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藝學考試試題及答案四套全_第1頁
機械制造工藝學考試試題及答案四套全_第2頁
機械制造工藝學考試試題及答案四套全_第3頁
機械制造工藝學考試試題及答案四套全_第4頁
機械制造工藝學考試試題及答案四套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是非題10分1, 建立尺寸鏈的“最短原那么是要求組成環的數目最少.v2. 圓偏心夾緊機構的自鎖水平與其偏心距同直徑的比值有關.v3. 機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許的,欠定位是不允許的.V4. 裝配精度與零件加工精度有關而與裝配方法無關.X5. 細長軸加工后呈紡錘形,產生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藝系統的剛度.V6. 由工件內應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誤差屬于隨機性誤差.V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外表粗糙度.V8. 冷塑性變形使工件外表產生剩余拉應力.x9. 精基準選擇原那么中“基準重合原那么是指工藝基準和設計基準重合.V10. 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時,必須考慮各種外力對定位的影響.V二、填空30分

2、1. 為減少誤差復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升毛坯制造精度,提升工藝系統剛度,屢次加工.2. 到達裝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換法,調整法,修配法.3. 外表質量中機械物理性能的變化包括加工外表的冷卻硬化,金相組織變化,剩余應力.4. 機床主軸的回轉誤差分為軸向跳動,徑向跳動,角度擺動.5. 機械加工中獲得工件形狀精度的方法有軌跡法,成型法,展成法.6. 機床導軌在工件加工外表法線方向的直線度誤差對加工精度影響大,而在切線方向的直線度誤差影響小.8, 夾具對刀元件的作用是確定刀具對工件的正確加工位置.9, 應用點圖進行誤差分析時X和R的波動反映的是變值性誤差的變化和隨機性誤差的分散程度O11.劃分工序的主

3、要依據是工作地點是否改變和工件是否連續完成.六、10分車削一批軸的外圓,其尺寸要求為20±0.06.假設此工序尺寸呈正態分布,公差帶中央大于分布中央,其偏值S=0.03mm均方,M差T=0.02mm求:(1) 這批工件的廢品率是多少?(2) 指出該工件常值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大小;(3) 可采取什么改良舉措以消除廢品?注:xX11.522.53F0.3413().4332047720.49830.5XX19.9419.97003J11.5解:10.020.02查F10.4332貝UF10.5F10.50,43320.0668廢品率為F10.0668(2) C|XX|19,97200.

4、033采用將刀具朝著尺寸變化的方向調整0.015即直徑上增加0.03,使X與公差帶中央重合以消除廢品.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計分數一、是非題10分1 .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與毛坯的制造精度無關x2 .由于冷校直而產生的工件外表應力為拉應力.x3 .定尺寸刀具的制造誤差引起的工件加工誤差屬于常值系統性誤差.4,外表粗糙度小的外表質量就好.x5,細長軸加工后呈紡錘形,產生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藝系統的剛度.V6,斜楔夾緊機構的自鎖水平只取決于斜角,而與長度無關.V7 .工序分散那么使用的設備數量多,生產準備工作量大.V8,工件在夾具中定位時,其自由度是由引導和對刀元件來限制的.x

5、9 .V型塊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型塊對稱面方向上的基準位移誤差等于零.V10 .裝配精度與裝配方法無關,取決于零件的加工精度.X二、填空20分1.軸類零件、盤類零件和箱體類零件加工時,其常見的統一基準分別為:、.3 .分組選配法裝配對零件的要求不高,而可獲得較高的裝配精度.4 .機床導軌在加工外表方向的直線度誤差對加工精度影響大,而在方向上的直線度誤差影響小.5,應用點圖進行誤差分析時,X和R的波動反映的是和的分散程度.8,生產類型為生產時,極少采用夾具,一般用劃線及試切法到達精度要求.9.工藝系統熱變形和刀具磨損都屬于工藝系統的誤差,對工件加工誤差而言,造成系統性誤差.四、15分有一批軸,它

6、的尺寸為1800,024mm屬正態分布,且分布范圍與公差帶大小相等,設分布中央與公差帶中央不重合,相差5微米,求其廢品率有多少?xX11,251,501,752,00.34310.39440.43320/5990.4772、是非題10分當采用一面雙銷定位時,工件兩孔的孔心距為1.距0.5一一.200,那么夾具中兩銷的銷心20.250.12.(x)3.(x4.噴丸加工,工件外表產生拉應力.在車削加工中,工藝系統剛度是指法向切削力R與其引起的位移y的比值.5.(x6.(x7.8.(x9.10.(x用調整法對刀時引起工件的加工誤差,可以看作為常值系統性誤差.在一面雙銷定位中,菱形銷長軸軸線的位置應與

