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第17課《愛蓮說》課堂教學實錄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第17課《愛蓮說》課堂教學實錄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第17課《愛蓮說》課堂教學實錄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第17課《愛蓮說》課堂教學實錄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第17課《愛蓮說》課堂教學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愛蓮說課堂教學實錄師:上課,同學們好!生:老師好(互相鞠躬)!師:大家在路上有點著急嗎?師:有點,其實在座的老師們也挺著急的,反正是晚了,咱們就沉住氣,雙休日應該是在家里休息,還把你們折騰到這里來上課,是不是心里有點不大情愿?生:還行吧,就是不能睡懶覺了。(老師哈哈大笑)師:大實話。師:在所有學科當中,你最喜歡語文的舉手。(一部分生舉起手)師:在所有學科中最不喜歡語文的舉手。(沒有學生舉手,堂下老師哄堂大笑)師:謝謝你們!大家都知道語文和英語是不一樣的,你們學的語文是母語,是祖國的語言文字,我一直給我的學生講一個道理,你們這么大的小孩,你們愛國是讓你們沖鋒陷陣去嗎?不是。這么大的小孩怎么愛國?

2、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愛國。那怎么才能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呢?認認真真寫好每一個漢字,認認真真說好每一句漢語,這就是熱愛母語的表現,這就是愛國的表現,記住了嗎,孩子們!生:記住了!(點點頭)師:好的,我們這節課學習愛蓮說,剛剛主持人已經說過了,課文已經發給你們了。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把文章讀一遍,誰來?讀請舉手。(學生舉手,老師指一名生讀文,老師給學生話筒)(學生1讀課文)師:嗯,很好,你讀得很好,沒有出現任何錯音,而且節奏把握得很好(臺下老師鼓掌)師:你們是初幾的學生?生:初一。師:學過這篇文章嗎?生:沒有師:是不是所有同學都讀得像他一樣好呢?我怎么有點不放心呢?同學,你來讀一遍。(指一生讀)(

3、學生2讀課文)師:好,請坐。(生坐下)師:同學們聽出問題來了嗎?聽出來了。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讀,來,你來讀。(學生3站起讀課文)師:嗯,請坐。師:后面這兩位同學總體讀得還可以,但是有問題了,和第一位同學相比出現了問題,什么問題?來,你給他指出來。生:第二位同學讀的有一部分是錯的,比如:“陶后鮮有聞”的“鮮”是三聲。師:來,注音。接著說。生:還有一個“晉陶淵明獨愛菊”不是“普”。師:我估計是看錯了(師笑),他肯定是能分別這兩個字的。生:還有一個“噫”不是一聲,是四聲。師:一聲是對的。后邊那個舉手同學,請回答。生:“甚蕃”他讀的一聲應該是二聲。師:應該是哪個音呀?生:應該是二聲。師:很好,注上音。還

4、有問題?(又有舉手的)生:老師,我聽那個女生讀的是“褻(xiàn)玩焉”,應該是“褻(xiè)玩焉”。師;這字也不太好寫,是吧?看這個字的結構,能解釋一下嗎?是把什么給拆開啦?生:把“衣”字給拆開啦,中間兒加了個“執”。師:好的,你請坐。同學們在紙上寫一寫這個字。(學生練習,老師巡視。)一起來讀課文。養成良好習慣,題目、作者、正文一起讀。(師起頭,生齊讀文章)(生讀完文章)師:你到黑板上把題目和作者寫下來。(一學生板書。到“頤”字時老師點撥)師:寫大點兒(師仔細看黑板,學生第三個字比前兩個字略大)。師:好,發現問題的舉手。來,你回答一下,發現了什么問題?師:你用紅筆寫,寫大

5、一點,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寫。(老師巡視)(老師提示板書學生把字寫大一點)師:發現問題的請舉手。哦你還發現問題了?來寫一下。你用黃色筆寫,這次就你發現問題了,其余學生沒發現。你寫大一點,其他同學仔細看。(“頤”的書寫筆順不對,老師大笑)發現問題的請舉手,你來,我相信你一定能寫好。寫大一點。師:為她鼓鼓掌!這才是正確的筆順。記住了,同學們,看清楚了嗎?好一起來說。(老師空寫筆順)按正確的筆順再寫一遍。看來這個字的筆順錯誤率挺高的。(學生練習本上練習)師:前幾天有個人問我,他說,程老師,寫字干嘛要講究筆順呢?不講究筆順不也能寫出這個字嗎?怎么回答他?生:我覺得如果倒插筆就寫不出這個字的方正來。像車載

