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庭常見火災知識 (一)爐灶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常用的加熱設備。爐灶的形式很多,按使用燃料的不同,可分為煤、柴爐灶,液化氣爐灶,煤氣爐灶,天然氣爐灶,沼氣爐灶,煤油爐等。煤、柴爐灶還設有煙囪。炊事是指人們利用爐灶等加熱設備進行做飯、炒菜、烘烤、蒸煮等作業,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由于家庭爐灶的使用和炊事用火涉及千家萬戶,而發生在這些方面的火災事故占相當大的比例, 所以必須重視家庭爐灶及炊事的防火。 一、煤、柴爐灶1、火災危險性(1)爐蓋、爐筒。爐體表面的輻射熱或竄出的火焰、火星引燃附近可燃物。(2)建筑物的可燃構件、可燃物質與爐筒或煙囪靠得太近,而被熾熱的煙道烤著或煙道裂縫竄出的火焰引燃。(
2、3)爐膛內燃燒的煤。柴碎塊迸濺出來,落在周圍可燃物上起火。(4)在爐旁烘烤衣物或用易燃液體點火發生燃燒或爆炸。(5)將未熄滅的爐灰倒在可燃物上或被風刮到可燃物上起火。2、防火措施(1)爐灶和煙囪與可燃構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一般情況下,金屬爐體、爐筒與周圍可燃物構件的距離應為70 一 100 厘米;磚砌爐灶的門與可燃構件的距離應為37 厘米;火墻為 30 一 37 厘米。如達不到要求,可用石棉瓦、磚墻。金屬板等不燃材料隔開,在木質地板上設置火爐時,必須用磚坯鋪成厚度不小于14 厘米的隔熱爐墊,并在爐門前用 70 厘米 x50 厘米的不燃材料覆蓋地板。(2)砌筑爐灶、煙囪等,要選擇合適的建筑材
3、料。一般在粘土內摻入適量的砂子,可防止因高溫引起開裂。(3)煙囪在悶頂內穿過保溫層時, 在其周圍 50 厘米內應用難燃或不燃材料做隔熱層,并高出保溫層60 厘米以上。保溫層上部應蓋上爐灰,嚴禁在悶頂內開設煙囪清掃孔,煙囪表面應刷成白色,高出屋脊。(4)修建煙道時,分煙道與主煙道交接不要直接串通,人口之間差距不小于 75 厘米。(5)爐灶周圍不要堆放可燃物,不得在爐筒上烘烤衣物。使用爐灶時,嚴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可燃液體點火。扒出的爐灰,要用水將余火澆滅或降溫后才可倒至安全地帶。(6)發現爐灶、煙囪損壞、裂縫等,要及時修理。(7)在柴草較多、居住密集的城鎮和村寨,以及靠近林區的地方,應在煙囪上或
4、爐膛眼上加防火帽或擋板,以防爐灶、煙囪逸出火星,產生飛火。(8)金屬爐筒與墻內煙囪連接時,插入的深度不應小于10 厘米。兩節爐筒套接時,接駁的長度不應小于其半徑,接痕應抹泥封閉。(9)使用爐灶時,要始終有人看管,并做到人離火滅。二、液化氣爐灶1、火災危險性(1)液化氣本身的性質和火災危險性可參照本輯中城市煤氣、液化氣生產和輸配機構的防火 的相關內容。(2)因鋼瓶。管道腐蝕或連接導管老化破裂,以及爐灶、鋼瓶的附屬配件不合格或損壞失靈,造成液化氣泄漏而引發火災。(3)鋼瓶與熱源大近或充氣過量,可導致瓶體破裂引發爆炸。(4)不按規定要求,私自灌氣或隨意傾倒液化氣殘液,揮發的氣體遇明火造成事故。搬運移
5、動氣瓶過猛,撞擊產生火花導致爆炸。(5)在使用爐灶時,違反正確的操作程序或私自拆卸鋼瓶部件以及倒(臥)放置鋼瓶等都可引發事故。2、防火措施(1)裝有液化氣的鋼瓶,不得存放在居室、公共場所,并嚴防高溫及日光照射,其環境溫度不得大于 35C。鋼瓶與灶具之間要保持 1 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室內不得同時布置其他爐灶(火源) ,通風條件應保持良好。(2)鋼瓶與爐具都不得有漏氣現象,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試漏,但嚴禁使用明火試漏。(3)液化氣爐灶點火時,有自動點火裝置的可先開氣閥,然后采用爐具上的點火開關;對無自動點火裝置的,應先開氣閥,然后劃火柴從側面接近爐盤火孔,再開啟爐具開關。如一次未點著,可先關閉爐具開關,過一會再按順序重新點火。使用完畢,應先關氣閥,再關爐具開關。(4)使用爐灶時應有人照看,鍋。壺等不宜盛水過滿,以免溢出熄滅火焰。(5)鋼瓶要防止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文化遺產可視化知識圖譜構建
- 煤氣化渣二氧化硅對聚丙烯除味性能的研究與應用
- 公園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 十年職場經驗分享與職業規劃
- 江西涉密采購管理辦法
- 通信工程技術規范
- 積極心理學應用: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構建
-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影響機制研究
- 基于乘客決策行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韌性評估研究
- 2025年 重大安全事故
- 中職《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公開課PPT
- 05-衣之鏢-輔行訣湯液經法用藥圖釋義
- LS/T 3240-2012湯圓用水磨白糯米粉
- GB/T 15298-1994電子設備用電位器第一部分:總規范
- 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6《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教案
- 2023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復習必背)
- 自然指數NatureIndex(NI)收錄的68種自然科學類期刊
- 手術報告審批單
- 《專業導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教學大綱
- 廣東省湛江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
- 少兒美術國畫- 少兒希望 《紫藤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