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施工方案_第1頁
綠色建筑施工方案_第2頁
綠色建筑施工方案_第3頁
綠色建筑施工方案_第4頁
綠色建筑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綠色建筑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11.1 參建單位11.2 地理概況11.3 建筑結構概況21.4 基坑概況31.5 裝飾裝修概況.41.6 機電設備工程概況51.7 現場施工環境概況51.7.1 交通條件51.7.2 供水情況.51.7.3 供電情況.51.7.4 排污情況.51.7.5 場地圍蔽51.7.6 地下管線情況5第二章編制依據6第三章主要施工內容及綠色施工目標73.1 本工程施工期間施工作業內容73.2 施工過程要求73.3 綠色施工目標8第四章項目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及職責84.1 組織機構圖94.2 崗位職責9第五章施工過程污染防治方案115.1 施工過程污染防治目標115.2

2、 土壤保護控制115.3 大氣污染物控制125.4 噪聲控制145.5 光污染控制165.6 水污染控制165.7 管理機構及職責175.8 施工廢棄物管理186.1 固體廢棄物控制186.2 廢水廢油的控制20第七章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207.1 主要材料207.2 結構材料217.3 圍護材料217.4 裝飾裝修材料217.5 周轉材料22第八章節水與水資源利用228.1 提高用水效率228.2 用水安全238.3 節能與能源利用2349.1 節能措施239.2 機械設備與機具239.3 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249.4施工用電及照明24第十章地下設施、文物及資源保護24第十一章集中用地管

3、理2511.1 集中用地指標2511.2 用地保護2511.3 施工總平面布置25第十二章施工過程資料管理26第十三章第十四章意外事故應急預案27綠色建筑施工方案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綠色建筑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1.1 參建單位工程名稱:鄭州恒大悅龍花園一、二標段項目工程建設單位:河南恒龍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河南省紡織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河南省萬安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工程為恒大悅龍花園一標段項目工程,工程位于鄭州市龍湖外環路以東,北三環以南,龍翔八街以北地區。該工程3#、6#樓地上25層,1#樓2#樓4#婁5#樓地上26層,地下

4、均為3層主體均為剪力墻結構。主樓基礎型式為樁基筏板。本工程建筑抗震設防烈度7度,抗震等級三級,抗震構造等級二級。總建筑面積共約80822m2。1.2 地理位置概況",一三 科工*1.3 建筑結構概況1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住宅范圍內米用筏板基礎(1300mm)車庫范圍米用筏板+下柱墩基礎(500mm+200mm、300mm)主體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2建筑物地基地基類型CFG®復合地基地基土質層第五層粉土黏土3碎等級基礎墊層C15底板C35(P8)地下室外墻(-3層)C35(P8)地下室外墻(-2層以上)C35(P6)地下室頂蓋(室外區)C35(P6)墻柱部位地下室地上

5、部分標圖基礎頂-0.12-0.1212.7812.7818.78018.780以上強度等級C35C40C35C30梁板部位地下室地上部分標圖基礎頂地下室頂板1層頂板以上/強度等級C35C30/部位或構件基礎墊層女兒墻過梁、構造柱、圈梁等強度等級C15C25C25車庫部分墊層C15車庫基礎、梁、板、墻、柱、樓梯C35;底板、外墻、頂板:C35(P6)4鋼筋類別HPB3006.5HRB4008、10、12、14、16、18、20、22、255鋼筋連接直徑16水平方向滾軋直螺紋機械連接直徑<16水平方向綁扎搭接接頭直徑12>12豎向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直徑<12<12豎向鋼

6、筋采用綁扎搭接接頭6鋼筋接頭位置基礎底板梁、樓板上鐵支座跨中下鐵跨中支座7抗震設防抗震設防烈度7度結構安全等級二級8結構斷面尺寸mm外墻厚度地下外墻:200mm250mm、300mm310mm地上外墻:200mmCL保溫一體化300mm、320mm內墻厚度地下內墻:200mm;250mm、300mm地上內墻:200mm,環保節能LC輕質隔墻板隔墻厚度地下隔墻:100mm、200mm地上隔墻:100mm、150mm200mm250mm樓板厚度地下部分:300mm、250mm、150mm130mm、100mm地上部分:120mm、110mm、100mm9鋼筋保護層厚(mm)基礎底板底層鋼筋50mm

7、地下室外墻外層鋼筋25mm地下室內墻、板鋼筋15mm±0.000以下柱、梁25mm底板上層鋼筋、外墻內層鋼筋、地下室內墻、板20mm±0.000以上墻、板鋼筋15mm±0.000以上梁、柱25mm1.4 基坑概況基坑規模:基坑總面積約14795.00m2。場地標高:本工程士0.000絕對高程為90.70。基坑挖深: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為10.75m(板底),局部電梯井(集水井)落深1.88 2.88m。基礎開挖接近坑底設計標高時留200項厚土作人工清底,以防超挖。嚴格控制基礎施工周期,在基坑四周的斜坡上用水泥鋼絲網護坡,防止坡體下塌。1.5 裝飾裝修概況地下室部分:

