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_第1頁
四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_第2頁
四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_第3頁
四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_第4頁
四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8.27為保障學校的環境衛生,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認真履行上級有關部門關于“高度重視、扎實工作、加強建設、嚴加防范、樹立信心、確保穩定”的工作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天人合一”、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二、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內容主要是環境教育,幫助學生了解一些環保知識,引導學生的行為。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的認識范圍一般,知識面很狹窄,在這方面加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學生能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五、教學措施一開設環境教育課二學科教學有機滲透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六、教學進度安排課 程 安 排序號主題周次序號主題周次1太陽是萬物之源111植樹節112綠色出行212地球上的水123穿衣與環保313為被動吸煙者呼吁134飲食與環保414我們的石油還能用多久145我們的教室515廢舊電池危害大156過渡包裝浪費大616大地母親的呻吟167誰是敵人,誰是朋友717家鄉的河178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818做文明的寵物小主人189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919復習1910大自然,請息怒102

3、0復習201、太陽是萬物之源8.27新授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太陽的作用。2.使學生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系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作用。教學難點:1、使學生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系2、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系,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方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教學準備掛圖或幻燈片我們常見的太陽用途的圖片。把兩頭蒜分別種在兩個花盆里,一盆放在陽臺上,一盆放在室內避光處。生長一段時間。教學過程一、教學引入1.放映關于太陽用途的圖片。2.談話:同學們通過觀看幻燈片,有什么想法和問題?3.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

4、生自己討論解答。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4.講述:太陽給了我們陽光,所以植物才能進行光和作用,給人類提供必需的氧氣;太陽給了我們熱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個冰球。今天,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已被人們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板書課題:太陽是萬物之源二、學習新課1.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會是什么樣呢?用各種形式表達你的看法。2.觀察兩種植物在陽光下和室內的不同。師生共同談論交流。3.暢所欲言在石油可開采量日益減少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兩大危機的夾擊下,太陽能的利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做個現代工程師,展開想象,談一談,你最想“開發”出太陽能的哪些新用途?三、布置作業-做一

5、個調查  走訪你生活的社區,調查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的比例,分析不同類型熱水器的利與弊。2、綠色出行9.1新授課教學目標:1、通過簡單的調查、統計,了解人們日常出行的方式。2、通過談話、討論、聽故事,了解摩托車、汽車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從身邊事入手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教學重點:了解并知道什么是“綠色出行”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教學措施:通過觀看錄像幫助同學了解什么是“綠色出行”并從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準備:1、調查表2、汽車、摩托車、電動車

6、、自行車、步行人的標記各二教學過程:一、以路人和家長為對象已進行調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出行方式。“前幾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調查了人們出行時最常選擇的方式,同學們都把它記錄在調查表上了,現在,誰來告訴我你調查的結果是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呢?”二、說出自己調查的結果,并固定在相應的標記下面,分辨出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最少。1、“誰來告訴我,加上之前我們調查的和剛剛調查的,你的結果又是哪種出行方式最多呢?”2、“我們來看一下,調查出來的結果中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呢?”三、選擇自己喜歡的出行方式,并闡述理由1、“同學們如果現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歡哪種出行方式?”2、闡述理由。四、看課件故事,了解汽車、

7、摩托車給環境帶來的危害,選擇科學的出行方式。五、請進行第二次選擇“如果你現在又要外出,你又會選擇什么出行方式呢?為什么?”小結:如果家離你要去的地方不遠的話,我們盡量不要自己開汽車或摩托車去,因為每個人都選擇自己開汽車或摩托車的話,那就會排出許多的尾氣,空氣就會污染的更嚴重了。我們可以選擇騎自行車或是電動車,如果家里沒有這兩種車的話,我們可以步行過去,這樣不僅可以邊欣賞風景,還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如果要去的地方實在太遠,或是下大雨,那我們就可以選擇乘公共汽車,有的小朋友心里會想:公共汽車不是也要排出尾氣的嗎?那如果乘公共汽車的每個人都選擇自己開汽車,那馬路上就會有許多的汽車,排出的尾氣也就更多

