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用物質管理程序_第1頁
限用物質管理程序_第2頁
限用物質管理程序_第3頁
限用物質管理程序_第4頁
限用物質管理程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限用物質管理程序 文件編號:CX-QM-019 版本/版次:1.3 頁次/頁數:14/141 目的:為確保生產之產品限用物質含量符合國際/區域/國家標準與各客戶要求,避免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特制定此管理辦法.2 適用范圍a) 從供貨商提供給聯聲電子的所有零件/材料/半成品進料至聯聲生產加工成成品出貨的整個生產活動中所用到的耗材/輔材/化學藥品;及整個生產過程中所有的相關活動。b) 適用本公司作為內部稽核參考及對供貨商管理或第三方系統稽核時驗證用。c) 可作為員工教育訓練的教材。3 限用物質管理對象:a) 限用物質:在本公司也叫有害物質或環境管理物質,是指國際組織或國際公約的相關法律

2、法規限制或禁止使用的物質。b) 限用物質管理對象: 以RoHS指令 2011/65/EU 及包裝廢物指令94/62/EC等法規和客戶所要求的限制或禁止物質為主要管理對象。4 限用物質管理方針與目標: 限用物質管理方針本公司在制造產品、選購原輔材料、工藝流程中遵守關于受限或禁止使用物質的規定,遵守關于文件和審核的具體要求。本公司將進一步定義防止和控制產品中的限用物質的具體要求,并與供貨商一起持續遵守產品環境要求、法定要求和安全要求。限用物質管理目標 當月進料檢測合格批數 一. 每月進料限用物質符合性檢測合格率=-x100% (目標值為: 100% ) 當月進料總批數 當月成品檢測合格批數 二.

3、每月成品限用物質符合性檢測合格率=-x100% (目標值為: 100% ) 當月成品生產總批數 以上方針、目標自簽署之日起生效. 杭州聯聲電子有限公司 總經理: _ 2010年04月15日*限用物質管理者代表任命書* 茲任命 劉 展 先生, 為本公司限用物質管理項目之負責人,負責監督、執行、稽核限用物質管理系統之推行與維持,并代表總經理負責執行下列工作. 1.對外代表公司連絡與協商限用物質管理系統認證及其相關事宜. 2.對內監督限用物質管理之各項作業準則. 3.代表總經理實施內部稽核、定期監察及管理審查作業,以確保限用物質管理系統之適應性. 4.當公司內發生含有限用物質的不良品時,向總經理提報

4、書面資料. 5.負責任命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會與組織架構及所屬權限、責任. 以上任用自簽署日起生效, 如另有任用,當以書面解任之. 杭州聯聲電子有限公司 總經理: _ 2012年05月18日*內/外部稽核負責人任命書* 茲任命 劉 展 為本公司限用物質管理項目之內/外部稽核負責人. 負責執行、稽核公司內部的限用物質管理系統和供貨商的限用物質管理系統,并代表環境負責人執行下列工作.1.執行公司限用物質管理系統內部稽核工作等相關事宜.2.執行供貨商限用物質管理系統外部稽核工作等相關事宜.3.對內協助限用物質管理負責人,監督限用物質管理程序與限用物質之各項作業準則.4.對外協助限用物質管理負責人,監督供

5、貨商的限用物質管理程序與限用物質之各項作業準則.5.內/外部稽核作業缺失,負責督導與追蹤改善成效.6.內/外部稽核作業數據整理,并向限用物質管理負責人書面報告稽核執行結果.以上任用自簽署之日起生效,如另有任用,當以書面解任之. 杭州聯聲電子有限公司 總經理: _ 2012年05月18日*限用物質管理系統教育訓練講師任職書* 茲任命 劉 展 為本公司限用物質管理項目之講師.并代表限用物質管理負責人執行下列工作:1.負責有關限用物質管理系統之教材編審.2.負責新進人員有關限用物質管理相關課程教育訓練之講師.3.定期教育訓練計劃之排定與執行.4.相關限用物質管理之外來文件增/ 修訂時之不定期教育訓練

