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年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復習資料題庫1.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下列關于砂土液化可能性的敘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A.顆粒磨圓度越好,液化可能性越大B.排水條件越好,液化可能性越大C.震動時間越長,液化可能性越大D.上覆土層越薄,液化可能性越大【答案】:B【解析】:對于飽和疏松的粉細砂,當受到突發的動力荷載時,一方面由于動剪應力的作用有使體積減小的趨勢,另一方面由于短時間來不及向外排水,因此就產生了很大的孔隙水壓力,當孔隙水應力等于總應力時,土體內的有效應力為零,發生液化;B項,排水條件越好,孔隙水在受到外荷載時會及時排出,因此孔隙水壓力可以消散,土體的有效應力變化不會降為
2、零,所以土體不會液化;A項,顆粒磨圓度越好,顆粒之間的摩擦力越小,液化可能性越大;C項,震動時間越長,土骨架被打散,土的有效應力越?。籇項,土層越薄,土的有效應力越小,在震動或其他外因作用下,越容易發生液化。2.某泥石流溝調查時,制成代表性泥石流流體,測得樣品總體積0.5m3,總質量730kg。痕跡調查測繪見堆積有泥球,在一彎道處兩岸泥位高差為2m,彎道外側曲率半徑為35m,泥面寬度為15m。按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 100272012),泥石流流體性質及彎道處泥石流流速為下列哪個選項?(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稀性泥流,6.8m/sB.稀性泥流,6.1m/sC.黏性泥石
3、流,6.8m/sD.黏性泥石流,6.1m/s【答案】:B3.某工程采用直徑800mm,l21m的鋼管樁,樁頂入土2m,樁端入土23m,場地條件為地表以下深度212m為黏性土,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1k50kPa;1220m為粉土層qs2k60kPa;2030m為中砂,qs3k80kPa,極限端阻力qpk7000kPa。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計算敞口鋼管樁樁端加設十字形隔板的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Quk,其結果最接近( )kN。A.5.3103B.5.6103C.5.9103D.6.1103【答案】:C4.下列關于堆載預壓法處理軟弱黏土地基的敘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4、 )2011年真題A.控制加載速率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發生剪切破壞B.工程上一般根據每天最大豎向變形量和邊樁水平位移量控制加載速率C.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后地基將不會發生固結變形D.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后將有效減小地基的次固結變形【答案】:A|B|D【解析】:AB兩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第5.3.9條條文說明規定,對堆載預壓工程,當荷載較大時,應嚴格控制加載速率,防止地基發生剪切破壞或產生過大的塑性變形。工程上一般根據豎向變形、邊樁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壓力等監測資料按一定標準控制。D項,根據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105頁規定,超載預壓可加速固結沉降的過程,此外超載預壓尚可
5、減小次固結沉降量并使次固結沉降發生的時間推遲。C項,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地基后只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部分的固結變形,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固結變形,因此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后隨著時間地基后續固結沉降還將繼續進行。5.在以下的作用(荷載)中,通常不用于建筑地基變形計算的作用效應是哪項?( )A.風荷載B.車輛荷載C.積灰、積雪荷載D.安裝及檢修荷載【答案】:A【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3.0.5條第2款規定,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作用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作用的準永久組合,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相應的限值應為地基變形允許值。6.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6、 500112010),下列有關場地覆蓋層厚度的說法,哪些選項是不正確的?( )A.在所有的情況下,覆蓋層厚度以下各層巖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得小于500m/sB.在有些情況下,覆蓋層厚度以下各層巖土的剪切波速可以小于500m/sC.在特殊情況下,覆蓋層厚度范圍內測得的土層剪切波速可能大于500m/sD.當遇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層就可以將該土層的層面深度確定為覆蓋層厚度【答案】:A|D【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2-4.1.6條第1款規定,建筑場地覆蓋層厚度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一般情況下,應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臥
7、各層巖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層頂面的距離確定;當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層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層,且該層及其下臥各層巖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時,可按地面至該土層頂面的距離確定;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鏡體,應視同周圍土層;土層中的火山巖硬夾層,應視為剛體,其厚度應從覆蓋土層中扣除。7.下列關于土的變形模量的概念與計算的論述,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2012年真題A.通過現場原位載荷試驗測得B.計算公式是采用彈性理論推導的C.公式推導時僅考慮土體的彈性變形D.土的變形模量反映了無側限條件下土的變形性質【答案】:C【解析】:A項,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
