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閱讀蒙驁伐魏一文蒙驁帥師伐魏,取高都、汲。魏師數敗,魏王患之,乃使人請信陵君于趙。信陵君畏得罪,不肯還,誡門下曰:“有敢為魏使通者死!”賓客莫敢諫。毛公、薛公見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卒,信陵君色變,趣駕還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為上將軍。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諸侯。諸侯聞信陵君復為魏將,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國之師敗蒙驁于河外,蒙驁遁走。(選自資治通鑒)【注】蒙驁(ào):秦國大將。 高都、汲:地名。信陵君:魏安王之弟,即魏無忌,號信陵君。有食客三千。

2、被稱為六國中唯一能與秦抗衡的政治家。得罪:被判罪。重:敬重。徒:只,僅僅。恤:體恤,顧惜。大梁:魏國都城。夷:鏟平。趣(cù):催促。持:握著的手。1.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蒙驁帥師伐魏(        )         魏師數敗(        ) 一旦秦人克大梁(     

3、   )        蒙驁遁走(        )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例句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公子所以重于諸侯者,徒以有魏也  A.何以戰(曹劌論戰)         B.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C.殺之以應陳涉(陳涉世家)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2.用“/”標出下面

4、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今  魏  急  而  公  子  不  恤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諸侯聞信陵君復為魏將,皆遣兵救魏。譯文: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 4.閱讀全文,說說信陵君為什么能成功救魏?   閱讀文言文,完成問題。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

5、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賊良民,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章邱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屬民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自是外戶不閉。 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視診。 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宦學婚嫁,一出其力。(節選自宋史,有刪改)注釋 常平:官倉名。(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嘉祐二年/進士第B.曲堤周氏子高/橫縱C.資/其食飲衣衾之具D.撫/四

6、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奇( )(2)度( )(3)諷( )(3)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 (2)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悉儲藥待求。 (4)曾鞏以“仁”為懷,有君子之風,請概括出表現他“仁”的事例。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戌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

7、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乙】七月,戌卒陳勝等反故荊地,為“張楚”。勝自立為王,居陳,遣諸將徇地。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應為侯王,合從西鄉,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謁者使東方來,以反者聞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問,對曰:“群盜,郡守尉方逐捕,今盡得,不足憂。”上悅。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強,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

8、、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于鉅鹿。注謁:掌管進見的近待。戲:古地名。(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為天下唱              遣諸將徇地          

9、60;    授兵以擊之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扶蘇以數諫故以反者聞二世       B.宜多應者后使者至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二世乃大赦天下 D.百姓多聞其賢皆殺其守尉令丞反(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對曰:“群盜,郡守尉方逐捕,今盡得,不足憂。”譯文:      &#

10、160;                              (4)【甲】文中陳勝對響應起義的人預測為“宜多應者”,【乙】文中能夠驗證這一語言的句子是:              &#

11、160;                       (5)【乙】文中秦二世時而“怒”,時而“悅”,時而“大驚”,這些神態變化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答:                    

12、60;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張赫傳汪琬張赫,濠州人。江淮大亂,嘗團結義兵,以捍鄉里。聞太祖起,遂率眾來附,授千戶,以功進萬戶。從渡江,以功擢常春翼元帥,守御常州。尋,從擊陳友諒于鄱陽湖,又從攻武昌。已又從伐張士誠,進圍平江,諸將分門而軍。赫軍閶門。士誠屢出兵突戰,屢挫其鋒。吳平,賜彩段表里。又從克慶元,并下溫、臺。洪武元年,擢福州衛都指揮副使,復明署都指揮使司事

13、。是時,倭寇出沒海島中,乘間輒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悉苦之。帝數遣使諭日本國王,詔書謂:“能臣,則當奉表來庭;不能臣,亦當領兵自固,永安境土。如必欲為寇,將克期命舟師往剿滅其國。”繼又數絕日本貢使,然不得倭人要領。赫在海上久,所捕擄不可勝計。最后追寇至琉璃大洋,親率士卒與戰,禽其魁十八人,斬首數十級,獲倭船十余艘,收其弓刀諸器械無算。帝偉赫功,遂命掌都指揮印。尋調興化衛,召還,擢大都督府僉事。會遠東漕運方艱,軍食后期,帝以為慮。以赫久于海上習知海道曲折因命赫督海運事。久之,封航海侯,予世券。赫前后往來遼東十二歲,凡督十運,勞動備至,軍中賴以無乏。病卒,追封恩國公,謚莊簡。(選自汪琬全集箋校)【注】