8、地下汽車庫防水等級為二級;設備用房、物業用房防水等級為一級。地下室側墻、底板和室外覆土的頂板采用混凝土自防水,摻防水密實劑(抗滲等級P6)詳見施工圖紙。外防水采用4.0厚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酯胎)防水層;防水層閉合交圈,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施工規范和廠家要求,并在廠家指導下施工。屋面防水等級為I級設防;卷材采用3.0厚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酯胎)。1.5.2 門窗工程外窗采用中空玻璃(5+9A+5+9A+5斷橋鋁合金門窗,傳熱系數為1.8W/(m2.K),自身遮陽系數0.61,可見光透射比0.6;樓梯間采用斷橋鋁合金低輻射中空玻璃窗(5+9A+5),傳熱系數2.8W/(m2.K),自

9、身遮陽系數0.57,可見光透射比0.4。1.5.3 裝修工程墻體材料:內墻采用LC隔墻板及局部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外墻為CL建筑保溫220/200、70/50厚擠塑聚苯板復合剪力墻結構,平均傳熱系數為0.47W/(miK)。燃燒性能B1級。外墻裝修以干掛石材和真石漆為主,由專業公司按本施工圖立面要求進行深化設計,并提供預埋件規格尺寸及預埋位置。門窗類型及玻璃品種詳見門窗表及備注說明。其框料及玻璃顏色訂購時根據樣品選定,玻璃厚度及框料尺寸、壁厚由廠家計算確定。門窗廠家應根據本地氣象條件,使其滿足抗風、抗震、防滲、防變形的要求。根據國家相關進行構造設計,并進行成品試驗及檢測驗收。室內精裝修做法主要

10、有:乳膠漆墻面、頂棚,鋁格柵吊頂,石膏板吊頂,細石混凝土樓地面、防滑地磚樓地面、花崗巖地面等做法。1.6 機電設備工程概況本工程機電設備工程共包含強電照明、動力系統,電梯、通風排煙系統,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智能化弱電系統等。1.7 現場施工環境概況1.7.2 交通條件恒大悅龍花園一標段項目工程,工程位于鄭州市龍湖外環路以東,北三環以南,龍翔八街以北地區。周邊交通運輸情況便利,但也需考慮到新城區道路實際交通情況、交通管制等情況。材料運輸線路要求:主要以平安大道路作材料運輸線路;所有出場的土方運輸車輛必須經過大門出口處沖冼。1.7.3 供水情況水接頭由甲方提供市政臨時供水接駁點直徑150mm,總

11、管100mm。1.7.4 供電情況由建設單位兩臺提供1600KVA變壓器2臺,滿足現場施工需求。1.7.5 排污情況排污設三級沉淀池;施工主入口設汽車沖洗池及沉淀池,以及一個雨水收集入沉淀池,沉淀池污水經過沉淀后,反復利用;多余雨水及施工污水經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管網。1.7.6 場地圍蔽場地圍蔽(施工現場圍墻)已按鄭州市及鄭東新區安全文明相關規定要求完成。1.7.7 地下管線情況由甲方提供施工區域內具體存在管線詳圖,施工時注意避開或進行改道,確保管線暢通。第二章編制依據業主提供的施工圖紙等技術文件本工程總承包工程招標文件、投標書、施工合同及相關附件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

12、0378-201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3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D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1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3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GB50411-2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

13、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3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綠色施工導則(建質2007223號)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實施細則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第393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企業獲得的ISO14001認證標準和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第三章主要施工內容及綠色施工目標3.1 本工程施工期間施工作業內容基坑圍護及樁基、土方開挖、深井降水及基坑支撐結構施工地下結構(含人防)鋼筋、模板、混凝土作業,水電安裝預埋作業主體結構鋼筋、保溫板安裝、模板、混凝土作業,水電安裝預埋作業砌體施工、二次結構作業、水電預埋管設備安裝、橋架、主干管路安裝、電線電纜敷

14、設衛生潔具、燈具、開關面板安裝室內外裝飾裝修施工室外綜合管線、道路、綠化、景觀及地面硬化鋪裝3.2 施工過程要求1)建設活動中污染防治,要求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施工噪聲、強光、廢煙廢氣、污廢水等,減少施工過程對環境的破壞。2)建筑廢棄物管理,按要求制定并實施廢棄物管理計劃,該計劃中明確結構和回收材料的機會、采用的回收方法、合法的可回收物品運輸和加工單位,還該有針對性的提到減少材料使用的問題、材料的重復使用,避免浪費。3)再生材運用,要求使用含有再生成分材料。4)含有可回收成分材料的使用,回收材料成分要求達到30%以上,使用范圍達到總建筑面積的50%。5)施工過程和入住前室內空氣質量管理,要求在施

