藥引起的帕金森氏綜合征無效(阻斷中樞多巴胺受體) 肝昏迷4、不良反應:多數由左旋多巴在外周轉變為多巴胺所致。胃腸道反應 心血管反應-體位性低血壓 不自主異常運動 精神障礙。 5、藥物相互作用: 維生素B6增強左旋多巴在外周的副作用抗精神病藥及利血平可對抗左旋多巴的作用 非選擇性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增強外周多巴胺的副作用。(二)、卡比多巴 卡比多巴是芳香族氨基酸脫羧酶的抑制劑,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其作用是抑

7、制外周L-dopa轉化為多巴胺,減少L-dopa副作用和增強療效。單獨應用基本無藥理作用。芐絲肼與卡比多巴有同樣效應。(三)金剛烷胺1、藥理作用:抗病毒作用 抗震顫麻痹作用,療效優于抗膽堿藥而不及L-dopa,其特點是見效快、維持時間短、與L-dopa合用有協同作用2、抗震顫麻痹機制:促進多巴胺能神經末梢釋放多巴胺,抑制再攝取及直接激動多巴胺受體。3、臨床應用:震顫麻痹 預防病毒感染。(四)溴隱亭(激動黑質-紋狀體通路多巴胺受體)(五)司立吉林(選擇性單胺氧酶BMAOB,主要在CNS抑制劑,抑制CNS多巴胺的攝取和降解,與L-dopa合用可減少用量和副作用。抗膽堿藥 該類藥物阻斷中樞膽堿受體,

8、減弱黑質紋狀體通路中Ach的作用,療效較L-dopa差,但適用于輕癥患者 不能耐受或禁用L-dopa者 與L-dopa合用,增強療效對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系反應有效。常用藥物是苯海索(安坦),抗震顫療效較好,而阿托品和東莨菪堿外周作用較大。抗精神失常藥一、分類 1、抗精神分裂癥藥2、抗躁狂藥抗抑郁癥藥3、抗焦慮藥二、抗精神分裂癥藥(一)腦內多巴胺(DA)系統的主要生理功能1、調控錐體外系運動功能:黑質紋狀體DA通路2、與精神活動有關:中腦大腦皮層和中腦邊緣系DA通路3、調控腦下垂體某些激素的分泌:結節漏斗DA通路4、參與中樞性嘔吐反應:延腦DA系統(二)發病機制:腦內DA系統功能過強氯丙嗪

9、(Chlorpromazine)冬眠靈(Wintermin)一、作用機制1、阻斷DA受體2、阻斷受體3、阻斷M受體二、藥理作用1、與阻斷DA受體(D2)有關的作用抗精神病作用 鎮吐作用 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對錐體外系的影響2、與阻斷受體有關的作用安定鎮靜作用 翻轉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3、與阻斷M受體有關的作用:口干、便秘、視力模糊4、其它 抑制體溫調節中樞 抑制血管運動中樞 加強中樞抑制藥的作用三、臨床應用1、精神分裂癥2、嘔吐:對多種原因所致嘔吐有效,但對刺激前庭所致的嘔吐無效。3、低溫麻醉4、人工冬眠:與度冷丁、異丙嗪合用四、不良反應1、一般不良反應:嗜睡、無力、淡漠(阻斷DA受體)口干、便

10、秘和視力模糊(阻斷M受體)鼻塞、血壓下降(阻斷受體)乳房腫大、閉經(內分泌)2、錐體外系反應:是最常見的副作用,有四種類型:帕金森氏綜合征(中老年人多見)靜坐不能(青年多見)急性肌張力障礙 遲發性運動障礙。前三種反應可用安坦緩解,第四種反應抗膽堿藥反可加重。3、過敏反應4、急性中毒其它抗精神分裂癥藥物:氟奮乃靜、三氟拉嗪(吩噻嗪類)、泰爾登(硫雜蒽類)、氟哌定醇(丁酰苯類)、五氟利多、舒必利、氯氮平等。抗抑郁藥米帕明(丙咪嗪)一、藥理作用1、CNS:對正常人產生困倦、思維能力降低等抑制作用,但對抑郁癥者則引起情緒高漲、精神振奮的抗抑郁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神經元對NA和5-HT的再攝取有關。2

11、、抗膽堿作用:阻斷M受體3、心血管系統: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可能與抑制心肌中NA的再攝取有關。二、臨床應用 抑郁癥三、不良反應:阿托品樣作用,禁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抗躁狂藥碳酸鋰 治療量對正常人精神活動無影響,對躁狂癥發作則有顯著的療效,其機制可能是抑制腦內NA、DA釋放,促進它們的攝取,使突觸間隙遞質濃度降低(與抑制IP3的脫磷酸化,使PIP2減少有關)。不良反應較多,血濃2mmol/L引起中毒。抗焦慮藥:見苯二氮卓類思考題1、試述能增強腦內GABA能神經功能的藥物及其作用機制2、試述影響腦內DA系統的藥物及其作用鎮痛藥 鎮痛藥是主要作用于CNS,選擇性消除或緩解痛覺的藥物。阿片生物堿類

