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詳細講解_第1頁
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詳細講解_第2頁
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詳細講解_第3頁
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詳細講解_第4頁
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詳細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聯系人:李超智 24小時咨詢專線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工程軟件研究所建筑工程軟件研究所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一、新規范出臺的目的及背景一、新規范出臺的目的及背景二、材料的選擇二、材料的選擇三、三、荷載及變形值的規定荷載及變形值的規定四、設計計算四、設計計算五、構造措施五、構造措施六、規范的不足六、規范的不足新規范出臺目的、背景新規范出臺目的、背景 在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引起原因中,施工安全管在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引起原因中,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很多、帶有普遍性,且常為主要原因,但是理

2、方面的因素很多、帶有普遍性,且常為主要原因,但是,造成事故的技術安全原因卻相當明顯和突出。這就提醒,造成事故的技術安全原因卻相當明顯和突出。這就提醒我們,建筑安全技術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礎和保障。我們,建筑安全技術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礎和保障。 建筑安全技術工作的薄弱、滯后、不適應及不被認真重視建筑安全技術工作的薄弱、滯后、不適應及不被認真重視的情況,成為重大事故發生的主要或重要原因。的情況,成為重大事故發生的主要或重要原因。 此規范的出臺,填補了模板安裝工程沒有規范指導的局面,此規范的出臺,填補了模板安裝工程沒有規范指導的局面,為安全技術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安全技術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3、新規范功能及特點新規范功能及特點(1) (1) 明確了荷載取值以及各種模板的基本設計指標;明確了荷載取值以及各種模板的基本設計指標;(2) (2) 明確了面板、主次龍骨的強度撓度計算方法和公式;明確了面板、主次龍骨的強度撓度計算方法和公式;(3) (3) 明確了模板計算依據;明確了模板計算依據;材料的選用材料的選用 為了保證模板結構的承載能力,新規范中鋼材宜采用為了保證模板結構的承載能力,新規范中鋼材宜采用Q235Q235鋼和鋼和Q345Q345鋼,鋼,而原來的而原來的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和和大模板技術規程大模板技術規程中只提到了中只提到了Q235Q235鋼,對于鋼,對于16m

4、m16mm厚的鋼材,其抗彎強度由厚的鋼材,其抗彎強度由215215310310。新規范中沒有提到對拉螺栓的材料要求新規范中沒有提到對拉螺栓的材料要求, ,大模板技術規程大模板技術規程中要求對拉螺中要求對拉螺栓材質應不低于栓材質應不低于Q235Q235的鋼材。(注意下表與組合模板一致)的鋼材。(注意下表與組合模板一致) 材料的選用材料的選用 新模板技術規范中增加了采用鋁合金型材作為建筑模板結新模板技術規范中增加了采用鋁合金型材作為建筑模板結構或構件,并給出了鋁合金型材的機械性能表。構或構件,并給出了鋁合金型材的機械性能表。 板材中直接給出了板材中直接給出了竹竹、木膠合板、木膠合板、復合纖維模板復

5、合纖維模板的參數性的參數性能值,并對材料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具體可查看附錄能值,并對材料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具體可查看附錄A A提供的表。提供的表。荷載及變形值的規定荷載及變形值的規定 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荷載設計值荷載設計值 荷載組合荷載組合 變形值規定變形值規定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永久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永久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 G1k1k)應根據模板設計圖紙)應根據模板設計圖紙計算確定。肋形或無梁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應按表計算確定。肋形或無梁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應按表4.1.14.1.1采用。采用。模板構件的名稱模板構

6、件的名稱木模板木模板定型組合鋼模板定型組合鋼模板平板的模板及小梁0.300.50樓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0.500.75樓板模板及其支架(樓層高度為4m以下)0.751.10注:除剛、木外,其它材質模板重量見本規范附錄B中的附表B。4.1.1 4.1.1 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 kN/mkN/m2 2)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2 2、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 G2k2k),對普通混凝土可采用),對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24kN/m3 3 ,其它混凝土可根據實際重力密度或按本規范附,其它混凝土可根據實際重力密度或按本規范附錄錄B B表表B B確定。

7、確定。 3 3、鋼筋自重標準值(、鋼筋自重標準值(G G3k3k)應根據工程設計圖確定。對一)應根據工程設計圖確定。對一般梁板結構每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的鋼筋自重標準值:樓板般梁板結構每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的鋼筋自重標準值:樓板可取可取1.1kN1.1kN;梁可取;梁可取1.5kN.1.5kN.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4 4、當采用內部振搗器時,新澆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當采用內部振搗器時,新澆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側壓力標準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2121022.0vtrFcHFcc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