15、工過程中實施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材料使用環保材料。3.3 綠色施工目標1、總則積極響應“綠色建筑”要求,以綠色施工為宗旨,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防止攏民,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為綜合鄭東新區提供環保、健康、舒適的環境。2、在本工程施工中,在確保工期的前提下,貫徹環保優先為原則、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的指導思想,追求環保、高效、低耗,統籌兼顧,實現環保(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綠色施工模式。3、綠色施工目標序號環境目標環境目標闡述1噪聲噪聲排放達標,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2粉塵控制粉塵及氣體排放,不超過法律、法規的限定數值3固體廢弁物減少固

16、體廢棄物的產生,合理回收可利用建筑垃圾4污水生產及生活污水排放達標,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5資源控制水電、紙張、材料等資源消耗,施工垃圾分類處理,盡量回收利用6六個100%施工現場100%標準化圍敝;工地砂土100%覆蓋;工地路面100%硬地化;拆除工程100%灑水降塵;出工地車輛100%沖凈車輪車身;暫不開發的場地100%綠化綠色建筑施工方案第四章項目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及職責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作為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建筑業,必須發展綠色建筑為貫徹“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以環境的優先保護為原則”的指導思想,達到高效、低碳、環保、統籌兼顧,實現經濟、社會、環保(生態)綜合效益最大化

17、的綠色施工要求。綠色施工不僅僅體現在主體施工期間,它還涉及施工的全過程,與各參建位緊密相關,包括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總承包商、各分包商、供商、生產廠家、檢測機構等,為了本項目創建綠色施工工地,為加強對綠色施工的組織協調,項目部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在本工程管理組織機構基礎上,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執行經理為副組長,其他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綠色施工領導小組,進行施工的組織管理工作。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我司組建了一套管理精干和具有先進施工經驗的項目管理班子,并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由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各專業施工員、專職質檢員、試驗員、安全員等組成管理班子。4.1組織機構圖領導小組

18、副組長:宋寶國領導小組副組長:盧俊榮小組成員黃桂林、宋寶安、周福明、楊陽、何順勇、李振七份有限公司9各部門工長、各分包單位負責人、材料商、供應商、生產商等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心綠色建筑施工方案4.2崗位職責421、領導小組組長崗位職責組長為本項目施工過程認證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定認證管理各項目標,審批認證實施方案,建立認證管理組織機構,主持領導小組例會或各類專題會,配合項目認證其它相關方工作(設計、業主、認證策劃部門、認證咨詢公司)。422、領導小組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受組長委托主持領導小組例會或各類專題會,協調各分包及相關方認證管理工作。423、領導小組組員負責本單位施工管理工作,按經小

19、組批準的管理方案實施。424、辦公室主任負責綠色施工管理日常工作,組織編制建設過程綠色施工實施方案,按方案要求組織實施。425、總包項目管理部負責督促分包單位執行綠色施工實施方案、提供相關資料。426、工程部負責綠色施工方案的實施,組織對工人進行綠色施工方面的培訓,在技術、安全交底中明確綠色施工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方案要求實行,并按要求保留相關記錄。427、物資部在材料、設備采購合同中,明確綠色施工相關要求(包括技術、質量要求和資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綠色建筑施工方案料要求);對分包單位的采購提出相要求;在材料、設備進場時按綠色施工要求驗收,保留相關記錄。428、安全部監督施工

20、過程按綠色施工實行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垃圾處理等,保留相關圖片和音像資料。429、合約部擬定、審查分包合同、采購合同,明確綠色施工要求(包括技術、質量要求和資料要求)。4210、試驗員熟悉綠色施工對相關材料(粘結劑、密封材料、油漆、底膠、涂層、復合木材、纖維制品)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按綠色施工要求編制檢測計劃、提供相關檢測報告。4211、資料員負責綠色施工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4212、勞務分包商、專業分包商對工人進行相關培訓,按交底要求執行綠色施工相關要求。認證小組成員每一個月召開一次工作會議,各單位匯報工作的進展情況,對GREENMARK:作中的不足展開討論,制定下個月的工作重點。各專業

21、分包每個月將各施工范圍內的資料收集匯總上報總包單位。第五章施工過程污染防治方案5.1 施工過程污染防治目標1、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表層土堆儲備以便再利用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n綠色建筑施工方案2、防止雨水排放或沖擊使受體造成沉積3、防止揚塵和顆粒物造成大氣污染5.2 土壤保護控制對施工現場和生活區不同的區域100%硬化,道路采用150厚C20混凝土,其他加工場地采用50厚C25混凝土;不能硬化的地方種植草皮或覆蓋等,以保證現場沒有裸露的地表土防止水土流失。在基坑四周等適當位置設置排水溝及相的濾網和沉淀池來沉積雨水中的泥土,定時清理防止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不發生堵塞、滲漏、溢出等