8、了。如果這么多人都改乘一輛公共汽車,那就減少了很多尾氣的排放,你們說對嗎?六、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懂得了出行時選擇什么方式,但是我們還要讓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也要知道環保的出行方式。所以,我們一起來做一回“環保小衛士”,請同學們自己來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然后我們一起到社區向大家去宣傳“綠色出行”的知識,你們愿意嗎?3、穿衣與環保9.20新授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穿的衣服面料和生產過程。2.使學生知道服裝的制作過程給環境帶來的影響。3.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教學重點:服裝的制作過程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教學難點: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

9、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穿衣和環保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教學引入 21世紀,流行著各種各樣舒適隨意、色彩斑斕的服裝,在服裝的大千世界里,服裝的面料五花八門,日新月異。有純棉,純毛,純絲,純麻制品,有皮革裘皮制品,還有化纖,尼龍制品. 板書課題:穿衣與環保二、學習新課1、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你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你知道它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嗎?2、試著講述一件棉質衣服的生產過程。師生共同談論交流。3、暢所欲言化纖產品本身具有不可降解性,特別是合成纖維,其廢棄物回收成本高,燃燒后污染空氣,廢棄后不易降解,會造成土質惡化。想一想:化纖服裝的制作過程

10、個資源,環境帶來了哪些影響?我們怎樣穿衣才是環保的?三、小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盡量少丟棄未穿舊的衣服。妥善處理好舊衣服,捐贈或二次利用。四、作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未來的衣服將是什么樣的?請你把想法寫一寫。4、飲食與環保10.9新授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世界資源環境問題。2.使學生知道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3.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教學重點: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教學難點:養成勤儉節約環保的好習慣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飲食與環保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引入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

11、資源環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環保習慣就養成了。也許環保習慣可以從餐桌上開始,我們可以用“吃”來傳達對地球的關愛。 板書課題:飲食與環保二、學習新課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可見糧食對于人類是何等的重要。同學們想一想:1. 你平時是否注意節約糧食?2. 你身邊有沒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師生共同談論交流。3.暢所欲言1998年我國首次頒布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提供了合理選擇食物的指南。想一想:“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告訴了我們什么?你的飲食是怎樣安排的,你認為合理嗎?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良?三、小結為了環保,我們要食用綠色食

12、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5、我們的教室10.17新授課教學目標:1、初步懂得保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2、初步感受參與整潔漂亮的教室創設活動的樂趣,養成從我做起的良好衛生習慣。教學重點:懂得保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教學難點:養成從我做起的良好衛生習慣教學方法:講授法、合作學習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樹立保護教室的意識。教學設計:活動一:組織學生討論交流1、整潔、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樣的?2、我們的教室整潔、漂亮嗎?為什么?3、怎樣使教室更整潔漂亮嗎?為什么?讓學生關心自己的學習環境,提出我們可以具體做些什么,重點讓學生說說

13、怎樣認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顒佣簬ьI學生去參觀其他班級,通過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室環境的積極情感。活動三:分組討論1、保持環境整潔,我能做到哪些?出示幾張圖片,對照圖片,說說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學生發一顆五角星以表示鼓勵。2、還沒有做到的,我該怎么辦?引導學生懂得,要創設一個既整潔又漂亮的教室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從我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顒铀模簩嶋H行動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打掃教室。6、過度包裝浪費大10.24新授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2.使學生知道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3.使學生增強節約意識,改變不合理的消費觀念

14、教學重點: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教學難點: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過度包裝的危害,樹立節約意識。教學設計:一、教學引入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對商品進行合理而適度的包裝,可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防止商品受到損傷并便于消費者攜帶。但超出了保護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板書課題:過度包裝浪費大二、學習新課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商品,記錄它們的包裝有幾層,是否屬于過度包裝。2.想一

