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臺區2019-2020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一、本大題共7小題,共23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 7題。材料一鯉魚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體態肥美,品種繁多,分布廣泛,而且在我國有著悠久的 養殖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人們就已經有意識地在池塘里養殖鯉魚,以供食用。鯉魚深受勞動大眾的喜愛,這與它自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一方面,鯉魚肉質鮮美,是餐 桌上常見的一道佳肴,王維的洛陽女兒行就有“侍女金盤膾鯉魚”的詩句;另一方面,在 我國的水產養殖業中,鯉魚具有產量高、成活率高的特點,能為養殖人員創造極為可觀的產業 價值。著名教育家夏巧尊認為:“中國民族的重實利由來已久,一切學問、宗
2、教、思想、藝術 等等,都以實用實利為根據。”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廣泛、價值較高的鯉魚就脫穎而出,不僅 成功吸引了勞動者的視線,還與中國傳統的實用主義不謀而合,與民間智慧產生了緊密的聯系。人們在養鯉食鯉的生產生活中,逐漸產生了對鯉魚的多樣情感,有了精神層面的追求。鯉魚成為勞動大眾賦予藝術想象的對象,開始具備象征意義。在民間,鯉魚是吉祥富足的象征,人們常贈鯉以示尊敬和祝賀。明清以后,運用物象諧音 組成吉語,給事物以象征意義,更多地是表達對農事、物產、年運豐足的祈祝,最終讓它演化 成迎祥納福的吉祥形象?!棒~”與“余”同音,“有魚”與“有余”同音,鯉魚有了富足有余 的寓意,“年年有余” “吉慶有余”等題
3、材在民間繪畫、剪紙、刺繡、印染、陶瓷中被大量使 用,表達了對農作物豐收的期望,繼而延伸為對命運、財富、機遇的吉祥祝愿。鯉魚,還被視為愛情的信使,寄托了人們最美好的情感。從遠古時代開始,魚就是生殖崇 拜的對象,而淡水魚中的鯉魚與人類最為親近,又具有繁殖能力強、體態優美、色澤艷麗等特 點,人們便將其與男女之愛聯系到一起, 情人之間傳遞書信也常常被稱作“魚傳尺素” “魚雁 傳書”。鯉魚就這樣成了愛情使者,閃爍著浪漫主義光芒。在鯉魚的美好寓意中,勇氣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鯉魚跳龍門”是民間的經典故事, 在 這個故事中,勇敢堅毅的鯉魚形象成為人們喜愛和追求的對象。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演化為龍。這樣
4、的故事在不同地區也存在著大體相似的版本,它們有共同的母題和想要傳遞的精神:逆流而上,勇敢進取。后人也以“鯉魚躍龍門”比喻中舉、 升官等飛黃騰達的意外之喜, 鼓勵寒門學子刻苦讀書,積極入仕?,F如今,被社會廣泛重視的各種升學考試和職位面試就是 當代的“龍門”,人們想通過“大紅鯉魚”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從而實現精神慰藉,這正是 相同社會心態的繼承和延續,體現出民間文化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鯉魚通過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想象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每一個象征意義的背后都蘊藏 著一種文化心理,對這些象征意義的研究,正是對其創造者一一勞動大眾的心理需求與精神文 化的探索,能解釋生活中各類現象的成因。(取材于周啟
5、慧鯉魚的民間象征意義)1 .根據材料一,下列對于鯉魚深受勞動大眾喜愛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肉質鮮美,是常見的佳肴。B.產量高,產業價值可觀。C.符合中國傳統的實用主義。D.藝術形象清新高雅脫俗。2 .根據材料一,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國最早發現錦鯉的歷史記載為殷商時代。B.諧音因素是鯉魚作為吉祥富足象征的原因之一。C.勇氣成為鯉魚的代表性寓意說明中國人重視對勇氣的考查。D.研究鯉魚的象征意義可以解釋生活中各類現象的成因。3,下列古詩中的“魚”和“魚傳尺素”中的“魚”象征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晏幾道生查子關山魂夢長)B.江上往來人,但愛
