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科大學核醫(yī)學期末復習總結重點(1)(1).docx_第1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核醫(yī)學期末復習總結重點(1)(1).docx_第2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核醫(yī)學期末復習總結重點(1)(1).docx_第3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核醫(yī)學期末復習總結重點(1)(1).docx_第4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核醫(yī)學期末復習總結重點(1)(1).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核醫(yī)學概述1.核醫(yī)學:利用放射性核素發(fā)射的核射線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以及研究的學科.在內容上分為實驗核醫(yī)學和臨床核醫(yī)學第二章核物理根底知識-.名詞解釋I.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原子,化學性質相同,但其中子數(shù)可以不同,如1311和1271;2?核素: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狀態(tài)的原子,稱為一種核素.同一元素可有多種核素.3 .同質異能素: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都相同,但處于不同的核能狀態(tài)原子,如99mTc、99Tc.4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質子數(shù)同,中子數(shù)不同)在周期表上處于相同位置,互稱為該元素的同位素.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需通過核內結構或能級調整才

2、能趨于穩(wěn)定的核素稱為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6. 放射性核衰變(radiation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rfl丁?核內結構或能級調整,口發(fā)地釋放出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射線并轉化為另一種原子的過程稱為放射性衰變.分為a,P,丫三種類型7. a衰變: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個a粒子的衰變類型.每次衰變,母核失去2個質子和2個中子,即為質子數(shù)減少2,質量數(shù)減少4?8. B衰變:主要包括b?衰變,B+衰變和電子俘獲三種類型.(1) P?衰變: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個電子的哀變類型P+衰變: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個正電子的衰變類型(3)電子俘獲EC:指的是原子核吸收一個核外軌道電子,從

3、而使核內一個質子轉變?yōu)橹凶雍椭形⒆拥乃プ冾愋?9?丫衰變:指的是激發(fā)態(tài)的院子核放出丫光子,從激發(fā)態(tài)回到基態(tài)或者低能狀態(tài)的衰變類型.有三種根本方式為Y輻射,內轉換和電子對內轉換.10 .物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在自然衰變的過程中,所有的原子數(shù)減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時I可,是放射性核素所特有的物理性質.11 .生物半衰期:是指進入生物體內的放射性活度經由各種途徑從體內排出原來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12 .有效半衰期:是指生物體內的放射性活度因從體內排出和物理衰變的雙重作用,在體內減少到原來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13 .放射性活度:表示單位口寸間內發(fā)生的核衰變的次數(shù).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制單位是Bq,定義為每秒發(fā)

4、生一次核衰變.10=3.7X10的10次方Bq.二.電離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帶電粒子和物質的相互作用(1)電離:是具有足夠能量的帶電粒子與原子中的軌道電子發(fā)生碰撞引起的.原子內的軌道電子與帶電粒子相互作用,是的軌道中的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脫離原子,造成原子的電離,形成正負離子對(2) 激發(fā):是指原子內的軌道電子從入射的帶電粒子所獲得的能量缺乏以電離,只能使低能級的軌道電子躍遷到高能級的軌道上去,是的整個原子處于能量較高的狀態(tài)的過程.(3) 軻致輻射:高速帶電粒子在原子庫倫場的作用下,運動方向和速度發(fā)生變化,帶電粒子的局部動能轉變?yōu)槁?lián)系能譜的電磁輻射,這種輻射為軻致輻射.(4) 散射:人設帶電

5、粒子受到物質中原子核庫侖場作用而改變速度和運動方向,但不輻射光子,也不激發(fā)原子核的過程.(5) 湮沒輻射是指一個粒子與其反粒子發(fā)生碰撞口寸,其質量可能轉化為Y輻射的能量的過程(6) 切倫科夫輻射:當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介質中以大于光在這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運行時,帶電粒子的局部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來2.光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光電效應(2)康普頓效應(3)電子對效應第三章核醫(yī)學儀器放射性藥物(radiopharmaceuticals)是指藥物的本身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丁?人體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的特殊藥物.試述放射性核素顯像的根本原理(考過)放射性核素或其標記物被引入人體后,以菲特異、相對特異或特