8、(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1條規定,載荷試驗可用于測定承壓板下應力主要影響范圍內巖土的承載力和變形模量。淺層平板載荷試驗適用于淺層地基土;深層平板載荷試驗適用于深層地基土和大直徑樁的樁端土;螺旋板載荷試驗適用于深層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BCD三項,根據第10.2.5條規定,土的變形模量應根據ps曲線的初始直線段,可按均質各向同性半無限彈性介質的彈性理論計算。土體本身屬于散體材料,荷載作用下發生的變形,一部分是彈性變形,一部分是塑性變形,試驗中塑性變形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試驗中允許在一定范圍內的塑性變形,公式推導中也考慮到這部分塑性變形,變形模量表示土體
9、在無側限條件下應力與應變之比,可用室內三軸試驗或現場載荷試驗、自鉆式旁壓試驗確定。8.水庫堆積土庫岸在庫水位消落時的地下水平均水力梯度為0.32,岸坡穩定性分析時,單位體積土體沿滲流方向所受到的滲透力的估值最接近下列哪一選項?( )2011年真題A.0.32kN/m3B.0.96kN/m3C.2.10kN/m3D.3.20kN/m3【答案】:D9.某黏性土,埋深15m,地下水位埋深5m,測得的前期固結壓力為Pc300kPa,則該黏性土屬于( )。A.超固結土B.欠固結土C.正常固結土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超固結土OCR等于土的前期固結壓力Pc與上覆土體的有效自重壓力P0之比,即OC
10、RPc/P0。當OCR1,為超固結土;OCR1為正常固結土;OCR1為欠固結土。黏性土的最大天然重度小于25kN/m3,則該題土的有效自重壓力:p05251015275(kPa)P0Pc,OCRPc/P01,則該黏性土為超固結土。10.按照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2008)規定,關于設計使用年限的敘述中,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是哪個選項?( )A.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無需維修即可使用的年限B.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經過大修可使用的年限C.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D.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經過大修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答案】:C【解析】
11、:根據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2008)第2.1.5條規定,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11.在以下地基基礎的設計計算中,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計算的是下列哪些選項?( )A.柱下條形基礎的寬度計算B.墻式支護結構的抗傾覆驗算C.抗拔樁的裂縫計算D.地下車庫的抗浮穩定性驗算【答案】:A|C【解析】:A項,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3.0.5條第1款規定,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及埋深或按單樁承載力確定樁數時,傳至基礎或承臺底面上的作用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作用的標準組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
12、承載力特征值或單樁承載力特征值。BD兩項,第3.0.5條第3款規定,抗傾覆和抗浮穩定性驗算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C項,第3.0.5條第4款規定,在確定基礎或樁基承臺高度、支擋結構截面、計算基礎或支擋結構內力、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時,上部結構傳來的作用效應和相應的基底反力、擋土墻土壓力以及滑坡推力,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作用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當需要驗算基礎裂縫寬度時,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作用的標準組合12.在濕陷性黃土場地采用樁基礎時,應注意的問題有( )。A.各類濕陷黃土場地,樁端均應支撐在可靠的巖(土)層中B.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通過現場靜載荷試驗或經驗公式估算確定C
13、.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宜通過十字板剪切試驗確定D.預先消除自重濕陷性黃土的濕陷量,可提高樁基豎向承載力【答案】:B|D【解析】:A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標準(GB 500252018)第5.7.3條及條文說明規定,濕陷性黃土場地的甲類、乙類建筑物樁基,其樁端必須穿透濕陷性黃土層,并應選擇壓縮性較低的巖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對丙丁類建筑沒有說明。B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標準(GB 500252018)第5.7.4條規定,在濕陷性黃土層厚度大于或等于10m的場地,對于采用樁基礎的建筑,其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單樁豎向承載力靜荷載浸水試驗測定的結構確定。C項,根據第5.7.6條規定,單
14、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宜通過現場水平靜荷載浸水試驗的測試結果確定。D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標準(GB 500252018)第6.5節規定,預浸水法即為預先消除自重濕陷性黃土的濕陷性黃土的濕陷量以提高樁基豎向承載力。13.使用土工合成材料作為換填法中加筋墊層的筋材時,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作用?( )A.降低墊層底面壓力B.加大地基整體剛度C.增大地基整體穩定性D.加速地基固結排水【答案】:D【解析】: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第4.2.1條條文說明規定,換填法中用土工合成材料作為加筋墊層時,加筋墊層的工作機理為:擴散應力,加筋墊層厚度較大,增大了壓力擴散角
