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 涌水量的預測擬采用大氣降水滲入量法對隧道進行涌水量計算1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1+028-DK292+150段)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16;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為0.33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6*1496.88*0.33= 216.56(m3/d),平均每延米
2、每天涌水量為:0.19(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2.74*0.16*508.7*0.33=73.59(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07(m3/m.d)。2. 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2+150-DK293+440段) 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18;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
3、為0.79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8*1496.88*0.79= 583.23(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45(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8*508.7*0.79= 198.2(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15(m3/m.d)。3.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3+440- DK293+870段) 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12;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
4、508.7m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為0.25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2*1496.88*0.25 = 123.04(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29(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2*508.7*0.25= 41.82(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 0.1 (m3/m.d)。4.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3+870- DK294+350段) Q = 2.74*W*A Q采用大
5、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24;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為0.29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24*1496.88*0.29 = 285.46(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59(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24*508.7*0.29 = 97.01(m3/
6、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2(m3/m.d)。5.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4+350-DK296+350段) 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12;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為4.38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2*1496.88*4.38= 2155.72(m3/d),平均每延
7、米每天涌水量為:1.08(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2*508.7*4.38 = 732.6(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37(m3/m.d)。6.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6+350-DK298+500段) 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20;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
8、布面積圈定為6.28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20*1496.88*6.28 = 5151.42(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2.4(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20*508.7*6.28 = 1750.66(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81(m3/m.d)。7.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8+500-DK299+800段) 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18; W 隧址
9、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為0.54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8*1496.88*0.54 = 398.66(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31(m3/m.d)。正常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8*508.7*0.54 = 135.48(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為:0.1(m3/m.d)。8.大氣降水滲入法(DK299+800-DK301+050段) Q = 2.74*W*A Q采用大氣降水滲入法計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入滲系數 W年降雨量(mm) A 集水面積(km2)參數的選用:入滲系數選用0.18; W 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08.7mm,最大年降雨量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 集水面積:根據1:10000地形平面圖,含水巖組分布面積圈定為0.34km2最大涌水量為: Q= 2.74*W*A = 2.74*0.18*1496.88*0.34 = 251.01(m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連帶擔保合同協議從合同
- 招投標實務與合同管理
- 航空航天新材料研發及性能提升方案
- 豬圈拆遷協議書
- 新能源技術發展展望題庫
- 路燈材料供應合同協議
- 激光手術協議書
- 委托貸款委托合同
- 房售房合同協議書
- 返校協議書范本
- 輪胎檢查微課市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
- 電子版遺產繼承協議書
-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
- 燃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 學院ma600飛機飛行訓練大綱
- GB/T 24186-2022工程機械用高強度耐磨鋼板和鋼帶
- 《膜分離技術》教學課件
- 第十七章-東歐封建社會的發展-(《世界古代史下冊》課件)
- 高級會計師評審個人業績報告(精選9篇)
- 一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危害評估報告
- 茶葉加工機械與設備(全套524張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