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lizarov技術矯正兒童僵硬型馬蹄內翻足畸形【摘要】探討Ilizarov技術矯正僵硬性馬蹄內翻足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作者在2000年3月2005年3月間,使用Ilizarov技術矯正9例11足重度僵硬性馬蹄內翻足畸形,將連接于脛骨、跟骨、跖骨的外固定環互相連接、組合成復雜的三維外固定架,通過逐漸調整外固定架矯正畸形,從而使患足達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結果按Garceau標準評定療效,優6足,良4足,差1足。結論Ilizarov外固定架三維矯正馬蹄內翻足畸形效果確實,尤其適用于大年齡兒童之僵硬、復發或難治性馬蹄內翻足,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關鍵詞】馬蹄足畸形僵硬型外固定器Iliza
2、rov技術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sultsofIlizarovtechniqueintreatmentofthesevererigidtalipesequinovarusdeformity.MethodTheIlizarovtechniquewasusedin9patients(11feet)withthesevererigidtalipesequinovarusdeformity,inwhichonepatientwithsyringomyelia,andtheortherswithcongenitalclubfoot.ResultProspective
3、goalsofcorrectionweremadeinallthecases.TheresultswereassessedbyGarceaucriterion.For9patients(11feet),6feetsachievedexcellentresult,4feetsgoodand1footpoorresultsrespectively.ConclusionIlizarovtechniqueintreatmentofthesevererigidtalipesequinovarusdeformityachievesagoodclinicalresult.Keywords:talipeseq
4、uinovarusdeformity/rigid;externalfixators;Ilizarovtechnique兒童僵硬型馬蹄內翻足的治療較為困難,一次性手術很難完全矯正足、踝部的三維畸形,且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容易引起皮膚壞死、繼發感染、術后瘢痕攣縮、畸形殘留、關節僵硬和脛骨肌肉萎縮等并發癥。國內、外應用Ilizarov技術治療馬蹄內翻足畸形并取得滿意療效的報道16,為治療該復雜畸形開辟了新的領域。2000年3月2005年3月,作者應用Ilizarov技術治療兒童僵硬型先天性馬蹄內翻足9例11足,療效較滿意,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Ilizarov外固定架的組成與安裝Ilizarov外
5、固定架主要包括3個部分:(1)脛骨部分:由安裝在脛骨的2個全環組成,近側環位于脛骨結節平面遠側2cm處,遠側環位于脛骨遠端骨骺近側2cm處。各環的平面均用2枚直徑2mm克氏針交叉固定,遠側環平面中的1枚克氏針需同時通過脛骨和腓骨,克氏針交叉角度為60。90°。克氏針固定在環上時,需先用張力鉗拉緊,直至鋼針張力達到70100kg。環間用4根螺桿連接、固定。遠側環還可以使用雙全環連接,以防止三維矯形過程中發生變形、扭曲;(2)跟骨部分:靠跟骨結節處,用2枚橄欖樣克氏針在垂直于跟骨矢狀面的平面由內側向外側交叉穿過跟骨,通過配件連接在1個半環上;(3)跖骨部分:于第15跖骨頭水平,用1枚橄欖