15、,有利于上部荷載擴散,降低墊層地面壓力;調整不均勻沉降,由于加筋墊層的作用,加大了壓縮層范圍內地基的整體剛度,有利于調整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增大地基穩定性,由于加筋墊層的約束,整體上限制了地基土的剪切、側向擠出及隆起。14.某一塊薄層且裂隙發育的石灰巖出露的場地,在距地面17m深處有一溶洞,洞高H02.0m,按溶洞頂板坍塌自行填塞法對此溶洞的影響進行估算,地面下不受溶洞坍塌影響的巖層安全厚度最接近于下列哪個選項的數值?( )(注:石灰巖松散系數k取1.2。)A.5mB.7mC.10mD.12m【答案】:B【解析】:頂板坍塌后,塌落體積增大,當塌落至一定高度H時,溶洞自行填滿,無需考慮對地基的影響
16、。所需坍落高度H為:HH0/(k1)2.0/(1.21)10m,安全厚度H為:H17H17107m。15.對構造物的地震作用應根據線路等級及構造物的重要性和修復難易程度進行修正,對高速公路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數為( )。A.1.7B.1.3C.1.0D.0.6【答案】:B【解析】: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第3.2.2條表3.2.2規定,對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一般工程,二級公路上的抗震重點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數為1.3。16.一般在有地表水垂直滲入與地下水交匯地帶,巖溶發育更強烈些,其原因主要是下列哪一項?(其他條件相同時)( )A.不同成分水質混合后,會產生一定量的
17、CO2,使巖溶增強B.不同成分的地下水浸泡后,使巖石可溶性增加C.地下水交匯后,使巖溶作用時間增加D.地下水交匯后,使機械侵蝕作用強度加大【答案】:A【解析】: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636頁規定,巖溶發育的條件為:具有可溶性巖層;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夠流量的水;地表水有下滲,地下水有流動的途徑。三者缺一不可。由于混合溶蝕效應,不同水混合后,其溶解能力增強,侵蝕性增大。巖溶發育與巖石成分、地質構造、地下水等因素有關,巖石的可溶性是固有屬性,不會改變;地下水交匯后,巖溶作用時間基本無影響;巖溶為侵蝕性CO2的化學侵蝕。17.某場地濕陷性黃土厚度6m,天然含水量15%,天然重度14.5
18、kN/m3。設計擬采用灰土擠密樁法進行處理,要求處理后樁間土平均干密度達到1.5g/cm3。擠密樁等邊三角形布置,樁孔直徑400mm,問滿足設計要求的灰土樁的最大間距應取下列哪個值?(忽略處理后地面標高的變化,樁間土平均擠密系數不小于0.93)( )A.0.70mB.0.80mC.0.95mD.1.20m【答案】:C18.特殊條件下的樁基一般包括( )。A.住宅樓下的樁基B.可能出現負摩阻力的樁基C.巖溶地區樁基D.地震條件下的樁基【答案】:B|C|D【解析】: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3.4節規定,特殊條件下的樁基包括軟土地基的樁基、濕陷性黃土地區的樁基、季節性凍土和膨脹
19、土地基中的樁基、巖溶地區的樁基、坡地岸邊上的樁基、抗震設防區的樁基、可能出現負摩阻力的樁基、抗拔樁基。19.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的規定,關于地基基礎的作用取值及設計規定,以下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擋土墻的穩定計算與擋土墻截面設計計算采用的作用基本組合值相同B.在同一個地下車庫設計中,抗壓作用與抗浮作用的基本組合值相同C.對于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情況,其結構重要性系數0可取0.9D.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則地基基礎的設計使用年限也可定為50年【答案】:A|D【解析】:AB兩項,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3.0.5條第
20、3款和第4款規定,計算擋土墻、地基或滑坡穩定以及基礎抗浮穩定時,作用效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的基本組合,支擋結構截面設計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作用的基本組合;C項,根據第3.0.5條第5款規定,基礎設計安全等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結構重要性系數應按有關規范的規定采用,但結構重要性系數o不應小于1.0;D項,根據第3.0.7條規定,地基基礎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小于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20.關于深基坑水平支撐彈性支點剛度系數的大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013年真題A.與支撐的尺寸和材料性質有關B.與支撐的水平間距無關C.與支撐構件的長度成反比D.與支撐腰梁或冠梁的撓度有關【答案】:B21
21、.關于灌注樁后注漿施工,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土的飽和度越高,漿液水灰比應越大B.土的滲透性越大,漿液水灰比應越小C.飽和黏性土中注漿順序宜先樁端后樁側D.終止注漿標準應進行注漿總量和注漿壓力雙控【答案】:B|D【解析】:AB兩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6.7.4-1條規定,漿液的水灰比應根據土的飽和度、滲透性確定,對于飽和土水灰比宜為0.450.65,對于非飽和土水灰比宜為0.70.9(松散碎石土、砂礫宜為0.50.6);低水灰比漿液宜摻入減水劑。因此飽和度越高,漿液水灰比應越?。煌恋臐B透性越大,漿液水灰比應越小。C項,第6.7.5-3條規定,對于飽和土中的
22、復式注漿順序宜先樁側后樁端;對于非飽和土宜先樁段后樁側;多斷面樁側注漿應先下后上;樁側樁端注漿間隔時間不宜少于2h。D項,第6.7.6條規定,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終止注漿:注漿總量和注漿壓力均達到設計要求;注漿總量已達到設計值的75%,且注漿壓力超過設計值。22.凍土地區路基基底的要求不包括( )。A.路基基底為保冰細粒土或含土冰層,且地下冰層較薄時,采用允許融化的設計原則B.可在邊坡坡腳設置保溫通道,并在填方基底設置保溫層C.地基持力層的1/3深度內的凍土應挖除D.當填方基底為飽冰細粒土或含土冰層,且地下冰層較厚時,可采用保護凍土或控制融化速率的設計原則【答案】:C【解析】:根據公路路基設
