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課件_第1頁
《馬說》課件_第2頁
《馬說》課件_第3頁
《馬說》課件_第4頁
《馬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者作者: : 韓愈韓愈河南、周口、黃泛區農場培訓中心河南、周口、黃泛區農場培訓中心 2003、10WELCOMEWELCOME 作者作者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文體文體 疏通課文疏通課文 分析課文分析課文基礎練習基礎練習 譯文譯文 背景背景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人(今河南孟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之為韓昌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2、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傳頌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說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上相近。它可以先敘體上相近。它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說”比比“論論”隨便些。隨便些。 “說說”,古義為陳述和,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體就可按“解說解說的道理的道理”來理解。來理解。l 馬說大約作于貞元十一至十六年間(795800),其實,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3、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后相繼依附于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郁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l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文章以龍喻圣君,以云喻賢臣,借“龍噓氣成云”,然后“乘是氣,茫洋窮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圣君任用,圣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背 景韓韓 文文 公公 祠祠韓愈講講 學學疏 通 課 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一段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衹衹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

4、不以千里稱也。 :本名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馬。:只是。: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駢,兩馬并駕。駢死,并列而死。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意思是不以千里著稱,指馬的千里之才被埋沒了。 第二段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吃一頓。:有時。:表現在外面。見,通“現”。:猶,尚且。:通“飼”,喂。 第三段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鞭打馬。策,馬鞭子。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

5、法。道,正確的方法。:竭盡它的才能。指喂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材,通“才”。:通曉它的意思。:面對。 :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世間有了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馬,也只是辱沒在仆役的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的里面,不因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糧食一石。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夠日行千里,而沒有喂養。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點不能從外面表現。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千里馬嘶鳴,卻

6、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分析課文分析課文第一段第一段1、結合課文注釋,翻譯第一段2、第一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作用。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 是,強調伯樂能識馬,如果不被伯樂識別,千里馬就會被埋沒。1、結合課文注釋,翻譯第二段2、第二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進一步說明,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無法施展才華。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第二段第二段1、結

7、合課文注釋,翻譯第三段2、第三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不是天下無千里馬,而是不識馬。3、本段中通過哪些語言來體現食馬者的淺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無馬”。4、本段中哪些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句,點明了中心。第三段第三段 基礎練習給下面的字注音相( xing) 駢( pin ) 槽(co ) 櫪( l )食( s ) 策( c ) 解釋下面各組中加橫線詞的意義、詞性1. 執策而臨之 (鞭子,名詞)2.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動詞)3. 食不飽,力不盡,才美不外見 (吃,動詞)4. 食之不能盡其材 (喂養,動詞)掌握下面實、虛詞的含義1.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本文指人才2. 伯樂擅長相馬之人,本文指識別人才的人3.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質4. 外見 表現在外面,“見”通“現”5. 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6. 執策而臨之 面對7. 食之不能盡其材 竭盡8. 不以其道 方法,正確的方法本文通篇不離千里馬,難道只是說“馬”嗎? 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狀作了披露。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懣心情。本文中“伯樂”“千里馬”各比喻了什么樣的人? 伯樂即善于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即人才。歸納本文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