6、的“載”。如果先寫下半部分有可能上半部分蓋不住下半部分,非常丑。師:說得非常好!那個同學還想講,來你說。學:如果倒插筆的話就會比較別扭。(舉例“過”字)師:漢字是有字理的,要研究字理,要注意每個字的順序,不能隨便寫;隨便寫就是沒有經過規范的訓練。同學們學語文課必須要經過規范的訓練。師:好,來看一下作者的名字。周不用說了,是作者的姓。那么“敦”字是什么意思?大家記下來,忠厚、誠懇的意思,“頤”是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嗎?生:我想是堅定不移的意思。(臺下老師笑)師:錯了,又誰在說呢?“頤”是這(指了指自己的臉頰)同學們臉頰這個地方叫頤。面部表情好,精神狀態好。(舉例“頤和園”)師:好了,我們這節課主要

7、干三件事。第一件事“讀”,剛才我們已經讀過了。第二件事“譯”,這是一篇文言文,作為初一的同學你們剛開始學文言文,在小學學過嗎?學過但是不多。第三件事就是有問題請同學們來問一問。如果你們沒有問題,我有問題要問一問你們。這節課就是干這三件事。那下邊請同學們來一起翻譯翻譯這篇文章,兩個人一組互相翻譯一下,開始。(學生開始兩人一組翻譯,老師邊巡視邊小聲和學生溝通)(3分鐘以后師詢問學生翻譯情況)師:好,翻譯完的舉手。(少數學生舉手)好,再等等;已經翻譯完的,如果有問題,就先畫出來。好,同學們。都翻譯了一遍,誰來給大家翻譯一下?請舉手。大家集中注意力,聽一聽他跟你翻譯的一樣不一樣。好,開始。(學生開始翻

8、譯)師:你沒有看原文,都背過了,你這么厲害呀!(一學生舉手)師:那位同學發現問題了.好,你來說。生:還有一部分沒有翻譯出來。師:好,你說。生:第一句“水陸草木之花”。應該是水生的陸地的草本木本的花。師:很好,翻譯文言文不能有遺漏。生:還有“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中的“甚”沒翻譯出來,應該是“特別”的意思。師:它是一個表示程度的副詞,還可以翻譯成“很”。你們在記嗎,同學們?(學生做筆記)生:還有一句“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中的“遠觀”沒有翻譯,可以翻譯為“遠遠的觀賞”。師:請你翻譯這一句。生:這一句的意思是,可以遠遠地觀賞,不可以摘下來在手中把玩。師:我覺得能翻譯到這個程度非常好。生:還有后面“

9、花之隱逸者也,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他這里沒有把“花之”翻譯出來。他只說了菊花是隱者。師:那怎么翻譯呢?生: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者,牡丹是花中的貴族。師:為什么這樣翻譯呢?生:(思考中)“謂”,我認為是“是”的意思,菊花是花中的隱者。師:知道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嗎?“者也”是什么句式?生:(思考)(另一位學生舉手,師點名回答)生2:我認為是排比。師:要單獨的把這一句摘出來呢?生2:擬人。師:好,你坐下。“者也”是判斷句,要翻譯出“是”字來。“謂”這里是“認為”。生3:他有一個沒有翻譯出來,“不蔓不枝”意思是不紛亂生長。師:很好!請坐。生4:還有“宜乎眾矣”翻譯得不是很準確,我的翻譯是“應該

10、有很多人”。師:哪一個應該翻譯成“應該”?生4:“宜”。師:很好,準確。生5:老師,我認為“香遠益清”翻譯得不是很準確。應該是香氣飄得越遠越清香。師:好。(指另一個學生)師:能不能重新翻譯一下呢?(學生開始翻譯,學生翻譯一半時)師:好,先停一停。這位同學,你前面三個句子翻譯得很好,之前咱們在這兒有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你為什么翻譯成什么什么是什么呢?這叫什么句式你把它翻譯成“是”。生:一個倒裝句。(老師笑了)師:他是一個好人。你們把這個叫什么?(底下一個學生說是判斷句)師:完全正確。同學們寫下來。這叫判斷句,判斷它是一個什么樣的性質、情況。(給還在站著的那個學生說)你翻譯出來了,但是你不知道它是

