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國電太一 13、14 號鍋爐制粉系統出力、電耗情況分析及優化運行對策 摘要:隨著外部市場的變化,近年來發電用煤煤質呈下滑趨勢,對制粉系統出力進行研究和潛力挖掘、對制粉系統運行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適應機組負荷的需要,是火電企業當前的重要工作之一。鋼球磨煤機具有維修簡單,煤種適應性廣,運行安全可靠等優點,是火電廠主要制粉設備,同時,鋼球磨煤機因設備本身體積大,質量大,其運行耗電量大,是火電廠能耗大戶之一,因此,降低制粉電耗和金屬消耗,充分利用鋼球磨煤機的優點,是節能工作的一大課題。也是我們搞好對標管理、創建星級企業的努力方向。關鍵詞: 制粉系統;鋼球磨煤機;出力;電耗設備概況:1太一六期 13、1
2、4#鍋爐是東方鍋爐廠制造的 DG1025/18.2-4 型鍋爐,是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燃煤汽包爐,每臺鍋爐配有 4 套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熱風送粉。制粉系統包括原煤斗、M5-29-11No20.5D 型離心式排粉風機、MG350/600型低速筒式鋼球磨煤機、JGC-30 型全封閉膠帶式給煤機、HW-4700-1 軸向型粗粉分離器、HW-XB-1(Z)Y3250 型細粉分離器、鎖氣器及其他附屬設備。2制粉系統主要設備規范:1磨煤機:型式:低速鋼球磨型號:MG350/600筒體容積:57.53m3筒體轉速:17.57 轉/分最大裝球量:64 噸銘牌出力:30 噸 *煤粉細度:R90=12%電機型號:
3、YTM630-6電機功率:1000kw工作電壓:6000v *注:銘牌出力是指 BT 可磨性系數 KVT1=1.0、原煤全水分 Mt =7%、給煤粒度為 0-25mm、煤粉細度 R90=8%、在最大裝球量及碾磨件為全新狀態的基本出力。2排粉機:型式:離心式型號:M5-29-11No20.5D2流量:6.47-8.32104 m3/h全壓:14.9-14.2 KPa電機型號:YTM630-6電機功率:1000kw工作電壓:6000v制造廠家:成都電力機械廠3煤質特性:六期鍋爐設計煤種為西山貧煤+洗中煤的混煤,設計低位發熱量 21.44MJ/Kg(合5120kcal/kg),校核煤種發熱量 19.
4、64MJ/Kg(合 4690kcal/kg)。但實際入爐煤種除火車煤(即混煤)以外,還有占總量約 30-40%的小窯煤。小窯煤含硫分較高,熱值不穩定。摻雜大量矸石,發熱量在 14-19 MJ/Kg 之間(合 3300-4600kcal/kg)。煤質指標見表。 六期煤質指標 (表 1)指標單位設計煤種校核煤種校核煤種實際煤種低位發熱量 QMJ/Kg21.4419.6416.815-18全水分 Mar%7.738.9911.06.0-6.6干燥基水分 Mad%0.770.881.06-揮發份 V%172225.711-16灰份 A%27.2832.1739.8435-45可磨系數 K-1.421.
