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窗體頂端(dngdun)傳統文化看中國和諧(hxi)世界的價值 1、本次題目的背景,即為什么談此次(c c)話題;我們今天談振興傳統文化,一個避不開的話題是九十年前的五四,五四運動在引進“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同時,是以打到傳統文化為號召的,這也是今天那些貶低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的一個重要的事實根據。然而,我們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我們的五四先輩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遺余力的批判是和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的,是出于矯枉過正的戰斗的需要。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我們那些批判傳統文化的五四先輩們,不但是學貫中西的大家,尤其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弊端之所在,也因此他們揭起傳統文化的短來又準又狠;但同時,他
2、們身上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底蘊是無法掩飾也掩飾不住的。舉個例子,為當年為白話文搖旗吶喊的先輩們,無一不寫得漂亮甚至可說是地道的古詩;再比如,諄諄告誡青年為“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的魯迅先生,其對中國古典文化書籍的精通一般人是難以望其項背的。九十年前否定傳統文化的口號,是時代和斗爭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好比大樹的根,根扎得越深,樹的枝葉才能越茂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通過學習吸收西方的科學技術,國家日益富強,百姓生活日益富裕。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時,我們在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也受到西方文化觀念
3、的強烈沖擊,甚至出現個別盲目崇洋、以貶低甚至徹底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為能事的人。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充分認識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為使之為我所用,為時代所用,中華民族才能永遠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傳統文化和和諧世界的關系;在說傳統文化與和諧世界的關系之前,有必要簡單的說幾句關于什么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個話題。今天,一提中國傳統文化這個詞,人們很容易就想到周易的八卦、太極圖陰陽說,想到中國傳統武術,想到中醫,等等。以上所舉這些,的確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成分,但這些都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成分,而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即使是一向被看做是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
4、其實也是不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精華的。中國傳統文化不但歷史久遠,而且內容博大精深,同時也紛繁復雜,它是我們祖先的智慧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淘洗沉淀而成的結晶。它不但包括我們傳統的音樂美術文學藝術、傳統的醫學、體育、建筑藝術,更包括傳統的軍事觀念、科學觀念,以及,哲學觀念,等等。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哲學觀念,更是集中體現了中國民族理性、求實、務實的精神。和諧世界,作為一個治國理念被正式出現在媒體上大概是05年左右。正如任何一種思想的形成就不是空穴來風,和諧社會觀念在我國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基礎。所謂和諧世界,簡單點說就是各種社會組織之間和平,人與人之間和睦,人于自然之間和諧。其精髓在于一個和字,而和字
5、本身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自古崇尚為政仁和、為人謙和、民風純和、家庭和睦。論語有“禮之用,和為貴”,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國語周語中有“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論語子路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講究的是“天人合一”。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把和諧作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之間關系時所期望達到的最高境界。孔子的“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為政者要“足食,足兵”、孟子的“是故明君必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等富民、均貧富等主張,都是他們為達到社會和諧而提出