22、現象。及時清掏各類池內沉淀物,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對于有毒有害廢棄物如電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回收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不能作為建筑垃圾外運,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后恢復施工活動破壞的植被(一般指臨時占地內)。與當地園林、環保部門或當地植物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在先前開發地區種植當地或其他合適的植物,以恢復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學綠化,補救施工活動中人為破壞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蝕。5.3 大氣污染物控制大氣污染物分為揚塵和廢氣。5.3.1 揚塵控制措施531.1、現場場地揚塵控制大門口設置洗車池,車輛出入現場保證100%青洗。鋼筋加工棚、木工棚、材料存放地面、道路等均采用混凝土土硬化,并做到每

23、天清掃,經常撒水降塵。施工現場道路必須100%硬化,堅實、平坦、清潔、暢通,凡能進入大型運輸車輛的工地,在出入口處設置沖洗車輛的設備及相的排水設施,使退出工地的車輛不帶泥土。運土方、渣土車輛有專人用苫布密封,100%覆蓋,以防止遺灑。建筑垃圾清除必須采用容器吊運,嚴禁用電梯井或在樓層上向地面拋灑施工垃圾。現場垃圾要分揀分放,及時清運,并灑水降塵。清運建筑垃圾要辦理準運手續。施工現場硅澆筑,必須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確因各種原因必須在攪拌的,必須在攪拌設備上安裝除塵裝置,散裝水泥罐做圍擋,防止粉塵飛揚。5.3.1.2材料堆放、儲運引起的揚塵控制方法1)對粉塵性松散材料,在轉運過程中

24、100%覆蓋,作業人員戴防塵口罩,搬運時禁止野蠻作業,造成粉塵污染。2)對砂、灰料堆場,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堆放在規定的場所,按氣候環境變化采取加蓋措施,防止風引起揚塵。3)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顆粒物、粉狀物在庫內保存或嚴密遮蓋,運輸和卸運時要防止遺灑、飛揚。531.3、對作業活動的揚塵控制方法1)工人清理建筑垃圾時,首先必須將較大部分裝袋,然后灑水,防止揚塵,清掃人員戴防塵口罩。施工現場建筑垃圾設專門的垃圾存放棚內,以免產生揚塵,同時根據垃圾數量隨時清運出施工現場,運垃圾的專用車每次裝完后,用苫布蓋好,避免途中遺灑和運WJ過程中造成揚塵。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3綠色建筑施工方案2)在涂料

25、施工基層打磨過程中,作業人員一定要在封閉的環境作業配戴防塵口罩,即打磨一間、封閉一間,防止粉塵蔓延。3)拆除過程中,要做到拆除下來的東西不能亂拋亂扔,統一由一個出口轉運,采取溜梢和袋裝轉運,防止拆除下來的物件撞擊引起揚塵。4)對于車輛運輸的地方易引起揚塵的場地,首先設限速區,然后派專人在施工道路上定時灑水清掃.5)五級風以上不得進行土方施工,砂、灰料的篩分,在大風的氣候條件下不得作業。回填工程時運土車輛在出大門口外,馬路上鋪設草墊,用于掃清輪胎上外帶土塊。現場車輛行駛的過程中進行灑水壓塵。每天收車后,派專人清掃馬路,并適量灑水壓塵,達到環衛要求。5.3.2廢氣控制1)工地的茶爐、火灶,必須使用

26、電、液化石油氣等清潔燃料,不準隨意焚燒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2)禁止焚燒瀝青、油氈以及其它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嚴禁用廢油棉紗作引燃品,禁止燒刨花、木材余料等。3)凡使用柴油、汽油的機動機械(車輛),必須使用無鉛汽油和優質柴油做燃料,以減少對大氣污染。5.4噪聲控制施工現場的噪聲控制執行GB12523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的噪聲限值,并按GB12524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進行聲級測量。5.4.1、 機械設備的噪音控制1)進行土方施工作業的各種挖掘、運輸、運輸設備,保持機械完好,在施工前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n綠色建筑施工方案按照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作好維修保養,在施工中發現

27、故障及時排除,不得帶病作業。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少噪音。2)現場租用的塔吊、施工電梯、混凝土輸送泵等大型機械設備進場前進行狀況檢查驗收,對塔吊、施工電梯必須取得地方行政部門頒發的“使用許可證”,才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中,操作人員對有可能發出噪聲的部位進行清理、潤滑、保養,控制噪音的發生。3)設備在使用前要檢查鑒定,使用進行中要督促開展正常的維修保養,必要時對設備采取專項噪音控制措施,如對混凝土輸送泵等設備設置隔音防護棚,轉動裝置防護罩,盡量采用環保型機械設備等。4)對有可能發生尖銳噪音的小型電動工具,如沖擊鉆、手持電鋸等,嚴格控制使用時間,控制使用的頻次的設備數量,在夜間休息

