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u_1112_呼和浩特市XX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如何做好現場品管工作(PPT39頁)_第1頁
afu_1112_呼和浩特市XX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如何做好現場品管工作(PPT39頁)_第2頁
afu_1112_呼和浩特市XX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如何做好現場品管工作(PPT39頁)_第3頁
afu_1112_呼和浩特市XX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如何做好現場品管工作(PPT39頁)_第4頁
afu_1112_呼和浩特市XX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如何做好現場品管工作(PPT3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做好現場品管工作隨時充實自已-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學習與合作: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學習)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 (合作)2人才: 在個人的崗位上,能夠實現公司的統一目標。3求快求變: 企業唯一不變就是“變,要贏就是要搶時間競爭。4改變: 感覺到人改變時,即是自己改變的開始。5笨: 用同樣的方法做事情,想得到不同的結果。6命運的改變不二法則: 想法改變意識就改變; 意識改變行為就改變; 行為改變習慣就改變; 習慣改變人格就改變; 人格改變命運就改變。7工作情趣: 把工作當作游戲,即要投入,又要有樂趣。 8管理: 使全體遵照指示去做,而且常常去查核,并做檢討改善。9品管與制造:品管是

2、品保規格的執行者與維護者。制造技術是開發技術的執行者與維護者。10品質的定義: 在規定的條件下,產品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11質量管理的趨勢 TQCTQATQM12生產制造由兩局部組成 1、材料(決定產品有形實體) 2、加工(決定產品功能特性)13生產制造的兩個特性 1、產品由材料決定。 1、質量由過程控制。14制造六大要素(5M1E): 1、 人(Man):操作者對質量的認識、技術熟練程度、身體狀況等; 2、 機器(Machine):機器設備、工夾具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 3、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 4、 方法(Method):包括加工工藝、工裝選擇、

3、操作規程等; 5、測量(Measurement):測量時采取的方法是否標準、正確; 6、 環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等;15現場巡檢包括兩方面含義1、自主檢查(主動的品管活動)2、專職巡檢(控管的品管活動)16現場生產檢驗日常主要工程: 1、材料的投入/首末件; 2、過程自主檢查; 3、制程條件/方法稽核; 4、異常級別/追蹤/標示; 5、入庫驗收; 6、協助現場工作教導。17首末件管理: 1、確認各有關條件符合要求; 2、作業員自主檢查后立即送交IPQC檢驗(無IPQC交班組長); 3、未經檢驗合格前產品級別; 4、未取得首件單前不可盲目生產; 5、保

4、存首末件樣品。18自主檢查管理: 1、制程要求; 2、制程條件是否與首件一致; 3、是否按要求頻率執行檢查確認; 4、確實記錄制程數據; 5、發現異常立即反應。19現場稽核管理: 1、設備條件/生產條件; 2、操作方法/作業步驟; 3、特殊時段處理; 4、異常處置; 5、現場指正。20異常處理: 1、異常性質/現象; 2、可使用程度; 3、有無繼續發生或流出; 4、產生原因/有無有效對策; 5、其它場合有否類似現象。21工作教導: 1、新人要特別對待; 2、資深員工擔任現場輔導角色; 3、善于獨立思考; 4、制程安排是否易被接受; 5、培養善于觀察的習慣; 6、放手同時又緊密跟蹤; 7、先將局

5、部工作做好; 8、善于向別人借鑒。22生產者的質量理念不要問品管這樣可不可以,而是問自己這樣是不是更好 23不積極的生產管理者: 1、以前都是這樣子; 2、沒有時間改善,產能不允許; 3、能否過兩天再改善; 4、這樣又有什么問題; 5、請品管開異常單改善; 6、請品管幫我檢查。24現場管理者的主要失誤: 1、抱怨主管支持度不夠,缺乏自主改善意識; 2、過于偏重產量而忽略質量; 3、過高估量作業者能力和自覺性; 4、不愿現場自主稽核; 5、視質量要求為負擔; 6、缺乏追根究底。25巡檢員的誤區: 1、我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2、如果判不良,整個生產立即停止; 3、我叫他們改善他們不聽; 4、他們說