15、想,過度包裝會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哪些危害。3.我們用計算來看一下過度包裝的危害, 生產8億件包裝盒消耗紙張多少萬噸?需要砍伐直徑10厘米的大樹多少萬棵?4.暢所欲言分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長購買的商品,分析其包裝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環保的包裝建議。三、小結我們要認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自覺杜絕過度包裝,為保護環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7、誰是敵人,誰是朋友10.31新授課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動物之間互相制約和互相依存的關系,引起學生觀察周圍動物之間關系的興趣。2、培養學生保護各種動物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生態意識教育。教學重點:了解動物之間互相制約和互相依存的關系教學難點:培養保護各種

16、動物的好習慣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自然界各生物之間的聯系性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1、今天,我們要到森林動物園去,你最想見到誰?為什么?2、今天,我們除了看動物還要給動物找出它的朋友和敵人,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敵人呢?二、學習新課1、觀看多媒體畫面一:這是一頭怎么樣的獅子?動物們都排好隊出來了?說說有什么動物?為什么獅子要站在中間?2、觀看多媒體畫面二: 下面,我們幫動物把它的敵人找出來,看看是誰把誰給吃了? 3、討論: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互相是敵人? 2動物里它吃誰?又被誰給吃? 3動物之間這樣吃來吃去好不好

17、?為什么?如果沒有,會怎么樣?4、介紹電腦畫面三:食物鏈圖。5、引導學生觀察電腦多媒體畫面四: 討論動物之間的朋友關系。犀牛與犀牛鳥,鯊魚與向導魚三、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8、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11.2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2、通過學習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危害性;3、從我做起,減少或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保護環境;教學重點: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教學難點: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危害性。教學方法:探究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樹立環保的意識。教學設計:一、導入1、同學們夏天有沒有到鄉下的小河邊玩呢? 是否經常聞到空氣中有難聞

18、的氣味呢? 是否看到河邊、地頭堆著很多的垃圾而不能種莊稼嗎?2、這就是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其中這些固體廢棄物出示白色污染物品就是罪魁禍首,就是我們所說的“白色污染”。二、教學新內容 1、認識一次性物品。 2、什么叫“白色污染”? 3、學生討論發言: 1說說家里有哪些“白色污染”一次性物品 2找找身邊的“白色污染”物品牛奶吸管、涂改液瓶、鞋套等,并出示各自收集的物品。 3討論并說說這些一次性物品的的最終去處。 4、指導認識一次性物品的特點危害性。 1、它們沒有回收價值; 2、不能在土壤中自然降解; 3、隨意丟棄,既破壞環境又影響美觀; 5、誰見過燃燒垃圾的現象呢?請描述以下它的危害性。三、課堂小結

19、:如果把以上這些塑料袋堆起來,整個校園都放不下;在如果隨地亂扔,那么我們大家都得生活在垃圾中了!這“白色污染”的危害真大呀!四、作業據本課的內容寫一份建議書。9、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11.4新授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身邊的環境問題;2、通過討論,讓學生知道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出一份力。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教學難點:讓學生懂得環保要從小事做起。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樹立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設計:一、引發討論北京一群中學生曾經給朱镕基總理寫了一封提倡環境保護的信,引

20、起了總理的高度度重視。朱總理在同學來信上批示說,初二學生如此關心環保,實令我等長輩慚愧。 同學們,你們對此有何感想呢?二、積極討論1、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新問題。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后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都很不起眼,但卻表達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下面同學們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做。2、學生討論:3、舉例子:我知道有一位老奶奶,她每次上街買菜都要自帶一個小布袋,每次上餐館

21、吃飯都要自帶一個小鋼勺??雌饋砗芷匠?,但能夠像這位老同志那樣,常年自覺堅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確實不容易。全面的環境保護和全民族環保意識的普及與提高,決非輕而易舉;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污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三、總結討論教師總結: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10、大自然,請息怒11.14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自然災害的可怕性、不可抗拒性,懂得人類社會的發展必須遵