6、的具體措施;墨家的“兼愛”思想,更是從理論上彌補了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愛”和老莊的“天一合一”觀念一起,為我們實實在在地描繪出一幅和諧社會的理想藍圖。就連孫子兵法這部旨在論述戰略戰術的兵書,其所推崇的戰爭的最高境界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把以和平手段解決戰爭爭端作為最佳選擇而予以推崇的。要充分論述中國傳統文化與”和諧世界”的關系,其實是有必要把西方文化拿來做一個比較的,這個話題太大,暫且撇開,我舉一個東西方如何看待戰爭的例子給大家看:中華民族對待戰爭,一向是作為不得已的選擇的,可以說是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動的接受用以自衛的戰爭,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抗日戰爭,鴉片戰爭,
7、甲午戰爭,等等等等.而西方文化,則是把戰爭作為一種理念來推崇,作為一種生存手段、作為一種經濟手段的來加以運用的,西方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就說過:戰爭是世界的純潔劑。當年德日為了擺脫國內的經濟危機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美國此刻也正在醞釀一場用以擺脫此次經濟的戰爭,把戰爭手段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一起衡量使用的。我再舉一個對百姓的態度的例子.中國傳統文化一向是把富民作為治國的基礎的,儒家文化的“仁政“的根本就是”足食”制產“等富民主張;而西方傳統文化的主張在這點上則截然不同,它們的統治者認為老百姓不能讓他吃飽,餓不死就行了,老百姓吃飽了不好統治。中國傳統文化和其它傳統文化的差異,由
8、此可見一斑。3、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樣的傳統文化精髓?要說清楚“我們應該吸收什么樣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先要弄清楚我們傳統文化里那些是精華,那些是糟粕,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應該吸收什么樣的傳統文化精髓”的問題自然也就有了答案。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同時也紛繁龐雜,既有好的,先進的一面,也有不好的消極保守的成分,更有集積極、消極成分于一身的。我們今天對待傳統文化,應該充分吸收發揚傳統文化中好的,先進的成分;同時要學會辨認傳統文化中不好的,消極保守的成分。在我們傳統文化中,有些好壞是容易認定的,比如封建等級觀念、以“三從四德”為代表的封建倫理觀念,這些毫無疑問都是糟粕;有些觀念,則要辯證的分析,比如儒家
9、的中庸、老莊的無為,這些觀念作為個人修身養性,其作用是正面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過度的中庸容易變成是非不分,過度的無為就成了空虛度日,而對于國家社會的發展,整個社會風氣的中庸無為取向只會導致懶惰、保守,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我們傳統的軍事觀念,講究攻心,講求戰術的運用,講求非攻,這些無疑都是好的思想,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戰術不可缺,但過度的倚重戰術容易忽視硬件的發展,過度的看重非攻,容易造成被動防御甚至是被動挨打,孔子把“足兵”和“足食”相提并論,他以后的各派治國理念里則很難再看到對“足兵”的應有的重視。傳統文化的復雜性,決定了我們在對待傳統文化時必須學會客觀分析,分別對待。對儒家文化,我們
10、應該吸取其“仁政”思想,吸取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揚棄其中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級觀念;對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文化,我們應該汲取其天一合一的理念,汲取其對待人生宇宙的樸素的唯物辯證法觀念,而對其中的小國寡民、徹底否定科學技術文化對社會的正面作用的消極觀念則必須予以批判;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堪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是我們必須牢記的,而易經中其他那些算命迷信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毫不疑問是糟粕。對傳統文化,我們必須學會批判其消極的不好的成分,同時必須學會接受吸收其好的先進的成分并使之變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只
11、要我們學會辯證的對待,批判的吸收,學會摒其糟粕,揚其精華,中華文化將在新的世紀里煥發出新的光彩。4、傳統文化精髓如何與和諧世界的價值觀接軌(接軌貌似不妥);一是弘揚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民本觀念是儒家體系中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尚書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谷梁傳明確指出“民者,君之本也”,孟子更是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指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認為民心是決定天下統一的關鍵,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充分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以人為本首要的是富民、教民。孔子認為對百姓首先要使之“足食”,“富之”,然后是“敬之”,進行教育,提
