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測量工中級復習題_第1頁
公路測量工中級復習題_第2頁
公路測量工中級復習題_第3頁
公路測量工中級復習題_第4頁
公路測量工中級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路測量工(中級)理論、技能復習題一、單選題1、 各測回間改變零方向的度盤位置是為了削弱( D )誤差影響。A 視準軸 B 橫軸 C 指標差 D 度盤分劃2、地形圖的比例尺用分子為1的分數形式表示時, ( D )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詳細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3、測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與數學使用的笛卡兒坐標系的區別是( B )。A x與y軸互換,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時針編號B x與y軸互換,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順時針編號C x與y軸不變,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順時針編號D x與y軸互換,第一象限不同,象限

2、順時針編號4、高差與水平距離之( C )為坡度。 A 和 B 差 C 比 D積5、水準測量中,同一測站,當后尺讀數大于前尺讀數時說明后尺點( B )。A 高于前尺點 B 低于前尺點 C 高于測站點 D 等于前尺點6、普通水準測量,應在水準尺上讀取( D )位數。 A 5 B 3 C 2 D 47、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種方式量取的 ( C ) A 縱坐標北端起逆時針 B 橫坐標東端起逆時針C 縱坐標北端起順時針 D 橫坐標東端起順時針8、導線測量角度閉合差的調整方法是( A )。A 反號按角度個數平均分配 B 反號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C 反號按邊數平均分配 D 反號按邊長比例

3、分配9、光學經緯儀有DJl、DJ2、DJ6等多種型號,數字下標1、2、6表示( A )中誤差的值。A 水平角測量一測回角度 B 豎直方向測量一測回方向C 豎直角測量一測回角度 D 水平方向測量一測回方向10、地面某點的經度為東經8532,該點應在三度帶的第 帶。( B ) A 28 B 29 C 27 D 3011、根據全站儀坐標測量的原理,在測站點瞄準后視點后,方向值應設置為( A )。A 測站點至后視點的方位角 B 后視點至測站點的方位角C 0度 D 90度12、在三角高程測量中,采用對向觀測可以消除( C )的影響。A 視差 B 視準軸誤差 C 地球曲率差和大氣折光差 D 水平度盤分劃誤

4、差13、在水準測量中,若后視點A的讀數大,前視點B的讀數小,則有( A )。A. A點比B點低 B. A點比B點高 C. A點與B點可能同高 D. A、B點的高低取決于儀器高度14、水準器的分劃值越大,說明( B )。A 內圓弧的半徑大 B 其靈敏度低 C 氣泡整平困難 D 整平精度高15、公路中線測量在紙上定好線后,用穿線交點法在實地放線的工作程序為( A )。A.放點、穿線、交點; B.計算、放點、穿線; C計算、交點、放點; D穿點、放點、計算16、山脊線也稱( D )。A 示坡線 B 集水線 C 山谷線 D 分水線17、水準儀的( B )應平行于儀器豎軸。A 視準軸 B圓水準器軸 C

5、十字絲橫絲 D 管水準器軸18、高斯投影屬于( C )。A 等面積投影 B 等距離投影 C 等角投影 D等長度投影19、在以( B )km為半徑的范圍內,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進行距離測量。A 5 B 10 C 15 D 2020、某段距離丈量的平均值為100m,其往返較差為+4mm,其相對誤差為( A )。A 1/25000 B 1/25 C 1/2500 D 1/25021、自動安平水準儀,( D )。A 既沒有圓水準器也沒有管水準器 B 沒有圓水準器C 既有圓水準器也有管水準器 D 沒有管水準器22、路線縱斷面測量分為( D )和中平測量。A、坐標測量; B、水準測量 C、高程測量 D、