6、計劃排定與執行.5.將結果整理并書面匯報限用物質管理負責人. 以上任用自簽署之日起生效,如另有任用,當以書面解任之. 杭州聯聲電子有限公司 總經理: _ 2012年5月18日5、 權責/及組織架構5.1、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會組織架構總經理王李成管 代 劉展銷售部朱欽選物控部馮海琴品管部劉展行政部田國峰財務部胡琳雅制造部 尹緒照譚樂良工程部劉江紅MIC制造王軍輝馮海琴5.2、品管部權責5.2.1、負責產品各項限用物質含量之管制.5.2.2、收集相關法律法規及客戶要求.5.2.3、建立公司內部控制規范與標準,保存和管理并向客戶提供各項測試報告記錄.5.2.4、負責本公司對限用物質的執行狀況的內部稽核

7、。5.3、IQC權責5.3.1、依據品管部制定之管制標準適當選擇和評估供貨商.5.3.2、依據品管部制定之限用物質管制程序實施進料檢驗.5.3.3、IQC應了解供貨商管制標準及其管制措施,確保各階段制品質量及限用物質含量滿足規格要求. 收集在規定時間內各供貨商之限用物質含量測試報告.5.3.4、評估并落實對各供應商提供之原料進行不定期之限用物質含量測試,以及相關變更的管理.5.3.5、督促供貨商建立限用物質管理系統并對供應商進行不定期稽核及改善進度追蹤.5.4、IPQC、OQC權責5.4.1、IPQC依據制令要求對生產中的材料包裝與料號稽核,作好相關檢驗并記錄標示。5.4.2、IPQC、OQC

8、配合執行內部限用物質稽核5.4.3、OQC依據訂單要求對成品進行檢驗作好相關檢驗記錄和標示.5.5、文控中心權責5.5.1、督導各部門對本單位人員進行限用物質教育訓練,并保持相應各級人員教育訓練記錄.5.5.2、負責公司內部限用物質管理信息或文件資料的管控及分發,確保各部門及時獲取最新有效的關于法規或客戶的限用物質要求信息,歸檔管理供貨商提供的各類原輔材料限用物質證明資料以及外來法規或客戶的限用物質管理標準.5.6、物控權責5.6.1、依據品管部制定之管制標準適當選擇和評估供貨商.5.6.2、各供應商討論相關材料的價格。5.6.3、督促供貨商提供相關檢驗和測試報告.5.6.4、對供應商進行限用

9、物質符合性調查。5.6.5、對供貨商進行限用物質含量調查并與供貨商簽定限用物質含量管制環保協議不使用限用物質申明書。5.6.6、依倉庫平面區域規劃限用物質管制區,確保物料標示與實物相符.5.6.7、依據各項管制及需求配合倉管作業并詳細記錄入、出庫狀況.5.6.8、不良品的報廢退料紀錄與管理。5.6.9、原物料領/發料的確認(料號/標識)。5.7、銷售部權責5.7.1、收集有關客戶要求的信息并傳遞給工廠相關單位.5.7.2、當生產計劃/生產工藝需要發生變更時,負責與客戶溝通.5.8、生產制造5.8.1、生產部各生產車間須使用不含限用物質中所規定之限用物質5.8.2、依據訂單要求進行生產并作好標識

10、.5.8.3、制程中不良品處理.5.8.4、治工具加工材料選用需遵照不含限用物質,對生產所有化學藥品耗材的使用和管理5.9、工程部權責5.9.1、對限用物質管制材料之承認及物料料號之編制.5.9.2、限用物質含量管制材料的技術資料發行.5.9.3、試作階段樣品須使用不含本程序所規定之限用物質。并確認環保材料的功能及特性質量。5.9.4、負責有關產品規格書的編制5.9.5、限用物質含量合格供貨商之評估.5.10、總經理權責5.10.1、總經理對內為本公司最高經營與管理負責人5.10.2總經理室負責限用物質含量管理的總策劃和相關事件的裁決5.10.3、法規限制或顧客要求限用物質政策審核,內/外部稽