12、高百姓的教育水平;孟子更明確的指出了富民、教民的途徑方式。我們的先輩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只有只百姓富足、安定,國家才能安寧的道理。他們為此提出的一些列養民、安民的措施,雖然世代背景不同,但今天看來已然不過時。百姓富足、人民安居樂業是社會和諧的物質基礎,假如是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所謂的和諧也只能是空想空談。二是樹立愛已及人的平等兼愛觀念和均富思想,這是社會和諧的思想和道德基礎。墨子指出“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他因而提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最終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小國城郭之
13、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乏絕也則委之;幣帛不足則供之”。墨子的兼愛是針對強弱不平等的社會現象提出的,是希望強勢的一方施愛于弱勢群體。如果墨子的兼愛能真正做到,那么社會上現實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就能被真正打破,真正做到人與人之間的個體生命的平等。而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環境,是這回和諧的思想和道德基礎,國與國之間的真正的平等,是世界和諧的思想和道德基礎。同樣,“均富”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孔子指出國“不患貧而患不均,民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就是看到了貧富懸殊的危害而提出的經濟上的均貧富的主張。貧富不均,弱肉強食,是一切社會動蕩的源頭,只有是財富分配做到相對的公平,才能實現社會的公
14、平正義,也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和均富相關聯的另一個理念是“尚賢”,任人唯賢,舉賢任能,均富要求的是經濟財富分配上的平等,尚賢要求的是權力財富分配上的平等。權力分配不平等就必然出現權力在小范圍小集團的壟斷,而權力的壟斷則是腐敗的源頭。只有權力平等分配,才能真正做到對權力的有效監督,從而也才有可能從源頭上杜絕腐敗這個危害社會和諧的毒瘤。三是和而不同的共贏理念,是社會和諧的保證。孔子講“君子和而不同”的本意是講君子之道,是講的個人的修身處世的原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引申到今天就是“求同存異”,只有既堅持自己的立場,又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場,既弘揚自己的文化,又充分尊重別人、別的民族的文化,做到“己所
15、不欲,勿施于人”,社會才能和諧,世界才能和諧。四是天人合一的尊重自然的觀念。社會的和諧不僅是人與人的和諧,同時也必須包括人與自然的之間的和諧相處。莊子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天人合一,一是指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個小天地;一是指天人相應,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人們必須順應自然規律辦事,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老子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指出了自然是一切的源頭和根本。人從自然中來,也賴自然而生存。人們對自然的過度的掠奪,就是在破壞我們人類自己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只有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諧相處,社會才能和諧,人類的長期協調發展也才有可能。5、展望中
16、國和諧世界的未來借用一句經典的俗話,中國和諧世界的未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與中國的和諧世界理念相伴而來的,是不可不免的中國的和平崛起,而中國的崛起,無論是以什么方式,都是西方不愿意見到的事情,他們勢必對中國圍追堵截,狂轟亂炸,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設置重重障礙。中國的和平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中國崛起道路上的困難和阻力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的和平崛起之日,也就是中國的和諧理念造福于全世界之時。同時,我們廣泛宣傳推廣我們的和諧理念,也有助于推動我們的和平崛起的進程。6、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請問:一般采取哪些措施好些呢?措施很簡單,通過溝通,交流,加強相互了解。可以請別人進來
17、看看我們的實際情況,也需要我們走出去向別人介紹我們自己。西方講自我推銷,而我們講謙虛內斂,過度的謙虛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別人對我們的了解。說到自我推銷,我想說句題外話。我們引進的西方電影,日韓電影,清一色的高樓別墅,而我們拿出去的電影,多是民國或解放初的打扮,這給我們的沒出過國的人形成一個外國是天堂的印象,也給沒到過中國的外國人留下個中國還處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印象。這不能不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些外國人對我們的了解。我不是說不可以拿反應我們落后方面的電影出去,但不能只拿這些,起碼應該反應中國的現實,反應一個現實的中國。對文化的宣傳也是。我們應該即全面系統又通俗易懂的向外國朋友介紹我們的文化,
