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鐵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綜合題及答案_第1頁
高考化學鐵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綜合題及答案_第2頁
高考化學鐵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綜合題及答案_第3頁
高考化學鐵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綜合題及答案_第4頁
高考化學鐵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綜合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化學鐵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綜合題及答案一、鐵及其化合物1. 納米FQ3O4在生物醫學和催化劑載體等領域應用前景光明。其制備流程如下:落遺A血(源缸坨3"I另mLIP*'1I4%杠m灌已知:鋅單質溶于強堿生成ZnO22-;Zn(OH)2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請回答下列問題:(l) 用NaOH溶液處理廢舊鋅鐵皮的作用有A.去除油污B.溶解鍍鋅層C.去除鐵銹D.鈍化(2) 步驟生成Zn(OH)2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用離子方程式結合文字說明該步驟pH不能過小的原因。調節pH的最佳方法是向溶液中通入(填化學式)。(3) 步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為確保納米Fe3O4粒子的純度,應調整

2、原溶液中Fe2+與所加H2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 步驟制得Fe3O4納米粒子的過程,需要在無氧環境下進行,說明理由;T業生產中可采取措施提供無氧環境。(5) 步驟(填“能”或“不能”)用減壓過濾(抽濾)得到納米F&O4粒子?理由!b。【答案】ABZnQ2+2H+=Zn(OH)2$加入酸是為了使ZnO22轉化為Zn(OH)2沉淀,但加入酸不能過多,要防止發生Zn(OH)2+2H+=Zn2+2H2O,降低ZnO產量CQ2Fe2+H2O2+2H+=2Fe3+2H2O31防止Fe2+或Fe(OH)2被氧化持續通入N?不能納米粒子太小,抽濾時容易透過濾紙【解析】【分析】根據流程圖及已知信息

3、分析得:廢舊鍍鋅鐵皮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鋅溶解生成偏鋅酸鈉和氫氣,鐵不溶解,過濾得到濾液A為Na2ZnO2,不溶物為Fe,溶液A加稀硫酸使溶液中ZnO22-轉化為Zn(OH)2沉淀,再經過過濾、洗滌、干燥,灼燒得到ZnO,不溶物Fe中加入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加入適量H2O2,氧化部分亞鐵離子為鐵離子,得到含Fe2+、Fe3+的B溶液,再加入NaOH,并通入氮氣排除氧氣,加熱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鐵膠體粒子,據此分析解答。【詳解】(1) 氫氧化鈉溶液有助于鐵皮表面的油污水解除去,同時由題干信息知鋅易溶于氫氧化鈉溶液,故答案為:AB;(2) 根據題給信息知,步驟為ZnO22-與酸反應生成Zn

4、(OH)2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ZnO/+2H+=Zn(OH)2$;加入酸是為了使ZnO22-轉化為Zn(OH)2沉淀,但加入酸不能過多,要防止發生Zn(OH)2+2H+=Zn2+2H2O,降低ZnO產量;所得溶液呈堿性,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調節pH的最佳方法是向溶液中通入CQ;故答案為:ZnO22-+2H+=Zn(OH)2$;加入酸是為了使ZnO22-轉化為Zn(OH)2沉淀,但加入酸不能過多,要防止發生Zn(OH)2+2H+=Zn2+2H2O,降低ZnO產量;CO2;(3) 根據上述分析步驟目的是用雙氧水氧化亞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F&a

5、mp;O4粒子中+2鐵與+3價鐵物質的量之比為1:2,設Fe2+W質2 1x的量為x,則根據離子萬程式分析所加H2O2的物質的量為:x=一,則應調整原溶3 23液中Fe2+與所加H2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x:=3:1,故答案為:32Fe2+H2O2+2H+=2Fe3+2H2O;3:1;(4) 防止Fe2+或Fe(OH)2被氧化,所以步驟制得Fe3O4納米粒子的過程,需要在無氧環境下進行;工業上通常通過持續通入N2提供無氧環境,故答案為:防止Fe2+或Fe(OH)2被氧化;持續通入N2;(5) 根據加壓抽濾的原理及納米粒子半徑大小分析,不能用抽濾的方法得到納米Fe3O4粒子,原因是納米粒子太小,抽