23、計規范(JTG D302015)第7.12.2條規定,多年凍土路堤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對多年凍土層厚度小于或等于2m或多年凍土層下限小于或等于4m的地段,路基設計宜采用允許融化的設計原則;對多年凍土層厚度大于2m或多年凍土層下限大于4m的地段,路基設計應采用保護凍土或控制融化速率的設計原則;路堤基底為飽冰細粒土或含土冰層,且地下冰層較厚時,基底應設計保溫層,邊坡坡腳應設置保溫護道,保溫層可采用當地苔蘚、草皮、塔頭草、泥炭或黏質土等材料;不穩定多年凍土區的路基應根據凍土的分布、填料、路基填挖及地溫的情況,采用冷卻地基、設置保溫層等措施綜合處理,保溫層設置應根據熱工計算確定;富冰凍土、飽冰凍土和含
24、冰凍土的厚度較小、埋藏較淺時,經技術經濟比較后,可采取清除凍土層的措施;不穩定多年凍土地段高含冰量凍土地基,宜采用設置工業隔熱材料、熱棒、片(塊)石及通風管等調控溫度的工程措施。調溫措施仍不能保證路基穩定時,宜采用橋梁方案。路堤基底為飽冰細粒土或含土冰層,且地下冰層較厚時,基底應設置保溫層,邊坡坡腳應設置保溫護道,保溫層可采用當地苔蘚、草皮、塔頭草、泥炭或黏質土等材料。不穩定多年凍土區的路基應根據凍土的分布、填料、路基填挖及地溫的情況,采用冷卻地基、設置保溫層等措施綜合處理,保溫層設置應根據熱工計算確定。23.對土壤中氡濃度進行調查,最合理的測氡采樣方法是( )。2008年真題A.用特制的取樣
25、器按照規定采集土壤中氣體B.用特制的取樣器按照規定采集現場空氣中氣體C.用特制的取樣器按照規定采集一定數量的土壤D.用特制的取樣器按照規定采集一定數量的土中水樣【答案】:A【解析】:土壤中的氡包括:存在固態或液態介質中的氡;從固態或液態介質中釋放出來,隨土壤中的氣體遷移的氡。土壤中氡濃度的測量對象,是隨氣體遷移的氡,又稱土壤氣氡。土壤中氡濃度的測量國內外均采用打孔抽氣方法。24.鉆孔灌注樁施工時,下列哪些選項對防止孔壁坍塌是有利的?( )A.選用合適的制備泥漿B.以砂土為主的地層,鉆孔過程中利用原地層自行造漿C.提升鉆具時,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D.在受水位漲落影響時,泥漿面應低于最高水位1.5m
26、以上【答案】:A|C【解析】:A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6.3.1條規定,除能自行造漿的黏性土層外,均應制備泥漿。B項,泥漿制備應選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潤土,以砂土為主的地層無法自行造漿。C項,提升鉆具時,會帶出一部分泥漿,因此每次提升鉆頭時,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以保證孔內泥漿高度。D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6.3.2-1條規定,施工期間護筒內的泥漿面應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漲落影響時,泥漿面應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25.樁與承臺的連接、承臺之間的連接宜滿足有關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樁頂嵌入承臺內的長度對于大直徑樁,
27、不宜小于150mm,對于中等直徑樁不宜小于100mmB.連系梁頂面宜與承臺頂位于同一標高,連系梁寬度不宜小于200mm,其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20C.一柱一樁時,應在樁頂兩個主軸方向上設置連系梁,當柱與樁的截面直徑之比小于2時,可不設連系梁D.對于大直徑灌注樁,當采用一柱一樁時可設置承臺或將樁與柱直接連接【答案】:D【解析】:AD兩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4.2.4條規定,樁與承臺的連接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樁嵌入承臺內的長度對于中等直徑樁不宜小于50mm,對大直徑樁不宜小于100mm?;炷翗兜臉俄斂v向主筋應錨入承臺內,其錨入長度不宜小于35倍縱向主筋直徑
28、。對于抗拔樁,樁頂縱向主筋的錨固長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確定。對于大直徑灌注樁,當采用一柱一樁時可設置承臺或將樁與柱直接連接。BC兩項,根據第4.2.6條規定,承臺與承臺之間的連接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柱一樁時,應在樁頂兩個主軸方向上設置連系梁。當樁與柱的截面直徑之比大于2時,可不設連系梁。兩樁樁基的承臺,應在其短向設置連系梁。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柱下樁基承臺,宜沿兩個主軸方向設置連系梁。連系梁頂面宜與承臺頂面位于同一標高,連系梁寬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連系梁配筋應按計算確定,梁
29、上下部配筋不宜小于2根直徑12mm鋼筋;位于同一軸線上的連系梁縱筋宜通長配置。26.下列關于壓縮指數含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pc是先期固結壓力)2013年真題A.ep曲線上任兩點割線斜率B.ep曲線某壓力區間段割線斜率C.elgp曲線上,pc點前直線段斜率D.elgp曲線上過pc點后直線段斜率【答案】:D【解析】:壓縮指數是壓縮試驗所得土孔隙比與有效壓力對數值關系曲線上直線段的斜率,即elgp壓縮曲線上大于先期固結壓力pc后的直線段斜率,故為過pc點后直線段斜率。27.在采用水泥土攪拌法加固地基時,下列符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的規定的是( )。A.對豎向承載時的水
30、泥土試塊抗壓強度取90d齡期平均值,對承受水平荷載的水泥土取28d齡期平均值B.對豎向承載時的水泥土試塊抗壓強度取90d齡期平均值,對承受水平荷載的水泥土取45d齡期平均值C.對承受豎向荷載時的水泥土試塊抗壓強度取28d齡期平均值,對承受水平荷載的水泥土取90d齡期平均值D.對承受豎向荷載時的水泥土試塊抗壓強度取90d齡期平均值,對承受水平荷載的水泥土取60d齡期平均值【答案】:A【解析】: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第7.3.1條第4款規定,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處理設計前,應進行處理地基土的室內配比試驗。針對現場擬處理地基土層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固化劑、外摻劑及其摻量,為設
