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識點_第1頁
高一地理知識點_第2頁
高一地理知識點_第3頁
高一地理知識點_第4頁
高一地理知識點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17頁高一地理知識點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大體:大體是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大氣層以外的東西)大體相互繞質量、體積大的大體轉(地球繞太陽轉,月球繞地球轉)大體系統:運動中的大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不同級別的大體系統。廠地月系太陽系 T銀河系一其他行星系1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最高一級大體系統:總星系;最低一級大體系統:地月系。宇宙包括總星系和人類未探測區域。光年:計算天體間距離的單位。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排列(由近及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又可以分為三類(按質量、體積、距離劃分):(1)類地行

2、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巨行星:木星、土星(3)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記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燒,用小行星帶隔開)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運動特征:同向、共面、近圓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有適宜的溫度一一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而有適宜的溫度2有適量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一一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因而有適量的大氣3有液態水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保證地球有一個安全的宇宙環境5地球自轉的周期規律6太陽能夠給地球一個穩定的光照條件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為地球提供能:1. 太陽的概況:太陽是一個巨大炙熱的氣球體,主要成分是氫和氮2.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輻射

3、: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發射能量,這種現象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1.人工大體:飛船、人造衛星、航天飛機、空間站(太空實驗室)2.自然天體:恒星、行星、衛星、星云、流星、彗星、氣體和塵埃大體系統的層次:宇宙(總星系)第2頁共17頁1、地理環境:維持地表溫度、提供水運動能量、提供大氣能量、促進巖石產生風化2、人類生產生活:提供生活主要能源、提供轉化礦物能源、提供轉化光熱資源【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太陽的大氣結構: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日冕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主要類型有黑子(周期 11 年)、耀斑,黑子發生在光球層,耀斑發生在色球層。黑子是太陽

4、活動強弱的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負相關、正相關2、電離層擾動,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3、帶電粒子流干擾地球磁場,磁暴現象一一指南針無法正確指示方向;4、帶電粒子流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日冕)5、影響氣候,自然災害的發生注意:太陽對地球的最大影響是太陽輻射!第三節:地球的運動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地球運動的兩種形式:自轉和公轉1、自轉1)繞轉中心:地軸(假想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站在北半球抬頭仰望北極星,其角度為當地緯度)2地軸與赤道平行2)方向:自西向東(北逆南順)3)周期:恒星日 23 時 56 分 4 秒(自轉真正

5、周期太陽日:24 小時(晝夜更替周期)一一基本時間單位4)自轉角速度:除兩極,角速度相同,15 度每小時。兩極點角速度為 0。5)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點為 0。(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2、公轉1)繞轉中心:太陽2)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時 9 分 10 秒(真正周期)回歸年:365 日 5 時 48 分 46 秒(太陽周期)3)公轉的軌道(地球公轉的軌跡):太陽光與地面夾角(太陽高度角)近日點(1 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近,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大,公轉速度最快),遠日點(7 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遠,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公轉速度最慢)。注意:夏至日點在遠日點

6、附近,冬至日點在近日點附近。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1、2、3、4、大氣污染程度緯度(太陽高度角)海拔天氣狀況第3頁共17頁二、地球運動的意義:自轉:產生晝夜更替、地方時、地轉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公轉: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劃分地球公轉和自轉產生:黃赤交角(2326)。1、地球自轉與晝夜更替、時差晨昏線(圈):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將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和夜弧晨線:由夜變為晝;昏線:由晝變為夜。(順自轉方向)1)特征:平分地球2與太陽光線垂直3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則太陽直射赤道(春,秋分)4晨昏線與經度的夾角=

7、直射線的緯度;晨昏線與緯線交點的緯度和直射點的緯度互余5晨昏線始終平分赤道(與赤道又兩個交點)2)晨線與赤道交點:6:00 昏線與赤道交點:18:00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12:00 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24:00地方時:經度相差 1 度,地方時相差 4 分鐘,東加。正午時,太陽高度角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時為 12 點區時:全球分為 24 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 15 度個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本區的區時。相連的時區區時相差 1 小時,東加西減。國際日界線:基本沿東經 180 度。由西向東跨過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由東向西跨過國際日界線日期加一天。日期變更:0 時區和國際日界

8、線把全球日期分為今天和昨天。當 0 時區和中時區重合時,今天的日期和昨天的日期相等。時區=經度 Z15,十分位四舍五入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東經 120 度地方時將促使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產生偏轉的力,稱為地轉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向左偏轉,在赤道上沒有偏轉2、地球的公轉與季節、晝夜長短變化過地心并與地軸垂直的平面稱為赤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黃赤交角: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23 度 26 分,正午太陽高度角:地方時 12 點時,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第4頁共17頁太陽直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 90 度,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圖中紅線為太陽直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從

