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測試題(精選)_第1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測試題(精選)_第2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測試題(精選)_第3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測試題(精選)_第4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測試題(精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章 檢測試題(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 1.(原創題)2011年8月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點燃圣火,年輕的體育健兒在夢想的舞臺上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對運動員來說,他們可以通過練習來提高速度和發展力量,但是并不能傳遞給下一代,原因是( ) A.肌細胞不能攜帶遺傳信息 B.體細胞發生的突變不能遺傳 C.生殖細胞沒有攜帶全套遺傳信息 D.DNA堿基序列不因鍛煉而改變 2.以下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非同源染色體間片段的交換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B.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不

2、分離會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C.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會導致基因重組 D.基因結構中某一堿基對的替換必然會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3.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組能夠產生多種表現型 C.基因重組可以發生在酵母菌進行出芽生殖時 D.一對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可以發生重組 4.在自然界中,生物變異處處發生,下面是幾個變異的例子:動物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為具有不死性的癌細胞;R型活細菌與S型細菌的DNA混合后轉化為S型活細菌;某同卵雙胞胎兄弟,哥哥長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長期在室內工作,哥哥與弟弟相比

3、臉色較黑。上述四種變異的來源依次是( ) A.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環境改變 B.基因重組、基因突變、環境改變 C.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基因突變 D.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環境改變 5.圖1顯示出某物種的三條染色體及其上排列著的基因(圖中字母所示)。試判斷圖2列出的(1)、(2)、(3)、(4)四種變化依次屬于下列變異中的( ) 色體結構變異 染色體數目變異 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A. B. C. D. 6.(原創題)下列關于減數分裂和遺傳變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的基礎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B.減數分裂過程可能發生的變異有基因

4、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三種 C.減數分離過程發生的基因突變傳遞給后代的機會大于有絲分裂過程發生的基因突變傳遞給后代的機會 D.一個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男子,其性染色體異常只與其母親有關 7.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的主要區別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染色體結構變異是染色體的一個片段增加或缺失或替換等,而基因突變則是DNA分子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發生基因突變,而只有真核生物能發生染色體變異 C.基因突變一般是微小突變,對生物體影響較小,而染色體結構變異是較大的變異,對生物體影響較大 D.兩者都能改變生物的基因型 8.(原創題)苯丙酮尿癥是由于苯丙氨酸羥

5、化酶的合成受阻,從而引起苯丙氨酸代謝障礙所致,因而患者尿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等代謝產物,使尿有一種特殊的臭味,當基因型為PP時表現為苯丙酮尿癥,而基因型為Pp(雜合子)的個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醫生讓被檢測者口服苯丙氨酸溶液,4 h后測定該人血漿中苯丙氨酸的含量,下列曲線正確的是( )9.(2011年江陰學業水平模擬)培育無子西瓜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 ) A.基因自由組合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數目變異 D.染色體結構變異 10.(2011年江蘇學業水平模擬)長期接觸到X射線的人群,他(她)們的后代中遺傳病的發病率明顯提高,其主要原因是這一人群的生殖細胞很可能發生了( ) A.基因重

6、組 B.基因分離 C.基因互換 D.基因突變 11.(2012年溫州月考)已知:細胞畸變率(%)=畸變細胞數/細胞總數100%。如圖表示在不同處理時間內不同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對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的影響。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秋水仙素的濃度越高,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越高 B.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與秋水仙素的作用時間呈正相關 C.濃度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D.秋水仙素引起細胞畸變的時間為細胞分裂的間期 12.(2012年遵義月考)下列與遺傳變異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為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B.XY型生物體細胞中的X和Y染色

7、體在細胞增殖過程中會發生聯會現象 C.基因突變、基因重組都能夠豐富種群的基因種類 D.利用二倍體植物的花藥經離體培養得到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單倍體 13.(2011年新鄉期末)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均對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具有重要的意義,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要進行DNA的復制,所以均可能產生基因突變B.無論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都要進行著絲點的分裂,導致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C.減數分裂能產生基因重組,但有絲分裂不能 D.無論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所以都具有細胞周期14.對于人類的某些遺傳病,在被調查的若干家庭中發病情況如下表。據此推斷,最符合遺傳基本

