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考試題目及答案_第1頁
中藥學考試題目及答案_第2頁
中藥學考試題目及答案_第3頁
中藥學考試題目及答案_第4頁
中藥學考試題目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寒涼藥不具備下列何作用A. 清熱瀉火 B涼血解毒 C滋陰除熱D補火助陽 E瀉熱通便D2兩藥配合后,藥物療效降低的配伍關系稱A. 相須 B相使 C相惡 D相畏 E相反C3確定道地藥材的關鍵因素是A. 品種 B產地 C加工 D采制 E療效E4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A. 本草綱目 B新修本草 C證類本草 D神農本草經集注E神農本草經E5下列何組藥不是屬于十八反的內容A. 甘草反甘遂 B烏頭反白薇 C海藻反甘遂 D細辛反藜蘆 E藜蘆反丹參B6下列何藥組不屬于十九畏的內容A. 巴豆畏牽牛子 B丁香畏郁金 C黃芩畏生姜 D肉桂畏赤脂 E水銀畏砒霜C7中藥炮制中”炒炭”屬于A. 水制 B水火共制 C修制

2、D火制 E. 其它方法D8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典是A. 本草綱目 B中藥大辭典 C證類本草 D新修本草 E神農本草經D9解表藥的主要歸經是A腎、肺 B肺、脾 C肺、心D膀胱、三焦 E肺、膀胱E10白芷用于何種頭痛最佳A少陽頭痛 B厥陰頭痛 C陽明頭痛 D太陽頭痛 E少陰頭痛C11既能平肝陽又能清肝熱的藥物是A石決明 B牡蠣 C夏枯草 D龍膽草 E刺蒺藜A12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的藥物是A川芎 B延胡索 C郁金D乳香 E丹參A13開竅力強,寒閉熱閉均用的藥物是A麝香 B冰片 C蘇合香D牛黃 E郁金A14治療膏淋、白濁的首選藥是A車前子 B滑石 C澤瀉 D扁蓄 E萆薢E15具有疏散

3、風熱,透疹利咽,解毒消腫功效的藥A薄荷 B牛蒡子 C蟬蛻 D升麻 E葛根B16麻黃治療風寒表實無汗,常及其相須為用的藥物是A荊芥 B防風 C桂枝 D細辛 E香薷C17青皮的功效是A理氣止痛,和胃化痰 B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C理氣活血,散結消痞D行氣散寒止痛 E疏肝理氣,降逆止嘔B18上清肺熱,中清胃熱,下瀉腎火的藥物是A天花粉 B石膏 C知母 D梔子 E黃柏C19.功能甘淡滲泄,利水滲濕,兼能泄熱的藥物是A.茯苓 B.車前子 C.木通 D.澤瀉 D20善治血熱之尿血的藥物是A地榆 B側柏葉 C小薊D大薊 E槐花C21下列藥物中,不具備潤腸能便作用的藥物是 A大麻仁 B杏仁 C桃仁D砂仁 E柏子

4、仁D22以下藥物中,善治石淋的藥物是A木通 B車前子 C冬葵子 D金錢草 E海金砂D23以下藥物中,活血又能補血的是A桃仁 B川芎 C紅花 D益母草 E雞血藤E24治療油膩肉食積滯,常選用A神曲 B麥芽 C山楂D萊菔子 E雞內金C25以下除哪項外,均是攻下藥的適應證A飲食積滯 B虛寒瀉痢 C火熱熾盛 D大便秘結 E大腸燥熱B26過量久服可能引起浮腫的藥物是A山藥 B人參 C甘草 D大棗 E扁豆C27下列何藥既能祛風濕又退虛熱清濕熱A秦艽 B地骨皮 C青蒿 D胡黃連 E防己A28既能瀉肺平喘又能利水消腫的藥物是A桑白皮 B. 枇杷葉 C百部 D蘇子 E杏仁A29以下中被稱為“瘡家圣藥”的藥物是A