11、核人員的任命。5.11、行政部、財務部權責5.11.1負責本部關于環境物質管理,包含公司的水電氣使用情況及目標管理5.11.2對有害物質的廢棄物的管理,尋找及建立有資質的供應商,以確保有害肺棄物質100%回收。5.11.3.監督落實各個部門的紙張及空調的使用情況,杜絕浪費的情況發生。5.12、內審培訓內容5.12.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識。5.12.2.ISO9001:2008和ISO14001:2004內審資格證。5.12.3.質量環境法律法規。6、作業內容6.1、 限用物質含量標準要求有害物質ROHS標準三星標準公司標準有機無機包裝電鍍板材有機無機鎘(Cd)<100ppm<50

12、ppm<70ppm<160ppm<70ppm<50ppm<50ppm<70ppm鉛(pb)<1000ppm<200ppm<700ppm<700ppm<200ppm<200ppm<700ppm汞(Hg)<1000ppm<700ppm<700ppm<700ppm<700ppm<700ppm<700ppm鉻(Cr+6)<1000ppm<700ppm<700ppmSPOT-TEST<700ppm<700ppm<700ppm多溴聯苯(PBB)<

13、1000ppm/<900ppm<900ppm多溴聯苯醚(PBDE)<1000ppm/<900ppm<900ppm溴(Br)<900ppm不得含有<900ppm<900ppm<900ppm<900ppm<900ppm氯(Cl)<900ppm不得含有<900ppm不得含有<900ppm<900ppm<900ppm鈷(Co)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銻(Sb)不得含有<700ppm<700ppm<700ppm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錫(Sn)不得含有

14、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不得含有6.2、 限用物質含量檢測方法鎘含量測試方法參照  EN 1122 (適用塑料類)6.2.1、鉛含量測試方法參照 EPA 3050B(適用塑料類)EPA 3052(適用混合物)6.2.2、汞含量測試方法參照 EPA 3052:1996.6.2.3、六價鉻含量測試方法參照 EPA 3060A: 1996 或 EPA7196A: 19926.2.4、PBB, PBDE 依照GE/MC或依專業ROHS檢測機構(如SGS 實驗室)的方法進行6.2.5、以上沒有定義完全的,如果客戶有增加要求將依客戶最新要求為準;6.3、 本公司要求必須測

15、試的項目(附件三)如客戶另有特別要求依客戶要求。6.4、 限用物質含量的檢測要求6.4.1、各類材料之限用物質含量檢測必須在認可的ROHS專業檢測機構(如SGS/ITS/CTI試驗室)檢測.6.4.2、SGS、CTI、HCT限用物質含量測試報告與物料MSDS報告有效期限為半年,保存期限為2年. 如客戶另有要求依客戶要求.6.4.3、各供貨商每年定期將交聯聲電子之原輔料送至SGS、CTI、HCT實驗室進行限用物質含量的檢測,并將檢測報告呈聯聲文控中心保存; 或委托聯聲電子代送SGS、CTI、HCT實驗室進行測試,測試報告由聯聲電子文控中心保存。6.4.4、各供貨商提交的SGS與MSDS報告在有效

16、期前1個月品質部要進行確認,對快到有效期的SGS與MSDS報告識別出來知會采購與供方,要求供方在有效期內提供下一份SGS與MSDS有效報告,報告提供后交文控存檔管理。6.4.5、聯聲品管部每年不定期抽取高風險材料如五金類/塑膠類/錫線/線路板/管芯/背極/腔體/外殼/墊片/膜片/防塵網送至SGS、CTI、HCT 實驗室進行限用物質含量測試.6.4.6、新供應商/新材料之限用物質管理依材料承認和新供應商管理要求執行.在工程部承認材料時必須附SGS、CTI、HCT 實驗室進行的限用物質含量測試報告。6.4.7、供應商SGS、CTI、HCT檢測報告必須注明詳細送檢時樣品的抽樣方式,以及使用原料之進料