6、鯨魚美。(范仲淹江上漁者)/C.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D.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4 .下列對材料一中加點詞語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A.追溯:溯,shuo ,逆水而行,后引申為追求根源。B.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一致,可換為“殊途同歸”。C.飛黃騰達:飛黃是傳說中的神馬名。喻官職、地位上升得很快。D.慰藉:藉,ji 6 ,與“蘊藉”的“藉”讀音和字義都相同。材料二近來,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網絡社交媒體上興起了 “轉發錦鯉”的熱潮。表述形式簡單通用:一張錦鯉的圖片,并附上文字”轉發此錦鯉就會有好事發生”。如此簡單的表述卻能吸 引大批人
7、的點贊轉發,尤其是在各類考試前夕,形態各異的錦鯉就會活躍在不同的分享頁面上。希望通過“轉發錦鯉”給自己帶來好運氣, 保佑自己順利渡過眼前的難關。這似乎是文明 “倒退”一一迷信,但有趣的是,轉發錦鯉的人里面十之八九都是不相信借此可以轉運的科 學論者,事有不順的轉發者里面又大部分都清楚不順利的事情另有因由,這樣看似矛盾的現象卻在我們身邊普遍存在著。自古以來,迷信似乎一直深植于我們的血脈之中。 在科技極度落后的時代,我們因為知識 有限,不得不將一切未知的答案推之于鬼神的力量,又因為生活艱辛卻人微力薄、難以排解, 便將信仰寄托于鬼神,以期獲得心理安慰。這是不難理解的。然而現代人的“迷信”又從何而 來呢
8、?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生活節奏的加快,市場競爭的加劇,讓我們在疲于奔命的同時,也 被周圍環境中無數不穩定的可變因素干擾著,我們越來越不確定我們是否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是否可以處理好任何突發狀況。正是這種潛在的心理上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大多數人縱 使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同時也做好了充足準備,卻也難免會有轉發錦鯉只求心安的一時迷信。但是,如果只是尋求心理安慰,那么可供選擇的途徑比比皆是,比如聽音樂放松、再次檢 查一遍準備事項是否充分,為什么還是不斷地有人轉錦鯉呢?這一方面在于人們心理上對于正能量事物的無限渴求:無論用來加強信心的方法有多少種 都不妨再試一遍。另一方面在于轉錦鯉這一事情的“神奇性”
9、:微博上、空間里到處都有人表 示自己一轉錦鯉好運就來了,這種渲染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于這種途徑的信賴程度。人從根本上具有強化因果關系的心理傾向,在一件事情發生后我們會下意識去尋求其原因, 而把碰巧發 生的事情歸之于因果使然,但這兩種事物實際上不過是“偽相關”。而看到這些消息的人,又不可避免地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偽相關。 因此,我們對于無法解釋的事情的不可知性進一步轉嫁 到了迷信身上,這點和古代的民眾如出一轍。現代人轉錦鯉縱然是迷信的一種表現,但我們的迷信仍然富有“科學”色彩。不難發現, 我們迷信的對象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 因為錦鯉自古便有著“鯉躍龍門”等好運象征, 所以我 們認為轉發它能得好運是有道
10、理的。 并且我們迷信的手段也是具有科學性的, 理智仍占據著我 們大腦的主導地位。我們當然不會相信那些諸如打人、放火便能轉嫁厄運的言論;即使是轉發 錦鯉這種小事,我們也會懂得適可而止,不會轉發幾百上千次。這便是我們的所謂“科學”迷信。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當今,“迷信” 一詞并不再具有絕對的貶義。我們轉錦鯉是因 為我們有目前正迫切追求的事情, 而它能給予我們更多的自信、樂觀和希望。這是可以正面引 導我們努力生活的積極的心理暗示, 因此不失為一種可以排遣我們壓力的良性手段。但是, 這 絕不能成為懶惰的人拖延事情、試圖不勞而獲的借口,這種渴望小概率事件大概率發生的心理 顯然是對科學迷信的一種扭曲,
11、喪失了客觀理性的思考,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轉錦鯉是可以 有的,但是努力才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秘笈,這才是現代“科學”迷信的真 諦。(取材于李琳從轉錦鯉看現代人的“科學”迷信)5 .下列對于材料二中“偽相關”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把碰巧發生的事情歸之于因果使然。B.古代民眾和現代人在心理上的通病。C.易被人們不斷地渲染、加深、強化。D.富有科學色彩的一種迷信方式。6 .根據材料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部分轉發錦鯉者在生活中事有不順并且不清楚事情不順利的因由。B.現代人的迷信來源于生活壓力的加大以及環境中不穩定因素的干擾。C.人們在轉發諸如打人、放火便能轉嫁厄運這樣的言論時
