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72018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八年級歷史綜合測試題2018.1一.選擇題:L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 隨后的一百余年里, 外國人通過條約管束控制中國政府,合法地剝奪榨取中國人民。不僅 使中國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歷程,也促進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材料表 明近代中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A.改革政治體制B.發展民族工業C .反侵略反封建D .推 翻軍閥統治2 .我國首部禁毒法于 200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歷史上國際聯盟曾把 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為“國際禁毒日”;1987年聯合國把虎門銷煙 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這是為了紀念“全球禁毒第 一人”(
2、)A.林則徐 B .關天培 C .左宗棠 D .鄧 世昌3 .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到:“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連頭帶尾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 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社會的中樞。”下列關于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敘述正確的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爆發于1856年A. B爆發的直接原因是鴉片輸入美俄兩國為幫兇. C . D .4 .美國學者杰明艾爾曼說:“鴉片戰爭對中國國內影響不是太大,只限于廣東一帶,當時的問題是太平天國,大概幾百萬中國人死去,中國的經 濟中心江南一帶都亂了 把清朝的元氣消耗得很厲害,導致國力衰減。作者認為()A.鴉片戰爭使中國成為了半殖民
3、地B.太平天國運動推翻了清王朝C.太平天國運動嚴重破壞經濟發展D.鴉片戰爭有利于中國近代化5 .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后則變為“投資+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甲午戰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加速發展B.甲午戰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馬關條約讓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6 .“東交民巷的大炮注視和監督著紫禁城,象征著條約制度的權威和中國的國將不國”材料中導致中國“國將不國”的條約是()A.尼布楚條約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7 . 了解因果關系,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之一。學完“
4、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這一單元,小華歸納了以下因果關系,錯誤的是()A.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一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8 .第二次鴉片戰爭一一列強的侵略從商品入侵轉變為資本入侵C.甲午中日戰爭一一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一清政府完全變成“洋人的朝廷”8,汪林茂在層級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評論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 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這輛列車。”據此可見()A.洋務運動的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變法沖擊了陳舊腐朽的舊文化,具有啟蒙意義C.辛亥革命乃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
5、的里程碑D.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興辦公共工程進行社會救濟擴大工業生.A.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 C.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9.19世紀60年代初,清朝統治集團中出現了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 沂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 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他們為興辦洋務, 都曾寫過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書信往來,商議討論。那么,他們的奏 折和書信中,頻頻出現的詞匯應該是()A.師夷長技、自強B .民主、科學、新青年C.民族、民權、民生 D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0 .全球通史記載:“我在西雅圖看到許多婦女在超市的棄貨堆里找 尋剩余的食物,我在紐約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們在丟棄的罐頭聽里 找剩肉,,”
6、對此,美國羅斯福總統采取的措施有(增加農業產量產規模A.C.11 .右圖解讀最準確的是(有了這些洋槍洋炮,就可以自強了B.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D.民主科學思想的傳播12 .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所傳播的西方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將統 治中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打開了缺口。這說明戊戌變法() A.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學說深入人心C.創立了君主立憲政體D.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13 .同盟會會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林伯渠說:“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 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殺頭。后來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 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個神圣未必就要殺頭,但為人民所拋棄是沒有 疑問的。” “民主
7、主義成了正統”與近代哪一人物有關?()A.康有為B.李鴻章C.孫中山D.毛澤東14 .徐中約曾說:“它結束了長達兩千余年的王朝時代,中國不再隸屬于 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歸屬于全體民眾。”這里的“它”是指() A.洋務運動B .戊戌變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運動15 .陳炯明發動廣州兵變,欲置孫中山于死地。胡適從另一個側面評論此 事:陳派軍人這一次趕走孫文的行動,也許有可以攻擊的地方;但我們反 對那些人抬出“悖主” “犯上”“叛逆”等來做攻擊陳炯明的武器。說明胡適()A.被陳炯明收買B .反對舊道德 C .否定三民主義D.提倡白話文 16. ”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
8、?一一原來是 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求卷到遠東。”這是中華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 色中華中的幾句詩。其創作背景是()A.五四運動的爆發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C.紅軍長征的結束D.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7.有學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來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經歷一個始而言技(學技術),繼而言政(學制度),進而言教(學思想)的過程。這一系 列學習活動的共同目的是()A.救亡圖存B .鞏固清朝統治C .向西方學習D .發展資本主義18.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學生舉行示威游行,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 賊” “還我山東” “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我們把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稱為()A.五四精神B .長征精神C.紅巖
9、精神D .井 岡山精神19.據載: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獲悉,他于5月2日將此消息告訴北大學生5月3日晚,北大全體學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學生舉行動員大會,提出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國近代一 場著名運動的情景,這場運動()A.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C.斗爭主力始終是無產階級D.終被北洋政府鎮壓而失敗20.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青人參加 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上的一條游艇中繼續討論。”費正清所說的 會議()A.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B .標志著第一次國
10、共合作形成C.決定發動秋收起義D.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21 .毛澤東相繼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在理論上論證了中國的革命道路。 “革命道路”是指()A.打倒列強,除軍閥 B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C.和平民主建國D .社會主義革命道路22 .新華社特稿在歷史關節點上這樣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奮斗歷程,走了整整 28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后經歷了 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五個關鍵階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B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C.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D .