8、N/m324kN/m3;t0t0新澆筑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新澆筑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 h),可按實測確定。),可按實測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t0=200/(T+15)t0=200/(T+15)計算(計算(T T為混為混凝土的溫度凝土的溫度);取);取2h2h;T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20;V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m/h1.5m/h;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總高度,取3.05m3.05m;1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外加劑影響

9、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1.2;2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小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小于于30mm30mm時,取時,取0.850.85;50-90mm50-90mm時,取時,取1.01.0;110-150mm110-150mm時,時,取取1.151.15。;。;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永久荷載永久荷載) ) 新澆混凝土模板側壓力計算公式是以流體靜壓力原理為基新澆混凝土模板側壓力計算公式是以流體靜壓力原理為基礎,并結合澆筑速度與側壓力的國內試驗結果而建立的,礎,并結合澆筑速度與側壓力的國內試驗結果

10、而建立的,考慮了不同密度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坍落度和摻緩凝劑的考慮了不同密度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坍落度和摻緩凝劑的影響等因素。它適用于澆筑速度在影響等因素。它適用于澆筑速度在6m/h6m/h以下的普通混凝土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及輕骨料混凝土。及輕骨料混凝土。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可變荷載可變荷載) ) 可變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可變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 Q1k1k),當計算模板和直),當計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時,均布活荷載可取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時,均布活荷載可取2.5kN/m2.5kN/m2 2,再用集,再用集中荷載中

11、荷載2.5kN2.5kN進行驗算,比較兩者所得的彎矩值取其大值;進行驗算,比較兩者所得的彎矩值取其大值;當計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時,均布荷載標準值可取當計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時,均布荷載標準值可取1.5KN/m1.5KN/m2 2 ;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均布;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均布荷載標準值可取荷載標準值可取1.0KN/m1.0KN/m2 2 。注:注:1 1、對大型澆筑設備,如上料平臺、混凝土輸送泵等按實際情況計算;采用布料機、對大型澆筑設備,如上料平臺、混凝土輸送泵等按實際情況計算;采用布料機上料進行澆筑混凝土時,活荷載標準值取上料進行澆筑混凝土時,活荷載

12、標準值取4kN/m4kN/m2 2. .2 2、混凝土堆積高度超過、混凝土堆積高度超過100mm100mm以上者按實際高度計算。以上者按實際高度計算。3 3、模板單塊寬度小于、模板單塊寬度小于150mm150mm時,集中荷載可分布于相鄰的時,集中荷載可分布于相鄰的2 2塊板面上。塊板面上。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可變荷載可變荷載) ) 2 2、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 Q2k2k),對水平模板),對水平模板可采用可采用2kN/m2kN/m2 2,對垂直模板可采用,對垂直模板可采用4kN/m4kN/m2 2,且作用范圍在,且作用范圍在新澆筑混凝土側壓力的

13、有效壓頭高度之內。新澆筑混凝土側壓力的有效壓頭高度之內。 3 3、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 Q3k3k),可按表),可按表4.1.24.1.2采用。采用。 表表4.1.2 4.1.2 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 kN/m kN/m2 2)注:作用范圍在有效壓頭高度以內。向模板內供料方法向模板內供料方法水平荷載水平荷載溜槽、串筒或導管2容量小于0.2m m3 3的運輸器具2容量為0.2-0.8m m3 3的運輸器具4容量大于0.8m m3 3的運輸器具6原大模板技術規程中沒有荷載標

14、準值荷載標準值( (可變荷載可變荷載) ) 活荷載標準值系根據以往模板工程的實踐和經驗,總結確活荷載標準值系根據以往模板工程的實踐和經驗,總結確定了共三項活荷載。一是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并僅為豎定了共三項活荷載。一是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并僅為豎向作用到面板上,從上到下分別遞減傳于支架立柱,此外向作用到面板上,從上到下分別遞減傳于支架立柱,此外對面板及小楞還應以集中荷載對面板及小楞還應以集中荷載2.5kN2.5kN作用于跨中,取兩者作用于跨中,取兩者中最大的一個內力彎矩值作為設計依據才能保證安全。其中最大的一個內力彎矩值作為設計依據才能保證安全。其次是振搗混凝土時產生對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均布活荷載