6、濾時容易透過濾紙,故答案為:不能;納米粒子太小,抽濾時容易透過濾紙。2. 物質X是某新型凈水劑的中間體,它可以看成由AlCh(在180C升華)和一種鹽A按物質的量之比1:2組成。在密閉容器中加熱X使之完全分解,發生如下轉化:L|卜fiW£請回答下列問題:(1) X的化學式為_。(2) 將E混合晶體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稀NaOH溶液時發生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 高溫下,若在密閉容器中長時間燧燒X,產物中還有另外一種氣體,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之_。【答案】AlC3-2FeSQAl3+2H+6OFT=AlO2'+4H2O將氣體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氣,把一

7、條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其中,若復燃,則說明是O2【解析】【分析】固體氧化物B溶于稀鹽酸后得到的溶液C中滴加KSCN溶液,混合液變血紅色,說明B中含有Fe3+,則B為Fe2O3,C為FeC3溶液,無色D氣體能使品紅褪色,貝UD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A中含有Fe、SO元素,A加熱分解能生成氧化鐵和二氧化硫,則鹽A為FeSQ,氧化鐵的物質的量為3.2g=0.02mol,生成二氧化硫為0.448L=0.02mol,160g/mol22.4L/mol由Fe、S原子為1:1可知生成SO3為0.02mol,4.27g混合晶體E為AlCl3和SCfe,AlCl3的物4.27g-0.02mol80g/mol質的量

8、為-一,=0.02mol,X的組成為AlCl32FeSQ,以此解答該題。133.5g/mol【詳解】(1) 根據上述分析,X的化學式為AlCl?2FeSQ;(2) 將E混合晶體溶于水配成溶液,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則硫酸與氯化鋁的物質的量相等,逐滴加入過量稀NaOH溶液,該過程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2H+6OH-=AlO2-+4H2O;(3) 若在高溫下長時間燧燒X,生成的三氧化硫再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氣,另一種氣體分子式是。2,檢驗氧氣的方法為:將氣體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氣,把一條帶火星的本條伸入其中,若復燃,則說明是。2。3. 某興趣活動小組利用物質間的互變,設計成一個

9、平面魔方,如下圖所示:已知A、BkC、D、G含有同種元素。純A(單質)B溶液D固體G溶液顏色銀白色黃色紅棕色淺綠色E是通常情況下密度最小的氣體;B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將一種氧化物氧化為F,F是含有三種元素的化合物,與A反應生成E、Go依據以上信息填空:(1) 寫出D的化學式:。(2) G生成C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為。(3) 寫出反應A、B的化學方程式:。(4) BrF的離子方程式為;G與次氯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答案】Fe?O3先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2Fe+3C2FeC32Fe3+SQ+2H2O=2Fe2+SC42-+4H+H+2Fe2+HC

10、lO=2Fe3+Cl+H2O【解析】【分析】結合框圖,D固體呈紅棕色,則其為FG2O3;A、B、C、D、G含有同種元素,B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B為FeC3,G中含有Fe2+,A為Fe。由"B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將一種氧化物氧化為F,F是含有三種元素的化合物,與A反應生成E、G”,貝UF為H2SQ,G為FeSQ;E是通常情況下密度最小的氣體,貝UE為H2。由Br6D的轉化可推知,C為Fe(OH)3。【詳解】(1) 由以上分析可知,D為氧化鐵,其化學式:Fe2O3。答案為:F&O3;(2) FeSQ生成Fe(OH)3,可先加堿