17、批號及送檢測項目,送檢項目和要求必須為聯聲所需之材料項目;6.4.8、聯聲送檢之SGS、CTI、HCT報告必須注明送檢材料之生產供應商和材料進料檢驗批號和料號,及送樣時的抽樣方式.6.4.9. 所有各供應交聯聲的SGS、CTI、HCT檢測報告和聯聲送檢之SGS、CTI、HCT檢測報告均要經品管部經理以上人員確認檢測報告是否有效;確認內容為送檢之抽樣方式,檢測方法,檢測項目,檢測結果及限用物質含量是否合乎本公司管制要求并簽名確認, 確認OK的再進行登錄管理, 如經確認不合乎要求,需發出工程變更通知單跟進處理.6.5、對供貨商之管控要求.6.5.1、現有供貨商的管理6.5.2、對供應商進行限用物質

18、的符合性調查針對調查符合要求的供應商要求提供部品的SGS檢測報告,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給聯聲并要求供應商簽定環保協議;對化學品限用管理依照化學品管理辦法操作.6.5.3、 針對高風險材料如五金類/塑膠類/錫線/揚聲器/外殼/管芯/線路板/膜片/背極/墊片/腔體,進料前進行全分析報告。6.5.4、供貨商每年送SGS檢測一次以監視原料供應商使用材料的符合性,并將部品的SGS檢測報告副本提交給聯聲品管部。6.5.5、所有供貨商均要建立本公司的限用物質管理系統并督促和要求其下屬供貨商建立自已的限用物質管理系統以確保每批交貨質量的符合性。6.5.6、品管部需依外部稽核之查檢表對各供應商進行限用物質

19、含量管制稽核及改善進度追蹤6.5.7、新供貨商的管理6.5.8、生產主管、技術人員、采購協同品管對新供應商進行實地和書面之的評鑒,依采購控制程序和限用物質管理外部稽核的查檢表挑選合格供貨商.6.5.9、經供貨商評鑒小組確認合格后,由采購要求供貨商簽定了環保協議和提供交聯聲之原輔料的SGS、CTI、HCT限用物質測試報告與MSDS報告后方可列入合格供應商名錄中。6.5.10、如供貨商列為合格供應商后,后續管理方式依6.5.1現有供貨商管理持續進行。6.5.11、所有供應商提供成分表中含有被本公司列為管制對象的成分時,需同時提供該成分對應的SGS、CTI、HCT的檢查報告。6.5.12、各產品成分

20、表必須如實填寫,有不實內容時,一切責任由虛假方承擔。6.5.13、物料編碼和物料清單的產生6.5.14、由技術部制訂不含限用物質的物料編碼原則,以示區分含有限用物質的材料。6.5.15、銷售根據客戶需求傳遞信息給相關單位,工程部人員依銷售要求進行產品所需材料清單確定.6.6、材料的承認6.6.1、對經評鑒合格之供貨商,采購依據技術規格和標準安排供貨商送樣,工程部根據實際需求承認樣品分發各單位。6.6.2、供應商送樣承認時必須附此部品的SGS、CTI、HCT檢測報告并在承認書上注明此材料是不含限用物質和不含破壞臭氧層物質的材料.6.6.3、針對使用同一種材質同一生產地點同一生產制程工藝的部品供貨

21、商可提供環保協議書MSDS報告和SGS、CTI、HCT報告采用系列承認。6.6.4、工程部在承認時要求供貨商提供讓聯聲可識別限制物質的標識。6.6.5、材料承認書上還須注明限用物質管理之項目和管理要求.6.7、變更管理6.7.1、如供貨商有變更(如:原料/生產工藝/制程等)需求時,需即時提交相應的數據給聯聲電子如需重新承認,依材料承認要求執行.6.7.2、當變更內容有需要時, 需SGS、CTI、HCT檢測機構中心或國家認定機構檢測,并取得SGS、CTI、HCT正式報告,結果合格后才可執行變更.如客戶要求重新送樣確認,則依客戶要求執行.6.7.3、新產品技術管理6.7.4、工程部在進行要求符合限

22、用物質要求的新產品驗證時除依樣品制做管理辦法執行另還要注意以下事項:6.7.5、相關技術數據上要注明是符合本程序管理要求6.7.6、在新產品試投產時要使用符合本程序所要求的材料。6.8、限用物質過程管理流程圖(詳見附件一)6.9、 進料控制6.9.1、按IQC進料管理規定辦理。6.9.2、各材料在進料檢驗進除依進料檢驗規范中規定檢驗外,還需增加以下檢驗項目:6.9.3、依據標準檢查SGS、CTI、HCT檢測報告其限用物質成份不能超出標準。6.9.4、核對SGS、CTI、HCT是否符合該原材料名稱.6.9.5、供應商物料包裝必需貼注ROHS標簽。對鹵素有要求的供方必須加貼HF標簽。6.9.7、I

