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檔】2009年福建春季省考申論真題_第1頁
【精品文檔】2009年福建春季省考申論真題_第2頁
【精品文檔】2009年福建春季省考申論真題_第3頁
【精品文檔】2009年福建春季省考申論真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福建省2009年度春季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試卷申 論二、給定資料資料21983年4月,我國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2008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在全國31個省、區、市就新聞發言人制度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85.9%的人關注政府機構的新聞發言人,84.9%的人對現有的新聞發言人制度總體感覺表示滿意。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談及政府新聞發言人和媒體記者的關系時說,他(記者)不是你的部下,也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的朋友,不過這個朋友是帶有挑戰性的。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教授趙振宇說,新聞發言人在政府各部門制度化是政務公開的一個很大進步,是實現公民知情權的重要舉措。2008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

2、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條例規定了行政機關應該公開的政府信息范圍,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該重點公開的內容,還規定了對公眾查詢的答復期限。條例規定,行政機關違反條例規定,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有關法律專家表示,這次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信息公開的內容作出了較為詳細規定,體現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決心,防止了政府機構以各種托詞不履行公開信息義務。資料5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我國政府及時公開災情,地震后僅18分鐘,通過新華網、電視臺、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立即發布消息。幾百家中外媒體同時參與了抗震救災報道,使用了海事衛星連線,多維地形圖宣示等,使十萬多平方公

3、里的災區都在媒體的視野內,搶險救災大軍的可歌可泣的事跡被媒體全面反映。政府還通過媒體及時發布災情,主動公開辟謠,及時發布預警,組織社會開展捐助。2008年5月18日,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對全國26個省區市以及港澳臺地區334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1%的公眾肯定政府對地震發生前后的相關信息被露得充分透明。我國政府對地震信息的公開,也得到外國媒體的高度肯定。德國世界報5月14日刊登文章指出:“這次中國政府展開了一場報道戰斗,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表現出完全的透明。網絡、報紙、廣播和電視臺可以自由地報道。”資料9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院趙志立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說,要允許網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

4、內自由發表意見和建議,網絡媒體為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和情緒宣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話明氣散,客觀上能起到疏導心理、安撫情緒、緩和矛盾的作用。趙志立說,現在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一些領導干部不熟悉網絡傳播規律,對如何利用網絡做好群眾工作沒有經驗。如網絡出現突發性的傳播事態后,一些領導干部不是主動披露信息,而是消極對待,給謠言的傳播留下了空間,消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對網絡輿情的引導更是缺乏經驗。資料13人民日報與人民網近日聯合推出“地方政府開通社情民意通道,你們那通了嗎”調查。調查顯示,68.7%的網友不知道所在省區市的政府(省長、主席、市長)熱線、信箱或者其他聯系方式,96.8%

5、的網友認為“不通暢”。有1/3參與調查的網友撥打過政府熱線或是給政府信箱寫過信,但是其中僅有3.2%反映的問題及時得到了反饋。6.5%的網友認為反饋太慢,40%的網友遭遇過相關部門推諉,更有超過一半的網友表示政府民情通道的電話很難打通,郵件發出也石沉大海。如果有問題向政府咨詢或投訴,直接去找相關部門仍是網友的首選,37.5%的人選擇了這種方式。而選擇撥打熱線電話的網友超過25%,選擇發電子郵件、在論壇發帖、發短信等新興通訊方式的超過30%,只有4.5%的網友選擇傳統的書信聯系方式。(部分材料略)三、申論要求及參考答案1、根據給定資料,概述出當前政府和媒體關系的現況。(20分)要求:緊扣資料,簡

6、明扼要,字數不要超過200字。【參考答案】當前我國媒體發展迅速,已形成多元并存和競爭發展的新格局。各級政府順應形勢,積極爭取信息傳播主動權,建立了新聞發言人、信息公開制度,利用網絡作為與民互動、為民辦事的平臺。通過媒體發布信息、引導輿論、了解民意、開展服務,并接受監督,對于促進政府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汶川地震的信息發布工作獲得外界的高度肯定。與此同時,一些領導干部不熟悉傳播規律,不善于利用媒體做好工作,消極對待,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3、根據給定資料,聯系實際,自選角度,就工作中如何積極有效地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寫一篇議論文。(50分)要求:自擬題目,論證恰當,語言流暢,字數在1000字左

7、右。【參考答案】略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要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