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_第1頁
【最新】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_第2頁
【最新】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_第3頁
【最新】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_第4頁
【最新】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考點四考點四】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課標課標】列舉電力廣泛使用的史實,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列舉電力廣泛使用的史實,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講述愛迪生發明電器的故事,認識電器的廣泛使用對提高點。講述愛迪生發明電器的故事,認識電器的廣泛使用對提高人類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知道本茨和萊特兄弟的發明活人類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知道本茨和萊特兄弟的發明活動,了解汽車和飛機兩種交通工具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動,了解汽車和飛機兩種交通工具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響。1.1.時間:時間:1919世紀下半期開始。

2、世紀下半期開始。【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2.2.表現:表現:(1)_(1)_的發現和應用的發現和應用電力、電力、_。(2)(2)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_、發電機、電動機、家、發電機、電動機、家用電器等。用電器等。(3)(3)新新_的出現的出現汽車、汽車、_。(4)(4)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與應用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與應用_、電話。電話。3.3.核心:以電為核心,電力得到廣泛應用;人類社會跨入了核心:以電為核心,電力得到廣泛應用;人類社會跨入了“_”_”。新能源新能源石油石油內燃機內燃機交通運輸

3、工具交通運輸工具飛機飛機電報電報電氣時代電氣時代【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4.4.發明及影響發明及影響: :(1)(1)電氣方面電氣方面: :發明:美國發明:美國_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等電器,被稱為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等電器,被稱為“_”_”;愛迪生是把;愛迪生是把“電電”的福音傳播到人間的天使。的福音傳播到人間的天使。影響:影響:“電氣時代電氣時代”和和“_”_”的到來標志著現代工的到來標志著現代工業的崛起。業的崛起。愛迪生愛迪生發明大王發明大王鋼鐵時代鋼鐵時代【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北師大版義

4、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九年級上冊課件【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內燃機的發明與改進內燃機的發明與改進1876年德國人年德國人奧托發明了奧托發明了第一臺新式的第一臺新式的煤氣內燃機。煤氣內燃機。【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19世紀時,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世紀時,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卡爾卡爾本茨本茨 18851885年卡爾年卡爾本茨制造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汽油內燃機的汽車燃機的汽車。此后,汽車

5、發此后,汽車發展迅速,成為陸上重要交通展迅速,成為陸上重要交通工具,因此本茨被后人稱為工具,因此本茨被后人稱為“汽車之父汽車之父”。【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早期的汽車早期的汽車【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 19131913年美國人福特首先年美國人福特首先使用了汽車流水線裝配工藝使用了汽車流水線裝配工藝, ,大大提高了汽車產量,汽車大大提高了汽車產量,汽車開始進入普通家庭,美國因開始進入普通家庭,美國因此被稱為此被稱為“裝在輪子上的國裝在輪子上的國家家”。福福 特特【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

6、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美國福特美國福特V8型小客車(型小客車(1949年)年)美國美國1915年生產的福特年生產的福特T型車型車1903年福特年福特A型車型車1910年福特年福特T型車型車 【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 這是這是1919、2020世紀之交造出的世紀之交造出的“飛艇飛艇”。 19001900年年7 7月月2 2日,德國退役軍官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次飛行。日,德國退役軍官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次飛行。艇體是雪茄形氣囊,內充氫氣或氦氣,艇身下有兩個外掛吊艙,艇體是雪茄形氣囊,內充氫氣或氦氣,艇身下有兩個外掛吊艙,艙內

7、各裝一臺艙內各裝一臺1616馬力發動機,時速馬力發動機,時速2020英里。可載人、載物。但英里。可載人、載物。但是這種飛艇速度慢、造價高、機動性差、安全性低。是這種飛艇速度慢、造價高、機動性差、安全性低。【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飛機的發明者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萊特兄弟【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 19031903年年1212月月1717日上午日上午1010點鐘點鐘3030分,美國北卡羅來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在威爾伯納州的基蒂霍克,在威爾伯萊特協助下,奧維萊特協助下,奧維爾爾萊特操縱飛

8、行者萊特操縱飛行者1 1號飛機飛離地面,以號飛機飛離地面,以1212秒留空秒留空時間、時間、3636米飛行距離,記下了人類使用重于空氣的飛米飛行距離,記下了人類使用重于空氣的飛行器的首次動力飛行紀錄行器的首次動力飛行紀錄。 【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 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展的影響。【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項目項目人物人物主要成就主要成就電器電器 電燈、留聲機等電燈、留聲機等

9、動力機動力機奧托奧托18761876年,研制出第一臺新式的煤氣年,研制出第一臺新式的煤氣 18851885年,成功地設計并制造了第一年,成功地設計并制造了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福特福特19131913年,首先在汽車的生產中使用年,首先在汽車的生產中使用了了19031903年,成功地制造出人類歷史上年,成功地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第一架飛機愛迪生愛迪生內燃機內燃機卡爾卡爾本茨本茨汽車流水線裝配工藝汽車流水線裝配工藝萊特兄弟萊特兄弟【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 結合課本第9697頁的內容,想一想第二次工業

10、革命有何影響。【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2)(2)交通方面交通方面: :發明:發明:18851885年,德國年,德國_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油內燃機汽車;輛汽油內燃機汽車;19131913年,美國年,美國_首先在汽車生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19031903年,美國年,美國_制造出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飛行者1 1號號”。影響:影響:_被稱為被稱為“裝在輪子上的國家裝在輪子上的國家”,人類在交通運,人類在交通運輸領域開始進入輸領域開始進入“_”;

11、_”;汽車和飛機的出現迅速縮短了汽車和飛機的出現迅速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急劇地改變著人類的社會面貌和生活方式。人們之間的距離,急劇地改變著人類的社會面貌和生活方式。卡爾卡爾本茨本茨亨利亨利福特福特萊特兄弟萊特兄弟美國美國汽車時代汽車時代【最新】中學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8課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課件 北師大版 課件二、兩次工業革命之比較二、兩次工業革命之比較名稱名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間開始時間主要國家主要國家主要發明主要發明發明者發明者主要部門主要部門主要能源主要能源重要標志重要標志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818世紀世紀6060年代年代英國英國珍妮紡紗機、改良珍妮紡紗機、改良蒸汽機、火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