6、異性方式,通過彌散、選擇性攝U又或排泌、細胞吞噬或攔截、代謝、生物區(qū)分布等方式,濃聚于正常系統(tǒng)、臟器或組織內,或濃聚于病變臟器或組織內,在體外采用核醫(yī)學顯像裝置探測放射性核素發(fā)射的Y射線,可在一定時相內顯示人體某一系統(tǒng)、臟器和組織的形態(tài)、功能、代謝的變化,到達對疾病進行定位、定性、定量、定期的診斷目的.第五章放射輻射生物學和防護1 .吸收劑量:定義為單位質量的受照物質吸收電離輻射的平均能量,單位為GY戈瑞,1GY表示一千克受涉嫌照射物質吸收射線能量為1焦耳.2 .確定性效應:是指輻射損傷的嚴重程度與所受計量呈正相關,有明顯的閾值,劑量未超過閾值不會發(fā)生有害效應,一般是在短期內接受大劑量照射時發(fā)

7、生的急性損害.3 .隨機效應:研究的對象是群體,是輻射效應發(fā)生的幾率與計量相關的效應,不存在具體的閾值.主要是致癌效應和遺傳效應.4?放射防護的目的和根本原那么(1) 放射實踐的正當化(2) 個人劑量和危險度限制(3) 放射防護的最優(yōu)化5?外放射防護的一般舉措(1) 時間防護:人體受到照射的積累劑量是雖那么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的.(2) 距離防護:距離增大一倍,照射量率就減小為原來的1/4(3) 屏蔽防護:在人和放射性物質之I可設置屏蔽以吸收射線的能量.分為兩類,一類為高原子序數(shù)的金屬材料如鉛鐵鵠,另一類為低分子序數(shù)的通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磚,土.(4) 公眾的防護:對于非接受診療的個人在患者治

8、療期間所受的照射不能超過5msv.第八章核醫(yī)學診斷概論1?核醫(yī)學顯像的根本原理核醫(yī)學顯像也成為放射性核素顯像:是將放射性核素或者其標記的化合物引入體內,基于核素示蹤原理,采用核醫(yī)學成像設備(如Y相機,SPECT,PET探測機體內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狀態(tài),實現(xiàn)組織,臟器及病變的功能代謝顯像方法.用于核醫(yī)學顯像的放射性核素分為單光子核素和正電子核素,根據使用核素的類型不同分為單光子顯像(99mTc1311設備SPECT和正電子顯像(18F設備PET)o2 ?顯像劑聚集的機制(1) 細胞選擇性攝取分為合成代謝1311,特價物質代謝產物和異物99mTc(2) 特異性結合(3) 化學吸附和離子交換99mTc

9、-MDP骨顯像(4) 微血管栓塞99mTc-MAA肺顯影(5) 通道,灌注和生物區(qū)分布3 ?核醫(yī)學顯像的類型和主要特點(1) 單光子顯像和正電子顯像(2) 靜態(tài)顯像和動態(tài)顯像靜態(tài)顯像:將顯像劑引入體內,經過一定時間,當顯像劑在體內到達平衡后進行圖像采集的一種顯像方式動態(tài)顯像:在注射顯像劑的同時進行的一種連續(xù),動態(tài)的數(shù)據采集方法,獲得連續(xù),動態(tài)的圖像序列,可以觀察顯像劑在體內的時I可和空I可變化,評價在體內的分布過程(3) 平面顯像和斷層顯像(3) 局部顯像和全身顯像(4) 早期顯像和延遲顯像早期顯像:顯像劑引入機體后在組織臟器攝取的5-30分鐘進行的圖像采集延遲顯像:是指在早期顯像后經過一-定

