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建建筑實務砌體結構施工技術_第1頁
2016年一建建筑實務砌體結構施工技術_第2頁
2016年一建建筑實務砌體結構施工技術_第3頁
2016年一建建筑實務砌體結構施工技術_第4頁
2016年一建建筑實務砌體結構施工技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施工縫1)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信,并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縫的留置位置應符合以下規定:(1)柱:宜留置在基礎、樓板、梁的頂面,梁和吊車梁牛腿、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2)與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精湛過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下部;(3) 單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4) 有主次梁的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中l/3范圍內;(5) 墻: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6) 雙向受力板、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拱、穹拱、薄殼、蓄水池、斗倉、多層剛架及其他結構復雜的工程,施工縫的位置應

2、按設計要求留置。2)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該小于mm2(七)后澆帶的設置和處置后澆帶通常依照設計要求留設,并保留一段時刻(假設設計無要求,那么至少保留28d)后再澆筑,將結構連成整體。填充后澆帶,可采納微膨脹混凝土、強度品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并維持至少15d的濕潤養護。后澆帶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處置。(八)混凝土的養護自然養護又分為:覆蓋澆水養護、薄膜布養護、養生液養護?;炷敛杉{覆蓋澆水養護的時刻:對采納硅酸鹽水泥、一樣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炷翉姸仍趍

3、m2以前不能踩踏和安裝模板。(九)冬期施工(1)冬期施工混凝土攪拌時刻應比常溫攪拌時刻延長30?60s?;炷涟韬衔锏某鰴C溫度不宜低于10°C入模溫度不該低于5°C;(2) 混凝土分層澆筑時,分層厚度不該小于400mm。在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已澆筑層的溫度應知足熱工計算要求,且不得低于2°C。(3) 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其受凍臨界強度應符合以下規定。1)當采納蓄熱法、暖棚法、加熱法施工時,采納硅酸鹽水泥、一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該低于設計混凝土強度品級值的30%;采納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時,不該低于

4、設計混凝土強度品級值的40%;2 )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C時,采納綜合蓄熱法、負溫養護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不該低于Pa;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30°C時,采納負溫養護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不該低于5.0MPa;3 )強度品級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設計混凝土強度品級值的30%;4 )對有抗凍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設計混凝土強度品級值的70%。5 4)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且混凝土表面溫度冷卻到5°C后再拆除。對墻、板等薄壁結構構件,宜延長模板拆除時刻。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大于20°C時,拆模后的混

5、凝土表面應當即進行保溫覆蓋?;炷翉姸任催_到受凍臨界強度和設計要求時,應繼續進行養護。工程越冬期間,應編制越冬愛惜方案并進行保溫(十)高溫施工(1)高溫施工混凝土宜采納低水泥用量的原那么,并粉煤灰取代部份水泥。宜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2)混凝土宜采納白色涂裝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對混凝土輸送管應進行遮陽覆蓋,并應灑水降溫。混凝土澆筑入模溫度不該高于35°C。(3) 混凝土澆筑前,施工作業面宜采取遮陽方式,并應付模板、鋼筋和施工機具采納灑水等降溫方式,但澆筑時模板內不得有積水。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保濕養護。側模拆除前宜采納帶模濕潤養護。(十一)

6、雨期施工(1) 雨細施工期間,對水泥和摻合料應采取防水和防潮方式,并應付粗、細骨料含水率實時監測及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2) 雨期施工期間,對混凝土攪拌、運輸設備和澆筑作業面應采取防雨方式,并應增強施工機械檢查維修及接地接零檢測工作。(3) 除采納防護方式外,小雨、中雨天氣不宜進行混凝土露天澆筑,且不該開始大面積作業面的浪凝土露天澆筑;大雨、暴雨天氣不該進行混凝土露天澆筑。雨后應檢查地基面的沉降,并應付模板及支架進行檢查。(5)混凝土澆筑進程中,對因雨水沖洗致使水泥漿流失嚴峻的部位,應采取補救方式后再繼續施忙。(6)在豳天進行鋼筋焊接時,應采取擋雨等平安方式。(7)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采取