6、已經改好了; 5、他(她)總是那個樣子。26現場巡檢主要問題: 1、檢查不及時,異常批量產出; 2、對不良作業不敢指正; 3、不善于與生產人員溝通; 4、制造技術欠缺,抓不到問題根本; 5、不了解后工程,缺乏問題預見性; 6、不依照標準,主觀判斷。27做好巡檢的條件: 1.充分了解抽樣方法及抽樣頻率。 2.不受外界影響而降低標準。 3.堅持質量原則,工作盡職盡責。 4.充分了解制程管制要項、條件、設定。 5.對異常要敏感,反應要迅速。 6.評估解決問題對策有效性。 7.確認再發防止措施是否得當。 8.對已發問題舉一反三,防止重蹈覆轍。 9.隨時提醒生產單位可能發生之異常。 10.建立良好的工作

7、與人際關系,善于團隊合作。 11.問題發生時及時隔離,防止異?;炝?。 12.統計檢討,持續改善。28學習品管技巧: 1.自質量管理入門起,就須充分了解其觀念。 2.毋須同時學習很多技巧,只須按步就班,一樣一樣隨學隨用。 3.要多做事情,多做事情才能吸收為已有。 4.切勿忘記將學得之技巧,逐漸在工作上實踐。 5.有了初步認識以后,要進一步學習根本想法與較復雜方法。 6. 學習到一種技巧后,須設法使其在各種情況下活用,并深深體驗之。(即應用學習段落法) 7.經過一個時期,擬定努力學習方案,以獲得更大效果。29如何開掘現場問題: 1.要具有經營者意識,自主性,不能抱著自已只是被雇者的心態來工作。 2

8、.要經常帶著疑問,要常常思考觀察現狀,是否有那些地方不好?是否有待改進? 3.要坦誠地看事情,感到驚訝要拋開主觀的立場,以客觀的態度來看事物。 4.要隨時保有好奇心,目前的作業方法改變一下,是不是更好呢? 5.必須經常想到質量第一。 6.遇到困難,困境時,仔細的觀察,仔細想想其問題點何在。30如何著手制程質量管理: 1.怎樣開始你的品管工作-首先檢查目前的規程或產品的缺點何在,分析原因,再作方案,付予實施。 2.檢討別人不如先反省自已-檢驗方法正確否?可否鑒別良品與不良品?檢驗設備精確度如何?檢驗標準是否有所依據? 3.分析問題發生原因-須能區分機遇原因與非機遇原因。 4.做一個站穩立場而又受

9、現場觀迎的巡檢人員。 5.檢驗并非為檢驗,須能活用檢驗資料。 6.善用質量管理的方法,促進工作效率。31做為一位好的品管人員,常須捫心自問: 1.我對制造程序了解多少? 2.我是否了解作業標準? 3.如何做好產品? 4.為了了解上述知識,是否去搜集及閱讀有關書面資料,并且時常到現場了解工作實況,加以印證? 5.是否時常對現場作建設性的建議?32作為一位檢驗人員,須能自問以下事項: 1.我的檢驗記錄到那去了?我是否只是將記錄交給主管或予以歸檔了事? 2.我是否將檢驗記錄,轉換為管制圖或其他統計分析的輸入資料? 3.我是否能利用檢驗結果,以分析不同作業員或機器產出的質量變異,并藉以改善他們。 4.

10、我是否將在線的檢驗與其它在線的數據相互比較,藉以降低制程品質的變異。33IPQC在工作方法方面宜檢討以下事項: 1.我與現場人員或主管用何種語言交談?我是否常用“質量已改善, “質量太差或“質量水平和上個月差不多諸類用語? 2.我的質量查核表是否已運用? 3.我是否常用直方圖以了解質量特性的分布形態,制程平均,以及它的離散度? 4.產品的缺點記錄是否予以記錄適當分類,能依據柏拉圖的原則指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少數缺點種類。34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才能找出一條通路: 1.正反面多元的想法-檢討司馬光砸缸的事件。 2.別陷入舊有的軌跡-檢討積非成是觀點。 3.凡事靠自已-明潦真正的問題是永遠不可能靠別人來解決。 4.思考與職務無關-明白小兵立大功道理,屏棄官大學問大觀念. 5.不要先否認-依經驗判斷一件事,不是解決問題好方法。35如何激發與捕捉靈感: 1.迅速記錄稍縱即逝的觀念。 2.觀察可以獲致靈感。 3.錯誤中可獲得靈感。 4.多讀啟發性的書籍可獲得靈感。 5.聆聽別人意思或虛心求教可以獲得靈感。 6.好奇心可以激發靈感。36誰都可以做到“現場改善: 1.工作改善其中九成只要有常識就可以做到。 2.現狀一定有值得改善的余地,只要有這種看法,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改善工作。 3.改善的目的在于使工作更輕松、良好、迅速、低廉。 4.不要一步登天,要一步一步地改善。 5.絕對要摒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