23、QC確認其所附檢測報告及相關記錄,以確認其是否滿足既定規格.如果不合要求則當作不良品判定,并將此報告附在進料檢驗報告后。6.9.8、供貨商提供之SGS、CTI、HCT報告或成份表(MSDS)等數據,皆須保存半年以上檢測數據作為“產品追溯”與“客訴不合格品追溯”之依據。6.10、 制程管制6.10.1、制程中所有環境物料管理/標示依生產過程控制程序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辦理。6.10.2、IPQC 依制程檢驗控制程序及相關巡檢規范執行核對實際使用的物料批號與物料清單上記錄之進料批號是否一致.6.10.3、制程中所用到的輔助材料或化學物質供應商管理同本公司一般材料供應商管理并由本公司采購要求所

24、有物料供貨商提供限用物質 SGS、CTI、HCT檢測報告書與MSDS報告。同時SGS、CTI、HCT 檢測報告之“測定標準”與“測定方法”須按照本程序規定之方式測定.6.10.4、生產設備、工模治具、檢測設備類:制程所用的打膠機、繞線機、電烙鐵、充磁機等設備及各類生產治具、檢測設備,均不可受到限用物質的污染,需分開管理放置.IPQC 負責監督管理。6.10.5、如有環境管理所規定之限用物質混入與污染,生產/相關單位須即刻向總經理提報。6.10.6、當不良品發生時,須由生產單位拉長之干部,將不良品發生地點/數量/日期等狀態進行記錄;并將不良品連同記錄提交至倉庫“不良品存放區”,會同倉庫人員點收。

25、6.10.7、所有遭受環境管理所規定之限用物質污染與混入的不良品皆須集中至倉庫“不良品存放區”內,并需明確清楚標示相關的環保標示。當發生不良品時,不管是否會造成生產中停線,都不能進行特采或篩選。6.10.8、生產活動中所產生的不良物料,需分類收集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辦理。6.11、 出貨管制6.11.1、成品類檢驗需根據生產訂單和技術規格要求依成品檢驗規范進行檢驗; 成品經OQC檢驗合格后,蓋“合格”印章外還要加貼ROHS標簽。6.11.2、出貨前,OQC須依出貨計劃確認生產訂單和數量以及產品標示,并將相關信息記錄在出貨報告中;同時須確保成品出貨不含規定的限用物質,其它按成品檢驗規范進行作業.相

26、關出貨記錄均需保存1年以上。6.11.3、如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影響到特性和狀態時,則IPQC或OQC需將樣品送至試驗室進行測試,合格后方能辦理正常入庫。6.11.4、當出貨檢驗發生不良品時,須由OQC檢驗員立即向單位主管報告,經總經理核準后,由專人負責將成品之不良品與庫存中之同批號不良品集中于倉庫不良品存放區,并由OQC人員填寫8D報告.當產品檢驗出貨后發現有不合格時,需即時通知客戶進行產品召回.6.12、 倉庫管理6.12.1、產品/物料經檢驗合格,加蓋“合格”章,按產品標示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入庫,并擺放于規定區域內。6.12.2、倉庫發料時根據訂單將IQC的檢驗批號與所對應的數量記錄

27、至物料卡上和領料單上,并登錄至相應帳目中.6.12.3、倉庫區須明訂:進料不良品退料區、半成品/成品不良品退料區;6.12.4、進料不適合良退料區:由倉庫區域負責人,專人負責。當發生不良品時,不管是否引起停線,都不能進行特采作業。6.12.5、半成品/成品不良品退料區:由倉庫區域負責人,專人負責記錄與管理。倉庫區域負責人需將“不良品禁止出貨”告示牌放置于物料上方明顯處。6.12.6、為預防因任何不符合事件而發生供貨中斷現象,針對大客戶的產品用料須保證一定數量的調節性庫存儲備.6.13、 異常處理.6.13.1、進料不合格品處理流程圖:流 程項 目客戶 銷售品管品管主管倉庫采購供貨商總經理追溯表