18、起碼讓大家了解什么是真的中國傳統文化,而不是讓外國朋友一說到中國傳統文化就只想起男人的辮子、女人的小腳和大紅的燈籠。6.鄙人淺陋無知,傳統文化如何(rh)辨別糟粕?中國傳統文化紛繁復雜,精華與糟粕同存。有些糟粕是容易一眼就看出來的,比如女人裹腳、三從四德、多妻制、封建等級觀念、愚忠愚孝,等等,都是糟粕;有些精華和糟粕的分辨離離不開時代背景、社會背景,比如,科舉制度在其創始之時的那個時代背景下是精華,它打破了魏晉以來豪門士族對權利的壟斷,給新興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供了參政的途徑,但今天這個制度無疑是糟粕,因為它已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而有些需要結合實際來辨證的分析,這個我前面說過,“比如儒家的中
19、庸、老莊的無為,這些觀念作為個人修身養性,其作用是正面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過度的中庸容易變成是非不分,過度的無為就成了空虛度日,而對于國家社會的發展,整個社會風氣的中庸無為取向(q xin)只會導致懶惰、保守,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我們傳統的軍事觀念,講究攻心,講求戰術的運用,講求非攻,這些無疑都是好的思想,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戰術不可缺,但過度的倚重戰術容易忽視硬件的發展,過度的看重非攻,容易造成被動防御甚至是被動挨打,”。精華和糟粕的分辨有時代性,也有現實性,必須(bx)結合時代背景,看它是否有利于人們的生存發展,是否有利于時代社會的發展進步。7.陽之極陰,陰之極陽,太極之道是非和諧之
20、手段乎?我個人認為,傳統的陰陽理論,陰之極為陽,陽之極為陰,是一種比較客觀的揭示事物發展變化、相互轉化規律的理論,它揭示了事物盛極而衰、衰極而轉盛的盛衰變化規律,而不是什么具體的手段方法。8.傳統文化必為儒家文化之載體,儒家承襲中國傳統之多、禮儀之多,僅見古籍,今之為道也必為儒家興也。但儒家是以董仲舒之前之儒家還是董仲舒改革后之儒家為上,恐難言表唯有此問?其實,就是懂之前的儒家,孔孟荀的觀點也不盡相同,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觀點,而荀子的有些觀點則和孟子唱反調。我首先不完全贊同你表述的觀點,我從來不認為儒家文化可以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全部,在歷史上和儒家爭得面紅耳赤的墨家,其觀點其實剛好是儒家文
21、化不足部分的補充,把儒墨道法諸家的觀點中的精華集中到一起,才能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哲學思想的大概面貌。具體到你問的問題,傳統儒家的書里我并沒看過董仲舒的著作,只知道他把老莊的“天一合一”的思想借了來用。因此,我個人是喜歡孔孟荀為代表的改革前的儒家的,因為我們今天看來儒家思想里那些精華的部分,多出在這三位前輩的手中。 9傳統中國不完全(wnqun)是個地域概念。帝王百姓的國界概念很模糊,文化概念卻很強。現代中國恰恰相反,文化(wnhu)概念大大淡化 而國界意識空前繁榮。文化復興構建和諧中國(zhn u) 對 解決我們和周邊國家領土爭端 可有幫助?若有 方式如何?今天我們文化觀念的淡漠,和近代中國對
22、西方的屈辱的歷史有關,和近代中國的落后有關。任何文化都離不開經濟這個背景。漢唐文化所以影響到全世界,是因為漢唐時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發達,別人仰慕我們;近代中國落后于西方,人們自然對經濟上比我們發達、生活方式比我們先進的西方心生仰慕,而這種仰慕和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的懷疑之間只有 一紙之隔。其實,這種文化上的失落心里,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日本明治維新時,她們在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就有人提出拋棄本國語言改用法語,而當日本經濟騰飛之后的今天,她們又無不以她們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所以,我相信,既然今天我們已經開始關注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了,那么我們今天存在的由于經濟差異對西方的盲目
23、崇拜而形成的對民族文化的淡漠也只是暫時現象。文化復興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種,對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肯定是有幫助的。這種幫助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來達到的,是一種慢功夫,是急功近利不得的。10、中國重現盛世,重新主導世界是毫無疑問的。這一天將很快到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應從何做起呢?我覺得就是增加民族及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必然的,時間也不會太長,起碼我們這一代人是能看到的。至于我們普通人應該做些什么,這個問題你自己已經回答的很好:增加對自己民族的自信,增加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具體的說,我們應該做的其實很簡單,多學,多看,多想。多學習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時多學習了解中華文明以外的其
