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審美特征》_第1頁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審美特征》_第2頁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審美特征》_第3頁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審美特征》_第4頁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審美特征》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審美特征以偷自行車的人為例摘要:偷自行車的人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被稱為世界電影史 上十大不朽影片之一,電影運用實景非專業演員進行拍攝, 并用普通的故事展現 了二戰以后意大利的蕭條和底層人民貧困的生活狀況,引發人們的思考。關鍵詞:新現實主義 電影 真實 長鏡頭前言在 20 世紀 40 年代中后期的意大利, 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電影運動意大利新現實主意電影運動。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興起, 因為戰后意大利各個方面都陷入了困境, 廣大的人民經受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極大傷害并隨之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如:貧困、失業、犯罪等。意大利電影工作者痛恨法西斯對國家和民族的傷害, 所

2、以意大利偉大的電影藝術家, 從法西斯主義漫長的統治下和戰后的廢墟中站起來, 想盡辦法的籌集資金和設備來拍電影, 展現戰后人民貧困的生活,引起了世界的關注。1948年由維托里奧德西卡執導的偷自行車的人就是這一個階段誕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意義的偉大電影。 偷自行車的人這個故事來自于一個非常普通的新聞報道, 在看之前我沒有想到以一輛自行車為題材的新聞事件能拍出這么優秀的作品。這部影片的拍攝,正值二戰后的全世界,百業待興,意大利也一樣,經濟倒退,社會混亂,各行各業都進入到了重建期,人們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點,無數的人失業在家,無所事事,人們為了找到一個工作,往往頭破血流。影片的主人公里奇非常的幸運的, 他

3、等了很多天后得到一個貼海報的工作,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工作中的要求必須要有一輛自行車。 妻子瑪利亞當掉了自己的嫁妝六條床單, 給里奇贖回了以前當掉的自行車, 如愿以償的得到了那份工作, 生活好像是在朝著美好的方向出發。 但不幸的是剛工作的第一天, 自行車就被偷走了,他找了幾天最后也沒有找到, 但是丟了自行車就等于丟了工作, 最后他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準備去偷一輛自行車但被當場抓獲, 造就了一個悲劇的結尾。 但這影片通過買車丟車找車偷車被抓的過程來表現了當時意大利的社會現實問題以及當時人民生活的困難。但這部影片不僅僅表達的是里奇個人的悲劇, 它更多的表達的是當時社會的現狀, 也就是窮人根本沒有辦法生存

4、。 丟自行車在現在看來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到當時這個特定的環境下就成了戰后悲劇的折射。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羅馬大街小巷的破敗, 施舍午餐的教堂等等一些場景, 電影中這些真實的場景也渲染了影片的背景, 使整部影片有一種低沉、悲涼的情調。在這部電影中導演用最簡單的劇情,最普通的人和鏡頭,最短的時間, 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復制, 只有那個社會才能拍出來的辛酸故事。這部電影作為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流派的代表作, 其主要的電影審美特征變現在以下幾方面:1、刻畫真實的普通人的生活;1945年到 1950年是新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期。 “還我普通人”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第一大口號。 這一時期的電

5、影都是通過真實的新聞事件進行拍攝, 影片里表達的都是普通的勞苦大眾的生活。 比如在 偷自行車的人 中主人公里奇以及周圍的朋友, 小偷以及周圍的人都是為生活奔波的社會底層。 影片中里奇所住的房間,破舊的衣服,以及拮據的生活,這就是影片所表達的悲愴的現實,但是人們卻無法改變這種狀況,只能寄希望于神,甚至只能用典當東西來維持生活。影片中有一句臺詞是“你必須活著同時忍受著痛苦” ,這也就是那個特定時代人們生活的現狀。2、 “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這是新現實主義電影提出的第二個響亮的口號。 在這個口號提出來之前, 電影基本上是工業化生產,外景非常少, “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去”這個口號的提出也讓我們了解到了

6、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一些重要特點, 比如說實景拍攝、 運用自然光, 普通人視角的拍攝角度等。 這使得電影從以前的工業化生產的模式中解放出來, 使得電影更具完整性并且不再呆板。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并沒有感覺到蒙太奇的剪輯技巧, 在影片中導演很好的運用了長鏡頭, 使觀眾感覺到整部影片幾乎是以紀錄片的形式在敘述, 尤其是里奇在教堂和街上追逐和偷他自行車的人有關系的老人的時候表現的尤其突出, 鏡頭追著人物跑, 到人物跑過再換下一組鏡頭,長鏡頭的運用和剪輯的大量減少, 實質是在弱化鏡頭和技巧的影響, 強化社會背景和人物的行為,影片沒有在攝影棚中搭建場景,而是把鏡頭對準羅馬的街頭,對準真實的底層的人的不幸,讓我

7、們觀眾感覺到這就是對真實生活的客觀記錄。3、使用非專業演員影片中里奇的扮演著并不是專業的演員, 而是導演在街上找到的一位失業工人, 因為不是專業演員, 可能會增加影片的拍攝難度, 但是也正因為是非專業的演員所以更能理解當時生活的艱辛。 影片中找到工作的喜悅, 沒有自行車的煩惱,丟掉自行車的悲傷和偷自行車被抓的羞愧都是他的真情流露, 這是沒有這種生活經歷的人扮演不出來的。 因為他的生活中充斥著相似的問題, 他也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無法維持生活的這種同樣的問題, 所以對于這個影片的表演, 沒有人比他更適合這個角色。4、敘事結構的安排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完全按照事件發展的順序來進行的, 從開始好不容易得到