5、421.34-4為保證磨煤機正常運行,每臺磨煤機配有高低壓潤滑油系統(頂軸和軸承潤滑)、電機軸承潤滑油系統、減速箱潤滑冷卻油系統、霧化噴油系統(牙輪潤滑)等輔助油站。5在進行分析和調整前,13、14#鍋爐的鋼球磨煤機制粉電耗在 33-35kwh/t 左右,且制粉平均出力小于 38 噸/h。對影響制粉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在目前現有條件下,著重從設備本身、日常維護、運行調整入手,尋求增加制粉出力和降低制粉電耗的途徑。根據燃燒制粉系統計算說明書,在設計煤種時,磨煤機出力儲備系數為 1.20,磨煤機最大出力 41.76 噸,在校核煤種(16.8 MJ/Kg)時,磨煤機出力儲備系數為 0
6、.91,磨煤機最大出力 40.57 噸。我們的目標是使磨煤機出力達到或大于 42 噸,電耗降至 30 kwh/t以下。制粉系統出力偏低、電耗偏高的因素分析:1、鋼球裝載量。13、14#鍋爐的磨煤機型號為 MG350/600。說明書中提供的最大鋼球裝載量是 59 噸。我廠以前對磨煤機內鋼球裝載量都是按照 55 噸進行控制。根據經驗公式計算最佳鋼球裝載量:3 zj=12/(n/nzj)1.75=0.1866 (公式 1)式中 zj最佳鋼球充滿系數;n磨煤機工作轉速,17.57r/min;nlj磨煤機臨界轉速,nlj=42.3/D=22.6 r/min; Mzj=zjzjVt (公式 2)式中 Mz
7、j最佳鋼球裝載量,t;gq鋼球的堆積密度,一般取 gq= 4.9 t/m3,但我廠填裝鋼球以 60 為主,取gq= 4.7 t/m3; Vt筒體體積,57.73 m3;經計算得知,該磨煤機最佳鋼球裝載量大約為 50.6 噸,實際裝球 55 噸左右。實際鋼球充滿系數按照上述公式計算,為 =0.2027。鋼球充滿系數直接影響磨煤出力和電能消耗。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筒體內鋼球裝載量q增多,鋼球充滿系數 增大,磨煤出力 Bm增加,制粉單位電耗 E(磨煤電耗 Em與通風電耗 Etf之和)是有所下降的。但當鋼球裝載量增加,超過最佳鋼球裝載量時,筒體內鋼球落下的有效高度減小,制粉出力增加程度減緩甚至下降,這時
8、制粉電耗 E 將明顯增加。圖 1 最佳鋼球裝載量的確定另外,從運行參數方面分析,在給煤量增加時(大于 40 噸),磨煤機入口負壓明顯減小,出入口壓差升高很快。說明筒體內鋼球量偏多,通流能力下降,再增加煤量,鋼球運動高度降低,出力下降,堵磨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我廠磨煤機目前鋼球裝載量偏大是影響制粉電耗的因素之一。根據目前其他電廠制粉系統優化運行經驗來看,都將鋼球實際裝載量調低。我廠在14#鍋爐大修時,對 B、C 磨煤機加裝料位自動控制系統后,將裝載量控制在 45 噸。以 14#爐 B#制粉系統為例,我們進行鋼球裝載量前后磨煤機出力和電耗對比,見表2。4鋼球裝載量變化前后對磨煤機出力和電耗的影響(
9、表 2)鋼球裝載量 t55 噸45 噸電流 A85-8875-78磨煤機出力 t/h35-3845-48制粉電耗 kwh/t33-3526-282、鋼球直徑大小與配比我廠的磨煤機筒體內加裝 40 和 60 兩種鋼球,材質為高鉻鋼或低鉻鋼,加裝比例一般是 40:60=1:2,這一比例不盡合理。磨煤機所裝鋼球的規格以及不同規格鋼球的搭配比例,對磨煤機出力、電耗和鋼球磨損都有一定影響。對于同一臺磨煤機,當只有鋼球直徑變化時,磨煤機出力與鋼球直徑的平方根成反比,見公式 3。 (公式 3)式中 Bm1、Bm2分別為鋼球直徑為 d1、d2時的磨煤機出力,t/h。在同樣的鋼球裝載量下,鋼球直徑越小,碾磨表面
10、積越大,碾磨效果越好。特別是大型球磨機筒體直徑加大,鋼球下落高度得到保證,再選用尺寸較小的鋼球、撞擊次數增加,這樣既可以提高磨煤出力,又可以減緩金屬襯板磨損。由于煤粉顆粒均勻性較差,如多采用小球,增加磨煤機在磨制過程中對煤的撞擊點次和碾磨表面,這有利于對原煤進程深度研磨。這個作用雖然不能定量計算,但可定性分析:如果筒體內不同規格鋼球合理搭配,鋼球充滿程度改善,煤被更均勻地分布在鋼球間,煤粒受到鋼球擠壓并使摩擦作用加強,因而被磨得更細,煤粉顆粒更均勻。當然,并非小球越多越好、越小越好,小球的采用也有限度,應保證有一定的空隙容納適量的煤,以保證磨煤機一定的出力。因此,合理多用小球,可增大鋼球磨煤機