10、時問間隔進行的顯像檢查,一般選在早期顯像后的1.5-2.0小時.通過與早期顯像進行比擬,為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依據.(5) 陽性顯像和陰性顯像陽性顯像:病變組織對顯像劑的攝取雖高于周圍正常組織,使得病灶部位的放射性分布高于周圍正常組織,也稱為“熱區(qū)顯像如腦膠質瘤11C蠶氨酸pet顯像,骨轉移瘤99mTc-MDP顯像陰性顯像:病變組織對顯像劑的攝量明顯低于周圍正常組織,使得病灶部位顯示放射性分布減低或者缺損的影像,又稱為“冷區(qū)顯像,如心肌血流灌注斷層顯像,肝臟膠體顯像.(6) 靜息顯像和負荷顯像靜息顯像:受檢者在靜息狀態(tài)下,引入顯像劑或者進行圖像采集的顯像方法,如靜息心肌血流灌注顯像負荷顯像:受檢

11、者在負荷狀態(tài)下,引入顯像劑或者進行圖像采集的顯像方法,在心肌顯像中最常用,如負荷心肌灌注顯像.(7) 門控顯像(8) 圖像融合第九章神經系統(tǒng)一.腦血流灌注顯像的顯像劑和原理(考過)99mTc-ECD(雙半胱乙酯)是臨床上最常用的SPEC1血流灌注顯像劑.它具有如下特點(1) 為脂溶性高,電中性和分子量小的化合物(2) 靜脈注射后,依靠單向被動擴散等途徑穿透血腦屏障,其入腦量與局部腦血流灌注量呈正相關.攝取頂峰一般在注射后1分鐘(3) 進入腦實質后迅速失去脂溶性和電中性,變?yōu)閹щ姾傻挠H水性化合物,使其較長時間停留在腦內(4) 對腦和全身的內照射劑量低,平安性好(5) 腦組織具有正常功能是攝取顯像

12、劑的重要根底,常規(guī)在給藥后5-15分鐘進行SPECT3描.99mTc-HMPAO(六甲基丙烯胺肪),123I-IMP(異丙基安非它明)也可用于腦血流顯像二.正常顯像的特征1 .腦代謝和腦血量影像的匹配性2 .顯像劑的生理性分布增高區(qū)和減弱區(qū)皮質明顯高于白質3 .各層結構左右兩側對稱性4 .腦代謝,腦血流半定量和定量測定的止常值三.異常影像的根本特征(1) 局限性放射性分布減低或缺損;(2) 局限性放射性濃聚或升高;(名解)(3)交叉失聯(lián)絡(crosseddiaschisis)現(xiàn)象,也稱為遠隔功能抑制,遠隔效應或者失聯(lián)絡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一側大腦皮質局部放射性分布減低或缺損的同時對側大腦或小腦放射性分

13、布也明顯減低;是某些腦部病變(腦梗死,腦腫瘤放療后,癲癇等)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名解)(4)過度灌注(luxuryperfusion)現(xiàn)象;腦梗死時,梗死周圍可出現(xiàn)放射性異常增高的區(qū)域,腦缺血后缺血性血管擴張和血管反響性增強引起腦血流灌注升高可能是其原因.(5) 白質區(qū)擴大;(6) 中間結構移位;(7) 全腦縮小、皮質變薄,白質和腦室擴大;(8) 腦內放射性分布紊亂.四.腦梗死時,腦血流灌注斷層顯像可以見到那些特征性表現(xiàn)1?盜血現(xiàn)象:在放射性缺損區(qū)域周圍存在一局部放射性分布減低區(qū),是由于梗死缺血局部的腦組織向周邊臨近的血管盜血.2?病變范圍大于X?CT或MRI,較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3?過度灌注(luxu