8、規律的一項是( )注:每類家庭人數150200人,表中“+”為病癥表現者,“-”為正常表現者。 A.第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第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第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 D.第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 15.(原創題)低磷酸脂酶癥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某家系進行調查,并繪制系譜圖如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4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 C.若8與9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11 D.若10與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

9、題,共40分) 16.(10分)血紅蛋白異常會產生貧血癥狀,結合減數分裂過程的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回答下列問題:(1)血紅蛋白發生異常變化的根本原因 是 , 此種變異一般發生于甲圖中 階段,此種變異一般最大的特點是能產生 。 (2)基因重組可以發生于乙圖中 時期,除此之外還有可能發生于 。 解析:(1)蛋白質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蛋白質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相應基因發生了變化,屬于基因突變,它一般發生于細胞分裂間期的DNA復制時,基因突變的結果是能夠產生新的基因。 (2)基因重組有兩種類型,均發生于減數分裂過程中,即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的交叉互換。

10、 17.(9分)(原創題)某動物基因型為AaBbCc,如圖表示該動物體內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丙細胞形成的方式是 ,所處的時期是 ,其分裂結束形成 種細胞。 (2)乙細胞所處時期的特點是 ,該細胞內有 個染色體組。 (3)丁細胞表示的變異方式是 ,戊細胞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 (4)根據細胞分裂圖像, (“能”或“不能”)判斷該動物的性別,理由是 。 18.(10分)如圖表示一些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A所示是含 個染色體組的體細胞。每個染色體組有 條染色體。 (2)圖C所示細胞的生物是 倍體,其中含有 對同源染色體。 (3)圖D表示一個有性生殖

11、細胞,這是由 倍體生物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內含 個染色體組。 (4)圖B若表示一個有性生殖細胞,它是由 倍體生物經減數分裂產生的,由該生殖細胞直接發育成的個體是 倍體。每個染色體組含 條染色體。 (5)圖A的分裂后期包括 個染色體組。 19.(2012年唐山月考)(11分)遺傳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甲圖為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相關基因用A、a表示)的部分遺傳系譜圖,其中7個體的一個精原細胞形成精子的過程如乙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據甲圖分析,該遺傳病最可能是由位于 染色體上的 性基因控制的。圖中6的基因型是 。 (2)乙圖中細胞的名稱為 ,若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細胞中含

12、 個染色體組。 (3)甲圖中7個體色覺正常,他與一表現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個患此遺傳病且色盲(相關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孩子的性別為 性。已知孩子是由乙圖中的與卵細胞結合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若該卵細胞與乙圖中的結合,則此受精卵發育成的個體的基因型是 。若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表現正常的概率為 。 (4)若上述(3)中的7個體的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性染色體沒有分離,減數第二次分裂正常,則此細胞產生的精子的基因組成為 。 三、拓展題 20.已知某種遺傳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引起的,但是不知道致病基因的位置,所以動員全體學生參與該遺傳病的調查。為調查得科學準確,請你為該校學生設計調

13、查步驟,并分析致病基因的位置。 (1)調查步驟: 確定要調查的遺傳病,掌握其癥狀及表現; 計記錄表格及調查要點如下: 多個小組調查,獲得足夠大的群體調查數據; 匯總總結,分析結果。(2)回答問題: 請在表格中的相應位置填出可能的雙親性狀。 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發病率較低,可能是 遺傳病。 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男多于女,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 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女多于男,可能是 遺傳病。 若只有男性患病,可能是 遺傳病。 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發病率較高,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第5章 檢測試題(答案)1、D 解析:肌細胞有細胞核能攜帶遺傳信息;基因突變多數有害且頻率低,而運動員速度和力量

14、的發展不是基因突變的結果;速度和力量是后天鍛煉的結果并不會改變基因。2、D 解析:非同源染色體間片段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會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基因中某一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改變,不一定會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3、C 解析:基因重組可導致出現新的基因型,進而出現新性狀,它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而出芽生殖為無性生殖。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可發生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4、A 解析:細胞發生帶癌變特點的基因突變,而成為不死性細胞。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是S型細菌的DNA進入R型活細菌,并與

