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_第1頁
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_第2頁
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_第3頁
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_第4頁
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關鍵詞 乒乓特色 校園文化 和諧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所名校必備的條件。我校作為一所具有近百年歷史的老校,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校在雄厚的群眾性乒乓球運動的基礎上,于1985年成功創建成“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乒乓球)示范學校”。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二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一代又一代東小人的不懈努力與追求,我校乒乓球運動取得了累累碩果、成績斐然:1988年,學校乒乓隊代表南充地區參加全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獲得西南賽區少年乙組單打第六名,身體素質第二名;南充市首屆青運會團體第

2、二名,單打第一名。近幾年來,在地、市一級小學生乒乓球比賽中,7次榮獲團體冠軍,40余人次進入單打前6名;在縣一級小學生乒乓球比賽中,連續5屆蟬聯男、女團體冠軍,120余人次進入前6名。曾經有過的輝煌與燦爛,是我校的一張閃亮名片,是我們一筆不小的財富,它向世人展示了我們東街小學在體育運動方面醇厚的歷史積淀與非凡的競爭實力。它已逐步形成了我縣獨具風格的乒乓球特色項目。怎樣繼承我校這一優良傳統,把這一大特色彰顯出來,我校班子成員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主題活動中,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提出了“彰顯乒乓特色 ,提升校園文化”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校整體和諧發展的思路。我校積極利用歷史資源,優良傳

3、統,結合學校的發展目標,將乒乓球特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挖掘潛力,闖出了一條乒乓球特色之路。一、開展的工作(一)打造隊伍,形成機制1、打造“金字塔”形隊伍(1)全員參與,重在普及全員參與重普及。在切實加強學校乒乓球特色項目建設中,我校緊緊圍繞“普及”兩字做文章,著力培養全體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要求全校學生人手“一拍一球”,以活動為載體開展“繼承優良傳統,弘揚國球精神”、“快樂乒乓”等系列乒乓球活動,讓學生接觸乒乓運動,體驗乒乓球運動的魅力,了解乒乓球運動的歷史,享受快樂的童年。只要你來到我校,就能看見孩子們開展乒乓球運動的身影。即使是低年級小朋友他們也不甘示弱,在教室外

4、、操場上練習顛球,或面對墻壁練習推擋,真無處不是練球,無處不乒乓。在我校,每班都有班級乒乓球隊,全校教師個個懂乒乓,學生人人會乒乓,群眾性乒乓球運動的普及熱潮,為學校乒乓球隊整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證。孩子們開展乒乓球運動的身影也成了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土洋結合建設施。在學校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我校因地制宜,建起了十多張室外水泥乒乓臺和玻璃鋼的室外乒乓球臺,為校隊訓練專設了室內乒乓球訓練室,今年又添置了一臺價值三千多元的發球機,為全員參與乒乓球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設施和活動場所。(2)發現苗子,重點培養為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在普及中發現人才,在提高中選拔人才,培

5、養人才。我們把發現的優秀苗子選進校運動隊進行系統訓練,并在校運動隊中選拔代表隊參加各級各類比賽。(3)解決師資,保障訓練本校資源:蔡 偉 吳克強 敖余良 吳希元聘請教練:唐新生 劉 翔 孟 波 俱樂部教練:羅 紅(4)相互交流,提高水平 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促進交流相互學習,提高水平。定期與廣安東方小學、華鎣雙河小學、華鎣三小、武勝的沿口小學等學校開展乒乓球比賽和聯誼活動。同時請兄弟學校乒乓球代表隊來我校傳經送寶,交流經驗。就這樣我校形成了有全員參與的群眾性運動隊,有常年系統訓練的優秀苗子隊(校運動隊),有代表學校參賽各級各類比賽的運動隊(代表隊),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多層次乒乓球運

6、動隊伍和相應的訓練管理機制。2、實行“星級”表彰凡是獲得“星級”章的運動員在每期期末可獲得學校頒發的“陽光體育之星”獎狀或獎品:年級前八名的運動員為一星級運動員;學校前八名的運動員為二星級運動員;本縣前八名的運動員為三星級運動員;市上前十六名的運動員為四星級運動員;省上前三十二名的運動員為五星級運動員;3、評選“先進”班級學校要求全員參與,常抓不懈,課間、課外活動、體育課、周末、節假日都是學生參加乒乓球運動的時間。到學期末,再根據各班開展乒乓球運動情況和獲獎數量評選乒乓球運動先進班級。4、實行“加分”激勵凡是在各級各類乒乓球比賽中獲獎的同學,在畢業推薦中可獲得加分。(二)開發課程,加強科研單純

7、的乒乓球特色項目建設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乒乓球運動只是師生生活中喜愛的一個運動項目而已,我們沒有停留在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教育理念上提升。通過學校乒乓球特色形成途徑的研究,讓我們從理論上認識了學校特色的內涵,并帶動了學校整體教學科研的發展。1、開發乒乓球課程。從一年級開始,將一節體育課改為乒乓球專項訓練課,把乒乓球作為學生的體育必修課列入課表,每周一課時,從而保證了全員參與乒乓球活動的時間。我們教學中主要以掌握基本技能為主,結合乒乓球游戲,學習乒乓球運動的握拍法、站位、姿勢、步法、發球與接發球、推擋、攻球等基本技術動作,教學中始終將運動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貫穿在課堂中。通過乒乓球課程的教學,讓學