11、什么句式。我現在要告訴你,是判斷句。在這里有一個標志,你猜是哪一個字?生:“之”。(其他學生舉手)師:你說。生:我認為是“也”。師:很好!寫下來,同學們。“者也”在這里共同形成了判斷句。我們翻譯的時候要翻譯成“是”。明白了嗎?(老師指站著的那位同學)師:你繼續翻譯。(生接著翻譯)師:你這兩個句子翻譯的不一樣。(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師:你先說,“菊之愛”怎么翻譯?生:喜愛菊花的人。師:往下說。生:喜歡蓮花的,除我以外還有幾個人。師:除我以外,哪個字翻譯成“除”?生:(改正)和我一樣喜歡菊花的人。師:對啦!哪個字翻譯成“和我一樣”?生:“同”。師;寫下來了嗎?同學們?“同予”

12、就是和我一樣。這個“予”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生:我。師:前面出現過嗎?生;“予謂菊”。師;很好,在這里,“予”是什么詞性?生:名詞吧?師:“我”是名詞嗎?“你”、“我”“他”是名詞嗎?生:哦是代詞(學生恍然大悟)。師:是代詞,寫下來。“予”是一個代詞。你接著說。生:而喜歡牡丹的老師,我這兒沒翻譯出來。師:剛才好像有同學說了,回想一下。生:喜歡牡丹的應該還有很多人。師:好的,你坐。師:這一遍翻譯中的好多細節問題,我們就解決了。下面就請同學們重新再翻譯一遍。還是兩個人一起翻譯。開始。(學生開始翻譯,老師巡視)師:翻譯完了嗎?(學生點頭)好的。我們翻譯了兩遍,我覺得應該沒有問題了。究竟有沒有問題?有問

13、題的請舉手。你們要提出問題來。(學生們紛紛舉手)生:“陶后鮮有聞”的“鮮”我不知道可以翻譯成哪個字?師:知道的舉手。生:“鮮”應該是“極少”的意思。師:現在還用這個字嗎?生:鮮少。(老師笑了笑)師:鮮為人知。就是很少有人知道。還有問題的舉手說。生:中通外直,為什么翻譯成它的莖和干是直的?是通的?而不翻譯成正直的品性。師: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沒有人說不能翻譯成“正直的品性”。生:同學們都翻譯成“它的莖和它的干是直的”。師:這個同學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誰來回答?好,你來回答。生:我覺得他應該是有兩種意思。字面上的意思是說“它的莖和它的干中間是貫通的,外面是筆直的”。師:也就是說它是空心的。生:

14、它的引申意思是(老師激動地打斷了他)師:你說它叫什么?生:引申的意思。師:你們懂嗎?同學們?(同學們說懂)寫下來。引申的意思。接著講。生:這位同學說得對,他引申的意思就是指喜歡蓮花,喜歡它這個正直的品質。根據蓮花聯想到這一品質。師:蓮花哪有正直的品性?它又不是人。生:借蓮花來描寫君子,借物喻人。把君子比作蓮花,借蓮花的枝干,寫出君子的正直品性。師:那就是說在這篇文章中只有“中通外直”可以引申?生:老師,我覺得有很多句都有引申義。師:請一一道來。生:“出淤泥而不染”。把“淤泥”比做污穢。在污穢中不會被污染。師:你講的還是可以的。請坐。(指另一生回答)生:“濯清漣而不妖”。這一句。指君子有自己的品

15、德,而不驕傲。師:這句字面意思是什么?生:用清水洗滌而不妖艷。師:引申義是什么?生:君子有非常高尚的品行,而不去彰顯。師:我覺得翻譯的不錯,理解的很到位。(老師高興)還有嗎?你說。(指另一名學生)生:我認為“不蔓不枝”的意思是不去過度依賴他人,不趨炎附勢,有自己的主見。師:怎么能這樣理解呢?生:因為“不蔓不枝”的字面意思是旁邊生長枝干,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被外界所干擾。師:“蔓枝”的字面意思怎么翻譯?生:往旁邊生長枝干。師:用一個詞來形容,它不往旁邊什么?(學生思考)請坐,(指另一名學生),你說。生:“不蔓不枝”就是有自己的自制力,自己應該生長在哪兒就生長在哪兒,不該瘋狂生長。師:你說的還是引申