14、ryperfusion)堵塞血管再通,周邊毛細血管、肉芽組織再生4.遠隔效應(remoteeffect,diaschisis)五.腦腫瘤:多不聚集顯像劑,放射性分布減低或缺損區(qū)I型僅有輻射壞死和組織水腫,表現(xiàn)為中度或者明顯的片狀顯像劑攝取減低.II型為腫瘤復發(fā)與輻射壞死,組織水腫并存.表現(xiàn)為片狀顯像劑分布減低區(qū)中間結節(jié)性,包快或者不規(guī)那么形,環(huán)狀或者半環(huán)狀的輕度或者明顯顯像劑攝取增高灶.六.腦脊液循環(huán)顯像的顯像劑和原理將無菌,五毒,無熱源,對腦膜無刺激,并不易通過血腦屏障的顯像劑注入蛛網膜下腔,它可以隨腦脊液循環(huán),再用SPECT艮蹤并加以顯示,便可得到各腦池的顯像,稱為放射性核素腦池顯像.常用

15、的顯像劑為99mTc-DTPA第十章心血管系統(tǒng)一,心肌灌注顯像的顯像劑和原理考過原理:靜脈注射心肌灌注顯像劑,或通過心肌細胞膜鈉鉀?ATP酶主動轉運,如201TI或通過單純的跨膜彌散,如99mTc-MIBI被正常心肌細胞攝取.局部心肌細胞攝取顯像劑的多少與局部心肌血流灌注量呈正比,通過顯像觀察局部心肌放射性分布和運動的變化,可對心肌的血流、功能、室壁運動、活力等進行評價.SPEC201TI輪99mTc-MIBI甲氧基異丁基異月青99mTc-tetrofosmin99mTc-teboroximePET13N-NH315O-h2O二,心肌缺血與心肌梗死的診斷放射性分布降低和缺損靜息心肌缺血?或+負

16、荷十延遲(+)(-)介入(+)(-)心肌梗死(十)(十)(十)(十)三,心肌灌注顯像的臨床應用1 .心肌缺血與心肌梗死的診斷2 .評價左室重構3 ?冠心病預后的估測4,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療效的評價5.冠狀動脈再血管化術的病例選擇和療效評價8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診斷7.心肌病的鑒別診斷8?心肌炎的診斷四,心肌灌注顯像的異常表現(xiàn)(1) 顯像劑分布稀疏或者缺損,提示心肌缺血或者心梗(2) 負荷和靜息顯像圖像比照,顯像劑分布固定性異常兩次顯像存在同等程度的顯像劑粉筆稀疏或者缺損或者可逆性異常靜息顯像的顯像劑分布不比運動顯像增加(3)(4)(5)運動顯像左心室一過性增大,提示冠脈多支病變或者嚴重的心肌缺血

17、當右心室負荷加重時,靜息顯像右心室心肌清楚可見201TI顯像時,肺攝取顯像劑增加,提示心功能不全.負荷顯像和靜息顯像的比照,分為以下表現(xiàn)1 .可逆性缺損:負荷試驗心肌灌注顯像上顯像劑攝取減低,靜息顯像或者延遲顯像同部位像劑攝取完全恢復正常,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現(xiàn)2 .固定性缺損:不可逆性缺損,負荷試驗和靜息試驗顯像病變區(qū)域存在同等程度的顯像劑減通常提示心肌梗死3 .局部可逆性顯像:負荷顯像顯像劑分布減少,靜息顯像時原來缺損區(qū)顯像劑分布增加,但低于正常水平,或者缺損區(qū)明顯減少,提示病變區(qū)域缺血和梗死心肌混雜,或者重度心肌五.心肌代謝顯像的顯像劑和原理葡萄糖和脂肪酸是心肌細胞代謝的重要能呈底物,這些

18、底物用放射性核素標記,靜脈注射后被心肌細胞迅速攝取,應用ECT即可進行心肌代謝顯像,了解心肌的代謝狀態(tài),從而用于疾病的診斷和心肌細胞存活的判斷.低,仍缺血.將心臟顯像劑:18F-FDG應用:1冠心病早期診斷2心肌缺血范圉,程度的客觀評價3心梗后心肌存活的標準判斷4冠脈血管重建術適應癥的選擇5心肌異常代謝的研究六.存活心肌的熟悉心肌葡萄糖代謝顯像時判斷心肌細胞存活準確而靈敏的指標1 .心肌頓抑:是指短暫性的心肌缺血后心肌收縮功能的可逆性降低,在灌注后,一段時間的恢復,心肌功能可以恢復正常2 .心肌冬眠:冠脈血流持續(xù)減低,心臟自發(fā)性的減低做功,使下調的心臟收縮功能與降低的心肌血流灌注到達新的平衡,