31、計提供不同齡期、不同配比的強度參數。對豎向承載的水泥土強度宜取90d齡期試塊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平均值;根據條文說明第7.3.3條第3款規定,對起支擋作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攪拌樁,考慮開挖工期影響,水泥土強度標準可取28d齡期為標準齡期。28.對于深厚軟土地區,超高層建筑樁基礎宜采用以下哪幾種樁型?( )A.鉆孔灌注樁B.鋼管樁C.人工挖孔樁D.沉管灌注樁【答案】:A|B【解析】:深厚的軟土地區建造超高層建筑需要較強的基礎,一般來說,鉆孔灌注樁主要適用于軟土地基或者地層的斷裂帶;鋼管樁基礎占地小、強度大、承載力高,適用于軟土地區;人工挖孔樁井下作業環境差、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安全和質量尤為重要,對題
32、目要求的超高層情況不適用;沉管灌注樁雖然適用于軟土,但樁長和樁徑受限制,樁長一般只能到20余米,不適用于超高層建筑。29.土層剪切波速在抗震設計中可用于( )。A.確定水平地震影響系數的最大值(max)B.計算場地的液化指數(IlE)C.確定剪切模量D.劃分場地類別【答案】:C|D【解析】:A項,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條規定,建筑結構的地震影響系數應根據烈度、場地類別、設計地震分組和結構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確定。其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應按表5.1.4-1采用。由表5.1.4-1規定,水平地震影響系數與地震烈度有關;B項,根據第4.3.5條式
33、4.3.5規定,液化指數與標準貫入擊數及土層埋藏條件有關;C項,剪切模量Gpvs2,vs為土層剪切波速;D項,根據第4.1.6條規定,場地類別應根據土層等效剪切波速和場地覆蓋厚度劃分為4類。30.某土樣現場鑒定描述如下:刀切有光滑面,手摸有黏滯感和少量細粒,稍有光澤,能搓成12mm的土條,其最有可能是下列哪類土?( )A.黏土B.粉質黏土C.粉土D.粉砂【答案】:B【解析】:根據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 872012)附錄G表G.0.1規定,濕潤時的土樣用刀切后,稍有光滑面,切面規則,仔細捻摸感覺到有少量細顆粒,稍有滑膩感,有黏滑感,濕潤的土樣能搓成(0.52)mm的土條為粉
34、質黏土。31.在公路工程初步勘察時,線路工程地質調繪寬度沿路線左右兩側的距離各不宜小于下列哪個選項?( )A.50mB.100mC.150mD.200m【答案】:D【解析】: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第5.2.2條第3款規定,路線工程地質調繪應沿線路及其兩側的帶狀范圍進行,調繪寬度沿路線兩側的距離各不宜小于200m。32.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下列關于受水平荷載和地震作用樁基的樁身受彎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驗算的要求,正確的是( )。A.應驗算樁頂斜截面的受剪承載力B.對于樁頂固接的樁,應驗算樁端正截面彎矩C.對于樁頂自由或鉸接的樁,應驗算樁頂正截面
35、彎矩D.當考慮地震作用驗算樁身正截面受彎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時,應采用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答案】:A【解析】:ABC三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5.8.10條規定,對于受水平荷載和地震作用的樁,其樁身受彎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的驗算應符合下列規定:對于樁頂固端的樁,應驗算樁頂正截面彎矩;對于樁頂自由或鉸接的樁,應驗算樁身最大彎矩截面處的正截面彎矩。應驗算樁頂斜截面的受剪承載力。樁身所承受最大彎矩和水平剪力的計算,可按本規范附錄C計算。樁身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執行。當考慮地震作用驗算樁身正截面受彎和斜
36、截面受剪承載力時,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的規定,對作用于樁頂的地震作用效應進行調整。D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3.1.7條第4款規定,在計算樁基結構承載力,確定尺寸和配筋時,應采用傳至承臺頂面的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當進行承載和樁身裂縫控制驗算時,應分別采用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和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33.某紅黏土的天然含水量51%,塑限35%,液限55%,該紅黏土的狀態及復浸水特征類別為下列哪個選項?( )A.軟塑,類B.可塑,類C.軟塑,類D.可塑,類【答案】:C34.朗肯土壓力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假設擋土墻墻背光滑,按此
37、理論計算作用在基坑支護結構上的主動土壓力理論值與擋土墻墻背有摩擦力的實際值相比,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A.偏大B.偏小C.相等D.不能確定大小關系【答案】:A【解析】:對于朗肯土壓力理論,其假定墻背光滑豎直,填土面水平,若墻背與填土之間存在摩擦力,則使計算的主動土壓力系數偏大,相應的主動土壓力也偏大。35.地基處理時,以下( )對處理范圍的敘述是不正確的。A.砂石樁處理范圍應大于基礎范圍B.真空預壓法的預壓范圍應等于建筑物基礎外緣所包括的范圍C.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外緣所包括的范圍D.豎向承載水泥攪拌樁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答案】:B|D【解析】:B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
38、范(JGJ 792012)第5.2.21條規定,真空預壓區邊緣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輪廓線,每邊增加量不得小于3.0m。D項,根據第7.3.3條第5款規定,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設計,樁的平面布置可根據上部結構特點及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采用柱狀、壁狀、格柵狀或塊狀等加固形式。獨立基礎下的樁數不宜少于4根。并沒有說需要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C項,根據第6.3.3條第6款規定,砂石樁處理范圍應大于基礎范圍。A項,根據第7.2.2條第1款規定,振沖碎石樁、沉管砂石樁復合地基設計,地基處理范圍應根據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場地條件確定,宜在基礎外緣擴大(13)排樁。36.某鐵路需通過飽和軟黏土地段,軟黏土的厚度為
