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論證練習題一、名詞解釋1反證法2歸謬法3預期理由4偷換論題5理由虛假二、填空題1論證是由()、()和()三部分組成的。2“預期理由”的邏輯錯誤是在論證時以()作為論據造成的。3在論證中運用淘汰法來論證時,所采用的推理形式是()。4運用反證法作論證時,所設立的相反論題與其引伸的命題之間必須是()關系。5歸謬法是借助于()推理來完成的。6違反同一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在三段論推理中表現為()的錯誤;在論證中表現為()的錯誤。7根據排中律的要求,如果斷定“只有天下雨,地面才濕”是假的,就是必須斷定()是真的,否則就會犯“模棱兩可”的邏輯錯誤。8從邏輯思維規律來看,“王某的犯罪行為屬過失盜竊罪”這
2、句話犯有()的邏輯錯誤。9“是否利用職務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這是認定被告人已構成貪污罪的必要條件”這句話,從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看,違反了()。10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既否定X屬于A反映的對象,又否認X屬于非A反映的對象,就會犯()的邏輯錯誤。11根據邏輯思維規律的()律,若已知(pq)為假,可推知(pq)必然為真。12根據排中律的要求,如果斷定了“必然P”是假的,就必須斷定(),否則就會犯“模棱兩可”的邏輯錯誤。13所謂一個論證的充足理由就是該論證的()理由。14在思維或論證過程中,如果用一個另外的概念去代替實際上與之不同的某個概念,就違反了邏輯思維規律中的()律。15蘇東坡曾寫過一首七絕
3、183;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該詩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三、單項選擇題1在駁斥一種錯誤論斷時,可以不必直接證明其錯誤,而只需要把與它相矛盾的另一論斷的真實性證明之后,就可以確定所駁斥的論斷是錯誤的,這是根據()。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2為了證明某一論題的真實性,我們可以不直接證明它,而是證明與它相矛盾的的另一論題是假的,就證明了我們要證明的論題是真的,這是根據()。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3論題是通過論證來確立其真實性的命題,因此,它()。只能是已被證明為真的命題只能是真實性有待于探索的命題既不能是已被證明為真的命題,也不能是真實
4、性有待于探索的命題既可以是已被證明為真的命題,也可以是真實性有待于探索的命題4運用反證法進行論證,設立的反論題與要證明的論題之間是()。矛盾關系反對關系等值關系蘊涵關系5運用反證法進行論證時,設立的反論題與引伸出的推斷之間必須是()。矛盾關系反對關系蘊涵關系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6選言證法是()。證明包含論題的各個選言肢都真證明不包含論題的各個選言肢都真證明包含論題的各個選言肢都假證明不包含論題的各個選言肢都假7違反同一律的邏輯錯誤是()。預期理由循環論證推不出來偷換論題8“法學是社會科學,因為法學是研究社會現象的,社會科學也是研究社會現象的。這一論證()沒有違反論證規則,是正確的犯了“循環論證”
5、的邏輯錯誤犯了“推不出來”的邏輯錯誤犯了“論據虛假”的邏輯錯誤9“有人認為,中國沒有什么優秀的法律文化值得向世界傳播,這種認識不符合實際,歷史上中國大量的優秀法律文化傳播到國外,對它們產生過重大影響”這一議論是()。直接證明直接反駁間接證明間接反駁10“根據三段論的規則,如果兩個前提都是特稱肯定命題,不能得必然必然性結論;如果一個前提是特稱肯定命題,另一個前提是特稱否定命題,不能得必然性結論;如果兩個前提都是特稱否定命題,也不能得必然性結論。由此可見,兩個前提都是特稱命題的三段論,不能得必然性結論。”這段論證運用的是()推理。簡單枚舉歸納完全歸納充分條件假言三段論11“哲學不能代替法學,因為如
