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復習課件_第1頁
游褒禪山記復習課件_第2頁
游褒禪山記復習課件_第3頁
游褒禪山記復習課件_第4頁
游褒禪山記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游褒禪山記一、文學常識一、文學常識1、本文作者是 ,字 ,號 ,世稱“王荊公”也稱“王文公”。籍貫臨川,稱為 。 朝人。作品有 、 等。2、作品: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3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 課堂提問4記是一種文體,可說明、議論、描寫、敘述。游褒禪山記:是游褒禪山后所記,所以它是一篇 。初中學習過的游記文章有:核舟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5、本文把_和_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借_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_”和“_ ”的道理。這篇游記與我們過去學過的那些游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議論,記游實際上只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2、 二、字音無物以相之 長樂王回深父 何可勝道也哉 舍于其址 咎其欲出者 好游者 瑰怪 謬其傳 褒禪 廬冢 有穴窈然三、重點解詞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 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2)有泉側出 有穴窈然問其深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有怠而欲出者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火且近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來而記之者已少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時 火尚足以明也 則或咎其欲出者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3)于是余有嘆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夫夷以近險以遠而世之奇偉、瑰怪

3、、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于人為可譏 其孰能譏之乎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何可勝道也哉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一、通假字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知識點匯總二、古今異義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2.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于是余有嘆焉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三、詞類活用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5.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7.蓋其又

4、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 火尚足以明也9.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11.常在于險遠四、特殊句式四、特殊句式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3、此余之所得也、此余之所得也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音謬也6、而記游者甚眾、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所謂前洞也7、有碑仆道、有碑仆道8、不隨以止也、不隨以止也9、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5、10、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1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1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鳥獸五、一詞多義五、一詞多義然然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焉于是余有嘆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盤盤焉,囷囷焉其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花山”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其孰能譏之乎其孰能譏之乎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

6、樂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其下平曠,有泉側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距其院東五里距其院東五里以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孰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其孰能譏之乎是可忍,孰不可忍 孰與城北徐公美觀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名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以其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卒 卒葬之 疲敝之卒 文 其文漫滅 獨其為文猶可識 道 有碑仆道 何可勝道也哉 傳道受業

7、悲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 何可勝道也哉 沛公不勝杯杓 予觀夫巴陵勝狀 終不能加勝于趙 而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而卒葬之 來而記之者已少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擁:持,拿。B.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夷:平坦。C.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觀:觀點。D.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極:盡情享受。 C實題演練實題演練2下列句中的“其”與“其孰能譏之乎”中的“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

8、不在也B.距其院東五里C.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D.一之謂甚,其可再乎D3、下列句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D.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C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于是余有嘆焉 嘆:嘆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譏之乎 孰:怎么。 C5、作者強調“于險遠”得“非常之觀”要有幾個條件() A.三個:有力、有志、不隨以止。 B.三個:有力、有志、有物相之。 C.四個:力、志、物、不隨以怠。

9、D.五個:志、力、物、己不悔、人不譏。 B6、對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因為他們探求思索深入,而且沒有不觸及的領域。B.有志矣,不隨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隨他人而停止前進。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卻沒有外物幫助他。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情況。C 7、“此余之所得也”一句,總括了作者的游覽體會,不屬于“之所得”的一項是()A.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

10、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D8、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是( )A、今言“華(hu)”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o)然。C、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shng)道也哉。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ng)之。C9、加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分別是(1)例句: 舍相如廣成傳舍。( ) 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屋舍儼然 C、退避三舍 D、四舍五入(2)例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A、西門豹為鄴令, 名聞天下 B、軍書十二卷, 卷卷有爺名C、以起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

11、者AC10、下列各組句子加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 與例句加線詞相同的一項分別是(1)夫夷以近, 則游者眾; 險以遠, 則至者少( )A、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B、方是時, 余之力尚足以入C、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寸 D、有志矣, 不隨以止也D(2)例句: 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A、夫戟者, 所以攻城也; 鏡者, 所以照形也。B、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我所以為此者,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親賢臣, 遠小人,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A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廬陵蕭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號記年

12、的。C、“臨川王某記”一句中,“臨川”是王安石的籍貫,“某”代王安石。D、“長樂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對人的尊稱。D12下列句中加粗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褒禪山亦謂之之華山 以故其后名之之曰“褒禪”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其址 距其其院東五里、兩個“之”字相同,兩個“其”字不同。、兩個“之”字相同,兩個“其”字相同。、兩個“之”字不同,兩個“其”字相同。、兩個“之”字不同,兩個“其”字不同。A13.對“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從它殘存的字還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那些深刻著的碑文還可以辨識。、那上面的碑文已

13、經模糊不清,只有從它殘存的字還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那上面的碑文已經模糊不清,只有那些深刻著的碑文還可以辨識。 C14.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活用不同類的一項( )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C.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D.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D15下列句中“觀”字詞性不同的一項是( )A.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B.大王見臣列觀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D.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D1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C.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C17.選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B.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 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A18.下面所列各句加點的“之”字與“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