39、14.5m,路基土重度17.5kN/m3,不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為0,cu13.6kPa。若土堤和路基土為同一種軟黏土,選線時采用泰勒(Taylor)穩定數圖解法估算的土堤臨界高度最接近下列哪一個選項?( )2014年真題A.3.6mB.4.3mC.4.6mD.4.5m【答案】:B【解析】:根據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程(TB 100382012)第6.2.4條和條文說明第6.2.4條,軟土、松軟土地區的路基應以路堤通過,宜限制零斷面和淺路塹路基。故采用泰勒穩定數圖解法估算的土坡臨界高度等于土堤臨界高度。由于軟黏土厚度較大,故取穩定系數Ns5.52,故土堤臨界高度為:Hc5.52cu/5.5213
40、.6/17.24.36m由此可知,B項數值最為接近。37.采空區的勘察宜采用( )。A.以物探、鉆探為主B.以收集資料、調查訪問為主,輔助以物探、鉆探C.以地質測繪為主,輔助以鉆探D.以地質測繪為主,輔助以物探【答案】:B【解析】: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5.2條規定,采空區的勘察工作,主要是以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為主。根據第5.5.3條規定,對老采空區和現采空區,當工程地質調查不能查明采空區的特征時,應進行物探和鉆探。38.某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4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覆蓋層厚度為9m。建筑結構自振周期T2.45s
41、,阻尼比0.05。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計算罕遇地震作用時建筑結構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值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A.0.074B.0.265C.0.305D.0.335【答案】:D【解析】: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4.1.6得:覆蓋層厚度為9m,場地類別為類。9度,罕遇地震,根據表5.1.4-1得:max1.4類場地,第三組,根據表5.1.4-2:Tg1.45s;罕遇地震,Tg0.450.050.50sT2.45Tg2.50(Tg/T)2max(0.50/2.45)0.91.01.400.33539.根據建筑
42、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規定,對擴展基礎內力計算時采用的地基凈反力,以下描述正確的選項為哪項?( )A.地基凈反力為基底反力減去基底以上土的自重應力B.地基凈反力不包括基礎及其上覆土的自重作用C.地基凈反力不包括上部結構的自重作用D.地基凈反力為基礎頂面處的壓應力【答案】:B【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8.2.8條規定,擴展基礎內力計算時采用的地基凈反力是指扣除基礎自重及其上覆土自重后相應于作用的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對偏心受壓基礎可取基礎邊緣處最大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40.按照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2
43、008)的要求,關于極限狀態設計要求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11年真題A.對偶然設計狀況,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B.對地震設計狀況,不需要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C.對短暫設計狀況,應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D.對持久設計狀況,尚應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答案】:A|D【解析】:根據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2008)第4.3.1條規定,對本章4.2.1條規定的四種工程結構設計狀況應分別進行下列極限狀態設計:對四種設計狀況,均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對持久設計狀況,尚應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對短暫狀況和地震設計狀況,可根據需要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44、設計;對偶然設計狀況,可不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41.關于人工長期降低巖溶地下水位引起的巖溶地區地表塌陷,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2013年真題A.塌陷多分布在土層較厚,且土顆粒較細的地段B.塌陷多分布在溶蝕洼地等地形低洼處C.塌陷多分布在河床兩側D.塌陷多分布在斷裂帶及褶皺軸部【答案】:B|C|D【解析】: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649、950頁。塌陷的分布受巖溶發育規律、發育程度的制約,同時,與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土層厚度等有關。塌陷多分布在斷裂帶及褶皺軸部;塌陷多分布在溶蝕洼地等地形低洼處;塌陷多分布在河床兩側;塌陷多分布在土層較薄且土顆粒較粗的地段。42.下列關于土洞怎么形
45、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適宜被沖蝕的土體,有水的流動,有排泄、儲存沖蝕物質的通道和空間B.強大的水流和松散的土體C.只有黃土地區才有土洞D.巖溶地區的土層中都有土洞【答案】:A【解析】:AB兩項,土洞形成不需要強大的水流,只需要有水的流動;CD兩項,土洞多位于黏土中。43.關于樁周土沉降引起的樁側負摩阻力和中性點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2010年真題A.中性點處樁身軸力為零B.中性點深度隨樁的沉降增大而減小C.負摩阻力在樁周土沉降穩定后保持不變D.對摩擦型基樁產生的負摩阻力要比端承型基樁大【答案】:B【解析】:A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5.4.4條條