9、直射點向兩邊遞減。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900I 某地緯度一太陽直射點緯度 I,南緯用負值代入。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一一(南北回歸線之間)春分/秋分:側視圖:日期: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直射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晨昏線和太陽光線垂直,經過地心地軸和晨昏線重合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從赤道向兩邊遞減夏至:晨昏線太陽光線赤道太陽光線第5頁共17頁側視圖:日期:6 月 22 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北緯 23 度 26 分,直射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晨昏線和太陽光線垂直,經過地心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極晝;南半球夜長晝短,南極圈極夜。赤道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

10、度角從北回歸線向兩邊遞減冬至:日期:12 月 22 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南緯 23 度 26 分,直射光線延長線經過地心晨昏線和太陽光線垂直,經過地心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極夜;南半球夜短晝長,南極圈極晝。赤道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從南回歸線向兩邊遞減夏半年與冬半年:夏半年晝長大于夜長地軸太陽光線地軸太陽光線第6頁共17頁冬半年夜長大于晝長四季劃分:夏季:白晝最長、太陽局度角最局、太陽輻射最多冬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角最低、太陽輻射最少春秋季:冬夏的過渡季節第7頁共17頁1、鋒的組成鋒面:冷氣團和暖氣團傾斜的交匯面。 (冷氣團在鋒面的下方, 暖氣團在上方。 鋒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氣團一側

11、傾斜)鋒線:鋒面與地面相交的線鋒面鋒線3、4、5 為春季,6、7、8 為夏季,9、10、11 為秋季,12、1、2 為冬季極晝: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緯度越高,出現極晝越長晝長(由日出到日落的時間):同一緯度上的晝長相同晝長變化幅度:赤道最?。?h;極圈及其以內區域(24h)緯度越高,變化幅度越大南北半球緯度數相同,晝夜長短相同日落與日出時間關于當地時間的 12:00 對稱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一、地球的內部圈層:地震波: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層受到強烈的沖擊會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即地震波。特性:縱波:速度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橫波:能量大,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縱波波速比橫波快,所以一

12、般在陸地上發生地震時先感覺到上下震動,然后才是左右震動;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動。地震波在地下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而某些地區一定深度處,地震波有明顯的突變,:種波速發生突變處的層面叫不連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從外到內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地核地殼: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巖石組成。大陸部分的平均厚度為 33KM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個物質呈融熔狀態的軟流層,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和地震的發源地。巖石圈:軟流層以上部分,物質由巖石組成。包含地殼。地核:夕卜核部分呈液態(因為橫波不能通過),內核為固態。二、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氣體和懸浮物水圈:地表水、地下水

13、、大氣水、生物水;循環運動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及生存環境的總稱。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第三節、常見天氣系統一、鋒與天氣(一)、氣團: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勻,垂直方向上各種物理性質也很相似的大團空氣。1、根據溫度差異,氣團可分為:2、冷暖氣團性質比較:溫度濕度大氣密度氣壓r-一低溫晴朗暖氣團(暖空氣)-4-一溫暖晴朗暖氣團第8頁共17頁冷氣團低小大高暖氣團高大小低(二)、鋒第9頁共17頁【鋒面附近常伴一系列的云、大風、降水等天氣】2、鋒的分類:根據冷暖氣團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1)暖鋒:暖氣團向冷氣團移動,通常伴隨多云和降雨天氣。降水(毛毛細雨)在鋒前。(2)冷

14、鋒:冷氣團向暖氣團移動,可能帶來雨雪天氣。降水(陣雨)在鋒后。冷鋒符號:/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天天氣晴朗,陰天氣溫降低,氣壓氣氣溫高,下雨升壓,天氣轉晴系氣壓低刮風統降溫暖氣團冷鋒冷氣團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天天氣晴朗,陰天,溢升同,氣氣溫低,連續性降水氣壓降低,系氣壓高天氣轉晴統冷氣團暖鋒暖氣團I I(箭頭指向表是移動方向)暖鋒符號:第10頁共17頁鋒的類型冷鋒暖鋒形成k1氣 團運動冷氣團長驅直入暖氣團主動爬升特征暖氣團.被迫!目7冷氣團被迫后退降水分布鋒席鋒-4IU-4IU降水類型陣雨連續性降雨過境前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冷氣團控制.低溫晴用E天氣過境時可云層加厚,連續性降水特冷氣團控制,氣溫下降