5、梔子 B蘆根 C天花粉 D連翹 E知母D30濕濁中阻,脘腹脹滿甚者宜選A藿香 B丁香 C黃連D厚樸 E生姜D31大薊小薊均有的共同功效是A收斂止血 B解毒消癰 C化瘀止血D清肝瀉火 E解毒斂瘡B32以下補氣藥中又能補氣養陰又能生津清火的藥物是A黃芪 B白術 C黨參 D山藥 E西洋參E33巴豆的適應癥是A熱結便秘 B寒結便秘 C腸燥便秘 D血虛便秘 E陽虛便秘B34稱之為”夏月之麻黃”的藥物是指A香薷 B紫蘇 C白芷 D桂枝 E生姜A35治療脾陽虛,脾不統血之便血常選藥物是A生姜 B艾葉 C炮姜D干姜 E附子C36能破氣除痞,又可化痰消積的藥物是A陳皮 B木香 C青皮 D枳實 E香附D37下列藥

6、物善清心胃之火的是A金銀花 B連翹 C蒲公英 D梔子 E黃連E38外感表證兼有食滯者,何藥尤宜用之A神曲 B雞內金 C麥芽 D山楂 E雞血藤A39功能涼血止血,尤宜于下焦之便血,痔血的藥物為A側柏葉 B地榆 C白茅根 D苧麻根 E大薊B40具有活血止痛功效,又能化瘀止血,常及蒲黃相須為用的藥物是A乳香 B沒藥 C川芎 D五靈脂 E姜黃D41既能養心安神,又能潤腸通便的藥物是A夜交藤 B柏子仁 C合歡皮 D酸棗仁 E杏仁B42具有發散行氣作用的藥物大多具有的藥味特征是A甘味 B苦味 C酸味 D辛味 E咸味D43升麻及葛根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熱解毒 B疏肝解郁 C解表生津 D解表透疹 E清利頭目D4

7、4中藥炮制中”炙”屬于A火制 B水制 C修制D水火共制 E其它制法A45入湯劑宜后下的藥物是A鉤藤 B牡蠣 C滑石D木通 E川烏A46既能清熱瀉火,又能生津潤燥的藥物為A寒水石 B淡竹葉 C鴨跖草D知母 E梔子D47因為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A石膏 B知母 C天花粉 D淡竹葉 E梔子E48補氣藥中能大補元氣、補虛救脫的藥物是A人參 B黨參 C黃芪 D白術 E山藥A49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不論寒熱虛實都可以用的藥物是A牛黃 B地龍 C珍珠 D天麻 E鉤藤D50既能收斂止血,又能消腫生肌,常用于肺胃之出血的藥物為A白芨 B蒲黃 C大薊 D地榆 E紫珠A51金銀花、連翹的共同功效是A清熱解毒活血止

8、痛 B清熱解毒利濕 C清熱解毒疏散風熱D清熱解毒涼血 E清熱解毒燥濕C52善散肝氣郁結,治療脅肋脹痛,又善于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之要藥是A木香 B香附 C佛手 D烏藥 E沉香B53活血化瘀藥在使用時,最常配伍應用的是A溫里藥 B理氣藥 C清熱藥 D化濕藥 B54用于下焦虛寒而致的月經不調,崩漏,妊娠下血首選A地榆 B艾葉 C蒲黃 D干姜 E炮姜B55紫蘇除能解表散寒外,還兼有的作用是A宣肺平喘 B祛風解痙 C通竅止痛D行氣寬中 E利水消腫D56麻黃具有功效A散寒解表,利水消腫 B散寒解表,溫經通絡 C散寒解表,消腫排膿D散寒解表,解魚蟹毒 E散寒解表,溫中止嘔A57桂枝具有的功效A散寒解表,利水

9、消腫 B散寒解表,溫經通絡 C散寒解表,消腫排膿D散寒解表,解魚蟹毒 E散寒解表,溫中止嘔B58柴胡具有的功效A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B疏散風熱,熄風止痙 C疏散風熱,解毒透疹D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E疏散風熱,疏肝解郁E59牛蒡子具有功效A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B疏散風熱,熄風止痙 C疏散風熱,解毒透疹D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E疏散風熱,疏肝解郁C60蒲公英善于治療A乳癰 B腸癰 C肺癰 D療毒 E大頭瘟毒A61魚腥草善于治療A乳癰 B腸癰 C肺癰 D療毒 E大頭瘟毒C62紅藤善于治療A乳癰 B腸癰 C肺癰 D療毒 E大頭瘟毒B63善溫中散寒者是A附子 B肉桂 C干姜 D吳茱萸 E細辛C64善暖肝散