11、出力。換句話說,在一定的磨煤機出力下,合理多用小球,磨制成為合格煤粉的時間縮短,可降低磨煤機電耗。我們根據上述理論,以 14#爐 A#制粉系統為例,將筒體內鋼球的配比進行了一系列調整,裝載量保持 55 噸,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測試,見表 3。兩種規格鋼球配置比例的變化對制粉出力、電耗的影響(表 3)鋼球比例40:60磨煤機平均出力t/h *制粉電耗kwh/t51:236.4532.593:537.4231.761:138.9031.143:240.0430.25*注:磨煤機平均出力為 CRT 顯示器給煤機的平均值。從表 3 中看出,對大小鋼球比例進行調整后,制粉出力和電耗有明顯變化。目前,國內電廠
12、鋼球磨煤機筒體內鋼球綜合尺寸趨向小型化。一般加入 3 種不同規格的鋼球,且大直徑鋼球的比例減少。湖南湘潭電廠對其型號為 DTM350/700 的鋼球磨煤機進行了鋼球大小及對制粉系統影響的試驗。筒體內新裝三種鋼球 40:50:60(質量比)=3:4:3,60mm 鋼球占 30%,制粉出力在 60t/h 左右。開始補球時加入的全是 60mm 鋼球,這樣時間一長,球徑配比變為 2:2.75:3.25,60mm 鋼球占 40%以上,制粉出力大幅下降。問題發生后,補充鋼球時先補入 40mm 鋼球,適當加入 50mm 鋼球,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后,配比接近 3:4:3,制粉系統出力恢復到原來水平。后來在另一臺
13、磨煤機上試驗40:50:60(質量比)=1:3:1,60mm 鋼球占 20%,制粉出力提高至 70 噸/h 以上。參考文獻(1)介紹了對不同直徑的鋼球配比在 2 臺 350/600 鋼球磨煤機上進行的對比試驗。其中 A 號磨煤機 60:70(質量比)=1:9,B 號磨煤機 60:70(質量比)=1:1。均按最佳裝球量加裝鋼球,運行時控制電流相同,試驗結果表明 B 號比 A 號出力多 5 噸以上。這是大直徑鋼球的比例調整試驗,若加入小直徑鋼球,效果更加明顯。目前,我廠球磨機鋼球直徑和配比還不太合理,應對現有 2 種規格鋼球的配比進行調整,如果有條件時,可增加 50mm 鋼球或 30mm 鋼球,目
14、的就是增加小球比例。3、鋼球補充方式。我廠對 13、14#鍋爐鋼球磨煤機補加鋼球一般是每月一次。在兩次補加鋼球之間的運行周期內,在開始由于一次加注大量鋼球,雖然制粉出力有所增加,但磨煤機電流增加更多,磨煤機電耗大幅度增加。運行一段時間后,筒體內鋼球量和出力匹配,磨煤機電耗下降至合理范圍。隨著運行時間延長,到末尾時段,因鋼球量減小,出力下降,磨煤機電耗又增加。很多電廠在補加鋼球工作上有較成熟的經驗和制度。天天補加且每次定量。根據鋼球磨損公式: Y=990.7e-0.038X(普通中鉻鋼球) (公式 4)式中 X鋼球直徑,mm;6Y鋼球磨損量,g/t;得出,當 X=40mm 時,Y1=216.7
15、g/t;當 X=60mm 時,Y1=101.3 g/t。由以上可以看出,球徑較大時,鋼球消耗量較小。如果,我廠以后在鋼球配比時趨向于小球時,如 40:60(質量比)=3:1 或 4:1,那么理論鋼球消耗量控制在 150 g/t 以內不是大問題。目前,我們加注鋼球的周期和補充量也不合理。不管磨煤機電流在什么范圍,只要下降幅度大于 5A 或 7A(或電流低于某一數值),就一次補加大約 5 噸鋼球。其實,很多情況下,鋼球量和出力正好匹配,但仍然補充鋼球,造成磨煤機電耗增加。通過對磨煤機補充鋼球記錄及磨煤機電流變化情況來看,如果縮短補充鋼球周期,或者實現天天補充鋼球,那么,磨煤機電流將在我們認為合理的
