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醒的起源――從西方文學史上的四座里程碑談起-2019年文檔_第1頁
人類自醒的起源――從西方文學史上的四座里程碑談起-2019年文檔_第2頁
人類自醒的起源――從西方文學史上的四座里程碑談起-2019年文檔_第3頁
人類自醒的起源――從西方文學史上的四座里程碑談起-2019年文檔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類自醒的起源從西方文學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談起徐葆耕在西方文學之旅題記中說,“文學,是人類心靈 的歷史。”誠然,縱觀西方文學發展歷程,各個文學思潮及時期 經典性的作品都幾乎從心靈層面揭示了文學生生不息的運動歷 程。本文旨在從西方文學史上的四個里程碑作品談起, 揭示它們 體現了西方文學人類自醒的起源。荷馬史詩:人性的蘇醒談到西方文學, 無可避免要提到古希臘神話。 蒙昧時代的歐 洲人雖然有意識,但不會像現代人這樣使用概念和邏輯;只能 “用比擬類推的方法認識和揭示自然,把自然萬物的共在當作 人”(徐 23 )。因此,古希臘神話里的眾神也就具有了人性。 然而,神話創造者塑造的神往往比較呆板, 不具有鮮

2、明穩定的個 性。如神譜中混沌大神,地母蓋婭只不過是自然界的象征符 號。而奧林波斯新神譜中的每個神也只是單一情欲或理想的象征 性符號,如普羅米修斯是獻身人類、反抗天神的典型,宙斯是權 力的代表,赫拉是嫉妒的代表。直到荷馬史詩的出現,它最先觸 及到人類理性的內涵, 肯定了人的奮斗精神, 強調了積極的人生 態度,是人類自我認識的藝術典范。荷馬史詩記錄了人類童年時期的精神成長史從神性到人 性的精神復蘇。 荷馬雖然受一定神話世界觀的影響, 但原始的人 文思想開始萌芽于他的意識中, 對人自身的關注使荷馬率先把希 臘思想從神話轉向了人性理性, 從而使荷馬成為希臘思想的最初 塑造者。荷馬在伊利亞特中開宗明義地

3、講到主題 :“阿喀琉 斯的憤怒是我的主題,那致命的憤怒,在實現宙斯意志的過程中, 帶給希臘人如此多的苦難”神曲:用理性完善人性 荷馬史詩之后,以“神”為本的基督教精神取代了以“人” 為本的希臘精神,歐洲進入了壓抑人性的中世紀。 原罪意識及救 贖成了當時人們精神生活的兩大支柱。 為了贖罪,人們追隨當時 盛行的“苦行僧”修行方式, 以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這是人性 的失落,同時又是人類自身追求至善至美的一次努力。然而,這 種方式只能導致個體與現實世界的背謬, 由此“獲得沐神福祉的 喜悅只是一種畸形的心理病態” (徐 78) 。這樣,人類的心靈經 歷了 10個世紀的沉思默想與飽經風霜,直至但丁將基督教

4、文化 與古希臘人文意識融合起來創造了神曲,為人類譜寫出了一 幅超越自身,走出現實困境達到至善至美境地的靈魂畫卷。但丁從詩人角度和對人類憂患意識出發,創造了神曲, 以探索人的命運和前途。神曲記述的其實是人生的“心靈” 之游,即夢幻中的靈魂歷險。它借此將生命死亡后的末日判決及 體悟以象征隱喻方式昭告人世, 以喚起人們對自己復雜人生的反 省與追問。人生的開始就注定面臨著艱難而又充滿矛盾的心靈選 擇,卻不知腳下縱橫交錯的歧路該從哪步邁起。照但丁看來,只 有將理性和信仰結合起來才能幫助人類走出困境, 達到靈魂至善 至美的境地。哈姆萊特:探索人類的內心世界 俄國文學批評家赫爾岑評價哈劇說,它描繪了宇宙一般

5、 的人的內心世界。 (徐 126 )它使我們從對人的外部世界的崇拜 轉向對人的內部世界的崇拜, 即轉向對人自身的崇拜。 從這個意 義上說,西方文學才開始成為真正近代意義的“人學”(徐 124)。哈劇通過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向我們展示哈姆萊特在復仇 之外的廣泛的內心思考。 他是一個為思考而生、 為思考而死的不 朽形象, 思考是其生命的全部意義。 而他躊躇不決的性格和對復 仇的延宕都可以歸咎于思考使命之未完成, 揭示了其復雜深邃的 內心世界。他對人類的思考具有罕見的高品味性及超豐富性。“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段獨白是哈姆萊特代表人類向上帝、向神 靈所做的

6、莊嚴宣告,是人類有史以來自我肯定的最強聲音。浮士德:人的全面發展 斯賓格勒曾評價它為“人生全部的反應與其它問題的解 決”(徐 171) 。它體現了人類應該樂觀地理解人類主體世界所潛 在的無限豐富性。 浮士德描述了浮士德對生命意義和人類理 想的探索與追求。浮士德自囚于書齋中, 是為了鉆研書本知識了解宇宙的本源 和生命的奧秘。然而中世紀所謂的“四大學科”,哲學、醫學、 法律、神學,由于脫離了生命的本原,造成了對生命的壓抑,禁 錮了人類的心靈。因此,這非但沒能使他達到目的,反而阻斷了 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窒息了他的生命活力,便轉而歌頌死亡, 絕望的他準備以毒酒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 魔鬼梅菲斯特的到 來使浮士德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旅行,這是一次痛苦的審美體驗。 在這個審美體驗中,他幸福,因為他一直在追求著;他痛苦,因 為他無法擺脫自身的局限性魔鬼的作怪。 換句話說, 他不斷追 求的不僅是歡樂, 還是一種強烈的苦痛, 因為沒有苦痛的歡樂是 浮淺的歡樂。他的這種苦痛的歡樂影射的還是“全人類的苦 樂”。在哥德看來, “把全人類的苦樂堆積在我胸中”便獲得了 人生的最高限值(徐 202 )。結束語 綜上,不難得知人類在不斷的失落與獲得中重復著古希臘太 陽神阿波羅神殿上這樣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其實,人類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