10、寒者是A附子 B肉桂 C干姜 D吳茱萸 E細辛D65善治熱淋者A木通 B石韋 C金錢草 D萆薢 E茵陳A66善治砂淋、石淋者A木通 B石韋 C金錢草 D萆薢 E茵陳C67濕熱黃疸的首選藥是A木通 B石韋 C金錢草 D萆薢 E茵陳E68宜治尿血、血淋澀痛的藥物是A蒲黃 B地榆 C大薊 D三七 E白茅根A69宜治下焦血熱出血證的藥物是A蒲黃 B地榆 C大薊 D三七 E白茅根B70皆能活血行氣的藥組是A川芎、延胡索 B桃仁、紅花 C益母草、牛膝D水蛭、虻蟲 E乳香、沒藥A71具有破血消癥作用的藥組是A川芎、延胡索 B桃仁、紅花 C益母草、牛膝D水蛭、虻蟲 E乳香、沒藥D72.功能疏肝解郁,寧心安神的

11、是A石菖蒲 B遠志 C龍骨 D酸棗仁 E合歡皮E73.功能養陰益血,寧心安神的是A石菖蒲 B遠志 C龍骨 D酸棗仁 E合歡皮D 74.朱砂入藥的正確炮制方法是 A.水飛 B.炙 C.煅 D.煨 A75.按照藥性升降浮沉理論,具有升浮藥性的藥是A.重鎮安神藥 B.平肝息風藥 C. 開竅藥D.清熱藥 C76.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解毒消腫功效的藥物是A.薄荷 B.牛蒡子 C.蟬蛻 D.升麻 BA.天花粉 B.淡竹葉 C. 夏枯草 D.密蒙花 A78.牛黃、熊膽都具有的功效是A.開竅 B.化痰 C.利咽 D.明目 E79.下列哪項不是大黃的功效? A.清熱瀉火 B.解毒 D.止血 E. 活血祛瘀C

12、A.海金沙 B.石韋 C.冬葵子 D.燈心草 BA.苦平 B.苦寒 C.辛熱 D.辛涼 E. 甘溫AA.自然銅 B.蘇木 C.血竭 D.虎杖 E. 五靈脂E83.外敷有發泡作用,皮膚過敏者忌用的藥物是A.半夏 B.天南星 C.白附子 D.白芥子 D84.具有鎮心定驚,清肝除翳,收斂生肌功效的藥物是A.珍珠 B.珍珠母 C. 石決明 D.玳瑁 A85.治療噤口痢,虛實皆可選用的藥物是A.白頭翁 B.鴉膽子 C.秦皮 D.石菖蒲 D86.久服較大劑量。每易引起浮腫的藥物是A.山藥 B.甘草 C.大棗 D.黃精 B87.石斛、覆盆子都可用于治療A.肝腎虧虛,目暗不明 B.腎虛不固,遺精滑精 C.陰虛

13、津虧,虛熱不退D.胃陰不足,舌干口渴 E.熱病傷津,煩熱口渴A88.下列選項中,增收新藥最多的本草文獻是A本草求真 B本草綱目C新修本草 D本草經集注E本草綱目拾遺E89中藥藥性中,五味的確定是A僅從口嘗獲得B僅從藥物療效中推導C以口嘗獲得為主,從藥物療效中推導為輔D從藥物療效中推導為主,以口嘗獲得為輔E從口嘗、鼻嗅中獲得D90.下列哪項不是薄荷的主治病證?A肝郁氣滯 B風疹瘙癢C咽喉腫痛 D目赤腫痛E肺熱咳嗽E91.魚腥草具有的功效是A排膿利尿 B祛痰排膿C祛瘀止痛 D涼血活血E化瘀止血A92下列選項中,既能清濕熱,又能除疳熱的藥物是A黃連 B胡黃連C地骨皮 D銀柴胡E柴胡BA清熱瀉火,解毒