11、、后氧化,所出現的現象為先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答案為:先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3) 反應FlFeC3需用Cl2將Fe氧化,反應方程式為2Fe+3CE=2FeC3。答案為:2Fe+3C122FeC3;(4) FeC3rH2SO4,應使用SC2,離子方程式為2Fe"+SQ+2H2O=2Fe2+SQ2-+4H+;FeSQ與次氯酸反應,生成Fe3+、C和H+,離子方程式為H+2Fe2+HC1O=2Fe3+C+H2O。答案為:2Fe3+SO2+2H2O=2Fe2+SO42-+4H+;H+2Fe2+HC1O=2Fe3+Cl+H2O。【點睛】利用

12、框圖進行物質推斷時,先確定信息充足的物質,然后利用已知的少量信息、反應條件及未知物質前后的已知物質,推斷出未知物質的組成。4. 下列框圖中的字母分別代表一種常見的物質或其溶液,相互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A、B為氣態單質,F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單質;E、H、I為氧化物,E為黑色固體,I為紅棕色氣體;M為紅褐色沉淀。IA5電*請回答下列問題:(1) A在B中燃燒的現象是D+E的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比是(3) G+J的離子方程式是。(4) Y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5) 檢驗硫酸鐵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試劑是。【答案】放出大量的熱,產生

13、蒼白色火焰2:13AlO2+f3、6H2O=3Al(OH)3$+Fe(OH3$A4Fe(NO3)3一2Fe2O3+12NO2f+3Qf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解析】【分析】F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單質,則F為Al,轉化關系中X電解得到三種物質,為電解電解質與水型,A、B為氣態單質,二者為氫氣和氯氣,二者反應生成D,D為HCl,E為黑色固體,為氧化物,和HCl反應又生成B氣體,A為H2,B為C2,E為MnO2,電解X是電解氯化鈉溶液,C為NaOH,與Al反應生成G,G為NaAlO?;M為紅褐色沉淀為Fe(OH)3,所以J是含三價鐵離子的物質,是H和D反應生成,證明J為FeCb,H、I為氧化物判斷

14、H為Fe2O3,I為紅棕色氣體為NO2,結合轉化關系可知,N為HNO3,丫為Fe(NO3)3,結合物質的性質來解答。【詳解】A為H2,B為Cl2,H2在Cl2中燃燒的現象是:氣體安靜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蒼白色,并有白霧產生;D+E的反應為MnO2+4HClMnCl2+C2f+2H2O,MnO2中Mn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HCl中Cl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4mol鹽酸參與反應,發生氧化反應的鹽酸為2mol,另外2mol鹽酸顯酸性,貝Un(被氧化的物質HCl):n(被還原的物質MnO2)=2:1;G(NaAlO2)+J(FeC3)M(Fe(Og)的反應是在水溶液中發生的雙水解反應,反應離

15、子方程式是:3AlO2+Fe"+6H2O=3Al(OH)3$+Fe(OH3$;(4) 依據分析推斷可知Y為Fe(NO3)3,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化鐵,依據原子守恒配平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是:4Fe(NC3)3=2FaO3+12NO2f+3O4;(5) 檢驗硫酸鐵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證明原溶液中含有Fe2+,反之沒有Fe2+。5. A-J分別表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一種物質,它們之間相互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沒有列出),且已知G為主族元素的固態氧化物,A、B、GD、E、F六種物質中均含同一種元素。請填寫下列

16、空白:IL-啪液叵|NM啪液(1) A、B、C、D、E、F六種物質中所含同一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寫出檢驗D溶液中陽離子的方法。(3) 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4) 若向氣體K的水溶液中加入鹽酸,使其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的pH7(填“>'"<”或"=",)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5) 若向氣體K的0.1mol/L水溶液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與硫酸的體積比為1:1,則所得溶液中各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答案】第四周期皿族取少量D溶液,加KSCN溶液,出現紅色2Al+2OH+2H2O=2AlQ-+3H2fvNH4+H2O?N