22、循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2了解人們為減少和防止自然災害所做的努力,并且為家鄉的減災防災出謀劃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學準備: 1搜集古代人民和大自然做斗爭的故事。 2了解人們為了減輕和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所做的努力,有條件的可以搜集相關的圖片資料制作成卡片。3教師準備好“點子卡”。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過程: 一、故事會1教師導入:從古到今,人類都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不懈的斗爭。你們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請把你收集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吧!2學生講故事。如“大禹治水”“李冰修

23、筑都江堰”“西門豹”等。3教師:大家聽了這些故事,有什么想說的呢?注意引導學生對那些愚昧的做法進行批判4教師小結,板書課題:大自然,請你息怒。二、減災防災科技展1教師:隨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清楚,科學開始成為人們戰勝災害的有力武器。下面我們就來舉辦一個“減災防災科技成果展”,交流大家搜集的資料。2學生分小組交流資料,然后推選有代表性的圖片和卡片貼到黑板上,并介紹這些措施或儀器在預測、減輕、防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中發揮的作用。三、點子工作室一匯報討論1你了解到我們的家鄉以前發生過什么樣的自然災害?2為此,家鄉的人們都采取了哪些減災防災措施?完成教科書第75頁下面的空白3我們可以為減災防災做那些力所

24、能及的事情呢?為了發揮我們這些“小諸葛”的作用,咱們成立一個“點子工作室”,為家鄉的減災防災獻獻計吧!二制作“點子”卡1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或兩種家鄉常發生的自然災害,研究制作減災防災點子卡。2點子卡樣式例舉: “減災防災”點子卡 第 小組成 員: 自然災害名稱 主要發生時間 災害特征及危害:簡要介紹 減災防災金點子:具體操作 3展示“點子”卡,小組匯報。4評選減災防災金點子,建議把金點子寄給當地相關部門,鼓勵他們參與家鄉建設。四、祝福地球村1面對無情的災害,讓學生把對地球的祝福寫在心愿卡上,播放音樂祈禱,在心里默默地為地球母親祈禱。2教師小結:自然災害是可怕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25、保護環境,努力減少自然災害。五、小小宣傳員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更多防災減災信息,做一名“小小減災宣傳員”,積極向身邊的人進行宣傳。11、植樹節11.21新授課教學目標: 1、了解認識身邊的樹,以及樹與人類的關系2、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感。3、進行環保教育。4、引導學生珍惜光陰,明白一年之季在于春。教學重難點:1、了解認識身邊的樹,以及樹與人類的關系2、進行環保教育教學措施:通過搜集資料及課前的觀察,了解身邊的樹木,從中體會要進行環境保護。教學方法:實踐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課前準備:搜集有關樹的資料教學過程:一、了解身邊的樹1、  觀察認識身邊的樹,查找了

26、解樹與人類的關系2、  認識身邊的樹。課件展示3、  樹的分類知識。課件展示二、認識樹的作用1、  通過課前的觀察、了解、收集,匯報樹對人類都有那些作用。樹的好處首先,植樹造林為人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種香甜鮮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葉;還有滋補身體的冬青樹上的女貞子,鮮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銀杏等珍貴藥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開采煤炭,交通運輸,制造車輛、船舶、尺機,修建橋梁、碼頭,造紙等都需要木材。比方,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結構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開采1000噸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在農業生產中,我們使用的

27、大量農具也離不開木材。 木材加工產品更受到人們的喜愛。鋸末水解可得葡萄糖、灑精等物質。50公斤鋸末可提取糖槳37公斤或結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藥用均可。每1立方米干鋸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飼料酵酶18公斤, 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木素板33平方米。每百斤樺樹皮可提煉樺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來配制木材防腐劑,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質。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絲或人造毛,相當于7.5畝棉田的年產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產毛量。還有用于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膠合板、纖維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廢物”制成的。至于車輛上的輪胎,大家肯定知道是從橡膠樹上“脫胎”而來的。