16、范圍內做微小波動,制粉電耗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鋼球實際補充量也減小。 (補加周期太長,筒體內積存大量小徑鋼球,這些小徑鋼球磨損量更大)根據其他電廠鋼球消耗量試驗經驗值上限 120g/t 測算,如果天天補充鋼球,我廠每臺磨煤機每月平均制煤量大約 25000-27000 噸,每月鋼球消耗量大約 3 噸,會比以前下降 30%以上。另外,根據資料顯示,經過一段時間運行(一般為 3000 工作小時,約合 5 個月),應對筒內鋼球進行篩分,把直徑小于 15mm 的鋼球取出,計算小球所占總數的質量百分數,并加入新球。但在實際運行中,不僅無法實現每天補充鋼球以達到盡量維持磨煤出力恒定的要求,而且也無法及時對
17、小直徑鋼球進行篩分(磨煤機沒有專門篩分裝置),一般只有在鍋爐大修中實現。有電廠在大修時,專門選擇一臺磨煤機,對其內部鋼球(40、50、60)進行全部測量,得出直徑分別大于 30、40、50 和小于 30 鋼球所占比例,這樣結合上次大修加裝新球后的 3 種鋼球總補充量,可了解各種規格鋼球消耗量規律,以便在以后補充鋼球時,進行比例調整。還可以分析現用鋼球材質對煤種、設備的適應性。4、制粉系統通風量。為了從磨煤機內把制成的煤粉帶走,必須保證足夠的通風量 Vtf 。通風量過小,一方面使燃料大部分集中在筒體進口端,而鋼球沿筒體長度分布基本上是均勻的,這樣在筒體出口端,由于燃料少,鋼球的能量沒有被充分利用
18、;另一方面只能帶走細粉,有些合格的煤粉仍留在筒內,被磨成更細的煤粉,上述兩種情況都將使磨煤出力降低,磨煤單位電耗 Em增加。通風量過大時,會把不合格的煤粉帶走,經分離器分離后,又返回磨煤機內重新磨制,7造成無益的循環,以致增加通風單位電耗。由此可知,隨著通風量 Vtf的增加,制粉單位電耗E 初始是下降的然后又上升。圖 2 給出了 Vtf與 Em、Etf及E 的關系。由圖可知,在一定的通風量下可達到制粉單位電耗E=Em+Etf為最小,這個風量稱為最佳通風量,用符號 Vtfzj表示,單位為 m3/h。圖 2 通風量與單位電耗及磨煤出力的關系最佳通風量 Vtf的大小與煤的可磨性系數、分離器后的煤粉細
19、度、筒體體積、鋼球充滿系數以及筒體轉速等因素有關。最佳通風量可通過制粉系統試驗得到。我廠鋼球磨實際需要的最佳通風量,可按如下經驗公式計算: Vtf= (1000 +36R90 ) m3/h (公式 5)DnVt383kmKkmK3其中: 筒體容積 Vt=(D/2)2L=3.14(3.5/2)26=57.70m3; 筒體轉速 n=17.57rpm; 筒體內壁直徑 D=3.5m; 可磨性系數 Kkm=1.42,但現在煤質已偏離設計值,矸石及雜質較多,Kkm取 1.3; 粗粉分離器后煤粉細度 R90=12%; 鋼球充滿系數 =0.2027,按裝載量 55 噸計算; 則 磨煤機實際最佳通風量為 Vtf
20、=72995 M3/h。制粉系統設計最大通風量為 64700-83200 M3/h,由于爐膛燃燒和制粉系統調整需要、參數限制等因素,排粉機出口不可能全開(2 個三次風門+1 個再循環門),根據風門實際最大開度簡單測算,也只能達到設計值的 80%,即 55000-70700 M3/h。這樣,磨煤機實際通風量小于實際最佳通風量,當鍋爐帶大負荷、空預器有堵灰現象等情況時,磨煤機實際通風量將更小。這也是磨煤機出力下降、電耗增加的原因之一。上述判斷基于理論分析,還有待于在試驗測試中進行驗證。85、磨煤機的改造。我廠 13、14#鍋爐鋼球磨煤機筒體內原來都是帶螺栓的鋼瓦,由于螺栓故障較多,在投產以后的時間
21、里,逐步改造為無螺栓鋼瓦,檢修維護工作量減低。但是在鋼瓦改造時,將筒壁起隔熱作用的石棉層也取掉,這樣就加大了磨煤機在制粉過程中的散熱量。在相同給煤量和通風量下,磨煤機出口溫度比改造前降低 10-15 度。這樣,制粉系統干燥出力下降,磨煤機出力也受到制約。根據資料,儲倉式制粉系統磨制貧煤時,磨煤機出口溫度應控制在 130 度以內。在系統實際運行中,結合磨煤機散熱情況和現用煤質性質,我們將磨煤機出口溫度控制在 100 度以上即可。6、制粉系統運行方式。1參數控制在平時制粉系統運行中,磨煤機出入口壓差基本控制在 1.0-1.5kpa 之間。而該型號磨煤機出入口壓差正常應在 2.0-2.5 kpa 之