14、太祖,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擢:提升官職。傅:通“附”,靠近。后期,延誤期限。世券:即鐵券。明代賜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權的憑證。(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并下溫、臺 下 沿海居民悉苦之 苦 禽其魁十八人 禽 會遠東漕運方艱 會 (2)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以 赫 久 于 海 上 習 知 海 道 曲 折 因 命 赫 督 海 運 事(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已又從伐張士誠,進圍平江,諸將分門而軍不能臣,亦當領兵自固,永安境土。(4)從文中看,張赫的功績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

15、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 成公元年,楚莊王為夏微舒弒君,率諸侯伐陳。謂陳曰:“無驚,吾誅微舒而已。”已誅微舒,因縣陳而有之,群臣畢賀。申叔時獨不賀。莊王問其故,對曰:“鄙語有之,

16、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 今王以微舒為賊,以義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則后何以令于天下! 是以不賀。”莊王曰:“善。”乃迎陳太子午,立之,是為成公。孔子曰:“賢哉楚莊王! 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 (選自史記,陳杞世家) 注 夏微舒春秋時期陳國人。弒君臣殺君。陳春秋時一個諸侯國。因縣陳而有之順勢把陳吞并,作為楚國一個縣。申叔時楚國臣子。鄙語俗語。徑經過。以利其地貪圖人家土地。(1)下列詞語中的“朝”與“人朝見威王”一句中的“朝”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百鳥朝鳳 B.班師回朝 C.朝過夕改 D.朝氣蓬勃(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王之蔽

17、甚矣 奪之牛,不亦甚乎B.時時而間進 遂與外人間隔C.率諸侯伐陳 伐竹取道D.莊王問其故 桓侯故使人問之(3)下面對“宮婦左右奠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的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甲】嬪妃和親信們都很偏愛您,朝臣們都害怕您,百姓們都有求于您。【乙】身邊的嬪妃們都有私心,朝臣們沒有不害怕您的,四個地方的人沒有不有求于您的。(4)綜合甲乙兩文,簡要說明齊威王和楚莊王的共同特點。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嗚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

18、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下列詞的用法、意義相近的一組是(  )A.之:如鏡之新開   乃記之而去B.其:不可知其源   其岸勢犬牙差互C.許:潭中魚可百許頭   曳屋許許聲D.為:山巒為睛雪所洗 為坻,為嶼,為堪,為巖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9、60; 水尤清冽        冽:                    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                  凄神寒骨   

20、0; 凄:                    以其境過清      以: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21、60;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2、0;                      4、理解填空。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點面結合。如寫石:“        ”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是靜,“   

23、0;    ”是動。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       ,實為寫      ,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5、選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寫十分精當,請結合作者的經歷談談你的理解。答:                       

24、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強項令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

25、也。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

26、曰:“枹鼓不鳴董少平。”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乃知之。”以宣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相同的一項。(      )A.后特征為洛陽令事物特征 B.流血被面唯見布被覆尸C.大言數主之失不計其數    D.威不能行一令乎行之有效2.翻譯下面的句子。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譯:       

27、60;                                                  &#

28、160;                      3.皇帝稱董宣為“強項令”,而京師號之“臥虎”。這兩個稱呼都從側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樣的精神?                    

29、;                                                  

30、;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從而使人物形象豐滿動人。B.皇上本來要箠殺董宣,但董宣的義正詞嚴、寧死不屈,使得皇上引咎自責,向他道歉。C.董宣在洛陽任上,奮力打擊豪強,豪強們沒有不害怕他的,紛紛斂聲匿跡,百姓多有口碑。D.董宣一生廉潔,去世后家里只有幾斛大麥和一輛破車。光武帝得知他一貧如洗,為之感傷嘆息。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列小題。張良奇遇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

31、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榖城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

32、習誦讀之。(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 嘗:_(2)有一老父,衣褐 衣:_ (3)良因怪之 因:_(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父去里所,復還,日:“孺子可教矣!”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3)結合張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這樣做的原因。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列各題。【甲】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

33、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

34、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掇:拾取,摘取 幸:慶幸。 本:根據。道:稱道。 .夫:句首語氣詞。宣:宣揚。 (1)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野芳發而幽香 掇幽芳而蔭喬木B.往來而不絕者 絕巘多生怪柏C.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輟耕之壟上D.四時之景不同 幸生無事之時也(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云歸而巖穴暝 翻譯: (3)對醉翁亭的四季之景,作者的感受是 ,對豐樂亭的四季之景,作者的感受是

35、。甲乙兩文都是作者被貶滁州期間所作,請用乙文中的一個四字詞語概括甲文中太守不同于其他人的情感是 。(4)醉翁亭是作者用自己的別號命名的,那么豐樂亭呢?請你閱讀選文乙,用自己的話說說豐樂亭之名的內涵。 答: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記母教銓時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紡績,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旋復持兒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醒矣!”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令讀。雞鳴方臥焉。銓終學有所成,蜚聲文壇。(選自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有改動)【注釋】銓:

36、清代著名文學家蔣士銓。紡績:織布。句讀(dòu):句子中間停頓的地方,泛指文章。夏(jià)楚:責打。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1)兒怠,則少加夏楚  怠:_ (2)至夜分  至:_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母坐于床,以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譯: (2) 少間,復令讀。雞鳴方臥焉。譯: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記母教銓時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B.記母教銓時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C.記母教銓時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D.記母教銓時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4.用一個四字短語給本語段加一個恰當的標題。 5.