28、 其次,植樹造林可為人類提供氧氣,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們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氣,吸出二氧化碳,樹正好相反,它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據統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蔭避風、樹木呼吸和蒸騰作用,因此有成片樹林的地方冬暖夏涼,可以避暑療養。樹木能粘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潔、新鮮??茖W測試說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此外,樹木在呼吸過程中,產生大量特殊空氣,能治療一些疾病,對人體有良好作用,比方,樺樹、楊樹、檜樹等能分泌出

29、植物雜菌素,可以殺死白喉、肺結核、傷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境,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環境。再次,植樹造林能夠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我國許多地方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黃河流域,由于土質松散,每到雨季,雨水沖刷,大量泥沙流入黃河,致使河水變渾,河床增高,給防洪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多植樹,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為樹木有龐大的根系,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樹根吸收畜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樹造林

30、。因為“沙漠向人類進攻的主要武器是風和沙”竺可楨語,大量植樹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護林,減少風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風沙的作用。2、  思考:如果沒有樹,人類會怎樣?課件展示教學意圖:樹是人類的朋友,使學生認識到樹以其特有的功能保護和改善著我們的環境課堂上,師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匯報展示,真正到達了資源共享的目的,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以及視覺形象。三、暢想我們來植樹1、怎樣保護我們的家園?引出植樹節。植樹節的由來:世界上有植樹節,首始美國。起初只是在內布拉斯加州,后很快風行全美,其他許多國家紛紛仿效。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

31、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建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民國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8年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

32、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后,大會予以通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

33、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方法。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2、你想怎樣來做?(如何植樹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植樹活動,然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消息說,由于缺乏相關知識,每年植樹活動中能夠成活的樹很少,即使是有專業人員負責后期維護,栽種過程是否科學合理也是成活與否的關鍵。在東北地區,約3月中旬至4月下旬為種樹的最正確時段,最好選在陰天和降雨前進行。種植時,在確定好樹坑位置后,可根據樹種根系情況或土球大小以及土壤情況決定樹坑的規格,一般應比根幅范圍或土球大,周圍應加寬40100厘米,高度加深2040厘米。<BR>樹

34、坑好壞對栽植質量和日后的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因此要格外注意,樹坑以圓柱形最好,以樹干為圓心畫圈,沿圈邊向下垂直挖掘,直到到達規定深度,要保持上下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錐形或鍋底形,否則栽植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拳曲或上翹,造成不舒展而影響樹木生長。挖坑時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并按相應位置回填。如果是堅實的上壤或建筑垃圾土則應該加大樹坑的直徑,并將坑底的土挖松;土質不好的應過篩或全部換土;在新填平和新堆土上挖坑時,應先在樹坑附近適當夯實,挖好后坑底也適當踩實,以防栽后灌水土塌樹斜。 栽植時,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實一遍假設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滿后再踩實一次,填好的土要與

35、原根頸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BR>栽后應立即灌水,無雨天不要超過一晝夜就應澆上頭遍水。水一定要澆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與土壤密接,才能確保成活。)教學意圖: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保護樹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思想;啟發學生大膽地想象,樹立創建綠色家園的遠大理想。四、設計綠化校園1、  我們共同設計完成綠化我們校園的任務。2、運用繪畫的方法,每人至少設計一棵樹。3、樹的造型要美,樹的排列要表達出秩序美。教學意圖:集體合作完成設計綠化校園的任務,感受集體力量的強大;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校園,美化自己身邊的環境,以及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 五、升華保護樹木1、  欣

36、賞綠色的校園。2、  共同探討,合理安排構圖美的處理。3、  談談怎樣保護我們身邊的樹?12、地球上的水12.1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資源十分缺乏。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造成的災害。3、學生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節水措施。4、能夠從適當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5、能夠向大家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淡水資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現象。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數據,形象的比喻以及學生的動手行動來深刻理解體會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的缺乏。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準備1