6、基平測量23、普通水準尺的最小分劃為1cm,估讀水準尺mm位的誤差屬于( A )。A 偶然誤差 B 系統誤差 C 可能是偶然誤差也可能是系統誤差 D 既不是偶然誤差也不是系統誤差24、往返丈量直線AB的長度為:DAB=268.59m,DBA=268.65m,其相對誤差為( B )A.K=1/5000 B.K=1/4500 C.K=0.00022 D.K=-0.0625、坐標反算是根據直線的起、終點平面坐標,計算直線的( B )。A 斜距、水平角 B水平距離、方位角 C 斜距、方位角 D 水平距離、水平角26、DS1水準儀的觀測精度要( A )DS3水準儀。A 高于 B 接近于 C 低于 D 等

7、于27、水準測量時,尺墊應放置在( B )。A 水準點 B 轉點 C 土質松軟的水準點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點28、對地面點A,任取一個水準面,則A點至該水準面的垂直距離為( D )。A 絕對高程 B 海拔 C 高差 D相對高程29、道路縱斷面圖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離比例尺( D ) A 小一倍 B 小10倍 C 大一倍 D 大10倍30、水準測量中,設后尺A的讀數a=2.713m,前尺B的讀數為b=1.401m,已知A點高程為15.000m,則視線高程為( D )m。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31、在地形圖上,量得A點高程為21.17m,B點高

8、程為16.84m,AB距離為279.50m,則直線AB的坡度為( C )。A、6.80% B、1.50% C、-1.50% D、-6.80%32、用光學經緯儀測量水平角與豎直角時,度盤與讀數指標的關系是( C )A、 水平盤轉動,讀數指標不動;豎盤不動,讀數指標轉動;B、水平盤轉動,讀數指標不動;豎盤轉動,讀數指標不動;C、水平盤不動,讀數指標隨照準部轉動;豎盤隨望遠鏡轉動,讀數指標不動;D、水平盤不動,讀數指標隨照準部轉動;豎盤不動,讀數指標轉動。33、測定點的平面坐標的主要工作是( C )。A、測量水平距離 B、測量水平角 C、測量水平距離和水平角 D、 測量豎直角34、真誤差為觀測值與(

9、 C )之差。A平均 B中誤差 C真值 D改正數35、用經緯儀觀測某交點的右角,若后視讀數為2200000,前視讀數為00000,則外距方向的讀數為( C )。A.100 B.110 B. 80 C. 29036、展繪控制點時,應在圖上標明控制點的( B ) A 點號與坐標 B 點號與高程 C坐標與高程 D 高程與方向37、鋼尺的尺長誤差對距離測量產生的影響屬于( B )。A 偶然誤差 B 系統誤差 C 偶然誤差也可能是系統誤差D 既不是偶然誤差也不是系統誤差38、下列比例尺地形圖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39、下列四種

10、比例尺地形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D )。A 15000 B 12000 C 11000 D 150040、設對某角觀測一測回的觀測中誤差為3,現要使該角的觀測結果精度達到1.4,需觀測( D )個測回。A 2 B 3 C 4 D 541、水平面代替水準面所產生的( B )誤差,即地球曲率對高程的影響。A、距離 B、高度 C、平面 D、角度 4 2 、進行一般地形測量時,測量范圍的( B )可以擴大到25km,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A、半徑 B、直徑 C、幅度 D、 比例43、子午面與橢球面的交線稱為子午線,又稱 ( B )。A 、緯線 B、經線 C、法線 D、投影線44、由一點到兩個目標方向

11、線垂直投影在( A ),所成的角稱為水平角。 A、水平面上 B、地面上 C、立面上 D、鉛垂面上45、無論哪種方法進行水平角觀測,通常都要用( D )各觀測一次。 A、倒鏡和盤右 、正鏡和盤左 、盤中 D、盤左和盤右46、觀測誤差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水準管居中誤差、( A )、水準尺豎立不直的誤差。 A、讀數誤差 B、計算誤差 C、大氣誤差 D、地球曲率47、地面上兩相交直線的水平角是指兩相交直線在下列(B)的夾角。 A、隨意面投影線 B、水平面投影線 C、豎直面投影線 D、空間實際線48、沿著道路中線設置水準點并測定其高程的工作,叫做( A )測量。 A、基平 B、中平 C、復平 D、正平