28、單1. 進料檢驗OK2. 不良品判定(合格入庫)NG3. 不良品處理(匯報總經理)開立8D報告4. 倉庫作業退料單5.異常通知改善與對策追蹤8D報告6.退料作業7.通知客戶6.13.2、進料方面不良品處理6.13.3、IQC進料檢驗需確認供貨商是否有“不含限用物質管理辦法所規定之限用物質”之檢驗項目和SGS、CTI、HCT報告編號。6.13.4、產品外箱是否貼有產品標識與可追溯性程序所規定之及ROHS 及 需要貼HF標示。6.13.5、IQC發現不良品時,立即蓋上紅色印章并開立8D報告由品管主管判定后。由IQC人員告知倉庫,由IQC人員將不良品放置“不良品存放區”同時品管主管須知會總經理室。6

29、.13.6、IQC須同時追查在庫品進料批號及數量是否有同批號之不良品與供貨商在庫不良品數量。6.13.7、倉庫人員填寫退料單,經由采購人員告知供貨商進行退料作業。6.13.8、制程方面不良品處理流程流 程項 目客戶/銷售品管生產總經理倉庫采購供貨商追溯表單1.制程發現不良品(呈報總經理室)8D報告2.標示并存放管制3.不良品繳交庫房 8D報告4.倉庫紀錄/標示/管理/開立退料單標示“禁止使用”開立退料單5.原物料品追溯IQC來料檢驗報告6.退料作業7.通知客戶6.13.9、制程方面不良品處理6.13.10、制程發現不良品時,立即貼上不合格標簽并開立8D報告,呈報總經理室后;并分發給IPQC及倉

30、庫,由IPQC連同不良品提交至倉庫“不良品存放區” 并由倉庫人員記錄于不良品存放記錄表。6.13.11、發生不良品時,不管是否停線,都不能進行特采作業與挑選作業。6.13.12、由倉庫人員填寫退料單,由采購人員告知供貨商進行退料作業。6.13.13、制程檢驗發現不良品時,品管人員需至IQC追溯進料檢驗記錄并確認,供應商出貨檢驗報告是否有(不含限用物質管理程序規定之限用物質)之檢驗項目。或供貨商實施變更未依程序規定變更。產品外箱是否有貨品標示單標示。6.13.14、客訴方面不適合格品處理流程 流 程項 目客戶/銷售 總經理限用物質委員會 總經理追溯表單 品管 銷售 倉庫 采購 工程客訴不良品8D

31、匯報總經理 追溯查生產批/日期/訂單查詢出貨明細表倉庫記錄/管理 查詢進料檢驗記錄IQC來料檢驗報告召開環境管理委員會會議記錄在線與相似產品展開調查客訴回復 分析對策報告6.13.15、客訴方面不良品處理 6.13.16、當銷售/品管接獲客訴不良品時,應立即報告總經理室。6.13.17、客訴不良品依顧客投訴處理管理規定追查原因與追溯產品批次及數量等6.13.18、品管人員隨即針對客訴產品進行查詢進料檢驗記錄/制造批次/生產日期/生產訂單/出貨檢驗單等不合格品追溯作業。6.13.19、倉庫記錄管理立即將出貨同批號成品進行區隔管理。6.13.20、由總經理召開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會,并召集相關人員檢討

32、改善對策與如何防止再發生。向總經理匯報后續相關責任歸屬問題6.13.21、倉庫人員需進行庫存品調查與配合品管人員追溯在庫品。并將在庫品嚴格區隔與管制。同時相似產品亦須作橫向展開調查。6.13.22、當廠內發現到不良品,同時已經出貨在途中,或客戶發現不良品時,銷售須在24小時內聯系客戶并立即制定初步糾正措施計劃和提交所有交貨至客戶相關單位之交貨明細,同時向總經理匯報。最終的糾正措施報告應在檢測到不合格后的7天內由銷售部/品管部提交給客戶。6.13.23、對客戶已證明為不合格品之所有產品,由銷售部聯系后全數回收報廢。6.14、 信息溝通與管理6.14.1、客戶任何時間有需要本公司提交限用物質管理的

