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居住設計中的傳統居住文化_第1頁
淺談現代居住設計中的傳統居住文化_第2頁
淺談現代居住設計中的傳統居住文化_第3頁
淺談現代居住設計中的傳統居住文化_第4頁
淺談現代居住設計中的傳統居住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現代居住設計中的傳統居住文化2010年05月16日00:09 鳳凰網歷史【大中小】【打印】共有評論0條博軒園供稿一、對中國室內設計現狀的分析阻礙中國室內居住設計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1、對“傳統”認識上的模糊(內因方面首先是人們觀念上認識的誤區:認為“傳統”就是過時的,落后的,不與時俱進的,對其采取完全否定的態度;還有一類人提倡傳統的繼承,但是在繼承方面的理解只是對傳統形式上的繼承,并沒有從傳統的精神和靈魂上去理解傳統,出現了一些照搬或照抄中國古代建筑樣式或裝飾部件的情況,講到客廳的設計裝修,他們就拿出歐洲古典(法國十八世紀洛可可風格宮廷大廳的照片作為蘭本。講到民族風格,就拿出紅

2、樓夢大觀圓的劇照,口中還念念有詞美其名曰,“這是繼承傳統”。這就是社會上公認的“以拼湊代替設計”的現象。這種盲目的模仿和照搬的行為,已經給室內設計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弊端。這不能不讓人困惑。傳統是什么?傳,即傳布,流傳;統,即一脈相承的系統。傳統是歷史的沉淀和積累,對傳統的認識價值,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筑史、科學史、技術史、教育史等與人類活動有關的一切方面的歷史。我們不僅要繼承,還要發展、創新。要使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精髓部分得以繼承,只有將傳統文化理念灌輸入現代設計思維中,室內居住設計作品才充滿魅力和競爭性,也才能在國際上成為一種個性突出的識別性空間。

3、2、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外因方面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導致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對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出現了一種西方的月亮比東方圓,比東方大的思想,從穿著到生活居住環境等等,而在這種現象的背面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陌生與淡忘。一個民族對自己民族文化自信感的散失也使人們沒有了審美的判斷能力和再創造力。這就是人們思想認識上的“不自主性”和對傳統文化認識的誤區。在西方強勢文化的沖擊下,人們的生活觀念有被外來文化“同化”的危險。使具有國人喪失了自己民族獨有的生活空間和文化空間。具體到室內設計藝術方面,表現的如人們所說的粗制濫造的“包豪斯式”設計遍布

4、,格調低俗的“偽歐陸風情”的泛濫。可以說,從中國當代室內設計的現狀來看當務之急是尋求一種適合和體現中國自己民族的民族性的設計作品。二、中國現代居住設計的發展方向我們不僅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又是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應該說在設計的民族化問題上,有著任何國家無可比擬的長處。幾乎每一個來中國訪問的外國設計師,都無不為之所具有的民族遺產而驚嘆。不少西方學者注目于中國傳統文化,用來比較西方文化,進行反思,探索未來發展趨勢。當代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普里高津指出:“西方的科學家和藝術家習慣于從分析的角度和個體的關系角度來研究現實,而當代演化發展的一個難題恰恰是如何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世界的多樣性的發

5、展。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是著重研究整體性與自發性,研究協調與協同。現代科學的發展,更符合中國的哲學思想。”1、世界多元性化發展趨勢當今世界正在向多元化發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傳統特色和民族風貌是自己國家、民族歷史的沉積,有著很強的生命力。談到設計方面,設計的國際化并不是設計的同一化,而是設計的個性化,民族化。“越具有民族性,也越具有世界性”,這是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家居設計更是如此,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融合,體現的是設計的個性化,民族化,是設計的現代化。它們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是世界室內居住設計的發展方向。現在有許多國家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民族風貌,強調自己民族的特色,這已經是世界的發展趨勢。2

6、、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競爭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就對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義上說,在不同社會中的文化條件是一個適于對人類思想和活動法則進行研究的主題。”它是社會生活的映射。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文化上的競爭,以文化定輸贏,把文化競爭作為主要的戰略思想。不同的國家都在力求探索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蘊和精神,以提高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競爭力。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3、現代室內