28、時減少或不進行作業。5)5.4.2、施工作業噪聲控制1)工程項目在開工之前,項目部向鄭州市鄭州新區城管部門申辦噪音監測委托手續。2)嚴格控制施工作業中的噪音,對機械設備安拆、腳手架搭拆、模板安拆、鋼筋制作綁扎、混凝土澆搗等,按降低和控制噪音發生的程度,盡可能將以上工作安排在晝間進行。3)在腳手架或各種金屬防護棚搭拆中,要求鋼管或鋼架的搭設要近搭拆程序,特別在拆除工作中,不允許從高空拋丟拆下的鋼管、扣件或構件。4)在結構施工中,控制模板搬運、裝配、拆除聲及鋼筋制作綁扎過程中的撞擊聲,要求按施工作業噪音控制措施進行作業,不允許隨意敲擊模板的鋼筋,特別是高處拆除的模板不得撬落自由落下,或從高處向下拋

29、落。5)在混凝土振搗中,按施工作業程序施工,控制振搗器撞擊模板鋼筋發出的尖銳噪音,在必要時,采用環保振搗器。6)上下電梯嚴禁呼叫,嚴禁敲打鋼管,必須安裝呼叫電鈴。7)在清理料斗及車輛時,采用鏟、舌L嚴禁隨意敲打制造噪音。5.4.3、在運輸作業中的噪音控制1)在現場材料及設備運輸作業中,控制運輸工具發出的噪音的材料、設備搬運、堆放作業中的噪音,對于進入場內的運輸工具,要求發出的聲響符合噪音排放要求。2)在材料如鋼管、鋼筋、金屬構配件、鋼模板等材料的卸除,采用機械吊運或人工搬運方式,注意避免劇烈碰撞、撞擊等產生噪音。3)在易發出聲響的材料堆放作業時,采取輕取輕放,不得從高處拋丟,以免發出較大聲響5

30、.5 光污染控制1)夜間照明燈假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區域。2)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弧光外泄。3)鋼筋加工場地,搭設防護棚。5.6 水污染控制5.6.1 目標施工現場污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的要求。5.6.2 廢水分為工程廢水和生活廢水。工程廢水主要包括硅養護、硅泵、砂漿攪拌機清洗、砌石專工程中的浸石專、進出車輛的清洗、濕作業(抹灰、水磨石等作業)。生活廢水主要有食堂用水、浴室用水、洗涮用水、廁所用水。5.6.3 控制措施5.6.3.1 工程廢水的控制1、項目經理部負責編制施工現場廢水排放方案,(方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體現)包括:排水溝或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圖,

31、選定排水管徑,明確沉淀池、洗車臺做法。2、現場施工針對不同的污水,設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生產污水必須經三級沉淀后再排出。3、保護好地下水。地下室基坑周邊采用三軸攪拌樁止水帷幕,將周邊地下水與基坑內地下水隔離,施工期間僅處理基坑內的地下水,避免造成周邊地下水位的變化和污染。4、施工現場設置供、排水設施,施工場地不得積水,輸水管道不得跑、冒、滴、漏。施工中產生的泥漿,進行沉淀處理,未經沉淀處理的,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排水設施,不得有泥漿、廢水、污水外流,不得妨礙周圍環境。5、硅養護盡量采用蓄水養護,防止廢水橫流產生污染。硅量較小的工程,硅養護可采用浸濕麻袋片覆蓋,盡量減少噴灑現象,以免造成廢水污

32、染。6、硅泵、砂漿攪拌機按平面圖布置,并對場地做硬化處理,設排水溝和沉淀池,廢水經沉淀流入排水管道。7、砌磚工程中的浸磚在經硬化的固定場所,并做到有組織地排放。8、進出車輛的清洗在洗車臺有組織排水,經沉淀循環使用清掏后流入市政管網。5.6.3.2生活廢水的控制1、食堂刷鍋水經隔油池作油水分離后排入管網,浮油用專用容器存放。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綠色建筑施工方案2、浴室用水經過濾流入管網。3、廁所設化糞池,設沖水裝置并定期沖刷,不允許將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地下水網。4、生活區設洗刷專用水管水池,不得隨處洗刷。5、生活用水、水池規范化,不允許亂開水龍頭。5.7管理機構及職責總包項目部在安全