37、、相關課件2、學生活動材料:杯子、小勺、滴管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引出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提問:1、老師很愛旅游,課前老師和幾位同學也聊了聊,發現他們也很愛旅游,而且去過很多地方。省內的、省外的,國內的、國外的。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我們都沒有去過的地方,哪里呢?地球外,你們去過嗎?2、但是我們國家的宇航員楊利偉卻去過,這是他在“神州五號”上為地球拍攝的照片,從太空看地球,你們發現了什么?播放課件教師小結:你們對地球上的水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來研究這個話題“地球上的水”。二認識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教師提問:1、既然地球上有這么多的水,那它們都在哪里呢?學生答復:海洋、河、湖泊、小溪、冰川、高山積雪教師幫著

38、整理、并板書2、空氣中有水嗎?對,水蒸氣是水的氣態形式。3、那誰來總結一下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那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幾種不同地方的水。播放課件4、可見地球上的水分布確實很廣,它分布在祖國及世界的各個地方。根據這個特征,你們能給地球起個更加形象美麗的名字嗎?水的星球教師講述:1、這個名字非常美!還有嗎?水球2、好,這個名字非常形象!我們生活的地球不愧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水球。三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的缺乏。教師提問:1、既然地球是個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為人們服務嗎?哪些水我們不能用呢?為什么?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為那里的水是咸水。2、咸水

39、我們不能直接利用,那么我們能直接利用的水是什么水呢?淡水3、那你們知道哪些地方是淡水呢?河、湖泊、冰川、水蒸氣、地下水4、對,它們都是淡水,是不是所有的淡水都能被人們直接利用呢?不能,冰川中的淡水無法被人直接利用。水蒸氣也無法直接利用。教師講述:看來,只有河流、湖泊、地下水容易被我們開發利用了。教師提問:1、那容易被我們開發利用的淡水究竟是多少呢?下面同學們請看資料中是怎么分析的。播放課件2、通過看資料,我們了解了地下水的什么知識?地下水又分為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3、這兩種地下水有什么不同嗎?都容易開發利用嗎?教師講述:1、那么容易直接開發利用的淡水也只有淺層地下水,河流,湖泊這三種了,它

40、們占了地球淡水面積的那么點??磥砣藗兛梢灾苯永玫牡_實少,少到什么程度了呢?確實不好說。2、下面老師給大家打一個形象的比喻你們就明白了。如果我們把地球上的所有水比做一個大西瓜,那么淡水就相當與一小塊西瓜,而可被人們直接利用的淡水只相當與一顆小西瓜。播放課件教師提問:1、現在大家看看能否利用老師給大家提供一杯水、一個勺子、一只滴管生動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一下“地球上的水”“淡水”“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呢?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2、哪個小組能上臺來展示一下你們是怎么做的?學生上臺展示并解說: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水相當與這一杯水的話,淡水只相當于這一杯水中的一勺水,而可供人類直接利用

41、的淡水只相當于一勺中的一滴水。3、通過剛剛同學們的展示,大家有什么感受?四認識“水污染”和“浪費水”的現象教師提問:1、確實象大家所說的那樣,雖然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但是可讓我們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少的可憐,少到只相當與這一杯水中的一滴水,就這么僅有的一點淡水資源總該完全地被人類利用吧?不能為什么?還存在被污染和浪費的現象。2、你們聽說過或見過哪些關于水污染的現象呢?教師小結:像石頭、泥沙、雜草都是自然界的物質,它們沒有毒性,對人體和其他生物無害。我們說這種現象不是“水污染的現象”。像水中有了一些對人體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質,使水的成分發生改變,這才叫“水污染的現象”。教師提問:下面同學們分