12、會適可而止。D.因為迷信一詞不再具有絕對的貶義,所以轉發錦鯉的行為無可非議。7 .根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人們轉發錦鯉的原因。(5分)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1)凡國有三制,有制人者,有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 然?德盛義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眾兵強,而不以其國造難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國 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義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眾,兵不強,而好以其國造難 生患;恃與國,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進亦進,人退亦退;人勞亦勞,人佚亦佚, 進退勞佚,與人相胥1 ,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愛人甚而不能利
13、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 _龍蛇,一日五化之謂周。故先王不以一過二,先王不獨舉,不擅功。先王不約束,不結紐2 o約束則解,結紐則絕。故親不在約束、結紐。先王不貨交,不列 地,以為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第使也。時也,利也,士 3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聰,是以能繼天子之容 40官職亦然。時者 得天、義者得人。既時且義,故能得天與人。先王不以勇猛為邊竟,則邊竟安。邊竟安則鄰國親,鄰國親則舉當矣。(取材于管子)注釋:【1】胥:從?!?】結紐:與別國結成同黨、締結聯盟。31 士:事?!?】容: 指天子圣德。(2)隨1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斗轂於菟2帥師伐隨
14、,取成而還。君子曰:“隨之見伐, 不量力也。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倍荒甏?,宋人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于楚。楚人許之。公子目夷曰:“小國爭盟,禍 也。宋其亡乎,幸而后敗。”秋,諸侯會宋公于盂。子魚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執宋公 以伐宋。冬,會于薄以釋之。子魚曰:“禍猶未也,未足以懲君?!保ㄈ〔挠谧髠鳎┳⑨專骸?】隨:國名。【2】斗轂於菟:人名。8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恃與國,幸名利與:結交B.人佚亦佚佚:安逸C.故先王貴當
15、,貴周周:周密D.以為大下以為:認為9 .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A.則邊竟安則知明而行無過矣10 隨之見伐哀吾生之須臾C.宋其亡乎其皆出于此乎D.會于薄以釋之而君幸于趙王11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德盛義尊,而不好加名于人有的國家德義尊盛,卻不喜歡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他國B.如此者,人之所制也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人制造出來的災難C.故先王不以一過二,先王不獨舉,不擅功所以先王不夸大其詞把一說成超過二,不獨自蠻干,不獨自占有功績D.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成敗是由自己,難道是由別人嗎11.將下面句子譯為現代漢語。(4分)時者得天,義者得人。
