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歷史欣賞和學習_第1頁
書法歷史欣賞和學習_第2頁
書法歷史欣賞和學習_第3頁
書法歷史欣賞和學習_第4頁
書法歷史欣賞和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書法歷史欣賞和學習第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書法是什么書法是寫毛筆字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書寫藝術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是心靈的軌跡書法是超越藝術的書法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之一第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西方藝術只有雕刻繪畫,在中國卻有一門書法,是處在哲學和造型藝術之間的一環。比起哲學來,它更具體,更有生活氣息;比起繪畫雕刻來,它更抽象、更空靈。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國靈魂特有的園地。 熊秉明第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林語堂書法將中國人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鑒賞形式美之民族。許思園第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書法與漢字漢字

2、是書法的母體。書法是漢字的審美表達。漢字是有形、音、義的方塊字。研究傳統文字學,又稱“小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第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六書: 象形 指事 會意 假借 形聲 轉注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第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2、書法與書學(書法理論)3、書法與國畫4、書法與篆刻5、書法與其他藝術6、書法與世界 以日本、韓國為例第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書法的簡史按朝代分期按字體和書體分流按古文字和今文字劃分第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1、先秦時期以甲骨文和大篆為主,古隸萌芽。第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甲骨文刀刻的書法第1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

3、于星期一第1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大篆鑄造的書法毛公鼎第1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西周.毛公鼎第1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大盂鼎第1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散氏盤第1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虢季子白盤第1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石鼓文第1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青川木牘第1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云夢睡虎地秦簡第1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2、秦秦小篆一統天下,隸變開始。第2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小篆端方和規整李斯與瑯琊刻石、泰山刻石第2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李斯 瑯琊刻石

4、第2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泰山刻石第2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秦 . 泰山刻石第2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中國古代書法 篆書:第2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秦詔版第2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秦虎符銘文第2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3、漢篆書式微,隸書成熟,兩漢簡帛,東漢石刻第2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漢簡快寫的飄逸居延簡牘第2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漢碑隸書的大成禮器碑第3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乙瑛碑第3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乙瑛碑第3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東漢 .

5、 乙瑛碑第3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曹全碑第3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東漢 . 曹全碑第3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張遷碑第3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東漢 . 張遷碑第3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石門頌第3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東漢 . 石門頌第3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4、魏晉南北朝 隸書向楷書過渡,隸書草化演變為章草,又過渡到今草,行書應運而生。書法出現南北分野,南秀北雄,碑帖分庭抗禮。南有二王,北有魏碑。第4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鐘繇宣示表第4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

6、書法 . 楷書 . 宣示表第4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陸機平復帖第4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草書 . 平復帖第4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王羲之和王獻之龍跳天門 虎臥鳳閣第4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序 神龍本第4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王羲之蘭亭序 趙孟頫臨本第4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蘭亭序第4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快雪時晴帖 中秋帖第4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初月帖第5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草書 . 初月帖第51頁,講

7、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南北朝碑刻康有為認為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第5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爨寶子碑第5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爨龍顏碑第5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龍門二十品孫秋生造像 牛橛造像第5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始平公造像 楊大眼造像第5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鄭文公碑第5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張猛龍碑第5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楷書 . 張猛龍碑第59頁,講稿

8、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5、隋唐五代書體創造完畢,楷書走向峰巔,草書一時興盛,書法大家群起,法度日漸森嚴,書論出現巨著。第6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第6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第6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楷書 . 九成宮醴泉銘第6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第6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第6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楷書 . 雁塔圣教序第6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褚遂良大字陰符經第6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顏

9、真卿與顏體顏真卿顏勤禮碑第6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顏真卿顏勤禮碑第6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楷書 . 顏勤禮碑第7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顏真卿顏家廟碑第7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顏真卿顏家廟碑第7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顏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第7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祭侄文稿第7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柳公權神策軍碑第7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柳公權玄秘塔碑第7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楷書 . 玄秘塔碑第7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中

10、國古代書法楷書:第7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張旭與懷素顛張醉素第7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韓愈第8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張旭古詩四帖第8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草書 古詩四帖第8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懷素自敘帖第8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11、郵票:中國古代書法 . 草書 自敘帖第8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第8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孫過庭書譜的價值小草的代表書論的典范 形其哀樂,達其性情; 妍因俗易,質以代興。陶冶性靈 變化氣質第8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孫過庭書譜第8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李邕麓山寺碑第8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楊凝式盧鴻十志圖跋第8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6、宋四大家蘇黃米蔡,宋徽宗建立畫院,淳化閣刻帖之先,文房中筆墨紙硯。第9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蘇軾黃州寒食詩帖天下第三行書第9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郵票:

12、黃州寒食詩第9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第9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黃庭堅寒食詩跋第9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米芾蜀素帖第9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第9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7、元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態。元代書法復古盛行。趙孟頫、鮮于樞、楊維楨第9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趙孟頫妙嚴寺記第9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8、明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徐 渭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第9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董其昌書法第10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徐渭書法第101頁,講

13、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張瑞圖書法第10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黃道周書法第10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倪元璐書法第10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9、清傅山王鐸劉墉何紹基翁方綱王文治鄧石如鄭板橋伊秉綬趙之謙第10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傅山書法第10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王鐸書法第10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伊秉綬書法第108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鄧石如書法第109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 何紹基書法第110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10、二十世紀吳昌碩于右任康有為弘 一林散之毛澤東沙孟海王蘧常謝無

14、量沈尹默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第111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此外尚有:黃賓虹李瑞清譚延闿徐生翁鄭孝胥郭沫若徐悲鴻白 蕉魯 迅高二適 等.第112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三、書法與中國文化(略談)1、儒家思想與書法 仁、敬、拿得起2、道家思想與書法 道、靜、看得開3、佛家思想與書法 空、凈、放得下 第113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毛澤東書法郵票:第114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毛澤東書法郵票:第115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毛澤東書法郵票:第116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毛澤東書法郵票:第117頁,講稿共125張,創作于星期一毛澤東書法郵票:第118頁,講稿共125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