7、覆蓋塑料薄膜等防雨方式。(8)臺風來臨前,應付尚未澆筑混凝土的模板及支架采取臨時加固方式;臺風終止后,應檢查模板及支架,已驗收合格的模板及支架應從頭辦理驗收手續。1A413042砌體結構施工技術一、砌筑砂漿(一)原材料要求1 水泥:強度品級不宜大于325級;水泥混合砂漿采納的水泥,其強度品級不宜大于425級。2 砂:宜用中砂,其中毛石砌體宜用粗砂。3 石灰膏的熟化時刻至少7d,消石灰粉不得直接利用于砌筑砂漿中。(二)砂漿配合比1 砌筑砂漿配合比應通過有資質的實驗室,依照現場的實際情形進行計算和試配確信,并同時知足稠度、分層度和抗壓強度的要求。2 砌筑砂漿的稠度(流動性)當砌筑材料為粗糙多孔且吸

8、水較大的塊料或在干熱條件下砌筑時,應選用較大稠度值的砂漿;反之,應選用較小稠度值的砂漿。3 砌筑砂漿的分層度不得大于30mm,確保砂漿具有良好的保水性。4 施工中當采納水泥砂漿代替水泥混合砂漿時,應從頭確信砂漿強度品級,并應征得設計確認。(三)砂漿的拌制及利用1 砂漿現場拌制時,各組分材料應采納重量計量。2 砂漿應采納機械攪拌,攪拌時刻自投料完算起,應為:(1) 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min;(2) 水泥粉煤灰砂漿和摻用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于3min;(3)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3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別離在3h和4h內利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

9、超過30時,應別離在拌成后2h和3h內利用完畢。對摻用緩凝劑的砂漿,其利歷時刻可依照具體情形延長。(四)砂漿強度:由邊長為7.07cm的正方體試件,通過28d標準養護,測得一組三塊的抗壓強度值來評定。二、磚砌體工程(一)砌筑用磚燒結一樣磚的外形為直角六面體,其公稱尺寸為:長240mm、寬115mm、高53mm(二)燒結一樣磚砌體1. ?2d適度濕潤,嚴禁采納干磚或處于吸水飽和狀態的磚砌筑,2. 砌筑方式有“三一”砌筑法、擠漿法(鋪漿法)、刮漿法和滿口灰法四種。通常宜采納“三一”砌筑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的砌筑方式。3. 當采納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

1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4. 磚墻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縫寬度一樣為l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5. 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6. 施工時需在磚墻中留置的臨時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該小于500mm,洞口凈寬度不該超過1m。7. 不得在以下墻體或部位中留設腳手眼:半磚墻和磚柱;過梁上與過梁成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圍內;磚砌體的門窗洞口雙側200mm(石砌體為300mm)和轉角處450mm(石砌體為600mm)的范圍內。8. 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處,應砌成斜槎,

11、斜槎長度不該小于高度的2/3。9. 設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抗震多層磚房,應先綁扎鋼筋,而后砌磚墻,最后澆筑混凝土。磚墻應砌成馬牙槎,每一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過300mm,馬牙槎從每層柱腳開始,應先退后進。該層構造柱混凝土澆筑完以后,才能進行上一層的施工。10. 磚墻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設在變形縫、構造柱或門窗洞口處;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過一個樓層高度,也不宜大于4m。11. 正常施工條件下,磚砌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操縱在1.5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內。(三)磚柱(四)磚垛(五)多孔磚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六)空心磚墻空心磚墻的轉角處,應用燒結一樣磚砌筑,砌筑長度為角邊不小于240mm。空心磚遏砌筑不得留槎,半途停歇時,應將墻頂砌平。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工程小砌塊施工應付孔錯縫搭砌,灰縫應橫平豎直,寬度宜812mm。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低于80,不得顯現瞎縫、透明縫等。小砌塊砌體臨時刻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該小于斜槎高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