33、管理部設置環保專職管理人員,組織檢查監督各單位實施情況。總包項目部進行定期檢查,同時根據現場實施情況安排專項檢查,各分包單位進行配合檢查和問題落實。第六章施工廢棄物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減少廢棄物產生;對施工廢棄物則進行分類管理,根據施工廢棄物的種類制定相的控制措施。施工過程對回收的廢料按要求進行統計。6.1固體廢棄物控制1、固體廢棄物的分類(1)無毒無害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廢舊鋼材、木材、有色金屬;材料設備包裝盒、桶、袋;廢舊電氣材料、機械金屬配件;廢舊建筑磚瓦、門窗等材料;廢舊辦公用品;廢舊裝飾材料;廢舊安裝材料等。(2)無毒無害無利用價值的廢料廢棄建筑垃圾;廢棄碎石專、碎石、生活垃圾。(3)有

34、毒有害類廢舊日光燈管、電池;廢棄圓珠筆芯、計算器;廢棄復寫紙、膠片、色帶;廢棄墨盒、硒鼓;廢棄橡膠、塑料制品;廢棄有毒有害化學包裝物;廢棄油污桶、化學添加劑袋。2、固體廢棄物的收集、存放(1)施工現場在施工作業前,分門別類的設置固體廢棄物堆放場地或容器,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對有可能因雨水淋濕造成污染的,搭設防雨設施。(2)現場堆放的固體廢棄物標識名稱、有無毒害、可否回收等,并按標識分類堆放。(3)有毒有害類的廢棄物不與無毒無害的廢棄物混放。(4)固體廢棄物按平布置規劃位置堆放整齊,與現場文明施工要求相適。(5)固體廢棄物收集由工程部在工作安排時予以明確,并由安全管理部安排專人負責日常

35、管理。(6)各分包單位的固體廢棄物按要求分類運至堆放場所堆放。3、固體廢棄物的處理(1)固體廢棄物的處理由管理負責人根據固體廢棄物存放量的多少以及存放場所的情況安排處理。(2)由項目經理審核廢棄物管理負責人提出的處理報告,由項目材料部門和廢棄物管理小組共同處理廢棄物。(3)固體廢棄物根據分類進行處理,不得混堆處理,定點集中堆放,杜絕亂扔現象,及時將垃圾運到指定的地點。(4)對于無毒無害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如在其它工程項目可再次利用的,可調其它項目再次利用,對于不能再次利用的,向有經營許可證的廢品回收部回收。(5)對于無毒無害無利用價值的固體廢棄物,委托環衛垃圾清運單位清運處理。(6)對于有毒有

36、害的固體廢棄物的處理,無論是否有利用價值,均為有危害物經營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n綠色建筑施工方案許可證的單位處理。(7)由于施工場地限制,對污染地面必須清掃和沖洗,保持路面的整潔。(8)加強宿舍區的管理,明確責任,杜絕亂扔、亂潑、亂接的現象,對違反的及時處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加強環境的保護意識,嚴格獎罰制度,加強現場管理。(9)禁止在施工現場露天熔化瀝青或焚燒油氈、油漆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氣體的物質。6.2廢水廢油的控制1.1 水控制沿場地四周及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明溝,大門口設洗車池,在混凝土輸送泵、門口設沉淀池,食堂設置隔油分離處理池,廁所設置化糞池等;基坑積水、雨水、養護水、排

37、水溝的水經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油污水經隔油分離池處理,對施工作業產生的污水,專人沖洗后排入排水溝,經沉淀、隔油分離處理等符合排放標準后,排入市政管網。3、廢油控制食堂設垃圾桶,油污不能直接倒入排水明溝,放置在垃圾桶內,定期由專人回收;混凝土輸送泵等機械設備用油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設置專用廢油隔離回收池進行回收;在其它施工用油中,注意避免遺灑,若有滲漏現象,采取隔離措施并回收;與廢油處理公司簽定協議,定期對廢油進行回收處理。第七章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1.2 主要材料1、根據施工進度、庫存情況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2、現場材料堆放有序,儲存環境適宜、整齊

38、、美觀,措施得當、建立健全保管制度、責任落實。3、選用合適的材料運輸工具、裝卸方法,防止損壞和遺灑。根據現場平面布置情況就近卸載,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4、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腳手架等的周轉次數。5、優化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管線路徑等方案。6、就地取材,施工現場500公里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7、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1.3 結構材料1、使用預拌混凝土、CL網架保溫板和預拌砂漿。準確計算采購數量、供頻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過程中動態控制。2、推廣使用高強鋼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減少資源消耗。3、鋼筋采用現場加工和場外加工相結合的方式。4、優化鋼筋配料