16、義,咱們先說它的字面意義。有一個詞叫“枝枝蔓蔓”什么意思?生:雜亂無章。師:對,有一點亂。見過那個牽牛花,它攀著東西向上爬,互相纏繞著。枝枝蔓蔓纏繞著,是這樣嗎?攀附在別的東西上。(有學生舉手)師:你說。生:不愿意依附。師:好!生:不當寄生蟲。師:(老師大笑)很好,請坐。我覺得咱們開始讀懂這篇文章了。這非常好,當然,這枝蔓可以有另一種翻譯,旁逸斜出。一個植物應該按照它原來的樣子去集中生長,不要旁逸斜出。作為一個人來講,不要有一些雜念,亂七八糟的東西,是這樣嗎?孩子。這四個字我們理解到了嗎?文中還有沒有其他引申義呀?(學生紛紛舉手)生:還有“香遠益清”這句話,字面意思是香味兒飄得越遠越清幽。作者

17、把蓮花寫出來,它不僅自身擁有優秀的品質,它還要把自己優秀品質向外發揚光大。師:發揚光大,可以(老師笑),這樣理解有道理,孩子,我問你,你說中國古代很久遠的人,比如說孔子,屈原都經歷了兩千多年了,夠遙遠了吧?但是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他們的芬芳。生:我覺得還是他們那些優秀的品質傳承了下來。師:歷史越悠久,它的味道越生:醇香。師:好!生:我想補充一下那位同學說的“出淤泥而不染”,他剛才用的“淤泥”的本義,君子不會跳泥坑吧。(老師笑)師:很好,接著說。生:君子不是小豬佩奇,他不會跳泥坑。(哄堂大笑)師:那你怎么理解呢?生:這個“淤泥”我認為是指古代官場的亂世,應該是指從亂世之中出來。師:他所生活的那個生:

18、“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臺下掌聲響起,老師豎起大拇指)師:你真不簡單,這是誰的話?你知道嗎?生:屈原。師:對,能說出屈原,你真厲害!請坐,我說你將來不得了,其他同學你們在寫嗎?你看你們同學那么優秀,比老師還厲害。這里的“淤泥”是指惡劣的生活環境,包括政治環境。(學生做筆記)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愛蓮說這篇文章的主旨。哪個同學來概括一下。我叫個不舉手的同學,請你來說。生:抒發了作者的感嘆。師:這句話有點籠統。生:喜歡蓮花的人很少。(老師帶有期盼的表情)師:我和這位同學有個對話,大家認真聽。同學,你覺得作者寫這篇文章絕不僅僅是喜歡蓮花這一種花,他好像另有深意,這個深意就是這

19、個蓮花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生:精神。師:這種精神我們通過剛才對句子引申義的分析,你是不是已經理解到了呢?(學生點頭)這篇文章是作者通過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了對像蓮花一樣品格的人的慨嘆。他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是什么人呢?你能不能用書中的一句話來概括。生:君子。師:說得非常好!請坐,你理解了,同學們注意啦!(老師黑板上寫“君子”兩個字)愛蓮說就是作者借蓮花來表達自己的人格范式,對一種人格的追求,就是君子人格。(老師黑板上書寫人格兩字)這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或者叫主旨。那大家產生問題了嗎?當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主旨,大家產生問題了嗎?(生舉手,老師指一名同學回答)生:我產生一個疑問。寫“牡丹花之富貴

20、者”,又寫了一個菊花,“花之隱逸者也”,是不是在反襯蓮花呢?師:太棒啦!(老師豎起大拇指)同學們的思維開始朝著正確方向發展了。生:老師,我還想再說一下。(老師請同學回答)生:我個人認為他寫牡丹,是在寫唐朝的富強,就寫他們對牡丹的喜愛(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老師請學生坐下,這時一生舉手,老師指其回答問題)生:既然有一句“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說當時官場黑暗,作者對當時的官場很厭惡,也非常抵觸當時這個黑暗的官場。(老師點頭)師:同學,咱們回到剛才那位男同學說的問題。既然寫蓮花,為什么還要寫牡丹和菊花呢?生:用這兩個花來反襯蓮花高尚的品質。師:怎么反襯它的呢?生:牡丹是唐朝人所喜愛的,牡丹象征貴族。師:

21、那菊花呢?生:厭惡官場而選擇歸隱的那類人。師:好(學生舉手,老師指另一名同學回答)生:文章中說“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代表著歸隱山林的那類人比較自由。牡丹象征著一種富貴,因為它鮮艷的紅色是貴族所喜愛的。師:有道理。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說明它是一個非常純潔,正直的一種花,借另外兩種花更加反襯出來,這種花的純潔和正直。它雖然出自很復雜的環境,但它依然很純潔,就像作者一樣。他希望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之下,像蓮花一樣品行正直,方正,純潔。師:很好!咱兩個有一個對話,大家注意聽。師:喜歡菊花的是誰阿?生:陶淵明。師:陶淵明喜歡菊花,實際喜歡什么?生:喜歡自由,向往自由。師:陶淵明原來在官

22、場里,后來不做官了,跑到田園里,隱居起來,成為隱士。官場污濁,我躲開還不行嗎?我不和你玩兒了,我就自己潔身生:潔身自好。師:“菊花之隱逸者也”,它是花中的隱士,隱士的特點在于回避什么?生:回避世俗的紛亂。師:好,回避矛盾。牡丹富貴,人們都追求富貴,是這樣嗎?生:對。師:蓮花呢?你說。生:蓮花是君子師:它既不怎么,又不怎么。生:它既不富貴也不師:它既不像菊花一樣生:它既不像菊花一樣那樣潔身自好。師:那它像什么呢?生:這(思考,有其他學生舉起手來)師:這個官場污濁,他躲起來了嗎?生:沒有。師:而是什么呢?生:敢于面對污濁的官場。師:對了,敢于面對,用一個詞,敢于“擔當”,寫了嗎?(學生做筆記)好,

23、你再說牡丹象征著富貴,那就是有錢。大富大貴,周敦頤追求嗎?生:不追求。師:他追求什么?生:我認為他追求有擔當,不圖功利、名利的君子。師:好,請坐。(一生舉手,師點名回答)生:周敦頤認為,躲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還要做一個君子,而不是做一個貪財貪利的。“牡丹花之富貴”“宜乎眾矣”說明喜歡牡丹的人很多,人們都在去追求,而他在追求一種擔當,當個有君子人格的人。不隱居,也不去追求這種富貴,這就是君子人格。師:說得很好,你來說(指另一名舉手的同學)。生:我認為他寫的是這三種人對待亂世的態度,菊花是選擇了逃避;牡丹是富貴者,所以他選擇了接受;而蓮花選擇了用自己的品性,用自己清高的品性去改變。也就是逃避、接

24、受與改變這三者。周敦頤最喜歡的是蓮花。用美好的品質去改變這個亂世,去改變這個污穢的世界。師:很好,思維總是高一個層次。請坐。(指另一名舉手的同學回答問題)生:我認為作者在這個地方寫蓮花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寫出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師:是的,這個問題我下邊兒正打算解決呢。同學們,我們理解的還真的是不錯,明白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作者寫菊花和牡丹是來襯托蓮花,這是一種寫作的手法,很值得大家來借鑒吧。當我們明白了這些問題之后,又一個問題就產生了。剛才說“托物言志”的那個同學請站起來,我和你有一個對話,其他同學認真聽。我覺得周敦頤太麻煩,你想要做君子,就直接說唄,我既不想當陶淵明,我也不想大富大貴

25、,我就想做個君子,為社會做貢獻,我不追求名不追求利,這樣別人一看多清楚多明白啊。為什么還要繞著彎兒的弄一個菊花弄一個牡丹?你回答我孩子。生:這個地方,它表現的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師:我說的那樣也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直接,這樣不好嗎?為什么要拐著彎兒說?生:這樣寫是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師:我這也是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啊。我也沒否定(臺下老師笑)。生:有了前面的反襯之后顯得他這個人格更加的高尚。師:直接寫就不能凸顯人格的高尚嗎?老師故意和你較真兒,其實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啊。(有同學舉起手來,老師請他回答)生:我認為這個地方不可以直接寫出來,因為他即使不喜歡歸隱,也不喜歡大富大貴,他也不能直接說,他畢竟要對先人保持尊重,不能直接罵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