42、析一下這份資料中的水資源是怎樣被污染的?結果怎樣?播放課件學生匯報:1、工廠排放廢氣和水蒸氣凝結形成酸雨。2、工廠排放污水使魚死亡。教師講述:1、據聯合國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達1000億噸,造成5萬多億噸的水體被污染致使數百萬人死于飲水不潔引起的疾病。2、看來污染的水不僅影響到了動物、植物的生存,更加嚴重的是威脅到人類生命健康。教師提問:看來,歸根結底造成大多數水污染的罪魁禍首是誰呢?就是人類自己。人類究竟有那些水污染的行為呢?播放課件教師講解:人類水污染的行為基本有三個方面:首先是農業上的污染,比方農民過量噴灑農藥,大量的農藥會在下雨天隨雨水留入附近的河流。其次是工業上的污染,比方許

43、多工廠將廢水、廢渣倒進附近的河流湖泊中。最后還有生活上的污染,比方人們將生活垃圾傾倒到河流湖泊中,這樣不僅嚴重影響了附近水域的水質,還可能污染到地下水。教師提問:你們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嗎?學生答復五引導學生體驗節水的必要性,提出具體的一些節水措施。教師提問:1、我們身邊確實有很多“污染水”和“浪費水”的行為,那我們作為地球上的小公民,該怎么做呢?隨手關好水龍頭;洗完衣服的水墩地、沖廁所;不玩水槍。2、大家說的非常好,說出了那么多做法,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今后該怎么做嗎?節水、愛水教師講述:1、我想大家都有了很好的節水、愛水意識。但光靠同學們節水、愛水是不夠的。我們要號召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參與

44、到節水、愛水的活動中來。那么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一份宣傳小報的形式來宣傳這次活動,老師這是一個樣本,大家可以盡情的發揮想象,做出你們滿意的設計。播放課件2、不過現在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每組為你們的宣傳小報設計一句響亮的宣傳語。下面各小組進行討論設計。學生每組發言,交流宣傳語六小結教師講述:大家設計的宣傳語各具特色,小報的具體內容下去完善,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這次活動一定會取得成功。老師希望每位同學及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像珍惜自己生命那樣去“珍惜每一滴水”播放課件“如果不珍惜水的話,那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播放課件 13、為被動吸煙者呼吁12.7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抽煙不良習慣的危害,

45、遠離這些惡習。2、學會利用有效途徑自覺抵抗不良習慣的影響,做好力所能及的宣傳工作。重點難點:重點:通過調查匯報,較為清楚地了解抽煙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影響,從而自覺遠離這些不良習慣。難點:能通過各種手段的展示真正在學生心中抵抗吸煙的不良習慣。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吸煙的危害性。課前準備:1、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抽煙的危害和世界無煙日的資料;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有一句話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說好的習慣對我們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養成良好的習慣會令我們終身受益!出示課題:培

46、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是我們身邊也有不良習慣,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習慣。你知道哪些不良習慣?主要是抽煙、酗酒、泡網吧等幾種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說說抽煙這個不良習慣。二、具體了解吸煙1、實物出示香煙,學生聞一聞,說說感受師小結:這淡淡的煙草味、這點點的煙草,看似不起眼,你也并不會太在意它,但是它卻如糖衣炮彈,它的危害卻是極大的。請大家看這張表:出示一支煙所含有毒物質及其對身體影響有毒物質含量危害易患焦油30毫克慢性支氣管炎尼古丁3毫克肺氣腫一氧化碳18毫克冠心病、腦中風苯并蓖31毫克胃十二指腸潰瘍看了這個資料,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暢談感受小結:一支煙就帶給人這么大的危害,吸煙真可怕

47、!昨天,同學們還分成小組親自去調查了一翻,對香煙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來匯報他們的調查情況吧!第一小隊先上吧。隊長是醫生之家,她從醫學角度去了解。師:請調查同學補充學生進一步補充師:聽了真實的故事和醫生的權威介紹,看了這些科學的數據和圖片,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對,香煙帶給了人類這么大的危害,我們要把這個罪魁禍首推上法庭,讓我們一起來審判香煙!公訴人:通過剛剛同學們展示的有關抽煙的危害性資料,懇請審判長裁決。審判長:被告,你還有什么要申訴的。被告律師:各位,我是被告律師,香煙雖然危害嚴重,但請從輕處理,畢竟它為國家增加了財政收入。公訴人:審判長,我們有話要說,同學們,你們說能輕饒嗎?各