14、止血 B活血祛瘀,通絡止痛C瀉火涼血,清心除煩 D利膽退黃,清熱除疳E瀉火解毒,涼血除蒸A94下列藥物中,治療脾虛濕盛者最為適宜的是A澤瀉 B通草C豬苓 D木通E薏苡仁E95丁香、刀豆均具有的功效是A溫腎助陽 B行氣止痛C祛寒散結 D消積化滯E溫經通脈A96略兼解表之功的消食藥是A山楂 B谷芽C麥芽 D神曲E雞內金D97加熱 60左右即易破壞失效的藥物是A使君子 B苦楝皮C鶴草芽 D雷丸E檳榔D98下列藥物中,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是A地榆 B槐花C苧麻根 D白茅根E側柏葉E99治療氣火上逆所致的婦女倒經,宜選用A雞血藤 B夏枯草C郁金 D紅花E澤蘭C100下列哪項不是牡蠣的功效?A收斂制酸 B軟

15、堅散結C收斂固澀 D清肝明目E平肝潛陽D101可用黃芪而不可用白術治療的病證是A氣虛自汗 B陰虛盜汗C脾胃氣虛 D氣虛水腫E氣虛胎動不安B102.半夏的化痰作用主要為: A.溫化痰飲B.溫肺化痰C.燥濕化痰 C103.代赭石的止血作用是: A.收斂止血B.涼血止血C.化瘀止血 D.溫經止血E.攝血止血 B104.附圖1100多幅的本草是: A.本草經集注B.新修本草C.開寶本草 D.證類本草E.本草綱目D105冰片的功效是: A.開竅醒神、活血通經B.開竅醒神、清熱止痛C.開竅醒神、止痛催產 D.開竅醒神、行氣解郁E.開竅醒神、解毒散結 B106.使升降浮沉和歸經理論系統化的時期是: A.唐代

16、B.宋代C.金元D.明代E.清代 C107.中藥性能的內容不包括: A.形色B.性味C.升降浮沉D.歸經 E.毒性 A108.為配伍禁忌的是: A.細辛及芍藥B.苦參及芍藥C.細辛及丹參D.烏頭及甘草E.甘草及大戟 E109蒼術的功效是: A.祛風濕,和中止嘔B.燥濕健脾祛風濕D.祛風濕補肝腎E.行氣化濕 B110.延胡索的功效是: A.疏肝理氣止痛B.溫里散寒止痛C.活血化瘀止痛 D.活血行氣止痛E.祛風通絡止痛 D111.桃仁的功效為: A.活血行氣,潤腸通便B.活血祛瘀,潤腸通便C.活血止痛,解毒消癰D.活血消癰,化痰平喘E.活血通經,利尿消腫B112.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作

17、用的藥是: A.桂枝B.麻黃C.香薷D.紫蘇E.荊芥 B113.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祛痰利咽的藥物是: A.板藍根B.山豆根C.馬勃D.射干D114.甘遂作內服使用,其炮制要求主要是: A.炒用B.蜜制用C.酒制用D.醋制用E.蒸制用 D115.本草綱目拾遺的作者是: A.陳藏器B.李時珍C.趙學敏D.黃宮繡E.汪昂 C116.用治濕滯中焦及外感風寒表證宜選: A.紫蘇B.生姜C.厚樸D.藿香E.防己 D117.干姜的性味是: A.辛溫B.辛苦溫C.辛甘熱D.辛熱D118.使君子宜于驅殺: A.蛔蟲B.絳蟲C.鉤蟲D.姜片蟲E.血吸蟲 A119.下列何藥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安胎的作用? A.小薊B

18、.大薊C.艾葉D.苧麻根D120.黃芩配伍生姜,屬于: A.相須B.相使C.相畏D.相惡E.相反 D121.功能散風除濕、通竅止痛的藥物是: A.麻黃B.防風C.羌活D.藁本E122.淡味藥的主要作用是: A.化濕B.滲濕C.燥濕D.逐水E.散濕 B123.功能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藥物是: A.麻黃B.防風C.細辛D.紫蘇E.生姜 E124.治療風疹瘙癢及白癜風病證宜用: A.牡蠣B.天麻C.刺蒺藜D.地龍C125.既能壯腎陽,益精血,又能托瘡毒的藥物是: A.巴戟天B.鹿茸C.淫羊藿D.續斷E.補骨脂 B126既能益氣養陰,又能清火生津的藥物是: A.西洋參B.黨參C.山藥D.太子