6、果哲學能夠代替法學,則哲學就應對諸如法律關系、法律行為、法律意識等進行具體的研究,而哲學是不對這些進行研究的”與“哲學能夠代替法學嗎?不能,因為如果哲學能夠代替法學,則哲學就應對諸如法律關系、法律行為、法律意識等進行具體的研究,而哲學是不對這些進行研究的”,這兩段議論所運用的論證方法()。都是反證法前者是歸謬法而后者是反證法都是歸謬法前者是反證法而后者是歸謬法。12“國家和社會管理者都必須接受系統全面的法學教育,因為這些管理者要有效而良好地履行管理職責就必須具有良好的法律修養,良好的法律修養只能來自系統全面的法學教育,只有這些管理者具有了良好的法律修養后,他們才可能很好地運用法律,有效而良好地
7、管理”,這一議論的論證方式中運用的是()。聯言推理選言推理假言推理三段論推理13根據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對于“如果死者是砒霜中毒而死的,那么死者牙根必然是青黑色”與“只有死者的牙根是青黑色,死者才會是砒霜中毒而死的”這兩個命題()。如果斷定它們中一命題真,另一個命題假,就會違反矛盾律如果斷定它們都真,就會違反矛盾律如果斷定它們都假,就會違反排中律如果斷定它們中一個命題真,另一個命題也真,就會違反充足理由律。14在一次關于某起案件性質的討論中,有的人認為本案應定為搶劫案,有的人則認為不應定為搶劫案。會議主持人請甲、乙二人對這兩種意見發表看法。甲說:“我現在還不敢肯定究竟哪種意見對。”乙說:“我認
8、為這兩種意見都不對。”從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來看,上述甲、乙二人的說法()。甲和乙都違反了矛盾律乙違反了排中律而甲不違反任何邏輯思維規律甲和乙都違反了排中律甲違反了排中律而乙不違反任何邏輯思維規律15在揭示概念外延過程中犯“多標準劃分”的錯誤,其實質在于()。沒有遵守同一律沒有遵守矛盾律沒有遵守排中律沒有遵守充足理由律16既不同意說“某甲是成年人”,又不同意說“某甲是未成年人”。根據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這樣()。就會犯“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就會犯“轉移論題”的邏輯錯誤就會犯“模棱兩可”的邏輯錯誤并不違反邏輯思維規律17甲:“有資料介紹說,讀初中時的華羅庚數學成績并不好,有時還考不及格”。乙:“這
9、是瞎說,華羅庚是著名的數學家,怎么可能連初中數學都考不及格呢?!”上述甲、乙二人的對話()。都沒有邏輯錯誤甲違反了矛盾律乙違反了同一律乙違反了排中律18根據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對“A法院有的審判員是共產黨員”與“A法院的審判員不都是共產黨員”這樣兩種命題()。不能斷定它們都是真若斷定了其中一個是假的,就必須斷定另一個是真可以斷定它們都假的若斷定了其中一個是真的,就必須斷定另一個是假的。四、多項選擇題1“可以肯定王某沒有作案時間。因為如果王某有作案時間,在案發時他就不可能在車間上班,然而調查材料證明,發案時他確實在車間上班”。這一論證采用的是()。直接論證間接論證歸納論證演繹論證反證法。2在論證
10、中,違反論證方式所犯的邏輯錯誤是()。偷換論題循環論證以人為據草率證明不能推出。3“王同志講:某甲肯定在現場出現過,因為某乙看見某甲在現場出現過。但現已證明某乙不可能看見某甲在現場出現,所以,某甲肯定沒有在現場出現過”。這一議論()。證明了某甲在現場出現過證明了某甲沒有在現場出現過沒有證明某甲在現場出現過沒有證明某甲沒有在現場出現過證明了王同志的說法不能成立4“我們認為將本案定為放火罪不能成立。如果被告的行為是放火罪,那么被告在主觀上就應具有燒毀化肥倉庫的故意,但被告只是用火柴燒化肥口袋而意外引起倉庫起火,只是企圖把口袋燒開一個洞口,達到偷出化肥的目的,并沒有燒毀化肥倉庫的故意。”這一論證運用
11、了()。反證法歸謬法直接反駁間接反駁間接證明5“公訴人講:本案被告預謀策劃、攜帶兇器,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首都繁華地區搶劫公款,因而犯有搶劫罪,但是我們認為,這些情況并不能作為定性為搶劫罪的根據,因為,第一,就通常情況看,意圖犯罪的人,往往都要作一些必要的預謀、準備,這種有預謀的犯罪活動,搶劫罪可以有,搶奪罪也可以有。第二,被告著手搶款時雖帶刮刀,但一直別在身上沒有用,當然就談不上他以刀來實施搶劫。第三,犯罪的時間地點,并不是每一種犯罪都必須具備的必要條件,而我國刑法對搶劫罪的構成,在時間地點上并不作具體要求,所以,以被告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首都繁華地區搶劫公款,作為定搶劫罪的一個條件,缺乏根據。
