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洪澤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1宋代科技有劃時代的發展,這主要是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管形火器的出現指南針普遍用于航海 授時歷的編定A. B. C. D.2戰后對日本的處置符合歷史事實的是追究了天皇的責任對許多戰犯免于起訴實際由美國單獨占領日本被判處絞刑的戰犯明顯少于德國A. B. C. D.3亞里士多德被譽為是“學者中的大師”,下列各項不能說明該觀點的是( )A.提出了科學研究的方法 B.使邏輯學發展成為一門科學C.提出法治優于人治的思想 D.與當時著名的學者進行激烈爭論4假設古代雅典某年全國人口總數為30萬人
2、,自由民約為263萬,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萬人,外邦人約4萬人,奴隸約1萬人。其中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人數是A約268萬 B約67萬 C約117萬 D約107萬人5陳旭麓這樣評價南京臨時政府的一項政令:“它反映了禮節上的尊卑等級觀念已逐漸被平等觀念所取代,成為一種不言而喻的意識。”這項政令是 ( )A.剪發辯 B.禁纏足 C.易服飾 D.廢跪拜6某一時期的蘇聯曾流行一段笑話:美國外交代表團到蘇聯訪問,接待官員陪同他們參觀“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說“到了下一個五年計劃,每個蘇聯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他們要飛機干什么?”蘇聯官員煞有介事:“當然有用啦,譬如你在莫斯科
3、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面包了,你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這一笑話主要反映了A西方國家對蘇聯的“和平演變” B蘇聯人民對新經濟政策的支持C蘇聯國民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調 D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的浮夸風7.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首先發生在俄國的最重要客觀條件是 ( )A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B俄國無產階級組織性戰斗性強C有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 D1905年革命為十月革命作了總演習8明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處于“萌芽”狀態,是指它()始終未能出現勞動力的商品貨幣化 力量遠不足瓦解封建生產方式 總體上沒有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 長期不能改變其自然經濟的性質特點A B C D9有一幅題為沉重的鐵錘連續地打在
4、蔣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畫,圖中三個鐵錘分別指的是劉鄧、陳謝和陳粟,這樣一幅漫畫反應事件的意義在于( )A徹底消滅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B.粉碎了蔣介石消滅共產黨的陰謀C.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 D.鼓舞解放區軍民團結抗敵的斗志10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一概鬼子都殺盡,大清一統慶升平。”反映義和團認識到了( )A農民階級與外國侵略勢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占主要地位C西方列強與中國政府的矛盾尖銳D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11斯諾他驚奇地發現,在貧瘠的中國西北部,竟聚集了中華民族的精華。作為美國的新聞記者,他在華采訪的主要地點應是A.西安 B.吳起鎮 C.瑞
5、金 D.延安12歐洲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伏爾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國文化。伏爾泰認為,“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的治理最好的國家”,“在道德上歐洲人應該成為中國人的徒弟”,信奉儒學的中國人“沒人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這足以證明( )A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比歐洲各國優越B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評價表達了歐洲人的共同看法C儒學和歐洲啟蒙思想的主要內容相同D中國文化在歐洲啟蒙思想家中產生過影響13洋務運動一位代表人物說:“中國積弱,由于思貧。西洋方千里、數百里之國,歲人財賦動以數萬之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之稅。”上文反映了A洋務派主張發展資本主義
6、0; B洋務派主張創辦民用工業C洋務派主張與外國爭奪市場 D洋務派轉化為早期維新派14右圖中情景最早出現是在A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B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 D文藝復興運動時期15喬·韋爾斯著世界史綱中寫道:“有一天人們將會把美國憲法的設計和機構看成是與新石器時代人的工具與設計相等的政治設置。”他認為美國A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與設計先進 B憲法的設計和機構最完善C對政治民主與科技發展同等重視 D是政治民主的典范,民權的楷模161972年的中美聯合公報聲明“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
7、一立場不提出異議”。這表明美國政府( )A堅持“一中一臺”立場 B確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認可“一個中國”的原則 D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17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它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反映著重大的歷史事件或人物。以下對聯刻畫的對象是唐朝詩人杜甫的是()A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使照塵寰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C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D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18馬關條約的內容與此前簽訂的條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列強強迫清政府承擔巨額賠款B. 開放的通商口岸開始進入中國
8、腹地C. 日本取得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的特權D 開本割占了臺灣、澎湖列島19伯頓·小福爾索姆在其新作羅斯福新政的謊言中,批評羅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預經濟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舉措,對當時的美國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下列各項中能為作者的觀點提供依據的是A政府財政赤字加劇B金融市場被擾亂C失業人口增多D民主制度遭破壞20“大陸昏沉三百秋,不作人民作馬牛!英雄一慟氣將絕,何時劍濺匈奴血。”(洪秀全)詩中的“匈奴”是指A .外國侵略者 B .匈奴族 C .清王朝 D .漢族地主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21(15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間,
