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_第1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_第2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_第3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小站實驗中學 李長林作文教學占據了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有人甚至說:“得作文者,得天下。” 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重技巧指導,缺乏創設情景,導致抒發真情實感的作文越來越少,文章大多無病呻吟;功利性強,僅圍繞中考進行機械性訓練,考場“八股文”現象越來越嚴重。因此,必須要培養學生創新作文能力,對學生進行創新作文教學。天津市課改已經啟動一年半時間,我作為一名課改教師,從“創新作文教學研究”開展以來,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實踐,著重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想象思維能力,旨在創新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寫出立意“深、新、活”的

2、好作文。一、反彈琵琶,引發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指采用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完全相反的思路,從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這種思維方法,看似荒唐,實際上是一種打破常規的,非常奇特而又絕妙的創新思維方法,如果,我們創新作文教學能培養學生逆向思維方法,寫出來的文章就有獨創性,以到達立意深刻的目的。我們的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思維定勢,作文常常依賴各類“作文選”為拐杖,根據范文選擇粘貼,提不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吃別人咀嚼過的東西,毫無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的、常規的思維的束縛,大膽地反彈琵琶,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皆有,而

3、個個筆底全無的文章。如,指導學生寫愛一文,我就啟發學生: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愛,有愛才有溫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來,有的學生說,我多么希望得到愛,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缺少愛無論是父母的,還是教師的,或者是人與人的;也有學生說,我得到了愛,因為生活中已經有人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心,給我帶來了信心、力量和勇氣。而最令人贊美的是,一位學生運用了逆向思維: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師過分的愛,因為過分的愛限制了我的發展,過分的愛使我與同學朋友之間產生隔閡,希望父母不溺愛,教師能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還有這么一個教例:一次讓學生寫一篇以小草為題的作文。在寫作中,學生大多是贊美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或表現小草默默美化環

4、境的無私奉獻精神,這當然好。但有一個學生卻是批判小草的,認為小草軟弱,沒有骨氣,風吹兩邊倒。結果,我給這位學生的作文得了最高分,理由是他的思維與眾不同,有獨創性。這樣的立意防止了單一與狹窄,顯得新穎、獨特,高人一籌。再比方“沒有異想,何來天開”、“忠言不必逆耳,良藥何必苦口”、“馬無夜草也肥,人無橫財也富”、“嚴師未必出高徒”、“江山能移,本性不難改”、“走,并非上策”等俗語的求異思維訓練,讓人耳目一新,到達了石破天驚、出奇制勝的效果。 其實,這種逆向思維,反彈琵琶的手法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驚人手法,到達深刻表現的目的。巴爾扎克說得好:“藝術家的使命在于找出兩種最

5、不相干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在于能從兩種最平常的事物的比照中引出令人驚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筆的奧妙:看似不合情理,實則相反相成,順理成章,是一種巧妙運思方法。當然教師在啟發學生時,應加以強調,不能隨心所欲,隨意逆向,毫無根據地疑心一切,否認一切;在立意求新時不脫離實際。二、避俗就新,培養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主要思維方式,是指沿著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問題的多個答案的思維方法,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以擺脫傳統習慣的禁錮,突破常規的束縛,闖出新路子,提出新穎獨到的創見。因此,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乃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主要手段。我們一些學生,長期受定向思維的影

6、響,迷信老師,迷信書本,亦步亦趨,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一步,提不出或不敢提與之不同的新見解、新思路。教師有必要幫助他們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引導他們的思維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輻射,鼓勵他們另辟蹊徑、避俗就新,從不同角度獲得解決問題的嶄新途徑和方法。     如組織學生賞雪時,布置思考:“雪除了潔白無瑕,還有哪些特點?”學生陸續說出了雪的軟弱與怯懦任人踐踏,雪的無奈與沉重無力無助,雪的虛偽與狡猾外表白卻掩蓋著臟東西,雪的無私無畏捐軀殺死病蟲害,雪的輕浮與淺薄飄逸的形態,雪的不實在,如曇花一現,無堅持精神,不能持之以恒等。 再如指導學生寫關于“根須”的文章時,

7、我就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從多角度立意:根須與樹干、枝葉的關系:根須埋身地下,默默地為莖、葉、花、果提供養分。據此,盛贊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須根、側根與主根的關系:根須能抓住大地,擎住枝繁葉茂的大樹。它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那眾多的側根和無數的須根都緊緊圍繞著主根,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個寵大的根的網絡。據此,揮宏議論,闡發我們國家要強大,民族要復興,十三億人民必須緊緊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共創“四化”宏圖的道理。根須的生命需求:根須要繁茂,獲取充足的養料和水分,必須向縱深延展,鉆土破石,不畏艱難。這種“鉆勁”和“擠勁”,這種“拼命”精神,不正是我們搞好學習所必須的嗎?如此發散思維,

8、不能不說沒有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心游萬仞,激活想象思維想象,是作文的翅膀。陸璣曾說,創作要“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作文一旦失去想象,就會黯然失色,缺乏生機;而豐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氣盎然,光榮奪目。因此,寫作教學中訓練想象能力,進行想象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式之一。 想象也是創新的翅膀。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想象,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 1、命題激活。好的作文題目,會像鮮花吸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學生一見會眼睛一亮,精神一振;興趣頓生、躍躍欲試,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 我曾經擬過一些想象性作文題目讓學

9、生寫。如媽媽年輕的時候、2008年的中國奧運、假假設我有了錢、二十年后的我、假設我是市長、如果我會七十二變等。這類作文題,時代感強,有生活氣息,學生興趣大,最有話說,天馬行空,馳騁想象。另外,適當鼓勵學生寫一些文學作品,如小小說、短劇等,也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 2、情境激活。課堂上,可以利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如播放恰當的音樂、觀看合適的影視作品、有感情的朗讀優秀時文等等,總之,要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使課堂形式靈活、多樣、有效,氣氛活躍、熱烈,充滿激情,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時時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流露出情感的漣漪,能使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隨心所欲

10、”地創作出個性突出、立意新穎的“創新作文”。 3、語言激活。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門扉,是引導學生開啟知識之窗的鑰匙。當然,作文指導課,教師講究語言的感情色彩,是能夠激發學生想象的。 有一次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以“美景”為話題,寫一篇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學生面有難色。我說:“生活中到處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到處可見:校園中尋求知識,是一道富有詩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親情,是一道充滿溫馨的美景;社會中奉獻真愛,是一道多姿多彩的美景試一試,你的語言也許稚嫩,但那是你心靈的放飛,大膽的拿起你的筆來吧!”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學生,此次作文涌現出了許多文情并茂的好文章,著實讓我

11、感動。可見,用語言激活想象,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培養。 4、活動激活。平時我喜歡讓學生連詞成句,即: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自己出五六個詞語。詞語的范圍有景、物、人;有形象詞語,也有抽象詞語。要求學生不能寫成造句的形式;短文要有情節,有內容;有生動的描繪,也要有精彩的細節描寫。學生沒有了條條框框的限制,激活了創作的熱情,寫出來的東西充滿真情實感,在作文教學中此項活動獲益頗豐。創新是人類發展永恒的主題,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21世紀的通行證,我們在創新作文教學時,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就能誘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學生就能寫出富有創意的佳作。參考文獻: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 巢宗祺 雷實 主編2、寓思維訓練于讀、寫、聽、說訓練之中 寧鴻彬 著 3、語文教學工作漫談 魏書生 著 County continuation 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