22、間,這樣大大制約了給煤量的增加。這與制粉系統通風量不充裕、壓差表計不準確靈敏、曾經發生堵罐帶來的心理作用有一定關系。另外,在磨煤機出口溫度、入口負壓允許的情況下,沒有及時將再循環風門開度、入口熱風門、入口負壓結合起來進行實時調節,也使磨煤機在很多運行時段沒有發揮出最大出力。2系統啟動停止次數一套制粉系統從備用狀態到正常給煤狀態,大約需要 10-15 分鐘。從運行狀態到停止,也需要上述時間。如果一臺磨煤機每月啟停 10 次,則大約有 200-300 分鐘時間是空轉狀態,空轉時間越長,制粉電耗越高,調節粉倉粉位與制粉系統啟動次數的關系、制粉系統檢修消缺與啟動次數的關系、制粉系統正常啟停與檢修消缺的
23、科學結合,都可能使磨煤機啟停次數下降。另外,調配好每臺爐 4 臺磨煤機啟停次數,使得 4 臺磨煤機綜合制粉能力和設備狀況相接近,也是確保鍋爐燃燒所需煤粉、穩定制粉電耗很重要的環節。3低出力狀態運行當粉倉粉位接近高限時,運行人員可能會為了減少操作量,將運行磨煤機的給煤量減小,使制粉系統長時間在低出力狀態運行。另外,原煤斗下煤不正常、蓬煤,由于異常情況造成煤中水分過大,磨煤機或排粉機運9行異常,被迫導致制粉系統在低出力狀態下運行。提高制粉系統出力、控制電耗增大的對策:面對諸多不利因素,我們主要是以磨煤機為突破口,在運行管理、操作質量、檢修維護、數據統計、跟蹤分析等環節發揮作用,來提高制粉出力、控制
24、和降低制粉電耗指標。1對磨煤機鋼球裝載量以及不同球徑的配比進行比較細致的試驗,以獲得更加準確詳細的各種關系曲線,即在一定通風量和煤粉細度下,制粉系統電耗、磨煤機出力與鋼球裝載量的關系;改變通風量時,制粉系統電耗、磨煤機出力與鋼球裝載量的關系;在一定通風量下改變煤粉細度,制粉系統電耗、磨煤機出力與鋼球裝載量的關系。如果條件具備,最好安排在所有制粉系統上做以下試驗:粗粉分離器分離特性和阻力特性試驗、細粉分離器效率試驗、磨煤機通風量試驗、磨煤機存煤量試驗。2重新調整磨煤機鋼球裝載量,根據 14#鍋爐 B、C 磨煤機加裝 45 噸鋼球后的運行經驗,在適當的時候,對其他磨煤機鋼球裝載量進行調整。3加強制
25、粉系統運行方式管理,創造條件維持給煤機最大給煤量。 原來在這方面重視不夠,機組高峰負荷過后,運行班組為減少操作量,在粉倉粉位正常的情況下長時間維持低負荷 4 套制粉系統運行的狀態,磨煤機制粉出力在 35 噸/時甚至更低。粉位達到規定后,應及時停止某臺磨煤機運行,不要給小給煤量繼續制粉。合理調配 4臺磨煤機啟停次數。在充分考慮粉倉蓄粉能力和鍋爐單位小時耗煤量的前提下,應放寬粉倉粉位正常波動范圍,由 2.5-4.0M 改為 2.0-5.0M,從而延長了 2 套或 3 套制粉系統運行時間,對運行班組強調在機組高峰負荷過后且粉倉粉位正常時,應及時由 4 套變為 3 套或 3套變為 2 套運行。 以前對
26、磨煤機出力的調整較為保守,一直沿用 30 噸/時的銘牌出力進行調整,再加上曾經發生磨煤機堵罐事件,使操作人員一直將磨煤機出力維持在 35-38 噸/時左右。經過多次操作調整以及調整鋼球量和配比試驗,確認制粉系統的最大(經濟)出力在 40-45 噸/時左右。4加強制粉系統參數的分析和調整。磨煤機入口負壓控制在-200Pa 左右;磨煤機出口溫度控制在 100-110 度之間,如果出口溫度大于 110 度,即可視為磨煤機干燥出力充裕,可增加給煤量或開大再循環風門;磨煤機出入口壓差控制在 1.5-2.0KPa,粗粉分離器入口壓力控制在 2.5-3.0 KPa。上述參數的控制是相互結合、相互制約的,不能
27、“單打一”。10在日常調整中,要逐步重視三次風門的調整。三次風門的調整是和再循環風門相結合的。當磨煤機入口負壓和出口溫度有調整余量時,特別是在磨煤機大出力運行時,盡可能開大再循環風門,以增加磨煤機通風能力。如果系統允許再循環風門長期在 50%以上開度運行,在不影響這個系統通風量的情況下,適當關小三次風門開度,減少三次風量對爐膛燃燒的影響。參數的調整質量與熱工數據測點的準確性、靈敏度有很大關系。13、14#鍋爐每套制粉系統有 13 個參數測點,加強維護、提高數據顯示的可靠性非常重要。5減少制粉系統啟停次數,加強設備缺陷管理。 在日常操作中,根據粉倉粉位情況盡可能減少制粉系統啟動次數。因為制粉系統
