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的功效_第1頁
生石膏的功效_第2頁
生石膏的功效_第3頁
生石膏的功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石膏的功效(介紹生石膏的藥性)甘淡微辛,大寒,而入足陽明,兼入手太陰、少陽。質重降火,氣輕泄熱,為傷寒熱表里不解、熱郁煩渴專藥。煨熟則不傷胃氣,但可清火,不能泄熱為異。清代名醫陸懋修云 “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 ”陳士鐸在本草秘錄中指出 “石膏救死之藥也,用石膏能變死為生。 ”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應用石膏組方有20方,最大劑量為1斤(約合現在250g),廣泛用于外感及雜病。漢后歷代醫家多秉承前賢經驗而各有發揮。將其歸納為 12大功用,現敘述如下,以供同道參考。1 .解肌發汗,主溫邪郁肺名醫別錄論石膏 “解肌發汗。 ”后世醫

2、家張錫純通過長期臨床驗證,發現石膏確有此功效。并明確指出 “解肌者,其力能達表,使肌膚松暢,而內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出也,其解肌兼能發汗者,言解肌之后,其內蘊之熱又可化汗而出也。 ”張氏治溫病初得,脈浮而有力,身體壯熱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惡寒而心中大熱者,即用石膏粳米湯,生石膏 60g,生粳米75g,得清汁兩大碗,乘熱盡量飲之,使周身皆汗出,病無不愈者。張氏治一初春得溫病患者,前醫以溫藥發其汗,然汗出而病益加劇。其憑脈察證,投以大劑白虎湯加連翹、蟬衣, “服藥后遍體得涼汗而愈。 ”孔伯華在石膏藥性辨中指出 “石膏是清涼退熱,解肌透表之專藥。 ”有解肌發汗的功效。2 .清熱瀉火,主氣分大熱名醫別錄謂

3、 “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 ”所以傷寒陽明病,或溫病邪在氣分,癥見壯熱汗出,煩躁口渴,脈洪大等癥。重用石膏寒涼撤熱,除熱盛之煩躁配知母苦寒而潤,清熱養陰,治氣分煩渴。柯韻伯指出 “石膏性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能沉內,辛能走外,此味兩擅內外之能,故以為君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用為臣。 ”用白虎湯清熱瀉火。總結歷代名醫如余師愚、江筆花、顧松園等之論述,白虎湯中生石膏當重用并先煎。張錫純力主石膏必須生用,煅用內服有毒。近賢黃汝紹善用本方,更重用生石膏。除陽明氣分高熱,救垂危之證。3 .清肺平喘,主肺熱實喘名醫別錄載石膏能治 “腹脹暴氣

4、,喘息咽熱。所以肺熱喘嗽者多用之。風寒化熱,熱邪壅肺,肺氣閉塞者,用麻杏石甘湯清熱平喘。姜良鐸教授指出 “清熱指清肺氣之熱及痰中蘊積之熱。根據 “熱”與 “痰 ” 的側重而決定生石膏與麻黃的用量。重用生石膏直清里熱,伍麻黃開泄肺氣,止咳平喘。臨床應用本方宜輕用麻黃,重用生石膏。麻黃與生石膏之用量為 210,如熱重者,石膏還宜加重。” 金匱要略中有小青龍加石膏湯,治喘而煩躁,重在加生石膏去煩熱,清肺中蘊蓄之熱,以治寒飲挾熱之哮喘。4 .清熱止痛,主胃火疼痛金元張元素珍珠囊言石膏 “止陽明頭痛,牙痛。 ”手足陽明交會于頭面,循額上頭。宿食內結,七情內郁,外感六淫,化火生風,循陽明經脈上攻頭目,而致

5、陽明經氣不利。石膏甘寒,獨入陽明,清陽明實熱,質重以降陽明之火。清透肺胃邪熱,尤長于止胃火熱痛。元羅天益衛生寶鑒以石膏配川芎、白芷等份為末,茶清調服,治陽明頭痛。明董宿奇效良方以石膏、炒牛茅子各等分,為細末,每服 6g,食后用溫酒或茶清調服。治偏正頭痛,連目睛痛。明張景岳在景岳全書玉女煎,用石膏15g,熟地30g,麥冬6g,知母9g,牛膝9g水煎,溫服或冷服。治胃熱陰虛,頭痛, 牙痛,舌糜爛,牙齦腫痛,鼻觸等癥。保壽堂經驗方中用煨石膏 30g,防風、荊芥、細辛、白芷各15g 為末,日用揩牙,治胃火牙痛。因此,石膏被譽為 “治頭痛,牙痛之要藥。 ”5 .透疹化斑,主溫熱病痧疹,發斑石膏辛甘性寒,

6、質重氣浮,入于肺經,既能清泄肺熱而透疹,又能清泄氣分實熱以解肌,入于胃經清瀉胃火而化斑。斑發陽明肌肉,逼迫營血外達,偏里熱毒深重疹發太陰肺經,波及血絡,偏表熱毒輕淺。本草備要言石膏為 “治斑之要品。 ”療溫病高熱發斑,或皮下紅斑如綿紋,神昏譫語,妄狂不寧,舌質絳赤而干晦,或生芒刺,舌苔黃褐少津,脈細數。所以用溫病條辨化斑湯,生石膏、知母、生甘草、元參、水牛角粉、白粳米,清氣化斑。證治準繩中防風解毒湯,生石膏、知母配防風、荊芥、薄荷,清里熱,解表透疹。醫學廣筆記中竹葉柳蒡湯,石膏、知母配竹葉、西河柳、薄荷、蟬衣、牛蒡子、荊芥,宣泄肺經風熱,解毒,透發痧疹。用于痧疹初起,表癥不解,疹發不透,熱甚傷