6、樣克氏針在垂直于第15跖骨的平面由內側向外側橫穿第15跖骨頭,通過配件連接在1個半環上。分別在畸形足的內、外側用2根螺桿及配件連接外固定器的跖骨部分和跟骨部分;同樣,在踝關節的內、外側用2根螺桿及配件連接外固定器的跟骨部分和脛骨部分;另外,外固定器的脛骨部分和跖骨部分用內、外2根螺桿及配件連接、固定。至此,Ilizarov技術矯正僵硬馬蹄內翻足畸形的外固定裝置即安裝、連接完成,還可根據需要做跗骨截骨術。1.2矯形調整的方法與步驟從術后第7d開始調整外固定裝置。只需調整外固定裝置3個部分之間的連接螺桿,即可依次糾正足的跖屈、內翻及前足內收畸形。先矯正前足內收畸形,使得外固定器之跟骨部分與跖骨部分
7、之間的內側距離逐步延長、足前部逐漸外展;待前足內收畸形矯正后,可以進行足內翻畸形的糾正,將外固定器之脛骨部分與跟骨部分之間的內側距離逐漸延長、脛骨部分與跖骨部分之間的外側距離逐漸縮短,使整個足部逐漸外翻;上述2種畸形矯正之后,最后進行踝關節跖屈畸形的糾正,使脛骨部分與跟骨部分之間的距離逐漸延長、脛骨部分與跖骨部分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逐漸使足跟向遠側移位、中前足向近側移位,糾正跟骨跖屈畸形。畸形矯正一般以每次0.25mm、每天4次的速率,每天調整1mm。當全部畸形矯正至正常位置后,繼續維持固定4周;拆除外固定裝置后,用石膏保持獲得的矯正68周;拆除石膏后,可開始練習負重,也可輔助進行足踝部的物理
8、治療、功能鍛煉。2結果應用Ilizarov技術矯治重度足踝部畸形9例11足(男7例,女2例);年齡417歲,其中先天性馬蹄內翻足7例9足(其中3例4足屬術后復發),先天性股骨發育不良并先天性馬蹄內翻足1例1足,神經源性馬蹄內翻足畸形1例1足。11例足踝部畸形均得到矯正。應用外固定裝置的畸形矯正過程均在24個月。足踝部外觀畸形矯正較滿意,X線檢查發現3例存在足跗骨的畸形。在畸形矯正后平均隨訪時間為16個月(1226個月)。4例6足能較自如行走,步態明顯改善,無跟骨疼痛和畸形復發;4例4足形態正常,步態明顯改善,但脛骨各肌群發育差,沒有條件建立足踝部肌力平衡,依靠支具維持矯正和行走;1例1足系神經
9、源性馬蹄內翻足畸形,畸形矯正后近期踝關節無疼痛,步態明顯改善,但存在輕度跟骨內翻,前足輕度內收;遠期隨訪畸形部分復發,且有加重趨勢,行足三關節融合術治愈。在矯形過程中出現的腓神經癱、足趾跖屈不能背伸、足趾背皮膚麻木等癥狀,減緩矯形速度后癥狀消失。按Garceau標準評定療效,優6足,良4足,差1足。典型病例1:男,12歲,入院診斷:雙側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僵硬型)。生后即發現畸形,曾行手法矯形、石膏矯形等治療,無手術治療病史。術前體檢:能獨立行走,雙側足背著地,足背外側皮膚可見明顯增厚、角質化,右足馬蹄內翻畸形明顯、僵硬,不能用手法矯正。X線示足跗骨存在輕度畸形,足外側柱明顯長于內側柱。家屬拒絕接受足三關節融合術,而選用跟腱延長、跗骨截骨、Ilizarov技術矯治畸形。安裝外固定裝置術后7d開始矯正畸形,4個月后回訪時畸形大致糾正,截骨處已愈合,殘留足趾跖屈、輕度高弓足畸形。在移除外固定裝置同時,行足跖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育老師健康知識培訓
- 項目工程應急演練課件
- 《平面設計》課件-第6章 設計符號學基礎
- 音樂信息技術課件
- 市政污水管網改造項目建設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工程運營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xx片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范文參考)
- 2025年氯鉑酸合作協議書
- 基于風險指標的低壓設備退役優化及其在新加坡電網中的應用
- 2025年專用小麥新品種項目合作計劃書
- 手工編織團建活動方案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生物質鍋爐行業當前競爭現狀及未來應用規模預測報告
- 少兒健康運動課件
- 應急救援無人機系統應用解析
- 2025年廣西公需科目答案01
- JJF1033-2023計量標準考核規范
- 三級安全教育登記卡(新)
- 少兒美術國畫- 少兒希望 《紫藤課件》
- 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課件-高二心理健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