9、隨著西方商品對民眾生活模式的沖擊,趨洋附西的傾向就在時勢的流變中推動著生活習俗的演變。“凡物之極貴重者,皆謂之洋。重樓曰洋樓,彩轎曰洋轎。掛燈名洋燈,火鍋名洋鍋大江南北,莫不以洋為尚,洋乎洋乎?蓋洋洋乎!” 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材料二】 1870年以后,因為官員們開始主辦工業企業 ,許多買辦商人都被招聘去當官辦企業的經理。正像商人捐納官銜那樣,官員和士紳也紛紛從商,從而擴大了商人隊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經商活動已經變成仕途以外另一個令人尊敬的選擇了。 (美)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 【材料三】 中國從來只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說。但1912
10、年1月11日的民立報卻傳出了發自女界的另一種聲音:“天下興亡,匹婦有責”。一字之差卻使人頓生換了人間之慨。 陳旭麓著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問題:(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國在哪些領域發生變化?并結合當時的形勢簡要分析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5分)(2)概括指出材料所體現的上述變化的特點。這些變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6分)(3)在這些變化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有人說它是“歐風美雨”的結果,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22閱讀材料,請回答:(16分)材料一 西周的學校教育教師既行教事,又兼管國家的日常事務,形成了“官師合一”的局面;教學場所同時也是舉行祭祀、饗射、治歷、望
11、氣、布政等日常國事的場所春秋戰國時期,官學賴以生存的政治、經濟基礎逐漸瓦解對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現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漸成為知識分子的通稱。士階層的壯大為私學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師資條件私學是由私人授徒辦學的教學組織形式戰國時期,隨著社會局勢的劇變和民間學術文化的發展,又有許多哲人、學者投身于教育行列,專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自由講學,各具特色;為諸家學派的基地;是參議時政的論壇游學列國,進行學術傳播和交流。 摘編自楊寧一主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材料二 一個青年跑進大學求學,畢業后,派到地方服務。待服務地方行政有了政績,再經長官察選到中央,又須經過中央一番規定的考試,然后才始正
12、式入仕。那是當時入仕從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幾乎全由此項途徑出身。這樣的政府,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政府我們只能叫它做讀書人的政府,或稱士人政府。摘編自錢穆中國歷史政治得失材料三 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當時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但有高下爾。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材料四 隨著門閥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開皇年問被隋文帝廢除,改為主要通過察舉選拔官員。唐人楊綰云:“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優試策而已。”科舉由應試人于一定時期,投牒自進,按科應試,共同競爭,試后有黜落,中
13、試者舉用之,然后為真正考試。秀才、明經等科是由察舉轉化而來,進士科為新設科目。 鄧嗣禹中國科舉制度起源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學校教育的特點。該特點到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變化及原因?(6分)(2)材料二反映了當時怎樣的選官制度?為什么“這樣的政府,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政府”?(3分)(3)比較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在這兩種制度中考試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2分)(4)根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說明隋朝創立科舉制的社會原因,并概括科舉制的特點。(5分)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證賦稅、徭役的供應,封建國家歷來關注這一階層的存在。“穩定小農”
14、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 據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材料二 應有客戶(佃戶)原租系省莊田桑土舍宇,便賜逐戶充為永業。即得為己業,比戶欣然。于是茸屋植樹,敢致功力。 據五代史·周太祖本紀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書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勝(不能忍受),則賤賣其田,或逃而去。 據歐陽文忠公全集卷56材料四 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貧民下戶極多,而中產之家(相當于自耕農)賑貸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狽無策,只有餓莩耳。 據救荒話民書回答:(1)結合材料分析自耕農在我國古代社會經濟中的地位。(4分)(2)分析我國古代社會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
15、農經濟生存的因素。(4分)(3)通過以上材料分析中國封建政治經濟的內在矛盾。(4分)參考答案1A【解析】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在宋代有劃時代的發展: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指南針普遍用于航海和管形火器的出現。授時歷編定于元朝。2 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事實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對追究了天皇的罪責的理解,而教材明確說明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事實上并未追究天皇發動戰爭的罪責。3D【解析】材料主要指出了亞里士多德對學術的貢獻,故D項不正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依據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點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屬于容易題。解題關鍵是掌握在古代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受民主權
16、利,婦女、奴隸和外邦人無政治權利可言,所以在30萬人口中,能夠參加公民大會的只有6.7萬男性成年公民,故B項正確,A、C、D三項都錯誤擴大了享有民主的人群。5D【解析】略6C【解析】略7A【解析】限定語是“客觀條件”,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各種矛盾特別突出,這是十月革命首先發生在俄國的最重要的的客觀條件。選項為A8B【解析】略9C【解析】略10D【解析】試題分析:從義和團運動的“扶清滅洋”的口號上來看,義和團把矛頭指向了帝國主義,反映了義和團民眾已經認識到了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故D正確。ABC只說了一個方面,具有片面性。考點:義和團運動點評: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發動