19、參E.人參 A127.哪項不是阿膠的功效: A.行血B.止血C.補血D.滋陰E.潤燥 A128.能安神益智的藥物是: A.人參B.黨參C.黃芪D.白術A129.善治蛔厥腹痛,嘔吐的藥物是: A.烏梅B.五味子C.五倍子D.訶子A130.善治脾虛久瀉的藥物是: A.海螵蛸B.芡實C.桑螵蛸D.白芍E.山楂 B131.既能固精止帶,又能制酸止痛的藥物是: A.海螵蛸B.桑螵蛸C.金櫻子D.山茱萸A123.硫黃的功效是: A.潤下通便B.補火助陽C.生肌斂瘡D.收濕止癢E.降氣平喘 B124.以下除何藥外,在湯劑中都應包煎: A.蒲黃B.車前子C.旋覆花D.辛夷E C126.既能祛風解表,又能解痙的

20、藥物是D127.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藥物是B128.治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用利水滲濕藥必須配用的藥物是E129.枳實除治療食積脾胄氣滯外,還常用治C.瀉痢腹痛、里急后重CA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B.消食化積、積血祛瘀C.消食導滯、疏肝下氣D.消食化積、降氣化痰E.行氣導滯、澀精止遺D132.雷丸用于驅蟲,宜A133.地榆及白茅根均能涼血止血,地榆又能A134.性味辛溫的活血祛瘀藥是 D135.治肺癰胸痛、咳吐膿血、痰黃腥臭之證,應選用A136.內服不可持續服用,且忌“火鍛”的藥物是D137.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強EDB140.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功效的藥物是E141.具燥濕健脾、祛

21、風濕功效的藥物是ACCD145.性味甘、苦、澀、微溫的藥是CDA.乳香 B.沒藥 C.蘇合香 D.五倍子 DA.海蛤殼 B.瓦楞子 C.烏賊骨 D.延胡索 CA.平肝潛陽 B.涼血止血 C.降逆止嘔 D.降氣平喘 E150.既能潤肺化痰止咳,又殺蟲滅虱的藥物是A.榧子 B.百倍 C.貫眾 D.鶴虱 B151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A.新修本草B.神農本草經C.經史證類備急本草D.本草綱目E.本草拾遺B152 我國第一部藥典是A.新修本草B.神衣本草經C.證類本草D.中藥大辭典E.本草綱目B153 生地黃制成熟地黃的目的是B154 能增強活血作用的制法是D155 四氣是如何總結出來的?D156

22、 五味是指藥物的C157 具有滲濕利尿作用的是D158 萊菔子能消弱人參的補氣作用,其配伍關系是D159 下列哪一組不屬十九畏的內容C160 除下列哪一項外,均為十八反的內容D161 宜文火久煎的藥應除以下外哪一類A162 下列哪一組藥是辛溫解表藥D163 下列哪一組藥是辛涼解表藥A164 具有發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的藥是B165 具有發表散寒,又能溫肺化飲的藥是E 166 具有發汗解表,又能行氣寬中的藥是B167 具有“嘔家圣藥”之稱的藥是D168 具有發表散寒,祛風勝濕的藥物應除以下哪一項B169 具有疏散風熱,又清熱解毒的藥物是B170 適用于外感風寒項強而無汗的藥物是B171 具有通鼻

23、竅、治鼻淵作用的一組藥物是E 172 外感風寒,巔頂頭痛,首選何藥B173 羌活用于治療哪一類頭痛A174 白芷用于治療哪一類頭痛D175 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A.解表、升陽B.解表、清熱解毒C.解表、疏肝解郁D.解表、透疹E.解表、祛風A176 具有解表、透疹的一組藥物是E 177 解少陽邪熱,用柴胡配伍何藥最佳D178 哪一項不屬清熱藥的作用B179 清熱瀉火藥主要用于D180 溫熱病表現為壯熱煩渴,汗出、脈洪大等氣分實熱證,應首選A181 治胃火牙痛應首選D182 知母的作用是A.清熱瀉火,除煩止渴B.清熱瀉火,涼血解毒C.清熱瀉火,燥濕解毒D.清熱瀉火,解毒散結E.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24、E 183 蘆根、天花粉的共同功效是B184 梔子的功效是A.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燥濕解毒B.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C.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消腫止痛D.利水滲濕,清熱解毒,除煩止嘔E.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涼血解毒B185 哪一項不是黃柏的功效D186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的藥物是C187 清熱瀉火,尤以清瀉心胃之火見長的藥物是A188 具有清熱燥濕、瀉肝火功效的藥物是B189 善瀉三焦之火的藥是E 190 金銀花、野菊花、連翹、蒲公英、地丁的共同功效是D191 具有清退虛熱共同功效的一組藥物是A192 具有清熱明目共同功效的藥物是D193 肝經風熱,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之