17、H3H2O+OHc(NH4+)>c(SQ2-)>c(H+)>c(OH-)【解析】【分析】G為主族元素的固態氧化物,在電解條件下生成I和H,能與NaOH溶液反應,說明G為Al2O3,與NaOH反應生成NaAlO2,而I也能與NaOH反應生成NaAlO2,貝UI為Al,H為O2,C和堿、D和氣體K反應生成E、F,則說明E、F都為氫氧化物,E能轉化為F,應為Fe(OH)2rFe(OH3的轉化,所以E為Fe(OH)2,F為Fe(OH)3,貝UC為FeC2,D為FeC3,K為NH3,B為Fe3O4,與Al在高溫條件下發生鋁熱反應生成A,即Fe,結合對應單質、化合物的性質解答該題。【詳解

18、】(1) A、B、C、D、E、F六種物質中都含有鐵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W族,(2) 溶液D為氯化鐵溶液,檢驗三價鐵離子的存在,取少許D溶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D溶液中含有Fe3+;(3) 反應是金屬鋁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Al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和H2,反_._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4) 氣體K的水溶液為一水合氨溶液,加入鹽酸,使其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鉉和水,氯化鉉在水溶液中水解顯酸性,所以pHv7;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H4+H2O?NH3gH2O+H+;(5) 若向氣體NH3的0.1mol/L水

19、溶液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與硫酸的體積比為1:1,假設條件均為1L,發生反應:NH3gH2°+H+=NH;+H2。,n(NH3?H2O)=0.1mol,n(H+)=0.1mol,所以一水合氨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鉉溶液,鉉根離子水解顯酸性,溶液中離+2-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NH4)>c(SO4)>c(H+)>c(OH-)。【點睛】比較時溶液中粒子濃度緊扣兩個微弱:(1) 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水)的電離是微弱的,且水的電離能力遠遠小于弱酸和弱堿的電離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H2O?OH-+H+,在溶液中微粒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

20、c(CH3COOH)>D(H+)>c(CH3COO)>c(OH-);(2) 弱酸根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電離程度遠遠小于鹽的水解程度,如稀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Na=CHCOO+Na+,CH3COO+H2O?CH3COOH+OH-,H2O?H+OH-,所以CHsCOONa溶液中:c(Na+)>c(CH3COC-)>c(OH-)>c(CH3COOH)>c(H+)o6. 利用如圖可以從不同角度研究含鐵物質的性質及其轉化關系。圖中甲己均含鐵元素。回答下列問題:+6'Kai補項+3T己+2乙丙成0甲恤質M化物堿it物質類

21、別(1) LFeOi常用作殺菌消毒劑,從鐵元素化合價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性;下列關于乙的說法正確的是(填標號)。a. 屬于酸性氧化物,能與堿反應b. 屬于堿性氧化物,能與酸反應c. 屬于兩性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2) 已知甲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甲+HNO3-戊+己+NOf+H2O(方程式未配平)。若產物中戊和己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則甲與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 戊與燒堿溶液反應生成丙,放置一段時間后丙轉化為丁,丙轉化為丁的化學方程式為,現象為。【答案】氧化b1:34Fe(OH>+02+2H2O=4Fe(OH)J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解析】

22、【分析】根據圖像可知,甲為鐵;乙為氧化物且為+2價,為FeO;丙、丁為氫氧化物,分別為+2、+3價,分別為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鐵。【詳解】(1) K2FeO4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6價,在反應中Fe元素能得電子表現強氧化性,常用作殺菌消毒劑。根據圖可知,鐵元素的+2價氧化物是FeO,屬于堿性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2) 根據圖可知,戊和己分別是鐵元素的+2價和+3價鹽,鐵與硝酸反應生成的戊和己分別是Fe(NO3)2和Fe(NO3)3,HNO3在反應中被還原為NO,氮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為+2價;設反應生成Fe(NO3)3的物質的量為1mol,貝U生成Fe(NO3)2的物質的量為3mol,