16、既時且義,故能得天與人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12 .依據短文(1)管子關于“三制”的論說,推斷短文(2) “楚人許之”的意圖。(5 分)13 .孔子在論語中稱贊管仲:“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1, 如其仁。”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闭埥Y合短文(1)解釋孔子這么說的理由。(6分)注釋:11如其仁:就是仁。/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6題。游龍門奉先寺1杜甫已從招提2游,更宿招提境。陰壑生虛籟3,月林散清影。天窺象緯4逼,云臥衣裳冷。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注釋:【1】龍門奉先寺:龍門即龍門山;奉先寺,龍門石窟之一。
17、此詩為杜甫 25歲時游 歷之作。2招提:梵語,指僧人。【3】虛籟:風聲?!?】象緯:天上星辰錯列,如經緯一般。14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寫游寺,二句承上寫住寺,中間兩聯承前詳寫夜景,七句轉到清晨鐘聲,八句結 于心有省悟:起承轉結,構思精巧。B.詩人夜宿奉先寺,山谷里的陣陣風聲,月下樹林飄動搖曳的清影,夜幕上恰似經緯的 星辰,無不渲染出環境的虛靜高寒。C.作為杜集開篇第一首詩,有人評價“不用禪語而得禪理”,這正是詩人佛家精神的反映,也代表了杜詩的基本思想傾向。D.詩中的青年杜甫雖不是佛教徒,但對佛教思想也有深刻領悟,唐代文化兼容并包,讀 書人廣泛受到多種文化觀念
18、的影響。15 .下列詩句沒有表現禪意佛理的一項是(3分)(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維過香積寺)(錢起哭空寂寺玄上人)(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A.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B.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C.陰階明片雪,寒竹響空廊。寂滅應為樂,塵心徒自傷。 D.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16 .本詩中間四句用詞精妙,手法高超,請結合詩境,作簡要賞析。(6分)17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共 8分)杜甫晚年在顛沛流離、貧病交加的境遇下寫出許多內涵豐厚的佳作。 比如登高:“萬 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游龍門奉先寺中“月林散濤影” 一
19、句寫的是月夜之景。岳陽樓記中也有關于月的描寫:”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和杜甫的詩歌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相比杜甫詩 的現實主義風格,李白的詩則具浪漫主義色彩。比如夢游天姥吟留別:“霓為衣兮風為馬, 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鄙剿斡浺话悴恢皇菍ψ匀伙L物的客觀描繪,它還包含著抒情說理的成分。一正訕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其孰能譏 之乎?”四、本大題共5小題,共23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題。長毋相忘我有一個學生,她先到澳洲,后到英國,如今暫時棲泊在加拿大。飄泊的成果是英語說 得像流水一樣暢快,舉止溫柔舒曼,很有些歐美氣味??墒沁@些年,總是會在假日里到
20、唐人街 去買些字帖、筆墨。她的才華并不在把筆揮毫上,她只是喜歡字帖里古典的氣息。我想起秦漢瓦當、竹簡上讓人心跳不已的四個字一一“長毋相忘”。這是怎樣的一種割舍不斷的情懷啊!有時我總是想,一個人的信念被遏止,譬如不讓我縱筆潑墨, 沉醉于這千年的回聲 里,日子將是何等昏暗。有時候出長差,賓館舒適的環境只能看看電視,我明顯地感到擅長提 按的手指變得荒疏了。這使我生出幾許恐慌來。可以消遣的娛樂場所無處不在,卻從來沒有一 處擺上文房四寶,讓這些癡迷于翰墨的游子放牧心靈。于是時間一長,心緒就紛亂,惶惶然急 著趕回,步入書齋,倒上一缸子墨汁,拈起那桿已經枯干多日的羊毫,痛快淋漓地埋頭狂寫, 不知今夕何夕。人
21、是很需要有一種牽掛的,并且要用精神澆灌使之精湛和持久。從一些過往的人事中, 看多了模模糊糊的剪影,時而宦海沉浮時而藝苑張幟,這種嗜好的游移性是越來越頻仍了。轉眼春風化為秋月,才知凡是觸及過的僅得皮毛之相。有一段時間我感悟論語,一直很回味 孔夫子在窮困潦倒的日子里矢志傳經布道的執著??追蜃赢吘故欠踩?,根本想不到以后會受封圣人。凡人有躊躇滿志時,也就有心如死灰時??追蜃佑袝r也哀嘆吾道衰也,有時也恨恨地罵, 好像真的就甩手了之,其實只是說說而已?,F在,很多人看到了縈繞在孔廟上空的光環,卻看 不見孔夫子當年的持守。在都市,每到周末,總會看到不少家長載著小孩,背著琴袋、畫夾,提著筆墨、顏料, 去學手藝。