25、證,應首選D194 治療熱毒血痢首選藥是A195 治熱痰壅盛之咽喉腫痛,宜首選C196 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又有降血壓作用的藥物是B197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要藥是E 198 大青葉板蘭根青黛三藥的共同功效是A.清熱解毒,活血B.清熱解毒,退虛熱C.清熱涼血,定驚D.清熱解毒,涼血E.清熱解暑,止嘔D199 地骨皮、牡丹皮都能治骨蒸虛熱,其區別是A.地骨皮治無汗之骨蒸、牡丹皮治有汗之骨蒸B.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牡丹皮治無汗之骨蒸C.地骨皮能活血化瘀、牡丹皮能治肺熱咳喘D.地骨皮能治腸癰腹痛、牡丹皮能治高血壓B200 治療肺癰常用藥是哪一組D 201下列各組藥物中,屬于配伍禁忌的是A巴豆及牽牛B

26、丁香及三棱C牙硝及郁金D官桂及五靈脂E人參及石脂A202下列藥物中,不宜及藜蘆配伍的是A黃芩B黃連C黃柏D龍膽草E苦參E203辛夷入湯劑宜A烊化B沖服C后下D包煎E先煎D204羚羊角入湯劑宜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烊化A205解表藥的味多是A辛味B酸味C甘味D苦味E咸味A206下列藥物中,能燥濕止帶的是A防風B白芷C羌活D蒼耳子E藁本B207下列解表藥中,兼有化濕和中功效的是A紫蘇B香薷C生姜D白芷E防風B208石膏的性味是A辛苦大寒B辛咸大寒C辛酸大寒D辛甘大寒E甘淡大寒D209黃芩具有而黃柏不具有的功效是A燥濕B瀉火C解毒D清肺熱E退虛熱D210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藥物是A生地黃B牡丹皮C

27、赤芍D紫草E金銀花A211具有消腫散結功效的藥物是A芫花B巴豆C甘遂D牽牛子E蘆薈C212獨活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B行氣C化痰D瀉下E解表E213砂仁具有的功效是A溫肝B暖腎C溫肺D溫中E回陽D214澤瀉具有的功效是A泄熱B清肝C健脾D清肺E解暑A215下列藥物人湯劑宜包煎的是A茯苓B滑石C地膚子D澤瀉E茵陳蒿B216細辛具有的功效是A回陽救逆B溫肝暖腎C溫中降逆D宣通鼻竅E理氣和胃D217具有行氣消積功效的藥物是A使君子B苦楝皮C檳榔D貫眾E雷丸C218貫眾具有的功效是A止血B止瀉C止嘔D止咳E止癢A219具有散瘀消癰功效的藥物是A大薊B地榆C槐花D白茅根E側柏葉A220具有降逆止嘔功效的藥物

28、是A白前B旋覆花C桔梗D前胡E,白芥子B221長于治療寒痰咳喘,胸滿脅痛的藥物是A白芥子B紫蘇子C杏仁D葶藶子E桔梗A222百部的主要功效是A化痰B止咳C平喘D清肺E瀉肺B223既能息風止痙,又能祛風濕,止痹痛的藥物是A羚羊角B地龍C鉤藤D天麻E珍珠D224白僵蠶具有的功效是A收斂生肌B明目去翳C化痰散結D燥濕化痰E消痰行水C225甘草具有的功效是A補氣燥濕B益氣養陰C生津養血D托毒生肌E潤肺止咳E226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忌用的藥物是A太子參B西洋參C益智仁D菟絲子E山藥B227何首烏具有的功效是A補血,潤肺止咳B滋陰,補益心脾C解毒,潤腸通便D養血,益胃生津E斂陰,補血益精C228具有清心