23、則參加反應的Fe(甲)的物質的量為4mol,根據電子守恒可得3mol+3molX2=n(NO)X3,n(NO)=3mol;根據N原子守恒可知參加反應的n(HNO3)=n(NO)+nFe(NO3)2XnFe(NO3)3x全12mol,則鐵與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2=1:3。(3) Fe(NO3)2與燒堿溶液反應生成Fe(OH)2(丙),氫氧化亞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的Fe(OH)3(丁)。7. 從某礦渣(成分為NiFe2O4(鐵酸鐐)、NiO、FeO、Ca。SiO2等)中回收NiSO4的工藝流程如圖:<NH*SO*強罕水N萃件無機擁NiSO.礦4.磨H

24、&WTC焙燒卜浸洎f翰I除輔H草取JL+WSUtl浸沿廢滴(再牛后循環利用)已知:(NH4)2SO4在350C分解生成NH3和H2SO4;NiFe2。在焙燒過程中生成NiSO4、Fa(SQ)3。回答下列問題:(1)研磨”的目的是。(2)礦渣中部分FeO在空氣焙燒時與H2SO4反應生成Fe2(SO4)3的化學方程式為。(3)浸泡”過程中Fe2(SO4)3生成FeO(OH)的離子方程式為。浸渣”的成分除F&gFeO(OH卜CaSO4外還含有(填化學式)。(4)向浸取液”中加入NaF以除去溶液中Ca2+,溶液中c(F)至少為molL-1時,可使鈣離子沉淀完全。已知Ca2+濃度小于1.

25、0x10molL-1時沉淀完全;Ksp(CaF?)=4.0X曲(5)萃取可用于對溶液中的金屬離子進行富集與分離:Fe2+(水相)+2RH(有機相)=FeR(有機相)+2H+(水相)。萃取劑與溶敝的體積比(?一)對溶敝中Ni、Fe2+的卒VaV。取率影響如圖所示,工的最佳值為。在(填“強堿性”“強酸性”或“中性”)Va介質中反萃取”能使有機相再生而循環利用。pHJflPHf7,1131139AXT1<2有關RUt物開船沉建嘛完全祝淀的下事:Wj溫4FeO+6HSQ+O22Fe2(SQ)3+6H2。【答案】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6)若將流程圖中浸泡步驟改為如圖步驟(前后步驟不變)。依據

26、下表數據判斷,調范圍為'310.25強酸性3.7<pH<7.1C加熱Fe3+2H2O一FeO(OH)+3H"SiO22.0【解析】【分析】某礦渣的主要成分是NiFe2O4(鐵酸鐐)、NiO、Fe。Ca。SiO2等,加入硫酸俊研磨后,600C焙燒,已知:(NH4)2SO在350C以上會分解生成NH3和H2SO4;NiFe2O4在焙燒過程中生成NiSO4、Fe2(SC4)3,在90C的熱水中浸泡過濾得到浸出液,加入NaF除去鈣離子,過濾得到濾液加入萃取劑得到無機相和有機相,無機相通過一系列操作得到硫酸鐐,有機相循環使用,據此分析解答。【詳解】(1) 焙燒前將礦渣與(N

27、H4)2SCi混合研磨,混合研磨的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2) 礦渣中部分FeC在空氣焙燒時與H2SO4反應生成Fe2(SOi)3的化學方程式為Wj溫4FeC+6H2SC4+C22Fe2(S04)3+6H2。;浸泡”過程中Fe2(SO4)3生成FeO(OH)的離子方程式為:Fe3+2H2OFeO(OH)+3Hh;根據分析,浸渣”的成分除F&O3、FeO(OH)、CaSQ外還含有SQ;(4) 向浸取液”中加入NaF以除去溶液中Ca2+,已知Ca2+濃度小于1.0乂10molL-1時沉淀完全,溶液中c(F-)=業»=叵耳-2X膈。1兒,故溶液中c(F-)