8、工作再到自行車被偷, 再到找自行車最后是抓到小偷卻沒有證據最后到偷自行車被抓。 整部電影沒有使用任何倒敘、 插敘等手法, 僅僅用記錄的形式給觀眾最簡單、最直觀、最清晰的觀影感受。這種敘事手法的運用,使觀眾更鮮明的感受整個故事的發展,也能讓觀眾對影片所要表達的社會問題有所思考。5、影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的細膩小男孩布魯諾一角在影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影片通過里奇對待兒子布魯諾的一些細節, 也表現出了里奇在片子中情緒的一些變化。 影片中父親在找丟失的自行車時,小布魯諾一直跟著父親,有時在爸爸前面,有時在他的旁邊,有時又在他的后面, 不顧苦和累和父親一起奔波在街道上, 讓我們感覺到找到丟失的自行車

9、仿佛也是他的責任, 體會到了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小布魯諾的懂事。 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自行車找回的希望變得很小, 瑞奇的情緒也開始出現變化, 一點點小事就能讓他生氣, 剛開始瑞奇在市場里找自行車時還對兒子說如果找到自行車就好好親親他,隨后在躲雨的時候他卻為兒子濺了一身的泥而生氣, 但這時父親還是給了他一條手帕讓他擦一擦。 后面在追乞丐的過程中, 小布魯諾離開父親想上廁所, 這時父親打了布魯諾一巴掌。 影片中的布魯諾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懂事, 主動地替家里分擔, 這也反映了里奇急躁情緒在加劇, 影片也把里奇情緒的失控表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也充分表現了里奇心態的變化。 當他聽到別

10、人說有男孩落水時他就以為是布魯諾。 他的這種聯想非常的自然, 因為在他的心中兒子肯定是第一位的, 他的心中也意識到他前面非常粗暴的對兒子是非常不對的, 這時他才明白比起自行車兒子才是第一位的。 影片通過這樣的一些細節對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進行了細致的刻畫。 影片的最后孩子目睹了父親因為偷車收到羞辱, 對于父親來說沒有什么事能比在兒子面前喪失尊嚴更難堪的了, 對于兒子來說父親在自己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也跌落了下來。 影片的結尾是人們望著消失在人群中的父子, 仿佛在擔心他們怎么才能度過這種沒有了自行車、失去了生計和尊嚴的日子。6、深刻的人道主義精神影片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場面: 最后自行車沒有找到,

11、父親為了可以繼續工作維持生活不得不選擇去偷一輛自行車但最終被抓, 在這時我們會注意到父親和孩子有一段無聲的交流, 父親即將被送往警察局, 圍觀的群眾可能也看到了這個父親的窘迫所以替求情, 警察最終是放了他。 孩子來到父親身邊一句話也沒說, 只是拉了拉父親的衣服, 意思是要和父親一起回家, 在看電影時這個細節非常打動我, 讓我們想起在電影中他們丟車找車的很多情節, 就是電影中的這一對父子,讓我們從悲劇的角度重新去肯定了人的尊嚴。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的美學革命, 在世界電影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同時也影響了我國電影的創作。 新現實主義理論在八九十年代傳入中國, 這時的導演不再一

12、味地學習好萊塢式的電影, 創作各種富有戲劇化與懸念的電影, 而是學習新現實主義的電影模式, 開始表現真實的生活, 中國第六代導演就受到了新現實主義的影響, 創造出了一些經典的影片, 比如王小帥的 十七歲的單車 ,賈樟柯的站臺 小武等,這些導演的影片在這個時期并沒有一味地迎合市場, 而是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去表現真實的生活, 充滿了對人性的思考。并且第六代導演在電影的視聽語言上也受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比如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中的一個鏡頭人們常常會和偷自行車的人中的鏡頭進行比較, 偷自行車的人中,里奇在尋找自行車的過程中,觀眾跟隨著他的腳步看到了羅馬戰后雜亂破舊的街頭, 這時的鏡頭也讓觀眾了解

13、了當時的社會。和這個鏡頭十分相像的是王小帥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 ,從小貴騎著自行車開始, 鏡頭仿佛就跟著他穿梭在北京, 我們既可以看到有許多高樓現代化的北京, 也能看到有歷史氣息的胡同, 現代和歷史相互交錯。 和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一樣, 王小帥導演在這部影片中也運用了紀實的跟拍手法, 讓觀眾們自然而然的感受事件的發展。 后來當小貴發現車不見了之后, 鏡頭架在了馬路的對面,觀眾看不清小貴的面部表情, 只看到他來來回回焦急的身影。 這一處長鏡頭的使用保證了事件的連續性, 最大程度上還原了時間的真實性, 使觀眾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 看著整個事件的發展。 但是第六代導演在這一時期雖然在學習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但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也有了創新, 他們并沒有像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一樣只關注戰后人們的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