12、49、 絕對高程的起算面是以( A )為基準面。A、水平面 B、大地水準面 C、假定水準面 D、水準面50、微傾式水準儀 四條軸線的幾何關系為:水準管軸( C )于視準軸,圓水準器軸平行于儀器豎軸,十字絲橫絲垂直于儀器豎軸。A、相交 B、垂直 C、平行 D、正交51、以正、倒鏡分別觀測兩個方向之間的 ( A ),稱為測回法。A、水平角 B、豎直角 C、水準角 D、空間夾角52、地面點的位置是用( B )來表示的。A、地理坐標 B、平面直角坐標 C、坐標和高程 D、經緯度53、控制網按性質可分為兩類,即平面控制網和( D )。A、角度控制網 B、距離控制網,C、大地控制網 D、高程控制網 54、

13、山脊等高線和山谷等高線都是一組凸曲線,但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而山谷等高線凸向( B )。A、低處 B、高處 C、上處 D、下處55、水準儀和經緯儀的十字絲分劃板都有上、下兩條較短的橫絲可以用來測量距離稱為( D )A、水平絲 B、視距絲 C、十字絲 D、高差絲56. 比例尺的分母越大,則比例尺( A )。A、越小 B、越大 C、相 D、不確定57、地物即地面上具有明顯(C)的固定物。A、標志 B、位置 C、輪廓線 D、目標58、地形圖上,地物和地貌常以慣用( D ) 。A、標志B、數字 C、代號D、符號59、高程測量因所使用的儀器不同,可分為( C ),三角高程測量與氣壓高程測。A、大地測量

14、B、控制測量 C、水準測量 D、導線測60、水準路線有三種,即閉合水準路線、符合水準路線、( D )水準路線。A、封閉 B、附加 C、圓曲線 D、支61、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對豎立在兩個地面點的水準尺進行讀數,據以求得兩點間的高差,然后推算( A )的一種精密測量方法。A、高程 B、高差 C、距離 D、高度62、(B )即地面上具有明顯輪廓線的固定物體。A、地貌 B、地物 C、地點 D、目標63、地貌即地表的起伏狀態,用(C )表示。A、等距線 B、等角線 C、等邊線 D、等高線64、山脊等高線與山谷等高線應于山脊與山谷線( B )觀測誤差產生的。A、彎曲 B、垂直 C、平行

15、D、直線65、山脊線也稱(D)。A 示坡線 B 集水線 C 山谷線 D 分水線66、我國規定以( D )平均海水面,稱為大地水準面。A、渤海 B、吳淞口 C、大沽口 D、黃海 67、圖上兩點距離與實際平距之比稱稱為( A )。A、比例尺 B、間距 C、平距 D、視距68、這些直接用于測圖的控制點稱為( A )A、碎部點 B、地形點 C、圖根點 D、地1點69、直線定向的兩種表示方法為坐標( C )和坐標項2限角。A、平面角 B、豎直角 C、方位角 D、水平角70、已知后視點A點的高程HA=20.0m,相應后視讀數為1.200m,前視讀數為1.000m,則視線高為( B )。A、18.800 B

16、、21.200 C、21.000 D、20.20071、已知B為前視點,讀數為1.023m,A為后視點,讀數為1.517m,高差HAB=( C )m。 A、0.504m B、2.540m C、0.494m D、0.394m72、水平角的觀測方法有( C )法,方向觀測法和復測法等幾種。A、全圓 B、來回 C、測回 D、夾角73、在視距測量中,使用儀器的( C )絲來截起尺上的讀數。A、上 B、下 C、中 D、上下74、施工平面圖中標注的尺寸與標高只有數值沒有單位,按國家制圖標準規定其單位應是( D )。 A、mm與mm B、mm與cmC、cm與m D、mm與m75、測量學是研究如何測定地面點的

