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理論教案_第1頁
《“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理論教案_第2頁
《“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理論教案_第3頁
《“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理論教案_第4頁
《“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理論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理論(理實一體)課教案課 題“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授課形式講授、朗讀授課課時共 2 課時,第 1-2 課時使用教具多媒體課前準備收集整理資料,制作PPT。教學目標1、 了解“可燃冰”對于解決人類即將面臨的能源危機問題的巨大價值。2、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特點。教學重點了解科技新聞的文體特點及其在文本中的體現。教學難點了解科技新聞的文體特點及其在文本中的體現。更新、補充刪節內容板書設計 “可燃冰”將解千年能源憂?導語、背景:提出全文核心觀點-“可燃冰”具有巨大潛在的能力 第一階段: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主體:人們對氣水合物的探究 第一階段:越少越好 歷史及認識過程

2、 第三階段:越多越好結語:“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雙刃劍”,需小心對待作業布置完成本課綜合拓展教學后記 教學過程主 要 教 學 內 容 及 步 驟教學方法一、導入二、作者介紹三、整體感知課文四、文章探討五、討論分析六、鞏固練習七、歸納總結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象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或者“固體瓦斯”和“氣冰”。 可燃冰燃燒方程式:CH48 H2O + 2 O2 = CO2 + 10 H2O能源是自然界賦存的已經查明

3、和推定的能夠提供熱、光、動力和電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來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是整個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的驅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安全問題就開始出現。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際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國家的高度,各國都制定了以能源供應安全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穩定能源供應的支持下,世界經濟規模取得了較大增長。但是,人類在享受能源帶來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利益的同時,也遇到一系列無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戰,能

4、源短缺、資源爭奪以及過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向杰,生于1977年,湖南懷化人,現任南方日報記者。本文選自科技日報2003年11月19日。1、字詞注音 蘊藏 甲烷 氯氣 氣藏2、文章的整體結構全文共可以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1-5段):引言,由能源危機,引出說明對象,并簡要說明。第二部分(6-9段):概述了人類對氣水化合物探究的歷史。第三部分(第10段):簡要說明了形成“可燃冰”的三個條件以及常溫常壓下最易形成“可燃冰”的區域。第四部分(11-14段):論述開采“可燃冰”有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生態災難。思考下列問題,梳理文章脈絡。(1)什么是可燃冰?它的學名是什么?

5、“可燃冰”是一種海底大陸坡上的冰雪般固態甲烷氣體的水合物。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天然氣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在中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時產生的晶體物質,外貌極似冰雪,點火即可燃燒,故又稱之為“可燃冰”或者“氣冰”、“固體瓦斯”。 (2)可燃冰分布在哪?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陸架或北極等地的永久凍土帶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個國家和地區都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氣藏。 (3)它的作用是什么? 從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視為被高度壓縮的天然氣資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釋放出160180標準立方米的天然氣。 (4)“可燃冰”是怎樣形成的? “可燃冰”或者說甲烷水合

6、物,就是作為一種科學探索的產物,被科學家維納德于1888年合成 。 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滿足三方面條件:第一是溫度不能太高。海底的溫度是2至4,適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第二是壓力要足夠大。在0時,只需要30個大氣壓就可形成“可燃冰”。海深每增加10米,壓力就增大1個大氣壓,因此海深300米就可達到30個大氣壓,越深壓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穩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氣源。海底古生物尸體的沉積物,被細菌分解會產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氣在地球深處產生并不斷進入地殼。在上述三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天然氣可在介質的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 (5)為什么說“可燃冰”對于滿足人類能源需要有“巨大的潛

7、在能力”?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陸架或北極等地的永久凍土帶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個國家和地區都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氣藏。 b“可燃冰”可視為被高度壓縮的天然氣資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釋放出160180標準立方米的天然氣。 c迄今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陸地層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已相當于全球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儲量的兩倍以上。(6)人類對“可燃冰”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人們恨不得天然氣水合物越少越好”“人們巴不得它的儲量越多越好”在1930年的時候,“可燃氣”被人們知曉是因為它“堵塞住了天然氣的輸送,成為麻煩制造者 ”,所以

8、“人們恨不得天然氣水合物越少越好”;現在,隨著對“可燃冰”在未來能源方面所扮演角色重要性的認識,人們巴不得它的儲量越多越好,盡管當前技術還不足以規模開采,但是利用“可燃冰”作為第四代能源只是時間上早晚的問題。 (7)開采“可燃冰”有多難? 為什么說“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一柄“雙刃劍”? 利:燃冰儲層中所含的有機碳總量,大約是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兩倍;能很大程度解決能源問題。弊:會導致甲烷氣的大量散失,從而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增加;“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巖石中,不易開采和運輸。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取得了怎樣的表達效果?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

9、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作比較:把_和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將_比作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1.結合全文,請給“可燃冰”下一個恰當的定義。(不能超過30字)2.文中說:“對可燃冰的開采,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完美的開采方案。”請你結合文中知識,大膽想像,設計一種科學的開采方案。主旨:文章圍繞“可燃冰”這一中心對象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