28、啟動需要較長時間暖機過程,設備空載時間延長。合理另外加強設備停機消缺管理,先安排停運設備檢修或消缺,在機組高峰到來時可啟動檢修好的磨煤機,在機組高峰過后停有缺陷的磨煤機,檢修車間應合理安排停運制粉系統的檢修工作,高度重視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減少臨時啟停制粉系統的次數。6加注鋼球量注意合理控制,維持磨煤機電流在 75-80A 之間。對磨煤機加注鋼球工作進行規范管理。改變過去想什么時候加就什么時候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的混亂局面,建立日常加注鋼球制度,設置記錄臺帳。規定在給煤量在 40 噸/小時、磨煤機電流小于 75A 時加注;磨煤機電流升至 80-85A 為好。每次加注鋼球后,將鋼球加注量和電流變
29、化量進行記錄,作為下次加注鋼球時的參考。14#爐磨煤機指標變化情況見表 4。 14#爐磨煤機調整前后指標變化對照表 (表 4)參數AB*C*D電流 A88.888.388.589.3出力 t/h38.438.138.032.6調整前電耗 kwh/t33.333.032.835.1電流 A86.677.481.183.8出力 t/h40.043.142.037.4調整后電耗 kwh/t30.025.5626.0430.25 *注:調整前,鋼球裝載量均為 55 噸;調整后,B、C 磨煤機裝載量為 45 噸。7加強對磨煤機油站的運行管理。磨煤機附屬油站較多,車間要求在磨煤機停運 30 分鐘后停運各附
30、屬油站;在啟動制粉11系統時,提前 10 分鐘啟動油站即可,因為在排粉機啟動后還有一段暖磨時間,完全可以滿足磨煤機啟動時的需要,可大大減少 380V 設備耗電量。8由于煤質變化頻繁,不主張對粗粉分離器擋板角度進行頻繁調整。9做好整個制粉系統查堵消除漏風工作,減少系統熱量損失和排粉機出力損失。1014#鍋爐大修時,在 B、C#磨煤機上安裝料位自動控制裝置。有條件時,在其他磨煤機上加裝料位控制系統。11組織開展制粉系統降耗競賽。四、制粉系統運行方式與鍋爐燃燒狀況的優化調整。 y4 y3 x4 x3 x1 x2 y1 y2 X4 X2 Y4 Y2 Y1 Y3 X1 X3 圖 3 每臺鍋爐排粉機出口三次風管與爐膛的對應關系示意圖。1當鍋爐負荷允許兩臺制粉系統運行時,按照同層全角運行穩定溫差最小原則,選取A、D 組合或 B、C 組合為最佳方式,其次因設備缺陷原因無法實現最佳組合時,可選取 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5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一試解答(A卷)
- 品牌家具加盟合同協議
- 悉尼車位出租合同協議
- 售電公司售電合同協議
- 咨詢費置換股權合同協議
- 商務汽車合同協議
- 戀愛同伙協議書范本
- 商品出口購貨協議書范本
- 快銷品銷售合同代理協議
- 微信工作協議解除合同
- 形象藝術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工程大學
- 2024綠色工業園區評價通則
- Pep 新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一般過去時復習課教案
- 08202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中考自主招生化學模擬題
- 2024年3月濟南市2024屆高三模擬考試(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第五章 TIA博途軟件及使用
- 全國廣播電視技術能手調頻與電視廣播組題庫
- 2023年江蘇省常州市統招專升本管理學自考真題(含答案)
- 新人教版八下英語過去式過去分詞表格
- cimatron紫藤教程系列gpp2由零開始
- 公安機關業務技術用房建設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