46、文說明第2款規定,當樁穿越厚度為l0的高壓縮土層,樁端設置于較堅硬的持力層時,在樁的某一深度ln以上,土的沉降大于樁的沉降,在該段樁長內,樁側產生負摩阻力;ln深度以下的可壓縮層內,土的沉降小于樁的沉降,土對樁產生正摩阻力,在ln深度處,樁土相對位移為零,既沒有負摩阻力,又沒有正摩阻力,習慣上稱該點為中性點。中性點截面樁身的軸力最大;B項,根據第5.4.4條條文說明第2款規定,一般來說,中性點的位置,在初期多少是有變化的,它隨著樁的沉降增加而向上移動,當沉降趨于穩定,中性點也將穩定在某一固定的深度ln處;C項,負摩阻力隨著樁側土體的沉降減小而逐漸減小,當土體沉降穩定時,負摩阻力變為零;D項,端
47、承樁由于樁端土層壓縮性較小,因此位移較小,當外荷載和樁的條件相同時,其產生負摩阻力的可能性較之摩擦樁要大,一般其負摩阻力值也比摩擦樁產生的負摩阻力值要大。44.某均質土壩長1.2km,高20m,壩頂寬8m,壩底寬75m,要求壓實度不小于0.95,天然料場中土料含水量為21,比重為2.70,重度為18kN/m3,最大干密度為16.8kN/m3,最優含水量為20,填筑該土壩需要天然土料( )m3。A.9.9105B.10.7105C.11.5105D.12.6105【答案】:B【解析】:土壩體積:V0.5(875)2012009.96105m3土料壓實后的干重:GdmaxV0.9516.89960
48、0015896160kN天然土料的干重度:d/(10.01)18/(10.0121)14.87614.88kN/m3天然土料體積V1:V1G/d15896160/14.8810.7105m345.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工程標準或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時,應按下列哪個選項處理?( )A.要求設計單位改正B.報告建設主管部門要求設計單位改正C.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D.與設計單位協商進行改正【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建筑工程質量標準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46.某飽和黏性土樣,測定土粒比
49、重為2.70,含水量為31.2%,濕密度為1.85g/cm3,環刀切取高20mm的試樣,進行側限壓縮試驗,在壓力100kPa和200kPa作用下,試樣總壓縮量分別為S11.4mm和S21.8mm,問其體積壓縮系數mv1-2(MPa1)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A.0.30B.0.25C.0.20D.0.15【答案】:C【解析】:根據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2019)第17.2.3條第1款式(17.2.3-1),試樣的初始孔隙比為:e0(10)Gsw/01(10.312)2.71/1.8510.915根據第17.2.3條第2款式(17.2.3-2),各級壓力下試樣固結穩定后的孔隙比
50、為:e1e0(1e0)h1/h00.915(10.915)1.4/200.781e2e0(1e0)h2/h00.915(10.915)1.8/200.743根據第17.2.3條第3款式(17.2.3-3),某一壓力范圍內的壓縮系數為:av(e1e2)/(p2p1)(0.7810.743)/(0.20.1)0.38根據第17.2.3條第4款式(17.2.3-5),某一壓力范圍內的體積壓縮系數為:mv1-2av/(1e0)0.38/(10.915)0.20由此可知,C項數值最為接近。47.柱下方形基礎采用C15素混凝土建造,柱腳截面尺寸為0.6m0.6m,基礎高度0.7m,基礎埋深d1.5m,場地
51、地基土為均質黏土,重度19.0kN/m3,孔隙比e0.9,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180kPa,地下水位埋藏很深。基礎頂面的豎向力為580kN,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的設計要求,滿足設計要求的最小基礎寬度為哪個選項?(基礎和基礎之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0kN/m3)( )2014年真題A.1.8mB.1.9mC.2.0mD.2.1m【答案】:B【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5.2.4條規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式(5.2.4)進行修正,即:fafak0(b3)dm(d0.5)由土質為均質黏土、e0.9,查表5.2.4可知,00,d1。則修
52、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18001.019.0(1.50.5)199kPa根據第5.2.1條式(5.2.1-1)和第5.2.2條式(5.2.2-1),基底寬度為:b2FK/(faGd)580/(199201.5)3.43m2解得:b1.85m,取b1.90m。又pk580/1.9021.520190.7kPa199kPa查表得:tan1根據第8.1.1條式(8.1.1)驗算素混凝土基礎,無筋擴展基礎高度應滿足下式要求:H0(bb0)/(2tan)(bb0)/2tan(1.90.6)/(21)0.650.70m滿足規范要求。由此可知,B項數值最為接近。48.利用已有遙感資料進行工程地質測繪
53、時,下列哪個選項的工作流程是正確的?( )A.踏勘初步解譯驗證和成圖B.初步解譯詳細解釋驗證和成圖C.初步解譯踏勘和驗證成圖D.踏勘初步解譯詳細解釋和成圖【答案】:C【解析】: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8.0.7條條文說明規定,利用已有遙感資料進行工程地質測繪時的工作流程為:初步解譯。對航空相片或衛星相片進行系統的立體觀測,對地貌和第四紀地質進行解譯,劃分松散沉積物與基巖的界線,進行初步構造解譯等。野外踏勘和驗證。核實各典型地質體在照片上的位置,并選擇一些地段進行重點研究,作實測地質剖面和采集必要的標本。成圖。將解譯資料,野外驗證資料和其他方法取得的資料
54、,集中轉繪到地形底圖上,然后進行圖面結構的分析。如有不合理現象,要進行修正,重新解譯或到野外復驗。49.采用土釘加固一破碎巖質邊坡,其中某根土釘有效錨固長度L為4m,該土釘計算承受拉力E為188kN,錨孔直徑d為108mm,錨孔孔壁和砂漿間的極限抗剪強度為0.25MPa,釘材與砂漿間極限黏結力g為2MPa,釘材直徑db為32mm。該土釘抗拔安全系數最接近下列哪個數值?( )A.K0.55B.K1.80C.K2.37D.K4.28【答案】:B【解析】:土釘的抗拔安全系數等于錨固力與承拉力的比值。用錨孔壁巖土對砂漿抗剪強度計算土釘極限錨固力F1為:F1dL3.14160.1084250339kN用
55、釘材與砂漿間黏結力計算土釘極限錨固力F2為:F2dbLg3.14160.03242000804kN有效錨固力F取二者中較小值為339kN,故土釘抗拔安全系數KF/E339/1881.80。50.某地基軟黏土層厚18m,其下為砂層。土的水平向固結系數為ck3.0103cm2/s?,F采用預壓法固結,砂井做為豎向排水通道打穿至砂層,砂井直徑為dw0.3m,井距2.8m,按等邊三角形布置,預壓荷載為120kPa,在大面積預壓荷載作用下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計算,預壓150天時地基達到的固結度(為簡化計算,不計豎向固結度)最接近( )。A.0.95B.0.90C.0.85D.0.