12、鎮痛藥一、嗎啡(morphine)(一)作用機制與腦內阿片受體結合,干擾或抑制痛覺的傳入和整合等過程。阿片受體的亞型(、和)及其效應(二)藥理作用1、CNS:鎮痛鎮靜呼吸抑制 (呼吸中樞阿片受體)鎮咳(孤束核阿片受體) 縮瞳(中腦蓋前核阿片受體) 催吐(延腦極后區阿片受體)2、消化系統:引起便秘,其原因是平滑肌張力腸蠕動括約肌張力消化液分泌中樞抑制3、心血管系統: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其可能機制是釋放組胺(可被抗組胺藥對抗) 激動孤束核阿片受體,抑制交感中樞(可被鈉洛酮對抗)(三)臨床應用1、鎮痛2、心源性哮喘:機制擴張血管、降低阻力 鎮靜、消除恐懼 降低呼吸中樞對CO2的敏感性、緩解急促淺表的

13、呼吸。3、止瀉(四)不良反應1、一般反應2、耐受性和成癮性 機制:嗎啡抑制藍斑核NA神經元放電,反復應用適應、耐受,停藥放電加速,出現戒斷癥狀。可樂定抑制藍斑核NA神經元放電,可緩解戒斷癥狀。3、急性中毒:主要表現有昏迷 針尖樣瞳孔 呼吸高度抑制 血壓劇降、休克。呼吸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搶救:人工呼吸、吸氧、納洛酮。(五)禁忌證1、分娩和哺乳婦女止痛 2、支氣管哮喘、肺心病 3、顱內高壓二、可待因 鎮痛作用為嗎啡的1/12,鎮咳作用為嗎啡的1/4,成癮性嗎啡。主要用于中等疼痛止痛和中樞性止咳。人工合成的鎮痛藥哌替啶(pethidine,度冷丁 dolantin)(一)藥理作用1、CNS:與嗎

14、啡相似,作用較弱2、消化道:作用較弱,不引起便秘3、心血管系統:體位性低血壓、顱內高壓(二)臨床應用1、鎮痛:取代嗎啡2、麻醉前給藥3、人工冬眠(三)不良反應 與嗎啡相似,較輕。其它鎮痛藥:安那度、芬太尼、二氫埃托啡、曲馬朵及羅痛定阿片受體拮抗劑:納洛酮與納曲酮中樞興奮藥中樞興奮藥是能夠提高CNS機能活動的一類藥物,可分為主要興奮大腦皮層的藥物(咖啡因)主要興奮延腦呼吸中樞的藥物(尼可剎米、回蘇靈、山梗菜堿)主要興奮脊髓的藥物(士的寧)三類。一、咖啡因(一)藥理作用 小劑量選擇性興奮大腦皮層,較大劑量則興奮中樞其它部位。(二)臨床應用1、對抗中樞抑制狀態2、偏頭痛 與麥角胺配伍3、一般性頭痛

15、與解熱鎮痛藥合用其它大腦皮層興奮藥:哌醋甲酯(利他林)、甲氯芬酯(氯醒酯)、吡啦西坦(腦復康)二、尼可剎米(可拉明)1、藥理作用 治療量選擇性興奮呼吸中樞2、作用機制直接興奮呼吸中樞刺激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興奮呼吸中樞3、臨床應用 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中樞抑制。三、二甲弗林(回蘇靈)直接興奮呼吸中樞,作用較尼可剎米強,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中樞抑制。四、山梗菜堿(洛貝林) 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興奮呼吸中樞。主要用于治療新生兒窒息、小兒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一氧化碳中毒。該藥作用短暫,安全范圍大。解熱鎮痛抗炎藥一、共同作用:1、解熱作用 2、鎮痛作用3、抗炎作用二、共

16、同作用機制:抑制前列腺素(PG) 合成酶(環加氧酶),減少PG的合成。三、常用的解熱鎮痛抗炎藥:1、水楊酸類:乙酰水楊酸2、苯胺類:對乙酰氨基酚(醋氨酚、撲熱息痛)3、砒唑酮類:保泰松4、其它抗炎有機酸類:消炎痛(吲哚美辛)、甲滅酸、氯滅酸、布洛芬。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 aspirin)(一)藥理作用1、解熱鎮痛抗炎作用2、抑制血栓形成:抑制環加氧酶,減少TXA2的生成,抑制抗血小板聚集。(二)臨床應用1、發熱2、慢性鈍痛3、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4、預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三)不良反應1、胃腸道反應:直接刺激和抑制胃粘膜PG合成,引起2、嘔吐和胃出血3、凝血障礙4、過敏反應:阿斯匹林哮喘PG合成

17、白三烯及其脂氧化酶代謝物腎上腺素治療無效。5、水楊酸反應6、瑞夷綜合征(四)藥物相互作用:血漿蛋白結合率高對乙酰氨基酚(醋氨酚、撲熱息痛)及非那西丁(一)體內過程對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二者有相同的藥理作用。(二)藥理作用1、解熱鎮痛作用:緩和持久,與阿斯匹林相似。2、抗炎作用:很弱 機制:對中樞PG合成酶抑制作用與aspirin相似,但對外周PG合成酶抑制作用弱。(三)臨床應用 解熱鎮痛(四)不良反應少,偶有肝損害。非那西丁過量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和溶血性貧血。保泰松 羥基保泰松(一)體內過程 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達98%,關節組織濃度可達血濃度50%,可誘導肝藥酶和促進尿酸排泄。(二)藥理作用 抗炎抗風濕作用強而解熱鎮痛作用較弱。(三)臨床應用 1、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2、急性痛風3、高熱(四)不良反應 毒性較大1、胃腸道反應2、水鈉儲留3、過敏反應4、肝腎損害5、甲狀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