19、以維持根本的細胞代謝,即冬眠狀態(tài).頓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統(tǒng)稱為存活心肌,共同特征為細胞的葡萄糖代謝仍然存在,心肌細胞的損傷時可逆的或者局部可逆3 .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功能和代謝均明顯受損,心肌細胞的損傷幾乎為不對逆,即使血流恢復,心肌的功能也不可改善.七.位相直方圖:橫坐標為時相角度,縱坐標為頻率.正常心室和心房的位相直方圖分別呈正態(tài)分布,左右心室位相呈一尖峰,峰越窄,反響心室收縮的同步性越好.心房和心室兩峰位相度數(shù)大約相差180度.心室峰底的寬度為相角程,表示心室收縮最早和最晚的時間差,反響心室協(xié)調性的重要指標,正常心室相角程小于65度.第十一章內分泌系統(tǒng)一.甲狀腺功能測定的原理甲狀腺能選擇性

20、的攝取和濃縮碘,其攝取碘的速度和數(shù)量及由甲狀腺釋放的速率和甲狀腺的功能狀態(tài)有關.1311和1271具有相同的生化性質,口服1311后,被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攝取,參與甲狀腺激素合成,存儲和釋放.利用能發(fā)射丫光子的特點,在體外用甲狀腺功能儀的探測器在不同時間測定甲狀腺的放射性計數(shù)率來判斷甲狀腺的功能狀態(tài).二.甲狀腺功能測定的臨床應用1?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診斷標準1各次攝2311率高于正常值上限2攝1311率前移,最高值在24小時內出現(xiàn)32小時與24小時攝1311率之比大于80%或者4小時與24小時之比大于85%,但凡符合1+2或者1+3均可以診斷2?甲狀腺功能低下各次攝1311率均低于正常水平,且頂

21、峰延遲至48小時后出現(xiàn)4 .其他甲狀腺疾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呆小癥代償性患者,攝碘缺乏使得甲狀腺處于缺碘狀態(tài),各次攝1311率均高于正常值,但無頂峰前移,呈典型的碘饑餓曲線.散發(fā)性甲狀腺腫攝1311率多正常或者偏高.甲狀腺癌,甲狀腺囊腫攝1311率一般正常,病變范圍廣是可降低.口主性功能亢進性甲狀腺瘤攝1311率可正常或者升高.硬化性甲狀腺炎可正常或者降低.5 .亞急性甲狀腺炎或者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多低于正常,外周血甲狀腺激素水平增高,呈現(xiàn)吸收1311與T3,T4的別離現(xiàn)象.6 .確定甲亢1311治療的投藥劑量6?非甲狀腺疾病三.碘有機化障礙甲狀腺攝取1311率高,但是血清TH

22、下降,臨床上有甲低的表現(xiàn)四.甲狀腺顯像的原理正常甲狀腺組織具有很強的選擇性攝取和濃聚碘和得等的水平.將其引入體內后,即可被有功能的甲狀腺組織攝取,在體外用顯像儀Y相機或者SPECT探測其所發(fā)牛的Y射線在甲狀腺組織內的分布情況,即可觀察甲狀腺的位置,形態(tài)和大小及功能狀態(tài).顯像劑:131I,123L99MTCO4-五.甲狀腺靜態(tài)顯像的臨床應用和正常圖像考過正常圖像:兩葉甲狀腺顯像劑分布均勻,邊緣根本整潔光滑,峽部及兩葉周邊由于組織較薄而放射性稀疏.臨床應用(1)觀察甲狀腺的形態(tài)和大小(2)異位甲狀腺診斷(3)甲狀腺結節(jié)性質的判斷(4)頸部腫物的鑒別診斷(5)尋找甲狀腺癌的轉移灶(6)估算甲狀腺的重