24、他文化,以一種正常的心態,大度的胸懷平等的看待中華文化和其他文化,用不著自卑,也不要自傲,對西方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一味的貶低,對它們好的先進的東西我們要學習并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這點我們的先輩已經說的很清楚:師夷長技以制夷!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勝說起來是個很大的話題,其實是有無數件點滴小事、無數件具體的事情經過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而成的。 11中國和諧世界的價值觀核心您認為是什么?和諧世界價值觀的核心,我認為在于一個“和”字。社會組織之間和平,人與人之間和睦,人于自然之間和諧,如果做到這三點,那么我們的世界就真正的和諧了,而這一切的核心,最終都落實到這個“和“字上。我們的先輩們就指出,人與人之
25、間應該“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國與國之間應該是“協和萬邦”,而人于自然之間要“天人合一”。12傳統文化在這其中扮演怎樣關鍵性的角色,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和諧世界理念的文化基礎和源頭。從歷史的縱的角度看,今天我們的和諧世界理念,正是繼承并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提出的。中國傳統文化既是和諧世界理念的基礎和源頭,同時也是和諧世界理念的得以成長壯大最終騰飛于世的肥沃的土壤。13這些對于中國爭奪世界話語權又有怎樣的影響?爭奪世界話語權,即需要經濟軍事等國力方面的硬實力,也需要文化方面的軟實力,從某種程度上說,硬實力是可以靠短時間的拼搏取得的,而軟實力,則是長期的歷史文化積
26、累的結果,在某些方面比硬實力更難得,也更珍貴。打個不太確切的比喻,一個只有硬實力沒有文化軟實力的民族,好比一個大字不識的暴發戶,無法贏得別人真正的尊重,更別提什么世界話語權。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民族實力的一種,雖然看上去軟,但其影響力絕不可忽視。舉個現成的大家都看得見摸得著的例子,二戰以后,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在全球推銷它的人權、民主價值觀,價值觀本身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軟實力,但美國通過它控制甚至顛覆了很多和其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而且也正在試圖以此顛覆更多的不聽它的話的政權。尤為重要的是,這種顛覆的方式沒有戰火硝煙,沒有流血犧牲,只需要觀念的灌輸,就能使對手禍起蕭墻,后院起火,最終
27、實現美國的愿望。軟實力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要對抗西方的軟實力,只有提高我們自己的軟實力,我們的軟實力提高了,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們的自信心,提高我們辯別是非的能力,使我們能正確客觀地看待西方的價值觀,不再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了解我們的看法,讓更多的人知道世界上不只有西方一種聲音,不只有西方一種價值觀。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力倡導宣傳我們的和諧世界價值觀,是提高我們的文化軟實力的有效途徑。 14振興傳統文化(wnhu)包含那些方面?這一命題如何在AC得以發揚?振興傳統文化包含那些方面?簡單的說就是結合實際,揚其精華(jnghu),棄其糟粕。同時對我們傳統文化的精華要通過各
28、種渠道大力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命題如何在AC得以發揚?AC因其特殊的成立背景(bijng),遠比國內一般論壇受到的西方的關注更多,因此AC宣傳的影響面也比國內一般論壇更大。AC現在主要是反駁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污蔑攻擊,我個人認為,AC可以在反擊西方媒體的同時,有組織、有步驟地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和宣傳,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15國學論道版要順應這一思路做哪些改變?老實回答,這個問題沒想過,因此回答不出來。個人直覺,這個板塊可以更系統、更專業、更有條理些。16、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包裝有利于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不需要包裝。但需
29、要適當的整理,系統、簡潔、明白易懂的介紹。起碼,我們應該讓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都有那些內容,而不是使他們一提中國傳統文化就只想到男人的辮子、女人的小腳和大紅的燈籠。 17、現在有人認為: 根據目前中國文明進步的狀況來看,達到人類當今文明水平的先進文明體系(tx)、成果依然沒有完全形成,即民主法制國體還沒實現健全完善。阻礙中國文明進步的舊勢力依然比較大,舊體制依然在發揮固有的反進步作用。根據先破后立,在目前的中國,還不宜大肆鼓噪傳統文化,中國的國粹主義還不宜盛行。對于(duy)這個問題您是怎么看的呢?現在是不是到了積極弘揚傳統文化的時候了?任何一種體制形成以后在其實施
30、的過程中,都會對在這種體制下生活的人的思想形成影響,因此,從政策上規定上改變一種體制容易,而其對人的思想的影響的消除則要慢很多,同時,任何一種體制都有其既得利益者,新體制的形成必定是要損害舊體制中少數記得利益者的利益,而這部分利益受損的人,必然要想千方百計的阻撓新體制的實施,這種現象(xinxing)不是現在才有,也不是只有中國才有,在世界范圍內的歷史交替過程中普遍存在。先破后立,矯枉過正,是人們在改變就秩序時常用的一種方式,比如我們的五四運動。這種方式有利于盡速打破舊秩序,但矯枉過正必然有副作用,“過正”之后的副作用仍需時間和精力去消除。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推行新體制,要據時而動,比如五四時,因