15、,氣壓上升,天氣轉晴暖氣團征過境時控制,氣溫升局,氣壓卜降,雨過天晴(3)準靜止鋒:暖、冷氣團勢力相當形成的。初夏,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準靜止鋒形成梅雨天氣。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清明時節雨紛紛梅雨二、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與天氣(一)、基本概念:1、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氣壓與高氣壓,是指氣壓分布狀況而言;氣旋與反氣旋,是指氣流狀況而言。2、高氣壓:中心氣壓高于四周;低氣壓:中心氣壓低于四周。3、高壓脊:從高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準靜止鋒符號:第11頁共17頁鋒面氣旋(北半球為例)4、氣旋(多陰雨天氣):

16、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的大氣水平漩渦。在北半球是逆時針輻合,在南半球是順時針輻合,垂直方向氣流上升。一個由氣流垂直運動連接而成的低空輻合、高空輻散的環流系統,是氣旋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氣旋低壓(北半球)南半球的氣旋向中心輻合陰雨天氣順時針方向向中心輻合反氣旋(多晴朗天氣):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在北半球是順時針輻散,在南半球是逆時針輻散,垂直方向氣流下沉。一個由氣流垂宜運動連接而成的低空輻散、高空輻合的環流系統,是反氣旋存在和發展的前10081006逆時針方向向四周輻散南半球的反氣旋提。向四周輻散晴朗天氣54順時針萬向向中心輻合逆時針方向向四周輻散判斷方法:高壓脊線上氣流以輻散為主,不易形成鋒

17、面。低壓槽線上氣流以輻合為主,易形成鋒面。1010第12頁共17頁北半球用右手定則,南半球是左手定則,大拇指方向與垂直方向氣流方向相同。反氣旋氣壓狀況低氣壓高氣壓氣流狀況氣旋反氣旋氣近地面由四周向近地面由中心向四流水平中心旋轉福合,司旋轉福散運方向北逆南順北虬南亶特垂直中心氣流上中心氣流、點方向天氣現象陰雨晴朗T=/sV/用夏秋季節我國東南夏季我國長江流域的大氣女例沿海的臺風天氣伏呈天氣(二)、拓展:(1)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常年受溫帶氣旋影響,熱帶氣旋主要在夏季。(2)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夏季是來自熱帶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氣旋,如長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氣;冬季受來自溫帶大陸

18、的蒙古冷性反氣旋影響。三、臺風1、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 12 級以上的熱帶氣旋,成為臺風。臺風時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2、條件:洋面溫度超過 26C 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注意:赤道附近無臺風,因為無地轉偏向力,無氣旋。3、分布: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東海岸、印度洋也時有臺風發生,習慣上稱為颶風。我國發生臺風較多的區域:東南沿海。如臺灣、廣東、福建、海南、浙江。第13頁共17頁4、影響:臺風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毀力。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風暴潮(海量襲擊達七級以上)三個因素引起。具有突發性強、破壞能力大

19、的特點。但同時,臺風也能第14頁共17頁帶來豐沛的降水,緩解高溫酷暑和旱情。四、寒潮1、概念:指冬半年大范圍的強冷空氣活動。2、天氣特征:劇烈的降溫和大風,同時伴有暴風雨和霜凍。3、發生季節:秋、初春4、區域:昆明(云南南部)、青藏高原(海拔高)不受寒潮影響。東南沿海影響小。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1、地質時期:波動變化,冷暖干濕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冰期:溫度低。(第四紀是距現在最近的冰期)間冰期:溫度高。2、歷史時期(一萬年一一 1860 年)一一溫度波動變化3、近現代時期:1860 年后一一溫度波動上升拓展:1、科學家是如何推測古代氣候狀況的樹木年輪分析:窄的溫度低

20、,降水少;反之,寬的溫度高,降水多?;ǚ塾涗浄治鲅跬凰胤治龊Q蟪练e物分析2、雪線:冰川與地面的分界線氣候變暖,雪線升高,氣候變冷,雪線下降。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1、海平面上升:因冰川融化,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象。威脅沿海低地國家、2、農業生產: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體現熱量高低)增加,生長期(農田能夠用來種植的時間)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有利。但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得農作物減產。就地區而言,低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高緯度國家,農作物將增加。3、水循環: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和供需矛盾。4、物種可能滅絕,影響生態系統5、影響煤炭工業(冬季北方取暖)、

21、電力工業(空調)6、影響人體健康氣溫上升的原因:燃燒礦物燃料產生人為原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毀林氟氯炷化合物等其他溫室氣體自然原因:太陽活動、大氣環流、火山活動、地殼運動等地區。第15頁共17頁三、應對全球變暖措施1、改善能源結構,使用清潔能源2、提高能源利用率3、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廠排放甲烷4、植樹造林5、采用固碳技術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一、相互聯系的水體1、基本概念:水災地理環境中以氣態、固態、液態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1形態:氣態:大氣中(數量最少、分布最廣)固態:高緯度液態:河流、海洋、地下(數量最大,分布次之)海洋水:最