39、和鋼構件下料方案。鋼筋及鋼結構制作前對下料單及樣品進行復核,無誤后方可批量下料。5、優化幕墻鋼結構制作和安裝方法。采用工廠制作,現場拼裝;采用分段吊裝、整體提升、滑移、頂升等安裝方法,減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1.4 圍護材料積極的與業主設計溝通,門窗、屋面、外墻等圍護結構的材料性能及施工方式,優化屋面和外墻的保溫隔熱材料的施工方式,例如保溫板粘貼、保溫板干掛、保溫漿料涂抹等,減少材料浪費。加強保溫隔熱系統與圍護結構的節點處理,盡量避免熱橋效,做到經濟適用。1.5 裝飾裝修材料1、貼面類材料在施工前,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減少非整塊材的數量。2、與業主、設計進行溝通,優先采用非木質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

40、替木質板材。3、防水卷材、壁紙、油漆及各類涂料基層必須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脫落。各類油漆及粘結劑隨用隨開啟,不用時及時封閉。4、幕墻及各類預留預埋與結構施工同步。5、木制品及木裝飾用料、玻璃等各類板材等宜在工廠采購或定制。6、盡量采用自粘類片材,減少現場液態粘結劑的使用量。1.6 周轉材料1、優先選用耐用、維護與拆卸方便的周轉材料和機具。2、優先選用制作、安裝、拆除一體化的專業隊伍進行模板工程施工。3、對模板工程的方案進行優化,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模板體系。4、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轉式活動房,現場圍擋采用裝配式可重復使用圍擋封閉,力爭工地臨房、臨時圍擋材料的可重復使用率達到70%以上。第八章節

41、水與水資源利用8.1 提高用水效率繪制施工現場用水布置圖,明確水源控制部位。施工現場噴灑路面、綠化澆灌盡量少的使用市政自來水。現場攪拌用水、養護用水專人負責,禁止水龍頭無人管理。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根據用水量設計布置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現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用水必須設立循環水池。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施工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系統和節水器具(洗手間便池沖洗水箱采用手動控制或者感控制,盡量不采用定時高位水箱、洗車池設置沉淀池及循環池,排水溝設置沉淀蓄水池,保證現場用水循環使用),安裝計量裝置。對施工現場用水量較多的部位或過程(如硅養護、砂漿的攪拌、消防水源的貯備、抹灰及其它

42、濕作業等)進行重點控制,可行時采取新工藝、新材料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加強員工素質教育,提高員工節水意識。浴室用水定時供給,浴室內禁止洗衣服。加強檢查監督,避免跑、冒、滴漏和常流水現象。8.2 用水安全在非傳統水源和現場循環再利用水的使用過程中,進行水質檢測,確保避免對人體健康、工程質量以及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第九章節能與能源利用9.1 節能措施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如選用變頻技術的節能施工設備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作面,以減少作業區域的機具數量,相鄰作業區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安排施工工藝時,優先考慮耗用電能的或其它能耗較少的施工

43、工藝。避免設備額定功率遠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負荷使用設備的現象。9.2 機械設備與機具1、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2、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避免大功率施工機械設備低負載長時間運行。機電安裝可采用節電型機械設備,如逆變式電焊機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電動工具等,以利節電。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降低各種設備的單位耗能。9.3 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1、利用場地自然條件,合理設計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的體形、朝向、間距和窗墻面積比,使其獲得良好的日照、通風和采光。2、臨時用

44、房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的材料,減少夏天空調、冬天取暖設備的使用時間及耗能量。3、加強節電宣傳,施工區用電采用自動定時和手動相結合的方式,加強現場巡視,禁止無作業區域長明燈。4、空調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5、辦公區無人時,關閉電腦、打印機、照明燈、空調等。辦公室減少紙張浪費,紙張可采用雙面使用。6、宿舍內嚴禁私拉電線,杜絕長明燈現象。7、宿舍內嚴禁使用大功率的電器(如電爐子等)。9.4 施工用電及照明1.臨時用電優先選用節能電線和節能燈具,臨電線路合理設計、布置,臨電設備宜采用自動控制裝置。2、照明設計以滿足最低照度為原則。第十章地下設施、文物及資源保護調查清楚地下各種設施,進行基坑周邊的各

45、類管線的位移監測,編制急預案。在工程開工前對施工現場周圍管線保護方案(方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體現),如在跨越管線的臨時道路上方實施硬化或采用鋼板保護等。在基坑開挖前委托有資質的監測單位,編制監測方案,在管線上或周圍布置監測點,在開挖過程中進行監測。基坑本身及其周圍基坑開挖深度2倍范圍內的重要管線作為本工程的重點監測對象。施工現場一旦發現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護好現場并通報文物部門并做好協助工作。第十一章集中用地管理建設工程臨時用地包括施工區、加工區、辦公區、生活區等。本工程臨時用地根據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要求進行布置。11.1 集中用地指標1、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臨時設施,如