29、安神功效的藥物是A玉竹B龍眼肉C人參D蓮子E百合E229具有澀腸,止血,殺蟲功效的藥物是A椿皮B苦楝皮C貫眾D榧子E肉豆蔻A230肉豆蔻及白豆蔻均具有的功效是A澀腸止瀉,下氣平喘B溫中散寒,行氣消脹C溫中行氣,燥濕止帶D收斂固澀,制酸止痛E澀腸止瀉,斂肺止咳C231治療外感發熱,邪郁肌腠,項背強痛者,應首選A荊芥B白芷C薄荷D葛根E柴胡D232治療風熱郁閉,咽喉腫痛,大便秘結者,應首選A薄荷B蟬蛻C菊花D蔓荊子E牛蒡子E233.治療咽喉紅腫疼痛,兼有肺熱咳嗽、痰多者,應首選A射干B魚腥草C馬勃D板藍根E山豆根A234治療風濕痹證,腰膝疫痛,下肢痿軟無力,遇勞更甚者,應首選A防己B秦艽C五加皮D

30、欷薟草E白花蛇C235患者嘔吐吞酸,噯氣頻繁,胸脅悶痛,脈弦。治療應選用A干姜B高良姜C吳茱萸D丁香E小茴香C236患者脅肋脹痛,常因情志變動而痛有增減,胸悶不舒,暖氣吞酸,飲食減少,舌紅苔薄黃,脈弦數。治療應選用A川楝子B橘皮C木香D佛手E枳實D237患者小便短數,灼熱刺痛,尿色黃赤,舌苔黃膩,脈數。治療應選用A大薊B地榆C槐花D白茅根E側柏葉D238治療血瘀氣滯,經行腹痛,兼風濕肩臂疼痛者,應選用A桃仁B丹參C紅花D姜黃E益母草B239患者失眠,健忘,心悸,自汗出。治療應選用A朱砂B酸棗仁C合歡皮D遠志E磁石B240患者咳嗽痰白清稀,食少便溏,下肢輕度浮腫,舌淡苔白,脈弱。治療應選用A黨參

31、B甘草C山藥D白術E黃精B241知母的主要歸經是A肺、胃、腎經B肺、脾、腎經C心、脾、腎經D心、肝、腎經E心、肝、脾經A242龜甲的主要歸經是A丁香B細辛C花椒D小茴香E高良姜D243治療睪丸偏墜脹痛,應選用A白及B仙鶴草C棕櫚炭D血余炭E炮姜D244治療陽萎腎陽不足證,應選用A白及B仙鶴草C棕櫚炭D血余炭E炮姜A245具有止痢功效的藥物是A白及B仙鶴草C棕櫚炭D血余炭E炮姜B246具有殺蟲功效的藥物是A白及B仙鶴草C棕櫚炭D血余炭E炮姜B247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且無毒性的藥物是A葶藶子B杏仁C白芥子D黃藥子E蘇子E248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但有小毒的藥物是A葶藶子B杏仁C白芥子D黃藥子

32、E蘇子B249具有補脾止瀉,養心安神功效的藥物是A山茱萸B五倍子C蓮子D訶子E金櫻子C250具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功效的藥物是A山茱萸B五倍子C蓮子D訶子E金櫻子C251治療失眠,健忘,心悸,兼大便干燥,三日一行,舌紅少苔,脈細者,宜首選C252下列活血化瘀藥物中,具有利尿通淋功效的藥物是E253藿香除了化濕、解暑的功效外,還能C254蘆根、天花粉的共同功效為C255下列哪味藥物用量不宜過大(水煎常用量為3g6g)D256羚羊角除了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外,還能A.平肝潛陽,祛風止痛B.平肝潛陽,軟堅散結C.平肝息風,清熱解毒D.息風止痙,降逆止血E.息風止痙,通絡散結C257具有祛風活絡,定驚止