22、主要大氣水:雨水2分布 Y性質陸地水:L L 分布2、河流補給(1)、雨水補給:與降水量有關(東部季風區;溫帶海洋性、熱帶季風)(2)、季節性積水融水:與氣溫有關一一夏汛一一東北(3)冰川融水:與氣溫有關一一夏汛一一西北,青藏(4)湖泊水補給:豐水期(河流水地下水)(5)地下水補給:枯水期(地下水河流水)地表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J J 淺層地下水:井水地下水:tL L 深層地下水第16頁共17頁補給形式汛期徑流量的變化分布區域雨水補給夏汛隨降水量變化中國東部地區冰川融水補給夏汛隨氣溫變化西北內陸和宵藏高原季節性積雪融水春汛隨氣溫變化東北地區地下水補給終年相互補給普遍存在湖泊水終年相互補給普

23、遍存在、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1、水循環的定義:自然界中的水,通過各個環節,在各種水體之間連續運動的過程。2、水循環的類型陸地內循環:降落到大陸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通陸面、睡眠蒸發和植物蒸騰形成水汽。被氣流帶到上空,冷卻凝結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陸上。(塔里木河的河流徑流。內流河)海上內循環:海洋面上的水蒸發形成水汽,進入大氣后在海洋上空凝結,形成降水,又降落到海面的過程。(未登錄的臺風降水)海陸內間循環:海洋水與陸地水之間通過一系列過程所進行的相互轉換運動。這是最重3、水循環的意義:使地球上的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探

24、究黃河斷流現象(登陸后的臺風降水、外流河)水汽輸送降水-(人類對其不影響)地表徑流水(人類對其影響最大。南水北調、下滲)地下徑流要的一種循環運動。水汽輸送第17頁共17頁1、人類能夠干預或控制水循環的哪些環節?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人類活動能夠干預或控制水循環的蒸發(植物蒸騰)、降水、徑流和下滲等環節。2、黃河下游斷流可能與哪些自然因素有關?黃河流域大部分處于半濕潤、半干旱地區,江河徑流量小,且季節分配不均,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斷流。3、黃河下游斷流可能與哪些人為因素有關?1.黃河沿岸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業用水量大,影響下游徑流量;2.農業用水浪費(漫灌等),水資源利用率低。4、可

25、采取哪些措施緩解或避免黃河斷流?1.統一協調上、中、下游水資源開發與使用數量,對黃河水資源進行跨地區的合理調配。2.運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對河流水資源的季節變化進行合理調配。3.在農業生產中大力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和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東線:沿著京杭大運河的河道,過黃河,到華北。中線:丹江口水庫到北京、天津。西線:長江上游(雅碧江、金沙江)到黃河上游。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海水運動的類型:潮汐(用其一天發電四次);波浪:風浪、海嘯;洋流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叫做洋流。又叫海流。2、(1)按性質分類暖流一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

26、的洋流。(從較低緯較高緯)寒流一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的洋流。(從較高緯較低緯)(2)按成因分類:密度流、補償流、風海流:盛行風(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的作用。世界洋流分布圖第18頁共17頁大氣運動和近地面風帶控制下形成的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并且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形成的規模很大的洋流。3、分布赤道兩側均由東向西流動,受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半球向北轉成8”,南半球向南轉成逆時針4、規律:同一緯度上,暖流經過地區溫度高,寒流經過地區溫度低。洋流怎么流動,等溫線怎么彎曲。判斷南北半球。因為緯度越高,水溫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溫越低,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判斷

27、寒暖流。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溫比同緯度海區高,為暖流;反之為寒流。紐芬蘭漁場(3)、洋流對海洋航行的影響:順流航行可以節約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霧;從北極地區攜帶冰上南下,給海上航行造成威脅。A A南半球寒流100C150C200C-200C150C匚5、c c北半球寒流D D南半球暖流洋流分布制約因素:地轉偏向力、陸地形狀、盛行風(信風帶、極地東風帶、西風、季風)境:氣候、水文、地形、生物、土壤)6.、洋流的影響:(1)、洋流可以促進高、低緯間熱量和水分的輸送和交換,對全球熱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義。(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降濕作用)(2)洋流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場的分布有影響:、地理環境(自然環寒暖流交匯的海區,海水受到擾動,可以將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在秘魯漁場,受離岸東南信風影響,深層海水上涌把大量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兩種洋流匯合還可以形成“水障”。如紐芬蘭漁場和日本北海道漁場。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秘魯上升流一一上升補償流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北大西洋暖流與北冰洋南下冷水秘魯 漁場 交匯墨癰骨漕曦流7方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北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