31、為那是舊文化舊勢力的勢力過于強大,采取先破后立矯枉過正的方式是需要的,但今天我們的情況和那是不同,比如,你提出這樣的問題,本身就說明了我們今天很多人是非常清醒理智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采取頗與立同時進行,矯枉而不過正的更理性更合理的方式。我個人認為,現在確實已經到了讓大家正確認識我們傳統文化的時候了。五四時開始的先破后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否定造成的影響波及至今,加之上個世紀中國長期的落后狀態是人們在很長一個時期里把西方當作標本,現在的問題不是傳統文化勢力強弱,而是傳統文化能否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生存下去的問題,不是中國文明進步快慢,而是中國文明能否在世界文明之林立足的問題。中國今天的民主法制
32、國體確實還不完善,但這種不完善并不意味著西式民主是唯一的標本,事實上,我們古代哲學里就有比較合理完善的法制理論體系,就曾經形成過今天被認為是起源于西方的三權分立的政權體系。只是因為中國在長期的歷史中人人熱衷于中庸之道而以談法制為恥,致使直到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給人的印象似乎只有中庸和陰陽。18、對于日本的傳統文化保護,在明治時期其大體進程可以說是破而后立,先經過近乎全盤西化式的學習吸收,后及時地保護傳統文化,這是日本從轉型時期過渡到成熟國家的歷史之路。大規模地、徹底地學習西方,有助于迅速提高日本的文明水平,可以讓日本人在比較短的時期清楚地認識到西方文明的優缺點,認識到合適日本的和不合適日本的,如此
33、必將引發日本人對學習西方的反省批判。有此轉折,進而可以更深刻地重新認識日本自身傳統文化,汲取優秀的、奇特的,和已經學到的西方文明融匯起來,從而形成日本的新文化,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新的文明成果。對于日本的文化發展過程,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借鑒,也是一個教訓,對于中國如何發展,您認為是該也向日本那樣破而后立呢,還是更加及時的盡早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呢?日本明治時期的確是破而后立,當時全盤否定他們自己的文化,全盤吸收西方的文化,其原因不外是日本當時各方面的 落后而導致的對西方的崇拜,當時日本文化屆還曾提出棄用本國語言改學法語的主張。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日本在其經濟騰飛之后,其本國本民族的文化意識迅
34、速崛起。這說明一個問題,全盤否定自己國家民族文化,不過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各方面落后時一種特殊的不自信甚至不能算正常的心態,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不應該作用標本和榜樣來推崇。日本經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終于能正確看待其本民族文化和化西方文化;我們今天很多人已經開始可以客觀理性的認識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和優缺點了,又何必一定要重復別人的走過的路。比如我們要到一個未知的地方去,別人走過彎路之后終于找到正路捷徑,我們再走時完全可以直接走正路捷徑,而不用去重復別人的彎路。學習西方優秀的東西,和保護我們自己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兩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時進行。而且,保護發揚我們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利于讓別人
35、更好的更全面認識我們,有利于中華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溝通交流融合發展,從而提高我們自己的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 19、還有現在(xinzi)一提起西方文明和中國傳統文化,很多人,哪怕我們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前者先進、后者落后。這無疑很大程度上是西方輸出地價值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在經濟上的強勢為他們實行文化霸權找到了理由,他們認為,其經濟發達的原因就在于其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的先進性,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發展(fzhn)都要向他們看齊,同時,由于其物質上的強勢,也為其文化理念的傳播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后盾和技術支持,尤其是美國運用經濟等手段向中國滲透其價值觀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像我們現在這代年輕
36、人,很大程度上受這種價值觀的影響很大,周圍(zhuwi)不管是崇美、哈日、哈韓之輩甚多,您覺得中華文化本身是不是真的就落后于西方?如果不是,該如何進行宣傳,使大家能夠認識到東西方文化的具體定位?崇美哈日,說到底是因為經濟的崇拜帶來的人們思想上的盲目追崇,這種盲目性不正確,但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同時,隨著經濟情況的變化,這種崇美哈日的情結也在變化,比如今天人們看待美日和三十年前看待美日的眼光就絕對不同。今天人們開始熱衷于談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三十年前我相信沒有人腦子里存在過這個念頭。今天仍有很多人崇美哈日,一方面是今天美日經濟科技普遍來說仍比我們發達,一方面是人的一種思維慣性,另一方面是我們大家
