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話說溫州第一課雁蕩山_第1頁
二年級話說溫州第一課雁蕩山_第2頁
二年級話說溫州第一課雁蕩山_第3頁
二年級話說溫州第一課雁蕩山_第4頁
二年級話說溫州第一課雁蕩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雁蕩山位于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雁蕩山位于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州297297公里,距溫州公里,距溫州6868公里,始于南公里,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素有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寰中絕勝絕勝”、“海上名山海上名山”之譽,史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東南第一山”,總面積,總面積450450平方公平方公里,里,500 500 多個景點分布于多個景點分布于8 8個景區(qū),個景區(qū),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qū)被稱為景區(qū)被稱為“雁蕩

2、三絕雁蕩三絕”,特別是靈,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峰夜景,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雁蕩山系綿延數(shù)百公里,按雁蕩山系綿延數(shù)百公里,按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北雁蕩山、中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澤雅)、)、東雁蕩山東雁蕩山(洞(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qū)雁蕩山風景區(qū)主要是指樂清市境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由于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內的北雁蕩山。由于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

3、帶,山體呈現(xiàn)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巖怪石,稱得上現(xiàn)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巖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蕩山造型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蕩山造型地貌地貌,也對科學家產,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北宋科學家科學家沈括沈括游雁蕩山后得出游雁蕩山后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于侵蝕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于侵蝕學說的提出早學說的提出早600600多年?,F(xiàn)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多年。現(xiàn)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流紋質古火山破

4、火破火山山。 北雁蕩山位于北雁蕩山位于樂清市樂清市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凌空,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懸嶂蔽日,飛瀑凌空,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19821982年被年被國務院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91999年榮獲年榮獲“國家文明風景名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qū)勝區(qū)”稱號,北京時間稱號,北京時間20052005年月年月1212日凌晨,日凌晨,聯(lián)合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中國浙江雁蕩山等四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中國浙江雁蕩山等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世界地質公

5、園。因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世界地質公園。因“古火山立體模古火山立體模型型”著稱的雁蕩山成功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使浙江從此結著稱的雁蕩山成功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使浙江從此結束了沒有束了沒有“世界名山世界名山”的歷史。的歷史。 北雁蕩山,群峰崢嶸、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北雁蕩山,群峰崢嶸、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壯觀、古木參天,自古就有宇壯觀、古木參天,自古就有“寰中絕勝寰中絕勝”之譽。之譽。 同暉學社雁同暉學社雁蕩吟圃編蕩吟圃編雁蕩詩詞集雁蕩詩詞集序二序二(2004.42004.4):):“雁蕩者,棲雁雁蕩者,棲雁之山頂湖也。以雁蕩之山頂湖也。以雁蕩詺詺山,雁蕩山得名

6、矣?;蚍Q雁宕山者,異山,雁蕩山得名矣?;蚍Q雁宕山者,異名也;雁山,省稱爾。其偉美何如?三百九十一年前之孟夏,名也;雁山,省稱爾。其偉美何如?三百九十一年前之孟夏,江陰徐振之自臺州黃巖而南,登盤山嶺,記之曰:江陰徐振之自臺州黃巖而南,登盤山嶺,記之曰:望雁山諸望雁山諸峰,芙蓉插天,片片撲人峰,芙蓉插天,片片撲人 在雁蕩山梅嶺西麓。洞似一大在雁蕩山梅嶺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內有一石柱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內有一石柱懸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觀懸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觀音像。洞旁建一庵,明萬歷年間為音像。洞旁建一庵,明萬歷年間為茅篷,清康熙年間成庵宇,道光、茅篷,清康熙年間成庵宇,道

7、光、光緒、宣統(tǒng)年間又陸續(xù)興建。大殿光緒、宣統(tǒng)年間又陸續(xù)興建。大殿內由浙江美術學院雕成觀音坐像一內由浙江美術學院雕成觀音坐像一尊,目光慈祥,妙相莊嚴。藏于合尊,目光慈祥,妙相莊嚴。藏于合掌峰之中,洞高掌峰之中,洞高113113米,深米,深7676米。米。為雁蕩山第一洞天。進入山門即見天王殿。從山腳要經(jīng)歷為雁蕩山第一洞天。進入山門即見天王殿。從山腳要經(jīng)歷403403級逶迤石階,才達頂層大殿。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坐像,級逶迤石階,才達頂層大殿。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坐像,旁立十八羅漢塑像,巖壁上新增了三百應真,更顯出一派佛旁立十八羅漢塑像,巖壁上新增了三百應真,更顯出一派佛門氣象。洞頂有泉水三處,名洗心、漱玉