7、兩定位孔的聯線重合.工件在夾具中定位時,其不定度是由夾緊裝置限制的.V型塊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型塊對稱面方向上的基準位移誤差等于零.工序的集中與分散只取決于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裝配尺寸鏈中的封閉環存在于零部件之間,而絕對不在零件上.超定位在生產中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1.、填空30分一般機械零件的加工順序為: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他、先面后孔.2.到達裝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換法、調整法、修配法4 .基準位移誤差是定位基準相對于起始基準發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準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變動量.5 .分組選配法裝配對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可行,而可獲得很高的裝配精度.6 .工藝系統是由機床、夾具、刀具、工

8、件構成的完整系統.7 .為減少毛坯形狀造成的誤差復映,可用如下三種方法,分別是:減小毛坯制造誤差、提升工藝系統剛度、屢次加工.8 .生產類型為單件小批生產時,極少采用夾具,一般用劃線及試切法到達精度要求.9 .工藝系統熱變形和刀具磨損都屬于工藝系統的動態誤差,對工件加工誤差而言,造成變值系統性誤差.10 .工件上用來確定工件在夾具中位置的點、線、面稱為定位基準.12.為了提升生產率,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外表的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六、10分如下圖在三臺車床上加工外圓外表,加工后經過度量三批工件分別有如下圖的形狀誤差:a錐形;b鞍形;c腰鼓形.試分別分析產生上述形狀誤差的主要原因.解:a1導軌水

9、平面與主軸軸線不平行.2刀具明顯磨損.3后頂尖對前頂尖在水平面位置更靠向刀具一邊.4誤差復映.(b) 1導軌水平面內不宜.2使用跟刀架過分壓緊工件.3誤差復映.(c) 1導軌水平面內不宜.2工件剛度差.3誤差復映.一、是非題10分1.6.表示由某種加工方法所產生的工件尺寸分散,即加工誤差.,2 .噴丸加工能造成零件外表層剩余壓應力,降低零件的抗疲勞強度.V3 .磨削淬火鋼時,影響工件金相組織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磨削熱.,4 .機床、夾具、量具的磨損值,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看作為常值系統性誤差.,5 .采用圓偏心輪夾緊工件時,是由于其自鎖性能好.X6 .夾緊力的分布應盡可能使夾緊力朝向主要定位面而且盡

10、量靠近工件的加工部位.V7 .V型塊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型塊對稱面方向上的基準位移誤差等于零.V8 .粗基準絕對不允許重復使用.9,裝配尺寸鏈中的封閉環存在于零部件之間,而絕對不在零件上.V10.建立裝配尺寸鏈的原那么是組成環的數目越少越好,這就是最短路線原那么.V二、填空30分1 .機械加工中,加工階段劃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2 .選擇精基準應遵循以下四個原那么,分別是:基準重合、基準統一、互為基準、自為基準.3 .到達裝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換法、概率法、選配法、調整法、修配法.4 .外表粗糙度的影響因素有刀具幾何參數、切削用量、充分冷卻、工藝系統抗振性.5 .為減少毛坯形狀造

11、成的誤差復映,常采用的方法有:提升毛坯制造精度、提升工藝系剛度、屢次加工.6 .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狀、位置三方面的內容.7 .基準位移誤差是定位基準相對于起始基準發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準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變動量.8 .生產類型為單件小批生產時,極少采用夾具,一般用劃線及試切法到達精度要求.9 .工藝系統熱變形和刀具磨損都屬于工藝系統的動態誤差,對工件加工誤差而言,造成變值系統性誤差.10 .工件上用來確定工件在夾具中位置的點、線、面稱為基準.11 .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平面時,假設機床導軌在水平面內有直線度誤差S1,垂直面內有直線度誤差S2,那么工件外表產生的形狀誤差大小為S2.12 .分組互換法裝配對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可行,而可獲得很高的裝配精度.六、磨一批軸的外圓,假設外徑公差S=18pm,此工序的均方根差S=4wm,且分布中央與公差帶中央重合,問廢品率是多少?假設只允許有可修廢品,如何解決?10分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