11、召開遵義會議23,201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 80周年。小明同學和父母一起參加了 “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團。到達陜北后,媽媽問了小明四個問題,小明回答錯 誤的是()A.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長征開始的主要原因B.紅軍四渡赤水,跳出了敵人的包圍C.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長征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24.20世紀中期以來,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改革生產關系、以圖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努力,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下列對有關國家經濟改革的敘述,正確的是()A.各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早于農村改革B.匈牙利改革沒有觸及計劃經濟管理體制C.蘇聯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D.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
12、義道路25.某班板報出現了如下版塊:“開天辟地” “北伐凱歌” “星火燎原” “萬里長征”。這期板報最合適的主題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B.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C.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D.科學技術的成就二.材料解析題:26 .近代先進的中國人不斷學習西方,尋求變革,推動了社會進步。閱讀 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62年京師同文館學生跟洋教頭學外語1872年留美幼童在輪船招商局前合影(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倡導維新的人物,無一不受到西方的影響。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 能洞悉中國病源所在的為嚴復。他復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優勝 劣敗、適者生存
13、的原理,闡發救亡的論證。郭廷以近代中國 史綱(2)根據材料二,嚴復維新救亡的理論來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 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孫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這一思想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有什么重要作用?27 .民主和法制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重大進步,也是近代中國人民為之奮斗的目標,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發展工商業;訓練新式陸海軍;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一摘編自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八年級(上)材料二 (辛丑條約)簽訂后,清王朝的統治風雨飄搖。為建立資產階級 民主共和國,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終于推翻了兩千多年的 帝制。摘
14、編自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 (政治文明歷程)問題:(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國近代史上兩個重大歷史事件及其試圖建立的兩種政治體制分別是什么?(2)分析上述兩件事件的歷史意義。28 . “中國夢”是中國人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之夢。近代 以來,輩輩仁人志士,為追求“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幾多教訓,幾多啟 示。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中體西用】材料一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 國欲自強,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鴻章的一種什么主張?李鴻章所搞的洋務運動有人認 為是成功的,有人認為是失敗的,你的觀點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15、立憲之夢】材料二 梁啟超認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夢喚醒,始自甲午戰敗”。有 人認為戊戌變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憲時目標和理想,在經濟上呢,它 要推動民菇工商業的發展。(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戰敗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以康有為、梁啟超為 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希望通過改革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 國家。但改革最終失敗。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共和之路】材料三 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勒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3)依照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體制的“民國”? ( 2分)其勝利果實被誰篡奪?【思想風暴】(4)辛亥革命失敗后,一些先進中國人認為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
16、封建思想 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為批判封建文化,主張學 習西方文化,提出了哪兩大口號?【規律揭示】(5)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中國人對救國道路的探索,在對西方的學 習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規律?29.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紅軍長征出發前,既不做深入細致的政治動員,也不 做長途行軍作戰的準備。他們把突圍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行動緩慢, 始終擺脫不了敵人。材料三 紅軍連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人員折損過半,只 剩3萬多人。紅一方面軍原來準備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蔣介石調 集重兵布成口袋陣,企圖一舉消滅紅軍。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陜甘邊界,綿延幾百千米,到處是野草叢生的沼澤和 散發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動汽車的商業化運營模式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家居市場2025年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創新模式下的家居行業產業創新研究報告
- 電池生產廠家考題試題及答案
- 家具行業設計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實踐探討試題及答案
- 職業防護測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施工現場安全教育與培訓中的應用報告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計算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全球流媒體市場2025年競爭格局及內容創新模式深度報告
- 電腦采購面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音樂試題及答案
- 如何閱讀文獻
- DB45T 1551-2017 高等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
- 《用友渠道政策》課件
- 公安機關涉案財物管理
- 藍色插畫風試用期員工轉正述職模板
- 財務管理風險與報酬
- 病句真題訓練100道
- 2024版區域代理合同書
- 單位定制茶葉合同范例
- 新《學前教育法》知識講座課件
- 外墻三明治板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