12、”這段議論是()。反駁公訴人的論題反駁公訴人的論據指出公訴人犯了“論據虛假”錯誤指出公訴人犯了“不能推出”的邏輯錯誤指出公訴人論據與論題的聯系不充分6論證中,違反充足理由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有()。論據虛假預期理由循環論證不能推出草率證明7在一個論證中,作為基本論據的判斷可以是()。真實性明顯的事實性判斷真實性不言自明的公理或科學定理真實性尚未確定的判斷經實踐反復檢驗過的一般性理論和原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規范判斷,以及依法作出的司法解釋8下述情形中,違反邏輯思維規律的有()。既斷定“所有S不是P”真,又斷定“所有P不是S”假既斷定“只有p,才q”真,又斷定“或者p,或者非q”真既斷定“這支筆是白色
13、的”真,又斷定“這支筆是黑色的”真既斷定“他可能是中學生”假,又斷定“他可能不是中學生”假既斷定“如果p,那么q”真,又斷定“或者非p,或者q”假9下列邏輯形式中,違反矛盾律要求的有()。pp(SAP)(SEP)(pq)(pq)(pq)(pq)(pq)(pq)10下列議論中,違反邏輯思維規律要求的有()。我完全同意大家對案情的分析,但還有些異議我反對你的意見,但尊重你的發言權是否利用職務便利,是認定被告人構成受賄罪的必要條件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今年春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11甲、乙、丙三人因涉嫌某案件而被傳訊,當辦案人員問到是誰作案的時候,甲說:“我不是作案人”;乙說
14、:“我不是作案人”;丙說:“甲是作案人。”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個說了真話,則可根據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推知()。甲說真話而乙說假話乙說真話而甲說假話丙和乙都說真話而甲說假話甲是作案人乙是作案人12下列各組命題中,適用于排中律的有()。“這個S是p”與“這個S不是P”(pq)與(pq)“必然P”與“并非可能P”SIP與SOP“并非所有S是P”與“并非所有S不是P”五、指出下列論證的論題、論據、論證方式,并將論題、論據按論證方式的推理形式排列1“我們認為被告人曹某的行為符合貪污罪特征。其一,曹某在當班時收到德國客人多付的是一張1000馬克的旅游支票,不能直接進入流通領域,曹某利用職務之便,采用積
15、極的違法行為,擅自填寫兌換水單,將馬克兌換成現金,。因此,曹某的行為是侵吞旅客錯付款項的行為。其二,德國客人多付1000馬克給收銀臺后,此款的性質應屬公款。我國刑法規定:由國家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使用或運輸中的私人財物屬于公共財物。德國客人多付1000馬克后,該賓館即取得了這一財產的代管權。其三,曹某的行為是職務行為,曹在該賓館當班期間,是作為賓館的法定工作人員與客人發生的職務行為,該賓館是個法人,對曹某在履行職務期間的民事法律行為負有責任,當德國客人多付給曹某1000馬克時,并非客人與曹的私人交往,而是曹代表賓館與客人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曹某利用賓館賦予她本人收銀員
16、的職務之便,主觀上有侵吞的故意,客觀上采取擅自填寫兌換水單手段,將賓館代為保管的具有公共財產性質的1000馬克兌換后據為己有,應認定為貪污罪。2“公訴人認定1997年6月,程某以乙廠名義與工商銀行支行辦理抵押貸款80萬元的手續,在未經集體研究及未簽訂任何書面協議情況下,于同月23日擅自將此款全額劃入甲公司帳戶,至97年案發時,尚有30余萬未還,案發后才全部追回。程某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供他人從事營利活動,情節嚴重,已構成挪用公款罪。而事實是,程某當時任乙廠長,97年6月,甲公司私營老板王某希望程某以乙廠名義向銀行貸款供甲公司使用。條件講好后,程以乙廠名義與銀行辦理了產權抵押貸款,23日,該項
