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1頁
冀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2頁
冀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3頁
冀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冀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注遽:急忙,立刻。契:用刀刻(記號)。惑:愚蠢,糊涂。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涉江者_(2)其劍自舟中墜于水_(3)求劍若此_2與“刻舟求劍”意思相近的詞是()A.看風使舵B.見機行事C.隨機應變D.墨守成規3楚人采用什么辦法尋找失落的寶劍?_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A.做事要切合實際情況。B.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結果只

2、能是一事無成。C.做任何事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取對策,不能因循守舊、不知變通。2. 課文再現。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義,。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1在這段話中,作者_提出了_的主張。2把內容補充完整。3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4選文中畫“”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別指_和_;“舍”的意思是_。3. 閱讀理解。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自度其足 _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 _(3)吾忘持度 _ (4)反歸取之 _2翻譯句子。(1)何不試之以足?_(2)寧信度,無自信也。_3從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4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_4. 閱讀理解。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讀書中的“三到”指的是_3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啟發我們讀書要_,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名人讀書的故事,例如:孔子“韋編三絕”、_、_

4、。你有什么好的讀書方法,請寫出一兩點來。_5. 讀寓言故事,完成填空。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1這則寓言故事是:_。2這則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6. 閱讀與理解。圍魏救趙魏/伐趙,趙/急,請救/于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為將軍,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于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

5、/戰于桂陵,大破/梁軍。刑余之人:受過肉刑,身體不完整的人,孫臏曾受臏刑。孫子:這里指孫臏。罷:同“疲”,疲勞,疲乏。收弊:坐收挫敗的結果。梁:魏定都大梁,故亦稱“梁”。1田忌想要直接帶兵去援救趙國,孫臏給了他什么樣的建議?_2解釋一下“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的意思。_7. 課內閱讀。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飾以玫瑰,()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1這則寓言的題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恰當的字。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薰以桂椒薰:_飾以玫瑰 玫瑰:_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櫝:_4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_8. 課內閱讀。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

6、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 ,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選文的作者是_代的_。2按原文補充文中畫“”內容,工整、規范地寫在田字格內,注意筆畫的變化。3解釋下列字詞的意思。(1)士人:_ (2)恒:_(3)下流:_4解釋“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的意思。_5你還知道哪些古人談過讀書的方法,他們是怎么說的?請寫下來。_9. 課外閱讀。守株待兔韓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li)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注釋)株一一扭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走一一奔跑,逃跑。耒(li)

7、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翼希望。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1根據注釋,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_(2)冀復得兔。_2請你用現代漢語把這個小故事翻譯出來好嗎?_10. 閱讀文章,完成練習。鐘氏之子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A。”復問會曰:“卿何以不汗?”對曰:“B。”1將“戰戰栗栗,汗不敢出”“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填入文中A、B兩處。A_ B_2解釋下列加點詞。(1)鐘毓、鐘會少有令譽_(2)卿何以不汗_3翻譯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

8、“可令二子來!”_4閱讀上文,試用自己的話說說主人公的聰明主要體現在哪里。_5通過這篇文章,簡單分析兩個孩子的特點。_11. 快樂閱讀。小古文司馬光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1想想帶點的字在文中的意思。于:_沒:_皆:_ 迸:_2第一句中的“群兒”和第二句中的“眾”意思一樣嗎?為什么?_3朗讀下面的句子時,停頓合理的是( )。A.群兒戲/于庭B.光/持石/擊甕/破之12. 文言文閱讀。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

9、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釋)逮:到,及。邑人:同縣的人。古代“縣”通稱為“邑”。大學:大學問家。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衡乃穿壁引其光(_) (2)資給以書(_)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_3匡衡是個怎樣的人?_1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畫荻教子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注釋:歐陽公指歐陽修。孤幼年喪父。資財物錢財。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荻蘆葦桿。閭里)街坊,鄉里,民間。惟讀書是務只致力于讀書。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以荻畫地(以用辦法。)B.教以書字(書:寫。)C.及其稍長(長:長,與“短”相對。)D.或因而抄錄(或:有時。)2翻譯文中畫“”的句子。_3歐陽修“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原因有哪些?_14.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