17、的救亡圖存的運動,其運動的口號反映了這個時期民族矛盾上升為第一位的矛盾。11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干,結合所學,A排除,西安屬于國民黨統治區,也非統治中心;B不對,這是紅軍長征途經的地區;C不對,瑞金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點,而且在江西,也不符合“貧瘠的中國西北部”的說法。長征后中共中央遷至延安。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陜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因此D符合題意考點:本題考查近代民主革命。點評:觀近年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卷中的材料型歷史選擇題,其所呈現的主要特點有:(1)材料情境化。在近年的文綜能力測試中,出題者通過引入文字材料、圖表、圖像創設試題情境,把
18、考查內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試題材料的情境化既能體現考查內容的實際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查的目的;同時也增添了試題的趣味性。(2)考查知識能力化。文綜能力測試是以能力立意的考試方式,因此在設題時,為避免考生對教材的死記硬背,所提供的材料基本都是教材之外的;在材料的選擇上,主要以文字為主,輔之以圖像、表格、數據等,從多角度對考生進行能力考查;從所考查的知識來看,不是簡單的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和再現,考生需要在新情境中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對它們進行分析、整合,才能正確作答。(3)考試方向時代化。作為材料型歷史選擇題,其在設計程度上并未停止于符合史學特點這一高度,而是著眼于考生對歷史事物和歷史現象進
19、行具有時代意義的認識和思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關注人類的命運。12D【解析】根據所學,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是封建制度,不比歐洲先進,A錯誤,伏爾泰的觀點不是整個歐洲人的看法B錯誤,儒學和啟蒙思想不是一個體系,內容不同C錯誤,伏爾泰的推崇說明中國文化在他心里產生了深遠影響。 13B【解析】本題是一道材料選擇題,閱讀時要體會在中外對比背后,隱含著中國應該發展煤鐵五金之礦等事業,它們都屬民用士業。14B 【解析】右圖中出現的是密密的電線,第二次革命把人們帶進了電氣時代。15D【解析】敘述了從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直到第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歷史的真實與文學的想像得
20、到了完美的結合。他認為美國是政治民主的典范,民權的楷模16C【解析】試題分析:“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而并沒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說明美國外交上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但又給自己留有余地,并沒有言明確“中國”,排除ABD,C項正確。考點:中美關系點評:本題通過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知識點,實際上也考查了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系。17C【解析】試題分析: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使照塵寰描述的是司馬遷,故A不符合;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描述的是岳飛和秦檜,故B不符合;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描繪的是蒲松齡,故D不符合;故選C項考點:杜甫點評:本題的關鍵在于
21、理解中國古代著名文人的特點,在把握時要注意古代文人的生平、代表作和在文壇的地位。其中最為常見的命題切入點是:代表作和作品的風格特點。18C【解析】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后表明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方式發生了轉變,開始以資本輸出為主,表現就是日本在中國取得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的特權,C正確ABD不是最大的不同。19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理解。由“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預經濟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舉措,對當時的美國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得知這主要從消極方面來說明羅斯福新政。B C D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所以選A。20C【解析】略21(1) 變化:食(吃、飲食)、住(居住、樓房)、行
22、(出行、交通)、經濟結構、階級(階層)、社會風尚、習俗、女權運動(婦女地位、婦女解放)。(答對4個以上得2分,答對3個及以下只得1分。此問共2分。) 原因:(1)西方近代文明傳入、歐風東漸的結果。(2)社會政治運動的推動。(3)政府政策的調整。(4)近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5)西方新思潮的傳入,資產階級民主、平等思想廣泛傳播。(答對1個1分,此問滿分為3分。) (2) 特點:西(方)化(半殖民地化)、商業化、平等化。(答對1個1分,此問滿分為3分。) 影響:(1)使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價值觀念發生變化,開闊了人們視野,促進了科學知識的普及。(2)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3)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4)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答對1點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樣賦分。此問滿分為3分。)(3)贊同(1分)。理由:從它產生的條件來看,正是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導致自然經濟的解體,在客觀上為它的產生提供了勞動力和市場條件;從動力上來看,它是受外商企業的刺激;從產生的時間來看,它產生于鴉片戰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房協議更換為合同
- 講解員勞務合同協議
- 貨運調配開店合同協議
- 設備合同解除協議書范本
- 贛州仿型機采購合同協議
- 購買工地項目合同協議
- 豪華租賃汽車合同協議
- 設備交接協議書范本
- 試運轉和試生產合同協議
- 2025年新創業扶持措施試題及答案
- 第24課《蛟龍探海》課件
- 裝飾裝修方案
- 2024年度貨運代理服務合同運輸安全與事故預防3篇
- 高校實驗室雙重預防機制方案
-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試題與參考答案(2025年)
- 2024-203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租賃行業發展狀況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
- 《商務談判實訓匯報》課件
- 男生穿搭技巧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中醫急診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風電場安全工作交底制度(2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