17、平面位置和( B ),將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及其他信息測繪成圖,以及確定地球形狀和大小的科學。A、高度 B、高程 C、距離 D、高76、設圓曲線主點YZ的里程為K10+325 , 曲線長為100m,則其QZ點的里程為( C )。A、K10+385 B、 K6+425 C、K10+275 D、K10+22577、無論是確定控制點,還是碎部點平面位置和高程,都必須進行三項基本測量工作,即( A )、距離測量和高程測量A、高度測量 B、控制測量C、三角測量 D、水準測量。78、在測量規范中確立了“先( D )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作業原則。A、圖根 B、導線 C、大局 D、整體79、地1即地表

18、的( B )狀態,用等高線表示。A、形狀 B、起伏 C、不平 D、曲折80、工程測量學是研究工程建設在( B ),建筑施工和運用管理各個階段,進行各種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科學。A、勘測 B、規劃設計 C、設計階段 D、規劃階二、多選題:1. 圓曲線帶有緩和曲線段的曲線主點是(ACE )。A 直緩點(ZH點); B 直圓點(ZY點); C 緩圓點(HY點); D圓直點(YZ點); E曲中點(QZ點)2. 公路中線測設時,里程樁應設置在中線的哪些地方 ( ACDE )。A 邊坡點處; B 地形點處; C 橋涵位置處; D 曲線主點處; E交點和轉點處 3. 路線縱斷面測量的任務是 ( BC

19、 )。A 測定中線各里程樁兩側垂直于中線的地面高程; B 繪制路線縱斷面圖; C測定中線各里程樁的地面高程; D 測定路線交點間的高差 ; E根據縱坡設計計算設計高程4. 橫斷面的測量方法有( ABC )。A花桿皮尺法; B水準儀法; C 經緯儀法; D 跨溝谷測量法; E目估法 ; 5. 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圖上0.1mm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實地距離,則( ABCDE )。A 1:500比例吃精度為0.05m; B 1:2000比例吃精度為0.20m ; C 1:5000比例尺精度為0.50m; D 1:1000比例尺精度為0.10m ; E 1:2500比例尺精度為0.25m 6. 用正倒鏡分中

20、法延長直線,可以消除或減少誤差的影響( ABC )。A 2C; B 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 C橫軸不垂直于儀器豎軸 ; D水準管軸不垂直于儀器豎軸 ; E 對中7. 工程放樣最基本的方法是( CDE )。A坡度放樣B高差放樣; C高程放樣; D距離放樣; E、角度放樣;8橫斷面的測量方法有:( ABCD )。A、標桿皮尺法 B、水準儀皮尺法 C、經緯儀視距法 D、全站儀法9 高程測量因所使用的儀器不同,可分為( AD )氣壓高程測量。A、水準測量大地測量 B、導線測量 C、大地測量 D、三角高程測量10 測控制網分為(CD)兩種。A、三角控制網B、網絡控制網 C、平面控制網 D、高程控制網11

21、確定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必須進行三項基本測量工作即( ACE )。A、高程則量 B、平距測量 C、角度測量 D、坐標測量 E、距離測量12 點的平面位置測設一般有( ABC )距離交會法四種。A、直角坐標法B、極坐標法C、角度交會法D、經緯儀法 E、測回法13 點的平面位置的確定必須測量兩個要素,即( BD )。A、高差 B、水平角 C、高程 D、水平距離14 水準路線有三種,即( ABE )。A、閉合水準路線 B、附合水準路線 C、封閉水準路線 D、附加水準路線 E、支水準路線15高程測量因所使用的儀器不同,可分為( CD )氣壓高程測量。A、大地測量 B、導線測量 C、水準測量 D、三角高