48、位同學數落罪狀,及判罪的理由審判長:下面宣讀審判結果:香煙罪大惡極,有百害而無一利,人類遠離香煙。師:可是,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吸煙的人存在。請在你周圍有吸煙人的同學舉手。師:太多了!你們知道嗎?身邊有這么多的吸煙者,這樣被動吸煙帶來的危害更大。出示資料:吸煙者在吸煙時呼出了百分之五十的煙霧,擴散到環境中,造成了更多的人的被動吸煙。危害無數人。為此,世界衛生組織為了廣泛宣傳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定于每年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并倡導無煙日主題:展示指名讀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

49、煙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2008年:無煙青少年為2009設計主題: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有13億人,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給我國政府發來電報緊急電報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l全球現有13億吸煙者,其中3.5億在中國,占吸煙人數的1/3。l全球每年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約300萬人,中國達200萬。如果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到2050年每天將有8000人死于吸煙,每年將達300萬。看了這份電報,你有什么想說的?你能為政府出謀劃策嗎?生暢談感受,并獻計獻策感謝同學們為中國政府獻計獻策,讓我們從身邊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好一個小小禁煙宣傳員,教后記:通過學習本課,學生深刻了解了

50、吸煙的危害性,并能認識到吸二手煙嚴重危害性,表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要杜絕吸煙,杜絕吸二手煙。14我們的石油還能用多久12.14新授課教材分析:通過本課活動,使學生知道石油界一種珍貴資源,了解石油的廣泛用途及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活動,使學生知道石油界一種珍貴資源,了解石油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作用。2、讓學生了解石油的廣泛用途,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石油。3、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石油儲量雖然很多,但是以我們使用的速度,以及石油的再生速度,石油資源是很稀少的、珍貴的,激發學生節約利用石油資源的意識。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活動,使學生知道石油界一種珍貴資源,了解石油在當

51、今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石油資源是很稀少的、珍貴的,激發學生節約利用石油資源的意識。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石油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節約意識。教學過程:一、石油是什么?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于化石燃料。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杰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于

52、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二、石油有哪些用途?學生看書討論1、交流2、對于石油你想了解什么?石油的生成問題,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為什么說石油是珍貴的能源?研究說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到達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后,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淀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于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

53、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巖,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伴隨各種地質作用,沉積盆地中的沉積物持續不斷地堆積。當溫度和壓力到達一定程度后,沉積物中動植物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終生成石油和天然氣。三、有沒有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學生充分看書討論,再集體交流。四、設計警示語“節約石油能源,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15、廢舊電池危害大12.16新授課教材分析: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對家庭、學校、社區的電池使用和處理等問題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在活動國培養學生調查、訪問、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對家庭、學校、社區的電池使用

54、和處理等問題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在活動國培養學生調查、訪問、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2、讓學生了解廢舊電池對環境和人類造成的巨大危害,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盡可能多的搜集有關電池的使用和處理、廢舊的危害的安全資料,準備幾種常用的廢舊,安全教育。學生準備:調查生活中電池的使用和處理情況,搜集廢舊電池危害的資料,準備廢舊電池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談論法教學措施通過學習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研究,使其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性。教學設計:一、導入:視頻導入:廢舊電池的使用和處理資料。二、討論:自己家里胡哪些用品需要廢舊電池?匯報資料:廢舊電池有哪些危害?廢舊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屬上,如鉛、汞、鎘等。這些有毒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內,長期積蓄難以排除,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鉛:神經系統(神經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統(消化不良、腹部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變。汞:精神狀態改變是汞中毒的一大癥狀。脈搏加快,肌肉顫抖,口腔和消化系統病變。鎘、錳:主要危害神經系統。三、如何減少廢舊電池對人的危害?1、采取個人或小組小旗排行榜,發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