15、,次是振搗混凝土時產生對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均布活荷載,其值考慮作用于垂直面的要大于水平面的均布荷載,主要其值考慮作用于垂直面的要大于水平面的均布荷載,主要是從保證模板結構安全的角度來考慮的。第三是往模板內是從保證模板結構安全的角度來考慮的。第三是往模板內傾倒混凝土時,對豎直模板側面產生的水平活荷載,并以傾倒混凝土時,對豎直模板側面產生的水平活荷載,并以傾倒工具容積的大小來決定其值,其作用范圍在有效壓頭傾倒工具容積的大小來決定其值,其作用范圍在有效壓頭高度以內來考慮。高度以內來考慮。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

16、0009-2001GB50009-2001(20062006年版)中的規定計算,其中基本風壓年版)中的規定計算,其中基本風壓值應按該規范值應按該規范D.4D.4中中n=10n=10年的規定采用,并取風振系數年的規定采用,并取風振系數z z=1=1。 基本風壓值系按現行國家標準基本風壓值系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GB50009-2001(20062006年版)的規定采用的。由于模板使用年版)的規定采用的。由于模板使用時間短暫,故采用重現期時間短暫,故采用重現期n=10n=10年的基本風壓值已屬安全。年的基本風壓值已屬安全。 原扣件范中風荷載規定:原扣

17、件范中風荷載規定:W。取。取50年基本風壓值年基本風壓值oSZkWUUW7 . 0荷載設計值荷載設計值1 1、計算模板及支架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計算模板及支架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系數);系數);2 2、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值。值。3 3、荷載分項系數應按表、荷載分項系數應按表4.2.34.2.3采用。采用。荷載設計值荷載設計值表4.2.3 荷載分項系數荷載類別荷載類別分項系數分項系數i i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

18、(G1k)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1、當其效應對結構不利時: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35;2、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一般情況應取1;對結構的傾覆、滑移驗算,應取0.9.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鋼筋自重標準值(G3k)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標準值(Q1k)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一般情況下取1.4;對標準值大于4kN/m2的活荷載應取1.3。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2k)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3k)風荷載(Wk)1.4荷載設計值荷載設計值 4 4、鋼面板及支架作用荷載設計值可乘以系數、鋼面

19、板及支架作用荷載設計值可乘以系數0.950.95進行折進行折減。當采用冷彎薄壁型鋼時,其荷載設計值不應折減。減。當采用冷彎薄壁型鋼時,其荷載設計值不應折減。 對鋼的面板及其支架的設計規定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對鋼的面板及其支架的設計規定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準鋼結構設計規范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GB50017的規定,該規范中對臨時的規定,該規范中對臨時性的結構強度設計值沒有做出提高的規定,而我國性的結構強度設計值沒有做出提高的規定,而我國混凝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GB50204-92第第2.2.22.2.2條明確條明確做出了提高做出了提高17.

20、6%17.6%的規定,且在使用中也未發現有什么問的規定,且在使用中也未發現有什么問題,因此,我們也將荷載設計值乘以題,因此,我們也將荷載設計值乘以0.950.95折減系數和折減系數和0.90.9的結構重要性系數予以折減,這就等于把鋼的強度設計值的結構重要性系數予以折減,這就等于把鋼的強度設計值提高了提高了16%16%。但當采用冷彎薄壁型鋼時,為確保模板結構。但當采用冷彎薄壁型鋼時,為確保模板結構的安全卻不予提高。的安全卻不予提高。荷載組合荷載組合 按極限狀態設計時,其荷載組合應符合下列規定:按極限狀態設計時,其荷載組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1、對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應該按照荷載效應基本組合、對

21、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應該按照荷載效應基本組合,采用下式進行模板設計:,采用下式進行模板設計:RSr0其中其中0 0結構重要性系數,取結構重要性系數,取0.90.9;SS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RR結構構件抗力設計值,應按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結構構件抗力設計值,應按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確定。規范的規定確定。荷載組合荷載組合 對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對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 S應從下列組合中應從下列組合中取最不利值確定:取最不利值確定: 1)1)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KQniikGQGS111iKniQiniikGQGS11

22、9 . 0式中:式中:G 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應按本規范表永久荷載分項系數,應按本規范表4.2.34.2.3采采用;用; QiQi第第i 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其中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其中Q1Q1為可為可變荷載變荷載Q Q1 1的分項系數,應按規范的分項系數,應按規范4.2.34.2.3采用;采用; G GiKiK按各永久荷載標準值按各永久荷載標準值G GK K計算的荷載效應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 Q QiKiK按可變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按可變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中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 nn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數。參與組合的可