23、量(7)診斷甲狀腺炎六.甲狀腺結節(jié)的性質判斷(1)熱結節(jié):結節(jié)攝取顯像劑的功能高于周圍正常甲狀腺組織,圖像上表現(xiàn)為結節(jié)處的顯像劑分布比周圍甲狀腺組織高.多見于甲狀腺腺瘤和結節(jié)狀甲狀腺腫.熱結節(jié)可分為功能自主性結節(jié)和非自主性結節(jié).假設服用一局部的甲狀腺激素后再次顯像,結節(jié)部位仍有較高的顯像劑分布,而周圍的甲狀腺組織不顯影或者顯影很淡,即為功能自主性結節(jié).(2) 溫結節(jié):結節(jié)攝顯像劑功能接近周圉甲狀腺組織,圖像上表現(xiàn)為結節(jié)部位的顯像劑分布與周I韋I或者對側相應部位相似或者相同.多見于甲狀腺癌,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3) 涼結節(jié):結節(jié)部位的攝取顯像劑功能低于周圍甲狀腺而高于本底(4) 冷結節(jié):結節(jié)無攝取顯

24、像劑功能,顯像圖上表現(xiàn)為結節(jié)部位顯像劑分布接近本底水平.涼結節(jié)和冷結節(jié)均見于甲狀腺囊腫.六.如何利用核醫(yī)學的方法進一步鑒別甲狀腺的冷結節(jié)的良惡性(1) 應用親腫瘤的放射性核素或者標記化合物,如201TI,99mT-MIBI和99mTc?DMSA等進行甲狀腺腫瘤的陽性顯像,如果常規(guī)顯像的結節(jié)在親腫瘤陽性顯像時出現(xiàn)顯像劑聚集區(qū),那么惡性的可能性大,反之,如原缺損或者稀疏區(qū)無放射性核素聚集,良性的可能性大.(2) 應用甲狀腺動脈灌注顯像了解結節(jié)部位的血流灌注的豐富程度也有助于鑒別結節(jié)的良惡性.第十二章消化系統(tǒng)顯像一.肝膽動態(tài)顯像的顯像原理和顯像劑靜脈注入肝膽動態(tài)顯像劑后,這些顯像劑在肝內被肝細胞攝取

25、,隨后通過主動轉運機制分泌到肝內膽管,并隨著膽紅素經肝膽管,膽囊,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最后排入腸道.顯像劑在膽道系統(tǒng)中的流動和膽汁一樣,主要取決于膽管的開放程度,膽管內的壓力機ODDIS括約肌的功能.肝膽系統(tǒng)攝取,分泌和排出顯像劑的過程可以應用SPEC裁者Y相機進行動態(tài)拍攝,通過對拍攝到的圖像進行分析可以了解肝膽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功能機膽道的通暢情況.顯像劑:99mT-EHIDA二.肝膽動態(tài)顯像的臨床應用(考過)(1) 急性膽囊炎(2) 黃疸的鑒別診斷(3) 新生兒膽道閉鎖(4) 術后隨訪(5) 肝移植的監(jiān)測三.異位胃黏膜顯像的顯像劑和顯像特點(考過)顯像劑:99mTcO4算位胃粘膜的影像特點為:在

26、胃顯影的同時,食管或腸區(qū)出現(xiàn)位置固定的放射性異常濃聚影像.原理:止常胃黏膜具有快速攝取過得酸鹽(99CO4-)的特性,異位的胃黏膜同樣具有這種特性,故在靜脈注射99TcO衢異位胃黏膜可很快聚集mTcO4形成放射性濃聚灶而被探測第十三章呼吸系統(tǒng)一.肺灌注顯像的原理和顯像劑經靜脈注射粒徑大小為10-60Um的顯像劑,可隨肺動脈血流均勻的暫時嵌頓于肺毛細血管中,其在肺毛細血管內的分布可以反映肺內動脈血流灌注狀況.通過平面或者斷層顯像,可觀察肺葉,肺段等的血流分布.常規(guī)顯像的顯像劑99MTC-MAA或者99MTC-HAM二.肺氣溶膠吸入顯像的原理和顯像劑經霧化裝置將顯像劑霧化成粒徑大小不一的氣溶膠微粒