22、而我沒有興致教這些孩童,他們的監護人總是希望早日學成,眼神里閃爍著催促之 光。他們沒有耐心通過逝去的古代名家的遺留筆墨,回歸到遙遠而又寂寞的意境中。我只想循 著自己的思路,培養一種興趣,讓其隨時日推移而長,順其自然地延伸,如聽松風天籟,如觀 山光水色。這就是藝術生命的自然律。我聽過擊壤歌,見過那些帶著泥巴氣味的鄉村人, 他們該播種時播種,該收割時收割,該耐心等待時則和土地上的植物同在歲月中不急不躁地守 望。他們面對好年成不喜,面對壞年成不憂。在他們看來,有了好的光景也必然有不好的年成, 五個指頭伸直了還不一般齊呢。 那么,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去吧。他們心目中沒有搏一把就走 的怪念頭,他們纏系著最
23、久遠的親情:人與土地長毋相忘。再回到藝術的話題上來吧。有著幾千年積淀的古典藝術,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為 今人所把握呢?人總是希望一生更多地擁有,只是,不經磨難而擁有,則多半易逝。有幾次我 走進北方幾家大的書畫社,看到了名人之后的丹青,筆墨太平庸了,卻在落款處都標明與祖上 的親緣。這是何等的笨拙呢。在我的印象中,父子同嗜一藝,子躍居其父之上的終歸是少而又 少。王獻之著實是好樣的,算是走出了其父的影子,而后來的歐陽通之于歐陽詢、蘇過之于蘇 軾、米友仁之于米芾,大都在前輩蔭庇下討生活。他們缺乏簞路藍縷的拓跋精神,屋下架屋床 上疊床,大氣象萎落成了小格局。有一些質量充實的生命,要最后離去,不為我們琢磨
24、,真是很難很難。這對于人們追逐 時尚的天性來說,未免是一種悖反。時尚的追逐,顯然容易多了,這支有聲有色的隊伍始終是 以狂歡的狀態行進的。而人,難以破開迷霧飛升。蘇東坡活了大半輩子,最有價值的就是悟出 了這個道理。遠離,是對古典更真切的親和。相對的控制力量被擺脫,那種支配藝術的利益、 欲望會相應地遠去,守護精神家園的愿望會愈發堅韌起來。曾經有幾次,在偏僻的鄉村,我看 到了出手不凡的墨跡,貼在破舊的祠堂的柱子上。書寫者遠離文化中心,遠離都市名人,卻憑 著由衷的喜歡,常常是晚飯畢,扯來幾張舊報紙墊著,再放上一張毛邊紙,不計新墨宿墨,不 擇筆尖筆禿,暢暢快快地寫去。不知不覺,平平淡淡地縈回著田園牧歌。
25、那些濕漉漉的古典情緒,期待著梳理和歸位,還有些在喧鬧的季節里走失了,需要找尋。 青年時代的熱烈和自信,也摻和著目空古人睥睨古典,似乎古人的筆墨也沒有那般神奇。如今我們知道穿過古典的皮表很難,更不消說在古典的內核漫游了。我們為自己找到了理由,愛歸咎于外界的誘惑呀,困擾呀,是它們使我們的精神鋒芒如此疲軟。如果從個體生命來剖析,我 只能固執地認為,是元氣流失了。人身上原來充足的精氣神,漫漫旅程上,這兒滴漏一點,那 兒跑冒一點,待用于自己喜愛的古典藝術上,已經力不能穿魯縮了。養氣從來為文人所重,老 莊提醒過“萬物無足以錢心”,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都在于提升凈化人的自然生命, 去除生理過分的欲求。
26、當時光老人的巨手叩動我中年的心扉時,“刪去平生多余事”的念頭就轉化為渴望。安寧清明中,我覺得自己仿佛坐落在古典的層面上, 大量流逝的時光在這里匯聚, 隔著老遠的距離,可以察覺到古賢人正無聲地呼喚著我的名字。每晚睡前,我總是取出枕邊的一本漢簡書風細細玩味,讓飛揚的思緒湮沒在已逝的 久遠里,長久相守,長毋相忘。(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18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擅長提按的手指變得荒疏了荒疏:因缺乏練習而書寫生疏。B.這種嗜好的游移性是越來越頻仍了頻仍:頻繁,連續不斷。C.睥睨古典睥睨:斜眼看,厭惡。D.飛揚的思緒湮沒在已逝的久遠里湮沒:沉浸,浸潤。19 .下列對文章
27、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第段寫不少家長周末載著小孩去學書畫,其用意主要是批評都市人攜苗助長, 急功近利,違背了兒童成長規律的現象。B.文章第段中“王獻之著實是好樣的” 一句贊賞了王獻之不攀附祖上親緣,擺脫父親影響,肯歷磨難,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C.文章第段引用老莊和孟子的言論,意在強調涵養元氣能使人去除生理上過分的欲 求,執著于古典情緒的梳理、歸位與找尋。D.文章第段以學生喜歡字帖、筆墨中的古典氣息開篇,第段以“我”細細玩味 漢 簡書風收尾,首尾呼應,渾然一體。20 .請賞析文章第段中的畫線語句。(5分)21 .文章第段都寫到了鄉村人的生活,其用意有何不同? (6分)22 .