37、結合全文,說說“銓亦泣”的主要原因。 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文言文閱讀一(含答案)答案解析一 、古詩文閱讀1、軍隊  多次  攻克  逃跑  答案為:D2、今 / 魏 急 / 而 公 子 不 恤3、諸侯聽說信陵君又成為魏國的大將,都派兵來援救魏國。略4、信陵君知恩圖報,能以國家為重,回國效力。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信陵君在各諸侯中有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諸侯的支援。參考答案:(1)D 解析 此題考查朗讀停頓,也是考查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情況。D項,“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家境衰敗,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再從

38、結構上看,這是個倒裝句,“于委廢單弱之中”是狀語后置,應在“于”前倒裝處停頓。(2)(1)以為奇怪 (2)估計 (3)委婉規勸解析 此題考查文言文實詞的解釋,解釋時,要聯系具體語境進行具體分析。(1)“奇”是考查詞類活用,結合語境,應解釋為“以為奇怪”,屬于意動用法。(2)“度”可結合隆中對“孤不度德量力”中的“度”,是“估計”之義。(3)“諷富人自實粟” 可以結合課內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是“委婉規勸”的意思。(3)(1)任齊州知州,他把懲處惡勢力、迅速嚴厲打擊盜竊犯作為主要工作。(2)適逢江西當年發生大瘟疫,曾鞏命令各縣鎮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解析 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

39、時,要注意最好直譯,特別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象,以及句子的特殊句式。如(1)句中“知”任,“ 治” 懲處,“疾奸急盜” 懲處惡勢力、迅速嚴厲打擊盜竊犯,“本”工作。(2)句中的“會”恰逢,“歲”當年,“大疫”發生大瘟疫,“悉”全。注意語言通順連貫。(4)示例:勸說富人出售糧食,讓百姓度過饑年;整治治安,打擊豪強奸盜;改官舍為收容所,扶貧濟困;奉養繼母,撫恤弟妹。(答出其中三項即可)解析 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解題時,根據題干要求概括出表現他“仁”的事例,先找出文中表現“仁”的句子,如,“歲饑諷富人自實粟”,可概括為“勸說富人出售糧食,讓百姓度過饑年”,“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有

40、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 ,可概括為“整治治安,打擊豪強奸盜”,“會江西歲大疫分醫視診”“鞏性孝友一出其力”分別概括為“改官舍為收容所,扶貧濟困”“奉養繼母,撫恤弟妹”,最后加以整合。參考譯文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他從小就機智敏銳,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到了二十歲,名聲已傳播到四方。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驚異。 嘉祐二年考中進士,出任越州通判。這一年發生了饑荒,他估計常平倉儲存的糧食不足以用來救濟(災民),而鄉間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來購糧。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委婉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

41、高一點后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而且糧食有余。 任齊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懲處惡勢力、迅速嚴厲打擊盜竊犯作為主要工作。曲堤有個姓周的人家的兒子周高橫行驕縱,殘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夠影響當地的權貴和豪紳,州縣的官吏都沒有人敢去追究。曾鞏逮捕了他,處以刑罰。章邱有百姓在鄉村里聚眾結伙,號稱“霸王社”,殺人劫財,劫奪囚徒,沒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鞏讓百姓組成保伍,讓他們偵察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將盜賊擒獲。從此,齊州的人們連院門都不用關閉(就可以安睡了)。 調往洪州任職。適逢江西當年發生大瘟疫,曾鞏命令各縣鎮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難不能養

42、活自己的,就招來住在官舍,供應給他們飲食衣被等用品,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 曾鞏品性孝順父母,與兄弟友愛,父親去世后,他侍奉繼母更加無微不至,在家境衰敗,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他們的讀書、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辦。1.編次;同“倡”,帶頭,倡導;攻占(土地);兵器2.B;(兩個“者”都是代詞,翻譯為“的人”。A.以:介詞,因為;介詞,把。C.乃:副詞,表判斷;副詞,于是,就。D.其:人稱代詞,他;指示代詞,那里)3.(謁者)回答說:“那不過是一群盜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現在全部抓獲了,不值得擔心。”4.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為侯王,合從西鄉,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5.通過這些神態描寫,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個喜歡報喜不報憂、面臨強敵驚慌失措昏庸無能的糊涂君王。【參考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