27、,經吸入后,根據粒徑的不同,沉積在不同的位置,當粒徑大于10um,主要沉積在細支氣管以上位置,在5-10um之間,沉積在細支氣管,沉積在肺泡內.采用SPECTZ行氣道或者肺顯像.當氣道狹窄或者阻塞口寸候,霧化顆粒那么不能通過阻塞部位,可在阻塞部位沉積,在遠端形成顯像劑分布稀疏或者缺損區(qū).顯像齊ij:99MTC-DTPA三.肺栓塞的主要病因,如何利用核素顯像對肺栓塞進行診斷考過內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環(huán)障礙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癥等疾病.肺動脈及其分支栓塞典型的肺灌注顯像表現(xiàn)為多發(fā)性肺段性顯像劑分布減低或者缺損,而同期的肺吸入顯像和胸部X線檢查正常.第十四

28、章骨骼與關節(jié)系統(tǒng)一.比擬放射性核素骨顯像和X線檢查的原理有何不同,骨顯像有何優(yōu)缺點顯像劑為99MTC-MDP,單光子顯像劑,當注入人體內,一方面通過與骨骼中的疑基磷灰石品體發(fā)生離子交換和化學吸附作用而沉積在骨組織中,另一方血還可通過郵寄結核方式與骨膠原結合而聚集在骨組織,利用Y相機或者SPEC喊像設備進行探測成像顯示全身骨骼.當局部骨組織代謝旺盛,血供增加,成骨細胞功能活潑,可較正常骨骼聚集更多的顯像劑而表現(xiàn)為熱區(qū),相反,為冷區(qū).優(yōu)點1一次性全身大視野成像能夠顯示全身各局部骨骼,有助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2) 對骨骼病變的探測靈敏度高,可更早,更多的發(fā)現(xiàn)病灶(3) 無絕對禁忌癥4價格相對低廉二.

29、試述轉移性骨腫瘤骨顯像的影像特點(1) 典型表現(xiàn)為全身多發(fā),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顯像劑聚集灶,以中軸骨如脊柱,肋骨和骨盆多見,而肢體遠端骨少見.(2) 非典型表現(xiàn)超級骨顯像:名詞解釋當轉移病灶分布范圍廣泛時可表現(xiàn)為超級影像征,即全身骨骼廣泛性聚集顯像劑,并以中軸骨和四肢骨近端為著,同時見雙腎顯像淺淡或者不顯像閃爍現(xiàn)象:名詞解釋骨轉移患者經過有效的化療或者內分泌治療后,可能會在骨顯像中表現(xiàn)為一過性的病情惡化,即除原發(fā)病灶顯像劑進一步增高外,還可發(fā)現(xiàn)新病灶,但繼而好轉,此現(xiàn)象為閃爍現(xiàn)象三.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的骨顯像特點1甲旁亢時骨吸收增加以及成骨細胞活性增高,在骨顯像中可看到全身骨骼對顯像

30、劑的攝取普遍增加,2尤其見于顱骨,下頜骨,胸骨,中軸骨和四肢長骨對稱性顯像劑攝取增加,腎影淺淡或者不顯影,呈現(xiàn)“SUPERSCAN.3當顱骨顯像劑攝取增加時可見“黑顱征4胸骨攝取增加時可見“領帶征,5肋軟骨連接處攝取增加可見“串珠狀改變.6并發(fā)纖維囊性骨炎或者嚴重骨質疏松導致骨折時,可出現(xiàn)局灶性顯像劑攝取增力7當發(fā)生在肺,胃粘膜和軟組織異常鈣化時候,相應部位表現(xiàn)為對顯像劑的異常攝取.四.骨顯像的臨床應用考過1骨轉移癌2代謝性骨病3骨軟化癥和維生素d缺乏癥4PAGETW5原發(fā)性骨腫瘤:病變部位異常濃聚6其他骨良性病變7缺血性骨壞死:股骨頭壞死,炸面圈樣改變8多發(fā)骨折:線性排列,形態(tài)一致第十六章泌