28、本文題目“長毋相忘”有多重意蘊,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3 .微寫作(10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50200字。在文學作品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也常常是舉足輕重的:或揭示社會背景,或推動情節發展,或作為主要人物的有力襯托。請從紅樓夢紅巖平凡的世界中任選一位次要人 物,就其中一方面的作用談談你的理解。封面是書籍的外貌,好的封面一般能以特有的形式(圖形、文字及色彩等)把一本書的 主要內容直觀地呈現給讀者。如果為老人與海邊城吶喊設計封面,你將怎么設計? 請任選其中的一部,描述你所設計的封面并說明設計意圖。有人說,每個人都是有色彩的。請你從孔子、林黛
29、玉、翠翠、田曉霞中選擇一人,用一 種顏色來形容他(她),寫一段文字表達你對他(她)的感情。要求: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24 .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朱以撒在長毋相忘中說:“遠離,是對古典更真切的親和。”近來,文創產品“故 宮口紅”橫空出世并大受追捧,在生活用品里嵌入故宮元素,讓故宮著實成了一回“網紅”, 這一現象又向人們表明:要想親和,就要親近。文化傳承中的這種“遠離”和“親近”, 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擬題目, 寫一篇議論 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有人曾贊譽,凝視中國,如同欣賞一幅精心創作的畫卷,無論是
30、局部還是整體,都有著 升騰不屈的氣勢。而如虹的氣勢恰恰源于 13億多中國人的生命氣息,美麗的畫卷正是出自一 個個平民英雄手中的畫筆。請以“凝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有細節,有描寫。語文試卷答案及評分參考一、本大題共7小題,共23分。1. (3分)D (無中生有)2. (3分)B【A項,殷商時代已有的是養殖鯉魚的歷史; C項,無中生有;D項,”研究 鯉魚的象征義”只能解釋“跟鯉魚的象征義有關的各項現象”的成因, 不能解釋“生活中各類 現象的成因”】。3. (3 分)A4. (3分)C【A項,溯,讀作sd;B項,不可換成“殊途同歸”;D項,兩個“藉”意 義不同】。5. (3 分
31、)D6. (3分)B【A項,原文為“事有不順的轉發者” “都清楚” “事情不順利的因由”;C項,原文“我們當然不會相信那些諸如打人、放火便能轉嫁厄運的言論”,說明那樣的言論我 們不會轉發;而“適可而止”的是“轉發錦鯉”這樣的行為。D項,“無可非議”的意思是“沒 有什么可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轉發錦鯉”的行為雖然可以理解,但也可能成為人 們懶惰、拖延的借口,并不能說是無可非議的】。7. (5 分)鯉魚有吉祥富足等美好寓意,人們希望通過轉發錦鯉給自己帶來好運氣, 保佑自己順利 渡過眼前的難關。生活壓力加大,使人們心理上有一種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 這讓很多人想通過轉發錦鯉 得到心理安慰。人們
32、心理上有對正能量事物的無限渴求,無論用來加強信心的方法有多少種, 也愿意用轉發錦鯉以增強一下信心。網絡上有人表示自己一轉錦鯉好運就來了, 這進一步渲染強化了對錦鯉的信賴, 所以人 們紛紛轉發?!驹u分標準:每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3點即可得滿分;意思符合即可】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8. (3分)D【以為,以之為的省略,以此來治理】9. (3分)D【在/表被動,被】10. (3分)B【這樣的國家,必然被他國控制】11. (4 分)答案示例:合于天時能得到大的幫助,合于正義能得到人的擁護。既合天時又合正義,這樣就能把天時與正義的力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國君的欲望太過分了,別人怎么受得了。【評分
33、標準:每翻譯對一句得 2分,意思符合即可】12. (5分)答案示例:楚人深諳管子“制國”之道,強大的楚國答應宋人為鹿上之盟的意圖是:“以其國后”而“后發制人”。首先,從后文“執宋公以伐宋”的果斷行動來看,“許之”是為了 “制人”; 其次,公子目夷的評論指出小國爭盟必將帶來災禍,也從反面道出楚人“許之”的背后意圖?!驹u分標準:點明意圖2分,說出推斷的理由2分,語言表達1分;意思符合即可】13. (6分)答案示例:孔子的說法,不僅肯定了管仲的功績,更在于肯定了管仲作為相國幫助桓公稱霸的方法, 那就是行仁,惠民利民。這個做法也體現在了管子的治國理念中,闡述三制也好,提醒先王不 獨舉,不擅功也好,強調