46、臨時加工廠、現場作業棚及材料堆場、辦公生活設施等的占地指標。臨時設施的占地面積按用地指標所需的最低面積設計。2、現場平面布置合理、緊湊,在滿足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設施占地面積有效利用率大于90%11.2 用地保護1、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2、紅線外臨時占地盡量使用荒地、廢地,少占用農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時對紅線外占地恢復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11.3 施工總平面布置1、施工總平面布置做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為

47、施工服務。2、施工現場攪拌站、倉庫、加工廠、作業棚、材料堆場等布置盡量靠近已有交通線路或即將修建的正式或臨時交通線路,縮短運輸距離。3、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經濟、美觀、占地面積小、對周邊地貌環境影響較小,且適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動態調整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標準化裝配式結構。生活區與生產區分開布置,設置標準的分隔設施。4、施工現場圍墻可采用連續封閉的輕鋼結構預制裝配式活動圍擋,減少建筑垃圾,保護土地。5、臨時設施布置注意遠近結合(本期工程與下期工程),努力減少和避免大量臨時建筑拆遷和場地搬遷。第十二章施工過程資料管理我單位在施工中,將配合業主完善相關計劃和方案,并存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和實施,及時收集

48、理相關資料,確保施工過程達到綠色施工要求。根據綠色施工評估及得分策略,建造過程中施工承包單位需提供的資料如下:1)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案,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環境污染的措施及相關照片2)施工廢棄物回收和處理的進行統計計算,填埋或回收等相證明文什。3)再生材料跟蹤臺帳(供商、產地、價格、數量、使用部位等),含再生材的材料價值占總的材料價值的比例達10%相關計算,以及再生成分、循環成分含量的廠家證明文件。4)本地材料跟蹤臺帳(產品名稱、制造商、產地、供商與施工現場距離等),本地材料用量的相關計算及使用記錄等文件。5)施工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方案、與施工空氣質量管理方面相關的圖片、列表說明空調系過濾煤質及ME

49、RV值和其它管理措施。6)入住前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報告。7)粘結劑、密封劑、涂料、涂層、油漆VOC含量的檢測報告,證明其可揮發性成分含量滿足綠色施工的相關要求。第十三章意外事故應急預案14.1模板支撐架倒塌事故的應急救援1 .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主要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2 .應急救援方法3 1)有關人員的安排組長、副組長接到通知后馬上到現場全程指揮救援工作,立即組織、調動救援的人力、物力趕赴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領導負責人匯報事故情況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組員立即進行搶救。4 2)人員救援、疏散方法由于在澆筑硅過程時造成的坍塌情況,

50、首先要明確傷員的具體位置、傷員的受傷情況及受傷人數,立即組織切實可行的機械設備進行救援(如動用塔吊將坍塌位置的鋼筋網吊起;使用鋼筋切割機或焊機將鋼筋割斷),避免鋼筋夾著傷員,如果傷員被硅漿包著,應立即進行人手清理,先進行眼、口、鼻的清理,保持氣道的通暢,再救人。由于拆除模板時造成的坍塌情況,立即查明受傷的人員數量,同時進行相鄰危險區域的支護加固,以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迅速將坍塌下來的材料用人手逐一清除,禁止用機械搬運材料,以免二次傷害傷員。人員的疏散由組長安排的組員進行具體指揮,指揮人員疏散到安全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各組員和現場其他的各人員對現場受傷害、受困的人員、財物進行搶救。人員被支

51、架或其它物件壓住時,先對支架進行觀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加固后,方可進行相應的搶救,防止搶險過程中再次倒塌,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加固或觀察后,確認沒有進一步的危險,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救。(3)傷員救護?休克、昏迷的傷員救援讓休克者平臥,不用枕頭,腿部抬高30度。若屬于心原性休克同時伴有心力衰竭、氣急,不能平臥,可采用半臥。注意保暖和安靜,盡量不要搬動,如必需要搬動時,動作要輕。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暢通或實行人工呼吸。?受傷出血,用止血帶止血、加壓包扎止血。?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送醫院。(3)現場保護在坍塌事故中傷員被救出后,必須對該范圍設置危險區域警示標志,由具體的組員帶

52、領警衛人員在事故現場設置警戒區域,用三色紡織布或掛有彩條的繩子圈圍起來,由警衛人員旁站監護,防止閑人進入。并設專人監護,保護事故現場,待事故調查小組及上級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堪察鑒定同意解封后,才能進行恢復施工,并應密切進行對相鄰模板的檢測。1.1 場恢復充分辨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楚后,方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1.2 火災事故救援措施發生火災事故時,現場救援專業人員立即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并報告項目部領導指揮人員立即到現場指揮,組織非應急人員疏散.在火勢擴大蔓延時,立即尋求第三方救助,拔打119,并組織搶救財產和保護現場.1.3 觸電事故救援措施發生觸電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