8、生掌握乒乓球運動和知識及技能,學會運用乒乓球運動鍛煉身體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使之生理和心理素質得到健康發展,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2、開發韻律操課程。我校體育教師按照乒乓球運動的發球、接球、攻球姿勢和基本步法,融合現代元素,創編了三套拍的乒乓球韻律操,作為中高年級學生的體育課課程和每天大課間活動的主要內容。特別是我校的第三套乒乓球韻律操“銀球飛揚”它那優美的旋律、鏗鏘有力的節奏和舒展大方的動作寓教育性、健身性、藝術性、科學性為一體,深得師生喜愛。此特色課程的開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而且能達到強身健體、啟智育人的目的3、加強科研課題研究。我

9、們堅持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謀發展的思路,積極申報體育科研課題。2008年,我校成為四川省教育廳普教科研課題“實驗學校”;2009年2月,我校的科研課題“加強學校體育傳統項目校本教材建設和運用的研究” 申報為省級科研課題。在科研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面對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可以說學校的體育老師每天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學校聘請了文可法、姚開智、楊和平等專家為課題組顧問,經常來校指導課改實驗。在專家的指導下,學校教師發揮團隊精神,勇于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教材教法,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投身到課題研究中去。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二、獲得的榮譽二十多年來,乒乓球運動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詮釋著校園文化內涵,

10、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和整體形象,為學生搭建了成長平臺。東小的榮譽室里掛滿了省、市、縣各級比賽獲獎的錦旗和獎杯,它展示了東小人創建乒乓特色的成果和發展乒乓傳統的光輝歷程!(一)集體榮譽(2003年2009年部分獲獎情況)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體育傳統項目(示范)先進學校”、7次榮獲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賽團體冠軍,40余人次進入單打前6名;在縣小學生乒乓球比賽中,連續5屆蟬聯男、女團體冠軍,120余人次進入前6名。1、2003年、2004年在市級乒乓球運動會上,我校男、女乒乓球隊均獲團體第二名。2、2004年在縣首屆乒乓球運動會中男、女團體均獲冠軍,男、女單打均包攬全縣前三名。3、2005年在市首屆青少

11、年乒乓球運動會中,我校女隊發揚敢打敢拼、頑強拼搏精神,摘取了女子團體桂冠。4、2006年在市首屆運動會青少年組乒乓球比賽中,均摘取了女子團體桂冠。5、2006年在全縣小學生“三球”運動會中,男、女乒乓球隊、男子籃球隊均獲冠軍。6、2007年12月,我校乒乓球代表隊出征廣安市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男、女乒乓球代表隊,發揚不畏強手、勇于拼搏的精神,不負眾望,在男子甲組、女子甲組、男子乙組比賽中,均獲團體冠軍,各組別單打前六名占11人。7、近幾年來校田徑代表隊參加縣運動會,連續多次獲團體總分第一名,12余人次打破縣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紀錄。8、2007年8月,以我校運動員為主與岳池一中聯合組隊參加省少年足

12、球錦標賽,榮獲第九名的好成績。9、2007年4月,我校榮獲岳池縣小學生“三球”運動會的籃球、乒乓球男女團體冠軍。10、2009年3月,校乒乓球代表隊榮獲2009年小學生“三項球類”男女團體冠軍。(二)、個人榮譽(1988年-2009年部分個人榮譽)劉新宇:1988年獲得全國乒乓球比賽西南片區少年乙組單打第六名,身體素質第二名;南充市首屆青運會團體第二名,單打第一名;唐松濤:1988年獲南充市首屆青運會團體第二名,單打第三名;姚 杰:1990年獲岳池縣青少年乒乓球比賽團體第一名,單打第一名;尹 斌:1990年獲岳池縣青少年乒乓球比賽團體第一名,單打第二名;彭 杰:2006年分別獲得縣、市小學生女

13、子單打第一名;楊尹凡:2006年分別獲得縣、市小學生男子單打第一名;楊象杰:2007年分別獲得縣、市小學生男子單打第一名;李 港:2007年獲得廣安市小學生男子乙組比賽單打第一名;唐 蓮:2005-2007連續三年獲得縣、市小學生女子單打第一名;2008年獲得四川省少兒乙組女子單打第一名。多年來,我校向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的體育后備人才,如我校乒乓球優秀隊員劉新宇、唐松濤、姚杰、尹斌、彭杰、楊尹凡、楊象杰、唐蓮等幾十名同學曾多次代表岳池縣、南充市、廣安市參加國家級、省級乒乓球比賽均獲得等級獎;像岳池中學的周菲、現省曲棍球隊的黃瑪麗、省少年曲棍球集訓隊的許倩豪都出自我校運動隊。 三、今后的打算榮

14、譽已成為歷史,成績已屬于過去。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在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中,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會繼續堅持自己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理念,不斷彰顯我校的乒乓球特色,讓這一特色形成一種“乒乓文化”,成為一種文化象征。(一)不斷充實乒乓文化1、營造更為濃厚的氛圍2、拓展更為多彩的活動(1)豐富學生活動內容(2)鼓勵教師參與:我們打算全體教師也要做到人手一球一拍,人人要學會做乒乓球韻律操,必須參加大課間活動,和孩子們一起做乒乓球韻律操、眼保健操,還要舉行師生乒乓球比賽,組建東街小學乒乓球俱樂部;繼續與兄弟學校、社區交流開展聯誼活動。(二)不斷提煉乒乓文化在抓好訓練的同時,利用我們已經立項的教育科研課題,開展乒乓育人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