56、80【答案】:B51.均勻地基上的某直徑30m油罐,罐底為20mm厚鋼板,儲油后其基底壓力接近地基的臨塑荷載,問該罐底基底壓力分布形態最接近于( )。A.外圍大、中部小,馬鞍形分布B.外圍小、中部大,倒鐘形分布C.外圍和中部近似相等,接近均勻分布D.無一定規律【答案】:C【解析】:基底壓力的分布形式與基礎的大小、剛度、作用在基礎上荷載的大小和分布、地基土的力學性質及基礎的埋深等諸多因素有關。直徑為30m油罐,罐底為20mm的厚鋼板相當于柔性基礎,柔性基礎在均勻彈性地基上的基底壓力大小和分布與其上的荷載分布大小相同,外圍和中部近似相等,接近均勻分布。52.土筑堤壩在最高洪水位下,由于堤身浸潤線抬
57、高,背水坡面有水浸出,形成“散浸”。下列哪些選項的工程措施對治理“散浸”是有效的?( )2011年真題A.在堤壩的迎水坡面上鋪設隔水土工膜B.在堤壩的背水坡面上鋪設隔水土工膜C.在下游堤身底部設置排水設施D.在上游堤身前拋擲堆石【答案】:A|C【解析】:散浸是地下水浸潤面已從背水坡面出逸的表現,如不及時處理,也有可能發展成為管涌、滑坡或漏洞等險情。常用搶護方法如下:背水坡一般散浸可采用沿堤坡每隔一定距離開淺溝,填以砂礫料和土工織物包裹的導滲;若滲流量過大,出渾水,背水坡土松軟,有滑坡坍塌等險情,宜用非織造土工織物作反濾層排水,以穩定堤身。其方法有二:一是在迎水面坡上用非織造土工織物做貼坡排水;
58、二是在下游堤身沿堤坡開挖導滲溝,溝內鋪土工織物,回填砂礫透水料,或再以袋土封頂;如堤身斷面不足,外灘狹窄,且背水坡產生嚴重散浸,則需在背水坡加筑透水壓浸臺,或采用“上堵下排”的方法。53.滑坡的形成受許多因素制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巖體的結構和產狀對滑坡體的穩定性、滑坡面的形成、發展影響很大B.地下水位升高有利于滑坡體的穩定C.人類工程活動是滑坡形成的一個原因D.滑坡的形成主要與自然條件如氣候、流水、地貌有關【答案】:B【解析】:滑坡是指斜坡的局部穩定性受破壞,在重力作用下,巖體或其他碎屑沿一個或多個破裂滑動面向下做整體滑動的過程與現象。地下水位升高會導致土層中的凝聚力下降,不利于滑坡體的穩定。54.地基設計是采用( )設計原則,即在滿足承載力計算的前提下控制地基變形。A.正常使用極限狀態B.承載極限狀態C.地基承載力驗算D.地基變形驗算【答案】:A【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3.0.5條第2款規定,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作用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作用的準永久組合,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相應的限值應為地基變形允許值。55.土層的滲透系數k受下列哪些選項的因素影響?( )2009年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績效工資實施方案
- 基于需求側改革的管理思維
- 2025年資產管理新規
- 櫻花小學活動方案
- 漢族游戲活動方案
- 模擬頒獎活動方案
- 櫻花照片征集活動方案
- 植物降臨活動方案
- 中學生防騙安全知識教育
- 機關基層黨建活動方案
- 生產安全獎勵和處罰規定模版(3篇)
- 2024年度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共建合作協議3篇
- 建筑廢棄物回收措施
- 條形碼授權協議書(2篇)
- GB/T 30661.10-2024輪椅車座椅第10部分:體位支撐裝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試驗方法
- 《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23)》解讀課件
- 賽事安全應急預案
- 胰島素皮下注射解讀
- 安全不放假暑假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紡織行業人力資源管理考核試卷
- 2024至2030年中國疫苗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