15、其DNA發生重組。同卵雙胞胎兄弟的遺傳物質完全相同,其變異是由外界環境引起的。5、B 解析:(1)中染色體缺少了O、B、q三個基因,使染色體上基因數目改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2)中兩條染色體的同源區段發生了基因的交換,屬于基因重組;(3)中只有“M”變成“m”基因,屬于基因突變;(4)中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6、D 解析:全面了解減數分裂與遺傳和變異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就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三種可遺傳的變異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均可以發生。一個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男子,其染色體

16、異常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其父親形成異常精子(XY),二是其母親形成異常卵細胞(XX),所以D錯誤。 7、C 解析:染色體結構變異是染色體片段的變化。基因突變是DNA分子堿基對的變化,相比之下基因突變是微小變化,但對生物體的影響不一定小,如突變出致死基因,可能使生物個體死亡,所以基因突變可以大幅度改變生物性狀。8、B 解析:苯丙酮尿癥是由一種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單基因遺傳病,而一些人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雖然表現正常,但該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表現,故選B項。09、C 解析:培育無子西瓜是通過二倍體西瓜與四倍體西瓜進行雜交,獲得三倍體種子,再進行種植獲得的,所以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

17、10、D 解析:長期接觸X射線容易發生基因突變,若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則傳給后代的概率大大增加。11、C 解析:從坐標曲線中可以看出,影響細胞畸變率高低的因素有秋水仙素濃度和處理時間。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秋水仙素濃度的增大,畸變率升高,但超過一定濃度后,隨著秋水仙素濃度的升高細胞畸變率卻降低。細胞畸變率并非與處理時間成正相關。這里的細胞畸變是染色體變異(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原理是秋水仙素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使后期染色體加倍后不能分開。 12、D 解析: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為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體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不發生同源染色體的配對;基因重組不改變種群的基因種類;二

18、倍體植物的單倍體含一個染色體組,不含同源染色體,是高度不育的。13、D 解析:有絲分裂可以產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但不能產生基因重組,基因重組只能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在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要發生著絲點的分裂,暫時導致染色體的數目加倍。只有連續進行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減數分裂無細胞周期,所以D錯。14、D 解析:在第類調查中,母親正常而兒子患病,因此,這種病不可能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第類調查的結果,不能確定此病的遺傳方式;第類調查結果,不能確定此病遺傳方式的顯、隱性;第類調查發現,父母表現正常,但生出患病的后代,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15、C 解析:由3號與4號均正常

19、,所生女兒患病,可推斷低磷酸脂酶癥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7號患病為aa,則4號為Aa,一定攜帶致病基因a;5號患病為aa,則9號、10號均為Aa。若10與7婚配,即Aaaa1/2Aa、1/2aa,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1/2=1/4;8號為1/3AA、2/3Aa,若8與9婚配,即(1/3AA、2/3Aa)Aa,生患病孩子的概率為2/31/4=1/6。16、答案:(1)控制血紅蛋白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 23 新基因 (2)C 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17、解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判斷,丙細胞的形成方式為減數分裂,細胞內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移向兩極,則所處時期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后形成1

20、種細胞;(2)乙細胞的形成方式為有絲分裂,處于有絲分裂中期,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時同形態的染色體有兩條,為2個染色體組;(3)丁細胞與正常配子細胞相比,多一條染色體,應屬于染色體變異,戊細胞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的是染色單體,上面的基因應該相同,出現A、a,則可能為基因突變或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發生了交叉互換;(4)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均等分裂,可為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故不能確定該動物的性別。 答案:(1)減數分裂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減后期) 1 (2)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2 (3)染色體變異(或染色體數目變異) 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4)不能 丙細胞(或戊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均等分裂,可為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18、解析:本題考查單倍體與多倍體的相關內容,重在考查識圖、分析能力。圖A中染色體是兩兩相同的,故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并且每個染色體組中有兩條染色體;圖B中染色體每三個是相同的,故為三倍體,但如果此生物個體是由配子直接發育成的生物個體,則稱為單倍體;圖C中染色體兩兩相同,故有兩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中有三條染色體,有三對同源染色體;D圖中染色體形態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