17、貸款劃到甲公司帳戶,案發后,此款本息全部返回。并且程某事前曾向上級分管領導報告,與本廠分管財務領導通氣,向財務部門人員安排辦理手續;80萬元本身是在期限以內還給銀行的,既沒有違約,也沒給該廠造成經濟損失,所以,這一行為是企業之間的資金轉借行為,目的是為企業謀利,屬于違反財經紀律,不構成挪用公款罪。程沒有利用職權謀私,沒有侵犯公款的使用權、占有權、收益權,且所有財務往來都入了企業的帳,完全具備民事借款的法律特征”。六、下列各段議論是否違反了邏輯思維規律的要求?1“江某就是本案兇手無疑。因為:第一,江某是該銀行營業所的記帳員,熟悉營業所的內部情況;第二,案發后,江某最先到達現場而不及時報告,反而澆
18、水掃地破壞現場;第三,用于縱火焚尸的引火物谷草是江某在發案前三天帶來營業所的;第四,據說江某家中有把刀子,其刀口寬度、長度與被害人身上的作品大體吻合。綜上所述,江某完全有可能是本案兇手。”2被告確有盜竊行為,念其出于無意,可予從輕處罰。3“認為有的犯罪行為是合法的,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可是,認為所有的犯罪行為都不是合法的,這種說法,也未免太絕對了。”4有一天早晨,在單身宿舍三樓301室,好玩麻將的年輕數學教師被殺,是被啤酒瓶子擊中頭部致命的。經過半個月的偵查得知,作案人可能是趙、錢、孫、李這四人中的某一個。這四名嫌疑犯都同被害人住在三樓,但四人都否認自己作案,不過各人的說法不同。他們的說法是
19、:趙:“不是我殺的。”錢:“李就是殺人犯。”孫:“錢就是殺人犯。”李:“不是我殺的。”現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真話,請問:兇手是誰?如果我們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請問:兇手又是誰?七、論述題1什么是同一律?違反同一律的典型錯誤是什么?試舉例加以說明。2試用歸謬法反駁“大前提是特稱肯定命題,小前提是全稱否定命題的三段論也可以是有效的三段論”。3試用選言證法證明“三段論AAA式是第一格的有效式”。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略)二、填空題1論題;論據;論證方式2真實性尚未得到證明的命題3選言推理否定肯定式4充分條件5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6中項不周延(或“四概念”);偷換論題7雖然天未下雨但地面也會濕8自相矛盾9矛盾律10模棱兩可11排中12“可能非p”真13既真實又充分14同一15歸謬法三、單項選擇題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職業安全
- 關+于“三極模式”信息傳播格局探微
- 商務西服培訓體系構建
- 運輸租憑合同協議書
- 車站票款分成協議書
- 買賣車合同正規協議書
- 飯店欠款轉讓協議書
- 車輛相撞事故協議書
- 解除定向培養協議書
- 公積金信息變更協議書
- SAP-TM運輸管理模塊操作手冊(S4系統)
- 斷親協議書模板
-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6中英語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答案
- 水利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六項機制”右江模式經驗分享
- 《在競爭中雙贏》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八年級全一冊
- 中外美術評析與欣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湖南大學
-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 5027-2015)宣貫
- MOOC 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小學體育籃球規則課件
- 如何提高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
-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