23、變荷載數。 2) 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nikciQiikGQGS1式中:式中:cici可變荷載可變荷載Q Qi i的組合值系數,當按本規范中的的組合值系數,當按本規范中的規定的各可變荷載采用時,其組合值系數為規定的各可變荷載采用時,其組合值系數為0.70.7。 注:注: 1 1、基本組合中的設計值近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基本組合中的設計值近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性的情況; 2 2、當對、當對Q Q1K1K無明顯判斷時,輪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為無明顯判斷時,輪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為Q Q1K1K,選其中最不利的荷載效應組合。,選其中最不利的荷載效應

24、組合。 3 3、當考慮以豎向的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時,參與、當考慮以豎向的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時,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僅限于豎向荷載。組合的可變荷載僅限于豎向荷載。荷載組合荷載組合 2 2、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采用標準組合,并按下列設、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采用標準組合,并按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計表達式進行設計: SC SC 式中式中 CC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定限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定限值,應符合本規范有關變形值的規定。值,應符合本規范有關變形值的規定。 對于標準組合,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對于標準組合,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S S應按下式采用:應按下式采用:nii

25、kGs1荷載組合荷載組合 參與計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的標參與計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的標準值組合符合表準值組合符合表4.3.24.3.2的規定的規定。表表4.3.2 4.3.2 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標準值組合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標準值組合項目項目參與組合的荷載類別參與組合的荷載類別計算承載能力計算承載能力驗算撓度驗算撓度1平板和薄殼的模板和支架G1k+G2k+G3k+Q1kG1k+G2k+G3k2梁和拱模板的底板及支架G1k+G2k+G3k+Q2kG1k+G2k+G3k3梁、拱、柱(邊長不大于300mm)、墻(厚度不大于100mm)的側

26、面模板G4k+Q2kG4k4大體積結構、柱(邊長大于300mm)、墻(厚度大于100mm)的側面模板G4k+Q3kG4k注:驗算撓度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承載能力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說明:本條參與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規定是按說明:本條參與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規定是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GB5020492的規定采用的。的規定采用的。 變形值規定變形值規定 當驗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剛度時,其最大變形值不得超過下列當驗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剛度時,其最大變形值不得超過下列允許值:允許值: 1 1、對結構表面外露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

27、算跨度的、對結構表面外露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1/4001/400; 2 2、對結構表面隱蔽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對結構表面隱蔽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1/2501/250; 3 3、支架的壓縮變形或彈性撓度,為相應的結構計算跨度的、支架的壓縮變形或彈性撓度,為相應的結構計算跨度的1/10001/1000。 說明:此變形值是按照國家標準說明:此變形值是按照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收規范GB5020492GB5020492的規定采用的。的規定采用的。立桿計算長度的改變立桿計算長度的改變立桿穩定性計算組合風荷載立桿穩定性計算組合風荷載立桿穩定性計

28、算(新規范)立桿穩定性計算(新規范)不考慮風荷載時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永久荷載標準值永久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12.122kN。活荷載標準值活荷載標準值 NQ = 1 1.21.5=1.8kN。N=(1.212.122+1.41.8)0.9=15.4kNN=(1.3512.122+1.40.71.8)0.9=16.3kN 其中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16.3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0

2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抵抗矩),W=5.080cm3;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h 最大步距,最大步距,h=1.50m; l0 計算長度,取計算長度,取1.500=1.5m;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查表得到0.634; 經計算得到經計算得到=16300/(0.634489)=52.6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新規范)立桿穩定性計算(新規范)考慮風荷載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風

30、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0.70.4501.2001.250=0.675kN/m2 h 立桿的步距,立桿的步距,1.50m; la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立桿迎風面的間距,1.20m; lb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1.50m; 風荷載產生的彎矩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0.91.40.6751.2001.5001.500/10=0.207kN.m; Nw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

31、Nw=0.91.212.122+0.90.91.41.800+0.90.91.40.207/1.500=15.29kN 經計算得到經計算得到=19372/(0.634489)+207000/5080=90.04N/mm2 構造要求構造要求構造要求地基承載力計算地基承載力計算式中式中 pp立柱底墊木的底面平均壓力立柱底墊木的底面平均壓力 (kN/m2)(kN/m2); N N上部立柱傳至墊木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上部立柱傳至墊木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 A A墊木底面面積墊木底面面積 ; f fak地基土承載力設計值地基土承載力設計值 ,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GB50007的規定或工程地質報告提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