7、津之證。6 .清熱解毒,主時行瘟疫生石膏之清熱解毒作用,自仲景后被后世醫家所證實。藥性論謂石膏 “解肌,出毒汗。 ” 景岳全書 .卷之49云石膏“主熱發斑發黃。 ”清代名醫余師愚擅用石膏治疫病,曾指出 “非石膏不足以治熱疫” 的臨床經驗之談。其在疫疹一得一書中 50 證所用諸方,多用大劑量生石膏。其創制的治疫名方 “清瘟敗毒飲”,即重用石膏180240g 為君藥,充分證實石膏在方中起著舉足輕重之作用。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也曾記載石膏治疫的神奇效驗。其書下卷18 載 “有桐城一醫,以重劑石膏治馮鴻臚星實之姬,人見者駭異,然呼吸將絕,應手輒痊。踵其法者,活人無算。 ”生石膏治疫已得到現代臨床驗證。19

8、55年石家莊乙型腦炎流行,當時采用重用石膏為主藥的白虎湯治療,臨床取得了顯著療效。陸拯在毒證論一書中指出 “石膏主清熱火,善治肺胃熱毒。 ”石膏清熱解毒之功,實溯諸理論可證,驗諸實踐可信。7 .除煩止渴,主消渴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有5方用于治療煩而渴,如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竹皮大丸,均取石膏除煩解渴之功。藥徵言 觀此諸方,石膏主治煩渴也明矣。”神農本草經稱石膏治 “口干舌焦,不能息。” 名醫別錄謂其“止消渴煩熱。 ”晉葛洪肘后方用石膏30g搗碎,水500ml,煮取250ml,每次服20ml,治小便卒數,非淋,令人瘦。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為治療消渴的經典方,石膏清火止

9、消渴,以上消、中消為宜。儒門事親用石膏、寒水石、滑石、天花粉各 120g,甘 草60g,為細末。每服6g,每日2至3次。治中暑煩渴。8 .安中通乳,主產后缺乳神農本草論石膏 “主產乳。” 大明本草謂石膏 “下乳。 ”清代名醫葉天土言石膏 “產乳者,產后乳汁不通也,陽明之脈,從缺盆下乳,辛寒能潤,陽明潤,則乳通也。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 “治婦人乳無汁,單行石膏湯方,石膏 120g,以水2升,煮3沸,稍稍服,1日令盡。 ”仝宗景在通乳12 法一書中用白虎湯加玄參、麥冬、天花粉、竹葉、蘆根,重用石膏清瀉陽明之熱,陽明潤,津液得布,乳汁源流自旺。方中石膏之用量須靈活掌握,根據熱勢輕重調整用量,

10、小量用15g,大量可用到100g。此藥甘寒,傷脾胃之程度遠較知母為輕,故只要熱盛,可放膽應用。9 .清熱通絡,主熱痹生石膏辛寒清解宣透,即解肌除煩又清里結之熱。熱痹初起多有發熱,口渴,脈大滑數,狀似溫病邪在衛氣,伴有關節疼痛,數日后關節疼痛部位出現局部紅腫,有灼熱感。重用石膏 120g,多則250g。吳鞠通 醫案中趙姓太陽痹案,其方用生石膏 180g,并云治痹)六脈洪大已極,石膏少用,萬不見效,命且難保。 ”現代名醫王季儒、章真如,治療熱痹皆重用生石膏,并把石膏列為治療熱痹必用之藥。10 .鎮驚安神,主高熱驚癇本草秘錄言生石膏主“發狂可安,言語可定。乃降火之神劑,瀉熱之圣藥也。 ”“邪火之發狂

11、必須多用石膏。 ”在金匱風引湯方中治小兒驚癇瘛疭,方中石膏清肺金以平其肝木,安神鎮驚,而療驚癇。中醫雜志報道 石麥湯對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的觀察”用生石膏3060g,炒 麥芽60120g,水煎服,3060劑為1個療程。治療后流涎消失率達11 .7%,總有效率為12 .6%。現代醫學研究,生石膏之主要成分為含水碳酸鈣,該藥可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中樞。同時還有資料證實生石膏內服有鎮靜、鎮痙、消炎、抗過敏等作用。11 .清熱降逆,主胃熱嘔吐生石膏性涼質重,其涼善清胃熱,質重能鎮氣逆,為治療陽明胃腑實熱之要藥。張仲景用竹葉石膏湯治欲吐竹皮大丸治嘔逆,以上足據嘔吐而而應用石膏之法。孔伯華老先生指出 “蓋此 2 證之嘔吐,是因熱致虛,因虛氣逆所致,用石膏熱解氣自平,嘔吐亦遂自止也,尊仲景法,投無不效。”仙拈集石連散,用煨石膏6g,姜炒黃連3g,為末,開水送服,治胃熱嘔吐。現代名醫石景亮應用三黃瀉心湯,方中重用生石膏30g,治療糜爛性胃炎,熱傷胃絡型,每收佳效。12 .生肌斂瘡,主癰疽瘡瘍神農本草經謂石膏主“金瘡。 ”楊士瀛指出石膏 “煅過最能收瘡暈,不至爛肌。” 醫學衷中參西錄“用煅石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