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衛生檢驗物理因素現場檢測布點要求、示蹤氣體環境本底及毒性水平表_第1頁
公共場所衛生檢驗物理因素現場檢測布點要求、示蹤氣體環境本底及毒性水平表_第2頁
公共場所衛生檢驗物理因素現場檢測布點要求、示蹤氣體環境本底及毒性水平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錄A (規范性附錄)現場檢測布點要求A.1 范圍本附錄規定了公共場所物理因素現場檢測點布置的基本要求。A.2 空氣溫度、相對濕度和風速測點布置要求A.2.1 測點數量:室內面積不足50 m2的設置1個測點,50 m2200 m2的設置2個測點,200 m2以上的設置3個5個測點。A.2.2 測點位置:室內1個測點的設置在中央,2個采樣點的設置在室內對稱點上,3個測點的設置在室內對角線四等分的三個等分點上,5個測點的按梅花布點,其它按均勻布點原則布置。A.2.3 測點距離:測點距地面高度1 m1.5 m,距墻壁不小于0.5 m,室內空氣溫度測點還應距離熱源不小于0.5 m。A.3 噪聲測點布置

2、要求A.3.1 測點數量:對于噪聲源在公共場所外的,按A.2.1設置;對于噪聲源在公共場所內的,設置三個測點。A.3.2 測點位置:對于噪聲源在公共場所外的,按A.2.2設置;對于噪聲源在公共場所內的,在噪聲源中心至對側墻壁中心的直線四等分的3個等分點上設置。A.3.3 測點距離:測點距地面高度1 m1.5 m,距墻壁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 m。A.4 照度測點布置要求A.4.1 整體照明:測點數量和位置分別按A.2.1和A.2.2設置,測點距地面高度1 m1.5 m。A.4.2 局部照明:如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況下,可測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點。如果是局部照明和整體照明兼用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

3、情況合理選擇整體照明的燈光關閉還是開啟,并在測定結果中注明。A.4.3 如果光源是白熾燈應開啟5 min后、氣體放電燈應開啟30 min后開始測量。A.5 電磁輻射測點布置要求A.5.1 總體要求:一般在公眾經常聚集或停留的場所,根據輻射體的頻率、架設方式及環境電磁場分布特征及人員活動特點,選擇相對開闊處測量人體敏感部位(頭、胸、腹)的環境電磁場暴露強度。A.5.2 具體要求見表A.1。表A.1 公共場所環境電磁場強度測量位置及測量高度要求輻射體名稱測量位置測量高度高壓線以相鄰最近的兩個桿塔中間線垂最大處為輻射中心,以公共場所邊界為測量原點,依次向內每5 m取一個采樣點至距離高壓線50 m(如

4、果場地足夠大);同時應在公共場所的四角、中心各設1個采樣點。一般測量距地面1.5 m高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如果為多層看臺或高層建筑,則應加測與高壓線架設高度一致或最接近高度的環境電磁場強度。變電站以變電站相鄰外圍墻為輻射中心,以公共場所邊界為測量原點,依次向內每5 m取一個采樣點至距離變電站圍墻30 m;同時應在公共場所的四角、中心各設1個采樣點。一般測量距地面1.5 m高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如果變電站與公共場所建筑上下相鄰,則應加測相鄰場所地面水平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其他發電及用電設備以輻射體為中心,在人群活動場所與輻射體相鄰處、活動場所中心及四角各設1個采樣點。一般以人體頭、胸、腹等敏感暴露部位

5、的高度做為測量高度;如果輻射體與公共場所建筑上下相鄰,則應加測相鄰場所地面水平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基站如果輻射源為室外移動電話基站,則以相鄰室外移動電話基站為輻射中心,以公共場所邊界為測量原點,沿基站天線的最大輻射方向依次向內每5 m取一個采樣點至距離基站300 m(如果場地足夠大);同時應在公共場所的四角、中心各設1個采樣點;室內公共場所應在各采樣點同時測量窗內及窗外30 cm環境電磁場強度;如果輻射源為室內微蜂窩基站,則應以微蜂窩基站天線為輻射中心,在天線正下方并沿天線最大輻射方向至距離基站天線2 m每0.5 m取一個采樣點。一般測量距地面1.7 m高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如果為多層看臺或高層建

6、筑,則應加測與基站天線架設高度一致或最接近高度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如果為綠地美化天線,則應考慮嬰幼兒的活動特點,在天線主瓣方向分別測量距地面0.5 m、0.8 m、1.2 m及1.7 m高度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如果為室內微蜂窩基站則應測量距地面1.7 m和2.0 m高的環境電磁場強度。信號屏蔽器以信號屏蔽器為輻射中心,在信號屏蔽器前方120°扇面,沿兩邊界及正前方5 m范圍每0.5m設1個采樣點;同時應在公共場所的四角、中心各設1個采樣點。測量高度應根據人群活動特征,取人坐姿或站姿時頭部高度;一般取1.3 m或2.0 m。廣播、電視發射塔以廣播、電視發射塔為輻射中心,在公共場所的邊界、四

7、角及中心各設1個采樣點;室內公共場所應在各采樣點同時測量窗內及窗外30 cm環境電磁場強度。一般測量距地面1.7 m高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如為高層看臺或高層建筑,則應加測最高點室內外環境電磁場強度。其他射頻發射裝置以射頻發射裝置為輻射中心,根據射頻發射裝置的環境電磁場強度分布特征,在公眾經常聚集或停留的區域設點置采樣點,并根據需要在公共場所四角及中心加各設1個采樣點。一般以人體頭、胸、腹等敏感暴露部位的高度作為測量高度。AB附錄B (資料性附錄)示蹤氣體環境本底及毒性水平表示蹤氣體環境本底及毒性水平表見表B.1。表B.1 示蹤氣體環境本底及毒性水平表氣體名稱毒性水平環境本底水平mg/ m3一氧化碳人吸收50 mg/ m3, 1 h無異常0.1251.25二氧化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