28、至少為2XT0cCa.1.010-5mol/L;V。(5) 本工藝中,萃取劑與溶液的體積比(V-)對溶液中Ni2+、Fe2+的萃取率影響如圖所小,最、V0,_,“佳取值是亞鐵離子不能被萃取,鐐離子被萃取,的最佳取值是0.25;由Fe2+(水Va相)+2RH(有機相)?FeR商機相)+2H+(水相)可知,加酸,增大氫離子的濃度,使平衡逆向移動,可生成有機相,則應在強酸性介質中反萃取”能使有機相再生而循環利用;(6) 若將流程圖中浸泡步驟改為如圖步驟(前后步驟不變),亞鐵離子被雙氧水氧化為鐵離子,除雜過程中要將鐵離子除去但不能使鐐離子沉淀,依據下表數據判斷,pH=3.7時鐵離子完全沉淀,pH=7.

29、1時鐐離子開始沉淀,則調節pH范圍為3.7<pH<7.18. 二氧化鋪(CeO2)是一種重要的稀土氧化物,主要用于多相催化,例如乘用車的廢氣催化轉化器,太陽能電池中的光催化,水分解或污染物的分解等。平板電視顯示屏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FeO等物質)。某課題組以此粉末為原料,設計如下工藝流程對資源進行回收,得到純凈的CeO2和硫酸鐵俊晶體。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回答下列問題:(1) 稀酸A的分子式是。(2) 濾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濾渣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3) 設計實驗證明濾液1中含有Fe2+

30、。(4) 在酸性溶液中,已知Fe2+溶液可以和難溶于水的FeO(OH炊應生成Fe3O4,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 由濾液2生成Ce(OH的離子方程式為。(6) 已知Fe(OH的Ksp近似值為1038i。常溫下,在含有Fe3+雜質的溶液中,為使其除盡應調節溶液pH至少為。(通常認為當離子濃度小于1.0X105mol1時即視為沉淀完全)【答案】H2SC4使Fe2+氧化為Fe3+使CeC2還原為Ce3+取少許濾液1,滴加鐵氤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貝U證明濾液1中有Fe2+Fc2+2FeO(OH)=FeO4+2H+4Ce3+O2+12OH+2H2O=4Ce(OH*$3【解析】【分析】制備純凈的

31、CeO2和硫酸鐵俊晶體,由流程可知,廢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質)中加入A為稀硫酸,FeO轉化為FeSQ、F&O3轉化Fe2(SO4)3存在于濾液1中,濾渣1為CeO2和SiQ;濾液1中加入稀硫酸和鐵粉,被Fe2(SO4)3還原為FeSQ,溶液1為FeSQ溶液,加入硫酸俊混合蒸發濃縮、常溫晾干后得到硫酸亞鐵俊晶體;濾渣1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CeO2轉化為Ce3+存在于濾液2中,反應為2CeQ+H2O2+3H2SQ=Ce2(SO4)3+O2f+4H2O,濾渣2為SiO2;濾液2加入堿并通入氧氣將Ce從+3氧化為+4后Ce3+轉化為沉淀Ce(OH,反應為4

32、Ce3+O2+12OH+2H2O4Ce(OH)U,加入分解Ce(OH*得到產品CeO,以此來解答。【詳解】CeO2不溶于稀硫酸,廢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質)中SiO2也不溶于酸,加入稀硫酸可將CeO2和SiO2與Fe2O3、FeO分離;(2) 濾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使Fe2+氧化為Fe3+,濾渣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還原CeO2為Ce3+;(3) 設計實驗證明濾液1中含有Fe2+的方法為:取少許濾液1,滴加鐵停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濾液1中有Fe2+;(4) 已知Fe2+溶液可以和難溶于水的FeO(OH反應生成FesO4,該反應的離子方