33、相關記錄時,可通過銷售或直接與品管人員聯絡,相關記錄必須經過相關部門主管確認無誤后由銷售/品管人員為窗口提交客戶,整個提交過程不得超過10個工作日。6.14.2、客戶要求提供的限用物質的相關記錄的方式和頻率以及記錄格式依客戶規定辦理。 6.14.3、與供貨商的信息溝通主要以采購/技術/品管為窗口。6.14.4、當銷貨部收到客戶限用物質管理要求事項或對應法規限制時,以工作聯系單或E-mail方式向總經理提報。經總經理核準后,送文控按外來文件進行編號/發行/存查(依文件及記錄控制程序)作業。 6.14.5、文控將書面數據分發至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會所屬單位。文件發行依據ISO外來文件作業規定發行與簽收

34、。6.14.6、各單位收到相關規定時,依各單位需求執行,同時需以公告或教育訓練方式倡導。6.15、人員教育訓練 6.15.1、 限用物質管理教育訓練講師由總經理直接任命有相關資歷的專門人才擔當,必要時請權威培訓機構的專業人員擔任. 6.15.2、教育訓練計劃由行政部一安排,并由總經理核準后執行. 6.15.3、 教育訓練的實施與考核依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6.16、 法規限制和顧客要求事項 6.16.1、法規: 國家的法令、地方的條例等. 6.16.2、顧客要求事項: 地區協議、業界標準、顧客要求及其它本公司同意之要求事項.6.16.3、銷售部與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會經由各種方法的確認,取得環境關聯

35、物質相關的法規及顧客要求等事項的最新信息(包含制定、修編及廢除)。當其它部門取得這些數據時,需轉交限用物質管理委員送文控保存并發行。6.16.4、限用物質管理委員不僅需隨時修正有關公司內的規定、規格、限用物質一覽表,并應明確本公司應該對應的內容。相關部門須執行由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指示的對應政策并詳細告知屬本部門內的法規內容。 6.16.5、法規限制依規定每年定期修訂一次,由總經理裁決.另客戶要求依客戶另做不定期增/修訂.6.17、內部稽核6.17.1、限用物質內部稽核作業,由內審員排定內部稽核計劃,依照內部稽核查檢表定期展開限用物質內部稽核。當客戶要求執行時,將依客戶要求做不定期內部稽核,并向客

36、戶提供審核報告。6.17.2、內部稽核人員由總經理直接任命有資歷之合格人員擔任,依據本公司實際情況,限用物質內部稽核將與其它ISO內部稽核同步實施,內部稽核查檢表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限用物質管理方面的內容。6.17.3、限用物質內部稽核的實施流程及相關記錄,依內部審核程序執行。6.17.4、稽核缺失需于1周內改善,并將稽核缺失列為下次稽核之重點,同時提交管理評審會議。6.18、管理評審 6.18.1、管理評審的執行流程及相關記錄,依管理評審程序流程 6.19、限用物質管理計劃 6.19.1、有關限用物質全廢計劃: 6.19.2、限用物質全廢計劃,由限用物質管理委員會部門級主管執行,由限用物質管理

37、委員負責追縱其是否按照計劃表時程日內完成、并由總經理作最終確認。 6.20、 材料與成品限用物質含量的驗證 6.20.1、針對高風險材料(例如:塑膠類/五金類/錫線/揚聲器/外殼/管芯/線路板/膜片/背極/墊片/腔體),須對每批進料利用ROHS檢測儀進行驗證.非高風險材料是否需要驗證和驗證的需求程度取決于在下級供貨商生產流程中實施的控制措施的數量和性質以及遵守規定的證據。6.20.2、成品的驗證: 針對每一種產品每年至少要驗證一次,如客戶有要求驗證時,則依客戶要求執行。 6.20.3、驗證所用的監測和測量設備依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進行管理。 6.20.4、驗證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相關資格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