7、設計是在傳統文化上的創新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事物是不斷創新的,而事物的創新是在傳統事物的基礎上發展延續下來的。任何民族的文化發展無論是移植外來文化,還是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再創造,總是在傳統基礎的再創造。具體的說,傳統文化血液已溶進我們文化創造的血液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的人生觀,倫理觀,這是任何文化繼承和創新必須遵循的內在規律。這種新的創造是歷史文化的再生,是傳統文化的現代性,是中國居住設計的發展方向。照搬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要用現代的手段來表現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現代居住設計的物質載體,現代居住設計是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現代居住設計就是形式上的現代和精神上的傳統

8、與民族。三、中國傳統居住設計文化1、對中國傳統居住設計的文化分析(1居住環境與傳統“風水”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沉淀出光輝燦爛的文化。談到中國傳統居住文化,首先我們應該說到中國傳統“風水”文化。風水理論是什么呢?實際上就是地理學、地質學、星象學、氣象學、景觀學、建筑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順應自然,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與生存環境,贏得最佳的天時地利與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這正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2傳統居住空間環境的營造中國居住空間環境營造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界的

9、有機統一,這是一種哲學境界與審美境界,更是一種人生理想。莊子在幾千年前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反映出人們從自然界獲取生存條件,而人們必須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的觀點。從早期的“阿房宮”到后期的“圓明園”及“蘇州園林”,“山水林泉之樂”的設計思想總是貫穿始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將大自然的環境與室內居住環境有機和諧的統一、結合,相互滲透,說明了傳統居住設計中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即“天人合一”,反映著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空間,一種詩、情、畫、意的境界,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2、中國傳統居住環境設計的藝術形式首先,它們注重均衡對稱。它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規律性和共性,也是形式美的重要表

10、現形式。中國幾千年來,無論是建筑還是室內設計都包含了這一形式美的原則。不管是北京的故宮還是中國傳統的民居都體現的淋漓盡致。正如呂氏春秋所說:“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中之中而立宮”。就是對這一形式的理論性概括。其次,它們講求賓主得宜。這是一種美學秩序,傳統居住設計特別強調的就是主從關系,以次表現出室內空間的層次感。突出重點的藝術手法,講究彼此參照、影響的相互關系。第三,它們講求對比和諧。設計有對比才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唯物主義認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不可能沒有矛盾的差異。沒有矛盾就沒有完整的事物。歌德說:“題材與表現它的方式,還必須與明顯的藝術規律有聯系,那就是'和諧、清晰

11、、勻稱、對比等等,這樣,藝術品著上去就會變得美麗”。室內居住設計也是一樣,他們從顏色,面積,形體,材質等之間的對比,來襯托出室內的環境,創造出一個和諧的空間。第四,中國傳統居住設計中講究疏密適度。疏密關系是集中與分散的對比,也即大與小的對比,傳統室內居住設計中故意留出空白墻體,這使空間產生大的面,同其它特細的工藝造型產生對比。是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重要原則。四、中國傳統居住文化與現代家居設計的融合1、傳統藝術形式的繼承和發展對傳統藝術形式的繼承和發展不是照搬傳統裝飾部件,而是將傳統居住文化的表現形式進行形式上的時代性轉變,以適合現代居住文化,并為現代居住文化而服務。就要對傳統設計形式和符號進行概

12、括,變體,解構,重構等,完成藝術形式上的轉變,是精神上的繼承。2、傳統技術上的繼承與發展環保,節能,循環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是當今居住設計的重要議題。而對傳統施工工藝,材料的運用及資源的利用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并對原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做相應的修改,目的的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再利用。是傳統的現代化。3、現代生活方式方式中的傳統文化利用生產力發展了,人類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也隨之變化。但是人的民族性不會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著自身的傳統和習性,人們對自己民族、國家有著特定的親切感和潛意識,也就是一種血脈中的“趨向傳統意識”,因為傳統的東西已經融進我們創作設計的血液中。而在當前追求高效,簡潔,快速生活節奏的生存方式中,“山水林泉之樂”等傳統設計思想給熱鬧的是一種民族的親切感,一種回歸久違的自然,完成一種精神上的釋放和安逸,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4、對傳統文化保護的現實意義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礎,要做到傳統居住文化時代性的轉變,前提是傳統居住環境的保留。傳統的消亡使現代居住設計無從談起。昨天是今天的傳統,今天是昨天的現代;今天是明天的傳統,明天是今天的現代;明天是未來的傳統,未來是明天的現代,這是簡單的樸素歷史觀。我們要樹立傳統保護意識,保護好傳統文化資源,為現代乃至以后服務,使我們能更好的學習和領會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傳統文化向前發展,最終形成的是傳統居住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