22、程測量16道路的建設程序可分為( ACE )三個階段。A、勘測設計 B、定線設計C、施工 D、走向設計 E、竣工17橫斷面的測量方法有:( ABCD )。A、標桿皮尺法 B、水準儀皮尺法 C、經緯儀視距法 D、全站儀法18水平角的觀測有( BDE )等幾種。 A、全圓法 B、測回法 C、來回法 D、方向觀測法 E、復測法19直線定向的兩種表示方法為 ( AE )。A、坐標方位角 B、坐標平面角 C、坐標豎直角 D、坐標水平角 E、坐標象限角20 無論是確定控制點,還是碎部點平面位置和高程,都必須進行三項基本測量,即( ABD )。A、高度測量 B、距離測量 C、控制測量 D、高程測量 E、三角

23、測量三、技能問答題一(抽選兩題)1.(50分)簡答那些因素容易造成測量質量事故?2.(50分)導線測量和小三角測量的內業計算有何相同和不同?3.(50分)請簡述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的計算過程?4.(50分)水準儀常見故障有那些?5.(50分)地形圖的繪制應用包括哪些方面內容?6.(50分)請簡述附合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及分配方法?參考答案1.(50分)簡答那些因素容易造成測量質量事故?答:、設計圖樣上尺寸有矛盾,事先未發現,或沒有檢查。 (10分)、測量起算坐標高程有誤,測量標志錯誤或點位、高程變動。 (10分)、儀器未經檢校或工作過程中軸系發生變化而導致測量誤差過大。(10分)、作業方法錯

24、誤或未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工作。 (10分)、工作過程不細心,或由于記錄、計算錯誤,未經嚴格校對,造成放線數據有誤。(10分) 2.(50分)導線測量和小三角測量的內業計算有何相同和不同?答:、這兩種平面控制的外業觀測重點不同才會出現內業不同。導線測量觀測所有轉折角和導線邊長,而小三角觀測所有三角形內角,采用高精度只觀測個別邊長。 (10分)、內業計算不同之處:小三角內業計算出現的角度閉合差(三角形閉合差)和基線閉合差均是對角度分別進行兩次改正。 (30分)、內業計算相同之處:最后推算控制點(導線點或這三角點)坐標方法相同(10分)3(50分)請簡述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的計算過程?答:、利用觀測的導

25、線邊邊長和推算的坐標方位角推算縱橫坐標增量閉合差: fx=Dcos fy=Dsin (30分) 、計算導線全長閉合差:fD=fx 2+fy2 (10分)、計算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k=fD/Dk容=1/2000 方為合格 (10分)4.(50分)水準儀常見故障有那些?答:、安平系統方面:基座處的腳螺旋轉動不正常,過松、過緊、卡滯等。(10分)、圓水準器弧度不正確。 (10分)、管狀水準器安平超出微傾螺旋的調整范圍故障。 (10分)、水準軸和視準軸平行關系不能持久(從安平系統和照準系統兩方面檢查)。(20分)5.(50分)地形圖的繪制應用包括哪些方面內容?答:、確定點的坐標和高程。(8分)、確定直

26、線的水平距離、方位角和坡度。(10分)、按規定坡限選擇最短線路。(8分)、確定路線縱斷面圖。(8分)、確定匯水面積。(8分)、確定土方。(8分)6(50分)請簡述附合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及分配方法?答:、計算高差閉合差: fh=h測-h理=h測-(H終-H始)fh容 方為合格 (30分) 、計算每公里改正數(分配方法):vh=- fh/D (10分)、計算每段路線的高差改正數(分配方法): vi=vhDi (10分)技能問答題二(抽選兩題)1.(50分)簡述施工測量的基本原則?2.(50分) 請述已知A點高程求B點高程的測設過程?3(50分)距離丈量的注意事項有哪些?4.(50分)簡述路線縱斷面測量的程序?5.(50分)施工水準點的選點要求包括哪些方面內容?參考答案1.(50分)簡述施工測量的基本原則?答:、必須逐級控制,做到層層放樣:放線布局上做到由“整體到局部”,在程序上要“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要由“高級到低級”的原則。 (10分)、留有校核依據,符合精度要求。 (10分)、選用儀器正確,采用方法得當:測前應明確確定點位所用的儀器構造、測量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確保點位最大限度的準確。 (10分)、儀器驗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