8、、石釜。仰望洞頂,門氣象。洞頂有泉水三處,名洗心、漱玉、石釜。仰望洞頂,中開一小罅,闊尺余,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中開一小罅,闊尺余,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一一線天線天”。在第七層朝外面巖壁觀看,左手面可見一指觀音,。在第七層朝外面巖壁觀看,左手面可見一指觀音,當中可見側面觀音像,右手面可見地藏王像。當中可見側面觀音像,右手面可見地藏王像。 以大龍湫、散水巖、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負以大龍湫、散水巖、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負盛名。這瀑布終年奔瀉不息,隨著季節(jié)、晴雨、風力的變盛名。這瀑布終年奔瀉不息,隨著季節(jié)、晴雨、風力的變化,形態(tài)各異。有的如匹練橫空,銀河倒掛;有的似珠簾

9、化,形態(tài)各異。有的如匹練橫空,銀河倒掛;有的似珠簾成串,煙雨霏霏;有的凌空飄灑,因風作態(tài)成串,煙雨霏霏;有的凌空飄灑,因風作態(tài). .號稱號稱“天下天下第一瀑第一瀑”的大龍湫瀑布位于馬鞍嶺西的大龍湫瀑布位于馬鞍嶺西3 3 公里處公里處, ,水從連云嶂水從連云嶂下來,高約下來,高約190 190 米。徐霞客曾在游記中寫道,每當大雨剛米。徐霞客曾在游記中寫道,每當大雨剛過,過,“怒濤傾注,變幻極勢,轟雷噴雪。怒濤傾注,變幻極勢,轟雷噴雪?!庇晁贂r,瀑雨水少時,瀑布從半空中飄忽而下,不到幾丈,猶如煙霧。微風吹來,布從半空中飄忽而下,不到幾丈,猶如煙霧。微風吹來,隨風飄轉,落入潭中,忽成圓圈,忽成曲線

10、,其狀恰似游隨風飄轉,落入潭中,忽成圓圈,忽成曲線,其狀恰似游龍戲水。清代袁枚在龍戲水。清代袁枚在大龍湫大龍湫詩中曰:詩中曰:“龍湫之勢高絕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天,一線瀑走兜羅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此詩寫出了大龍湫此詩寫出了大龍湫瀑布高懸的氣勢。瀑布高懸的氣勢。 在雁蕩山石柱門左側,巖在雁蕩山石柱門左側,巖削立削立100余米,環(huán)而成壑,壑余米,環(huán)而成壑,壑口兩崖如門,瀑從壑中北崖懸口兩崖如門,瀑從壑中北崖懸空下注,沖擊在半崖橫突空下注,沖擊在半崖橫突 出來的崖石上,如飛珠

11、碎玉般出來的崖石上,如飛珠碎玉般密空飄灑,因風作態(tài),煙雨蒙密空飄灑,因風作態(tài),煙雨蒙蒙,狀若梅雨,令人叫絕。清蒙,狀若梅雨,令人叫絕。清人梁祉游過梅雨巖后,寫詩一人梁祉游過梅雨巖后,寫詩一首:首:“巖上飛泉高百尺,巖前巖上飛泉高百尺,巖前碎玉擊寒石。青蘿濕處少人來,碎玉擊寒石。青蘿濕處少人來,滿地莓苔鹿承跡。滿地莓苔鹿承跡。”前兩句所前兩句所寫的景色依舊;后兩句,隨著寫的景色依舊;后兩句,隨著西外谷公路的開通,游人逐漸西外谷公路的開通,游人逐漸增多而成為歷史的陳跡。瀑下增多而成為歷史的陳跡。瀑下有潭,叫梅雨潭。潭淺而廣,有潭,叫梅雨潭。潭淺而廣,潭中有巨石橫臥。潭中有巨石橫臥。 在砩頭村西面在

12、砩頭村西面1 1公里處,巖谷公里處,巖谷壁立,懸瀑從六七十米高的崖壁立,懸瀑從六七十米高的崖端飛瀉而下,飄散多姿,與丹端飛瀉而下,飄散多姿,與丹屏翠壑相輝映,色彩繽紛,分屏翠壑相輝映,色彩繽紛,分外妖嬈。巖壁上有山洞,攀援外妖嬈。巖壁上有山洞,攀援而上,坐在洞口外眺,飛瀑好而上,坐在洞口外眺,飛瀑好似一張素絲織成的珠簾。如在似一張素絲織成的珠簾。如在旭日初升時,??梢姛煃箍澙@旭日初升時,常可見煙嵐繚繞之狀,妙不可言。山洞的東南之狀,妙不可言。山洞的東南角有石天窗,儼似樓閣欄檻,角有石天窗,儼似樓閣欄檻,憑欄四望,奇巒疊嶂,歷歷在憑欄四望,奇巒疊嶂,歷歷在目。只是由于過去未能處理好目。只是由于過去未能處理好農業(yè)生產與旅游的關系,散水農業(yè)生產與旅游的關系,散水巖的景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巖的景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未免有點令人感到遺憾。壞,未免有點令人感到遺憾。 19821982年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年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91999年榮獲年榮獲 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qū)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qū) 稱號稱號近年來,相繼榮獲國家級近年來,相繼榮獲國家級“衛(wèi)生山、安全山、衛(wèi)生山、安全山、文明山文明山”和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