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與人機工程_第1頁
自行車與人機工程_第2頁
自行車與人機工程_第3頁
自行車與人機工程_第4頁
自行車與人機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行車的人機工程學自行車的人機工程學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后,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 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輪。 在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通常稱其為“自行車”或“腳踏車”;在港澳則通常稱其為“單車”,在日本稱為”自耘車“。 日常生活中自行車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當您使用和看到這些自行車時,您是否思考過自行車為什么會被設計成這種形式?您是否了解自行車的發展歷程呢? 自行車的誕生與發展已有幾百年了,在自行車的發展歷程中自行車的結構有過幾次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使自行車的設計發展中出現過“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

2、花明又一村”。每一次重大的變化都是自行車的設計思想上的一個大的突破,每一次大的變化都使自行車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自行車的發展史種類公路競賽車12下坡越野車3登山越野車4場地越野車6場地競賽車5 折疊自行車7多功能越野車8一般通勤車公路競賽車12下坡越野車自行車的結構 自行車的車架、輪胎、踏腳、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分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導向系統: 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分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并保持車身平衡。驅動系統:由腳蹬、中軸、牙盤、曲

3、柄、鏈條、飛輪后軸、后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條、飛輪、后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 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駛、確保行車安全。前叉部分: 自行車設計國家標準規定:車把前叉軸線與通過輪心的地面垂直線的交點到地面的距離不小于輪半徑的15%,不大于輪半徑的60%。前叉部分12車把部分3腳踏部分4鞍座部分6車輪部分5 車架部分 這是關系到操縱和制動性能的主要部件。例如山地車,車把的寬度以中青年男子的肩寬480mm,手掌寬度100mm為參照,設計時考慮手掌中央與車把把套的中央為接觸點,這樣可使整車受力平衡,具備安全可靠

4、的操縱車把和剎車制動的有利條件。車把部分:腳踏部分: 腳踏分為水平腳踏、自鎖腳踏和腳帶腳踏。水平腳踏即我們平日所見的腳踏,腳和腳踏是分開的。自鎖腳踏需使用專用配套自鎖鞋,如果是長時間騎行會感覺輕松很多,因為一只腳踩下去的同時另一只腳還可以往上提,一般來說可以省力25%。 根據自行車國家標準:1、腳蹬面朝上放置時,自行車向一傾斜 25,腳蹬上的零部件不觸及地面。2、腳蹬中心與泥板轉到任意角度時的間隔距離必須大于或等于89mm。車架部分: 車架是自行車的主要部件,它與車把、前叉和前后車輪連接,承載著騎車人的全部重量,分前三角和后三角兩部分。車架的前后部分都應具有一定的剛性和彈性。從而確保不同的道路,安全穩定的行駛。車輪部分: 車輪部分分前輪和后輪,它是由前、后軸、輻條、內外胎組成,以承受自行車和騎行者的總重量,并通過腳蹬驅動,推動車輛前進。 據有關資料介紹,腳踏力和車輪啟動力距是1:20。為了更好地發揮車輪的氣動力,則要提高車輪部件的質量,就應選用高韌性、高彈性的輕質耐磨輪胎。鞍座部分: 人處于坐姿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