31、尿系統(tǒng)一?腎圖顯像的原理和顯像劑311鄰碘馬尿酸鈉(131I?OIH)靜脈注射后,隨血流進入腎臟,約80%由腎小管上皮細胞攝取后分泌到腎小管腔內,再隨尿液聚集到腎盂,經輸尿管進入膀胱排出體外.因131I-OIH能放出Y射線,將腎圖儀的兩個閃爍探頭分別對準左右兩側腎臟中心,探測和記錄兩腎區(qū)的時間一放射性曲線即為腎圖,以此反映腎臟功能和上尿路通暢情況.顯像劑:腎小球濾過型;99MTC-DTPA腎小管分泌性311?鄰碘馬尿酸鈉(231H)二.正常腎圖曲線正常腎圖由陡然上升的示蹤劑出現(xiàn)段(A段),示蹤劑聚集段(B段)示蹤劑排泄段(C段)組成,左右兩側腎圖的形態(tài)和高度根本相似.(1) A段;靜脈注射示蹤

32、劑后10S左右,腎圖曲線出現(xiàn)急劇上升段(2) B段:A段Z后的陡行上升段,3-5分鐘達頂峰,主要與腎有效血漿流量和腎小管功能有關(3) C段:上升段Z后的下降段,一般開始下降較快,后部曲線比擬緩慢,主要與上尿路通暢程度和尿流量的多少有關(4) 常腎圖及其臨床意義(考過)(1)持續(xù)上升型a段根本正常,b段持續(xù)上升,到檢查結束也不見c段的下降,單側出現(xiàn)時,可見于急性上尿路梗阻.雙側同時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急性腎衰竭或者下尿路梗阻(2)高水平延長型a段根本正常b段上升緩慢,此后根本維持在同一水平,常見于上尿路不全梗阻或者梗阻伴有明顯腎盂積水(3)拋物線型:a段正常或稍低,b段上升不明顯,根本維持在同一水平,峰

33、時后延,c段下降緩慢,峰值圓頓,呈拋物線型.常見于中度腎盂積水(4)低水平延長線型:a段低,b段上升不明顯,根本維持在同一水平.常見于腎功能嚴重受損和急性腎前性腎功能衰竭,也可見于慢性上尿道嚴重梗阻(5)低水平遞降型:a段低,無b段,放射性計數(shù)遞減,常見腎臟無功能,腎功能極差,腎缺如或腎切除(6)階梯狀遞降型:a,b段根本正常,c段曲線呈規(guī)那么的或者不規(guī)那么的階梯狀下降.常見于由于疼痛,緊張等導致的不穩(wěn)定性功能性痙攣.(7)雙側比照異常:雙側腎圖形態(tài)差異顯著,標明雙側腎功能及尿路通暢情況有顯著差異.小腎圖:一側曲線上升幅度明顯低于另一側,兩側相比峰值相差30%,但是曲線圖形保持正常,多由于一側腎動脈狹窄或者先天性腎發(fā)育不良.四?腎動態(tài)顯像的原理和顯像劑靜脈注射可快速由腎小球濾過或者腎小管上皮細胞攝取,分泌,而不被在吸收的濾過型或者分泌性顯像劑后,即刻用Y照相機或者SPECT寺續(xù)動態(tài)觀察,可見顯像劑依次通過腹主動脈,腎動脈,腎血管床在腎實質內濃縮,逐步流經腎盞,輸尿管,膀胱的一系列動態(tài)顯像.顯像劑:腎小球濾過型:99MTC-DTPA腎小管分泌性311-鄰碘馬尿酸鈉(231I-OIH)五?腎圖及腎動態(tài)顯像的臨床應用(1) 腎血管疾病的診斷(2) 分腎功能評價(3) 尿路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