33、程式為Fe2+2FeO(OH廣Fe3O4+2H+;(5) 濾液2為含有Ce3+的溶液,加入堿并通入氧氣將Ce從+3氧化為+4后Ce3+轉化為沉淀Ce(OH)4,離子方程式為:4Ce3+O2+12OH+2H2O4Ce(OH)U;Fe(OH)3的Ksp近似值為1038,Fe3+完全沉淀時c(OH)=J10*=1011mol/L,常溫下:105二1014c(H)=有=10mol/L,為使其除盡應倜下溶敝pH至少為3。10119. 2019年諾貝爾獎授予JohnB.Goodenough等三位科學家,以表彰其在鋰電池領域的貢獻。磷酸亞鐵鋰(LiFePQ)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方法如圖:|附|滿波卜

34、富D”7比一4麗戒薪口孔化.沉旋|1調此氣-由白&阿成H剽、45Vfctfiin過程|(1) 制備水合磷酸鐵(FePQxH2O)固體 過程I,加NaOH溶液調pH=2.0時透明混合溶液中含磷微粒主要是H2POG過程I發生的主要離子方程式是。 過程氧化、沉淀”反應生成FePQ沉淀的離子方程式是。 進行過程III之前,需確認過程II中無Fe?0aa/r水合磷酸鐵的化學式為。(x取整數)制備LiFePQ固體:在氮氣氣氛保護下,高溫焙燒FePQ、Li2CO3和過量葡萄糖的固體混合物。 過量葡萄糖作用是。 鋰離子電池在充電時,電極材料LiFePQ會遷出部分Li+,部分轉變為Li(1一x)FePQ

35、。此電極的電極反應為。【答案】H3POt+OH"=H2PO4'+H2O2H2POr+H2O2+2Fe2+=2FePQ$+2H+2H2O鐵停化鉀溶液FePOi2H2O還原劑,把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LiFePOxe'=xLi+Li(1x)FePC4【解析】【分析】FeSQ?7H2O在H3PO中溶解,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和磷酸生成H2PO4,過程口氧化、沉淀”反應主要是Fe2+與H2O2、H2PO一反應生成FePQ沉淀、H+和H2O,再加入氫氧化鈉中和酸,最后得到FePQxH2O。高溫焙燒FePQ、Li2CO3和過量葡萄糖的固體混合物得到LiFePQ固體,鐵化合價降低,過量葡萄

36、糖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詳解】過程I,加NaOH溶液調pH=2.0時透明混合溶液中含磷微粒主要是JPOT,說明過程I主要發生磷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水和H2PO4,其主要離子方程式是H3PO1+OH=H2PO4+H2O;故答案為:H3PQ+OH=H2PO4+H2O。過程n氧化、沉淀”反應主要是Fe2+與H2O2、H2PO4反應生成FePQ沉淀、H+和此。,因此生成FePQ沉淀的離子方程式是2H2PO4+H2O2+2Fe2+=2FePO4+2片+2出0;故答案為:2H2PO4+H2O2+2Fe2+=2FePOd+2甘+2出0。+,檢驗試劑為。 FePO4xH2。樣品受熱脫水過程的熱重曲線(樣品質

37、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Z»0£ 進行過程III之前,需確認過程II中無Fe2+,常用鐵停化鉀溶液試劑檢驗;故答案為:鐵停化鉀溶液。 假設100gFePQxH2O樣品受熱,得到FePQ固體80g,水20g,根據物質的量比例得到80q20g:11:2,因此水合磷酸鐵的化學式為FePQ2H2O;故答案為:151gmol118gmol1FePQ2H2O。高溫焙燒FePQ、Li2CO3和過量葡萄糖的固體混合物得到LiFePQ固體,鐵的化合價降低,則過量葡萄糖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主要是將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故答案為:還原劑,把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鋰離子電池在充電時,電極材料LiFePQ會遷出部分Li+,部分轉變為Li(i-x)FePQ。此電極的電極反應為LiFeP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