33、痙功效的藥物為C258患者外感風寒,內傷暑濕,癥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嘔吐腹瀉,舌苔白膩,脈濡緩。治療宜選用D259下列哪味藥物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E260治療高熱煩渴,大汗不止,喘促氣急,舌尖紅赤,脈洪大者,宜選用A261下列哪項說明了杜仲具有的功效A.補肝腎,強筋骨,行血脈B.補肝腎,強筋骨,安胎C.補腎壯陽,溫脾止瀉D.補陽益陰,固精安胎E.祛風濕,強筋骨,明目B262具有消食化積、降氣化痰功效的藥物是E263下列哪味藥物對中陽衰微、胃有寒濕患者要慎用E264在藥物的七情配伍關系中,人參配萊菔子屬于C265下列哪項是白芍具有的功效A.滋陰潛陽,清心除煩B.補血養陰,潤肺止咳C.補益精血,潤

34、腸通便D.養陰潤肺,益胃生津E.平抑肝陽,柔肝止痛E266肉豆蔻及白豆蔻均具有的功效為B267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涼血止血的藥物是E268患者濕濁蒙蔽清竅,癥見神志昏亂,健忘,耳鳴,治療應選用E269五加皮除了祛風濕、強筋骨的功效外,還能C270具有利水滲濕,泄熱功效的藥物為C271石膏的性味為D272鉤藤人湯劑宜B273下列哪味藥物具有澀腸止瀉止帶、收斂止血以及殺蟲的功效C274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藥物為C275生地和元參除共同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外,都還能夠D276具有軟堅作用的瀉下藥為B277白茅根除了涼血止血的功效外,還能C278下列哪味藥物既能疏肝破氣又能消積化滯C279發散風寒藥的性味多

35、為C280具有疏肝暖肝功效的藥物為D281砂仁具有的功效為E282下列哪項是龜板入湯劑的煎煮方法A283下列哪味行氣藥物性微寒E284治療血熱妄行、斑疹吐衄,應首選的藥物是A285下列哪味藥物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C286下列哪味藥物既能消食化積又能活血散瘀C287治療熱毒蘊結,咽喉紅腫疼痛,兼咳嗽,痰黃稠者,應首選A288下列哪味藥物孕婦應該慎用C289在中藥的配伍禁忌中,不宜及人參配伍的是D290既能燥濕健脾,又能祛風濕的藥物為A291下列哪味藥物具有發散風寒,宣通鼻竅的功效D292既能清熱解毒,又具有燥濕功效的藥物是C293治療外感發熱,項背強痛者,應首選D294下列哪味藥物既能理氣調中又能

36、燥濕化痰E295治療風濕痹證,腰膝酸痛,下肢酸軟無力,遇勞更甚者,應首選C296具有消腫散結功效的藥物為C297下列哪味藥物入湯劑宜先煎C298下列哪味藥物適宜于治療濕熱淋證B299小薊除了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外,還能C300既能涼血活血,又能解毒透疹的藥物是D301半夏、天南星均具有的功效為D302治療血瘀氣滯,經行腹痛,兼風濕肩臂疼痛者,應選用D303獨活具有的功效為E304甘草具有的功效為E305干姜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干姜配伍附子的七情配伍關系是D306治療骨蒸盜汗,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悸,健忘者,宜選用C307百部的主要功效為B308治療婦女痛經,癥見經期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

37、房脹痛,月經色紫黯、有塊,舌質紫暗,脈弦者。應選用C309治療久咳久喘,食少便溏,遺精尿頻者,應選用C310熱病傷津患者,癥見煩熱口渴,嘔逆時作,舌燥少津,應首選D311下列哪項是浮小麥具有的功效C312下列哪味藥物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C313下列藥物中,具有燥濕止帶功效的為B314治療潮熱,盜汗,遺精,腰酸者,常應用熟地黃、山萸肉等,亦可選用C315下列哪項是生首烏具有的功效A.補血益精,斂陰 B.潤肺止咳,補血C.益胃生津,養血D.潤腸通便,解毒E.補益心脾,滋陰D316下列藥物中,不宜及藜蘆配伍的為E317下列哪項是滑石具有的功效A318下列哪項是中藥歸經理論的基礎E319辛夷入湯劑宜D320金錢草具有除濕退黃,利尿通淋的功效,又能D.活血化瘀 A321下列哪味藥物具有活血行氣止痛、解郁清心、利膽退黃及涼血的功效D322下列哪味藥物既能潤腸通便又能利水消腫D323治療眩暈耳鳴,兼腰酸、自汗者,應首選C324長于治療寒痰咳喘,胸滿脅痛的藥物為E325下列哪味藥物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D326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