34、舉當也好,都是一種仁義的做法,仁又是貫穿孔子思想的核心,故行 仁的管子能夠得到孔子如此的贊賞?!驹u分標準:點明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2分,分析出兩者的相通或相通的思想觀念 3分,語 言表達1分;意思符合即可】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14. (3分)C“佛家精神”不能代表杜詩的基本思想傾向】15.(3分)A16. (6分)答案示例(1)本詩第二聯“陰壑生虛籟”巧用反襯的手法,幽深的山谷里響起了陣陣風聲,靜中 有動,以聲襯靜,渲染出安謐虛靜之境,令人忘卻塵世紛擾喧囂,心靈得以凈化。(2)第三聯用詞精妙,尤其是動詞,極富有表現力。如“天窺象緯逼”,詩人昂首夜空,星辰錯列如緯, 仿佛迎面逼近而來。著
35、一 “逼”字,既明寫星辰近似可攀,又暗示寺廟居處之高?!驹u分標準:“用詞” “手法”兩個方面共6分,每一個方面3分一一點明具體詞語或手 法(反襯、對仗、夸張等)1分,結合詩境具體賞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17. (8 分)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評分標準:寫對一句得1分。句中有錯別字、添字、漏字現象之一,不得分】。四、本大題共5小題,共23分。18. C【斜眼看,傲視】19. A【用意主要是批評這種做法違背了藝術生命的自然律】20. (5 分)動詞運用精妙。運用“趕回” “步” “倒” “拈” “狂寫”等一系
36、列詞語,細致生動地寫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和由紛亂到痛快淋漓的心緒變化,表達了對書法的癡迷之情。【評分標準:5分,答出詞語,2分;答出效果,3分】21. (6 分)第段寫鄉村人遵循農事規律,有耐心,不急不躁,與都市人的急于求成形成對比,意在 強調應遵循藝術生命的自然律。第段寫鄉村人身處偏僻之地,遠離文化中心和都市名人,完全憑著由衷的喜歡, 在平 淡的生活中暢快書寫。與被貶的蘇東坡形成類比,意在強調只有遠離(擺脫)支配藝術的利益、 欲望,才能真切的親近古典藝術,才能守護精神家園。【評分標準:6分,各3分。答出“對比” “類比”各1分,內容各2分】22. (6 分)長毋相忘,是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懷;不要忘記書畫中的古典氣息、古典意境、古典情緒;保持著精湛、持久的信念(牽掛),對古典文化及所有厚重文化所蘊含的東西要 始終持守,不要游移;不要忘記藝術生命的自然律,肯經磨難,有耐心,不急躁;留住(涵養)精神元氣,排除誘惑、干擾元素,在安寧中保持對古典藝術的熱愛,沉浸 在古典情緒里?!驹u分標準:6分。每條2分;答出3點即可得滿分】附錄:文言文參考譯文大凡國家之間有三種控制關系,或控制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防金屬制品市場競爭分析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智能電網數據分析考核試卷
- 電機系統能效優化技術考核試卷
- 空間信息云服務考核試卷
- 煤制合成氣的資源高效利用與開發策略考核試卷
- 建筑拆除項目的信息公開制度考核試卷
- 現代班級管理
- 熱電聯產在能源科技創新的驅動考核試卷
- 絹紡和絲織的綠色設計與制造考核試卷
-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閱讀啟示錄
- 風電場道路及風機基礎工程爆破專項施工方案
- 油煙機清洗安全合同協議書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表格版)
- 國開2024春《人文英語3》第1-4單元作文練習參考答案
- 【電石乙炔法制備氯乙烯的生產工藝設計9600字(論文)】
- 2024年廣東省梅州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無答案)
- 2024年北京鐵路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火災安全教育培訓主題
- 如何寫好校園新聞稿
- 榮威汽車內飾環保材料研發與應用
- 乖寶寵物行業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