37、對美日的了解多只來源于電影電視的宣傳,而他們在這些宣傳手段和技巧方面比我們先進很多。中華文化是否真落后于西方?當年我自己讀中學時我也曾認為是,原因是那時我看書不多,對世界了解不多,視野不廣;今天再讓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的確有著很大的不同和差異,但差異并不能代表一種優秀與落后。比如,西方文化骨子的侵略性擴張性,在一定時期內幫助了西方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擴張,但同時我們也要清楚,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尊嚴,不會永遠甘于別人的霸權;中華文化骨子的溫和內斂,曾導致了我們在一個時期內的被動落后。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華文化骨子里的自強不息使她不會永遠甘于落后,而中華文明骨子的包容
38、性,又使她有她自己的海納百川的大氣,使她能長時期的和其他國家民族平等相處、和諧共處。您說的該如何進行宣傳的問題我沒想過,不過,對中西方文化多進行客觀的全面的系統的介紹、比較,讓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的異同,總是有好處的。 20、在改革開放之前,或者說是改革開放前期,中國的經濟以及綜合實力上未能居世界前列,所以國家在政策上還有很多地方,實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國家保護主義。就相對文化產品的進口管制及其嚴格可是現在這套機制啟動的是不是晚了一點? 國家保護主義不是中國獨有的,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等西方這會兒不也在搞國家保護主義嗎?前些年他們一再給中國上自由貿易課,是因為那時中國不具備和他們競爭市場
39、的能力,今天當中國商品具有了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時,西方還不是一再地明的暗的搞保護,只不過他們嘴上說一套私底下做一套,實際在搞保護而致死不承認自己在搞保護而已。因此,國家保護主義理論上說是不對的,但搞與不搞要看是否有利于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大家都不搞國家保護主義當然是最理想的情形,但最理想的情形未必能真正實現。當我們的商品物美價廉時,西方就搞反傾銷來搞你,當我們的商品具有了質價上的競爭力時,他們就號召百姓抵制你;再比如西方對中國一些商品搞配額限制,不允許我們的商品進入他們的市場,是因為我們的商品物美價廉,能沖擊他們國內的相同行業妨害他們的資本家的利益;而當我們不想賣我們的資源時,他們又抗議我們
40、不賣自己的東西,力圖強迫我們賣給他們,是因為他們缺少這些資源,同樣也傷害到他們的國家利益。利益至上,這就是西方所謂自由貿易的真正的嘴臉。所謂自由貿易,不過是西方在強勢經濟支撐下制定的有利于他們的游戲規則。他們制定這個規則的目的是因為當時的情況下有利于他們的經濟掠奪,當情況變了這一規則不利于他們時,他們隨時可以丟棄這一規則而不需要任何解釋,另找一些有利于他們的新的借口。而我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邊吃著西方貿易保護的虧,一邊跟在西方學者背后批評我們自己搞保護不尊重自由貿易原則。不管什么主義什么原則,符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符合百姓利益,是第一要義,我們可以不搞保護,前提是大家都不搞保護,我們可以尊崇自由貿易,同樣前提是大家都無一例外的遵守這一原則。書呆子氣的捧住西方灌輸給我們的教條不放,最后受害的是我們自己。 21像最近兩年廣電總局才開始加以(jiy)限制日漫以及美劇等等的輸入事實上,在日本的動漫和電子游戲中長大。用美國(mi u)好萊塢大片式的審美趣味看待世界,已經成為今天中國許多青年人普遍的成長方式了。您覺得中國自身是不是原本就對文化滲透、文化侵略這種無形的侵略重視不夠?還是有其他深層次的原因?這既有我們本身(bnshn)對文化滲透重視不夠,同時崇美哈日情節過重的因素,也是因為我們自己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奪冠》觀后感13篇
- 年產300萬只汽車前大燈智項目建議書
- 糧油倉儲儲備項目建議書(模板范文)
- 歷史文化步道規劃規劃設計方案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項目實施方案(參考模板)
- 119消防主題講話稿(6篇)
- 焦爐余熱利用裝置改造項目實施方案
- 集中式陸上風電工程實施方案(范文參考)
- 河南xx充電樁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工業用地開發項目實施方案
- 智能垃圾桶設計方案資料
- 新聞報道的寫作及范例課件
- 危重病人的搶救與配合 2
- 2025-2030中國CAD-CAM牙科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9數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九年級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食堂承包餐飲管理制度
- 礦山地質安全培訓課件
- 企業文化宣傳合同樣本
- 2025年中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行業深度分析、投資前景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
- 專題20 尺規作圖-備戰2025年中考數學真題題源解密(山東專用)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熱點人物+小眾金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