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子語錄一、文學常識1、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是早期語錄體散文,語言基本上是口語,明白易懂。文字簡括,一般只敘說自己的觀點,而不加以充分的論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是儒家學派的經書。2、關于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后人尊為“至圣 ”“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 ”,反對殘暴統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開私人辦學、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是我國歷史上致力于教育事業的第一人。二、原文、重點解釋、和翻譯(自己做 )三、字詞積累:1、通假字:(
2、 1)不亦說 (yuè)乎。 ( “說 ”同“悅 ”,愉快。)( 2)誨女 (r)知之乎。( “女 ”同 “汝 ”,你。)( 3)是知 (zhì)也。( “知 ”同 “智 ”,聰明。)2、詞類活用:( 1)學而 時習之。 時: 時間名詞用作狀語,按一定的時間。( 2)溫 故而知新。 故: 形容詞用作名詞,學過的知識。 新: 形容詞用作名詞,新的體會,新的發現。( 3)見 賢思齊焉。 賢: 形容詞用作名詞,賢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3、古今異義:( 1)可以 為師矣。 可以: 古義 ,可以憑借。今義 ,表示允許或能夠。( 2)是知也。是: 古義 ,這 ,這個,這樣。今義 ,表
3、示肯定判斷的動詞。( 3)死而后 已。已: 古義 ,停止。今義 ,已經。( 4)三人行。三:古義 ,表示多。今義 ,三,表示確數。4、一詞多義:( 1)而: 學而 時習之 / 其不善者而 改之 / 溫故而 知新。而: 表承接。人不知而 不慍 / 學而 不思則罔,思而 不學則殆。而: 表轉折,卻。( 2)知: 人不知 而不慍。知: 了解。溫故而 知新。知: 領悟。知 之為知 之 ,不知 為不知 。 知: 明白。是知 (zhì)也。知: 同 “智 ”,聰明。5、涉及的成語:( 1)不亦樂乎( 2)溫故知新(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4)見賢思齊( 5)三人行,必有我師 6)擇善而從
4、( 7)任重道遠( 8)死而后已 ( 9)歲寒松柏:(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學而不厭: (12) 誨人不倦: (13) 不恥下問:五、區分內容:1 學習方法:(1)學而時習之。(2)溫故而知新。(3)默而識之。(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 學習態度:(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3、思想品德修養:(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5、是知也。(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名句默寫:(1)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也是與 “取長補短 ”意思相近的句子)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4)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5)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
6、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6)闡述讀書求學問的態度是以求學為快樂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7)孔子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8)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9)AAPP 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 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0)表明了既要勤勉學習,還要按時溫習,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1)含蓄地表明了學習要有不求人知、全在進德修業的正
7、確態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2)、講治學的人要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3)、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14)講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5)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會現象。人要不畏艱險環境,在困境中能夠堅強不屈: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五、簡答題、在第三則中“溫故”與“知新”二者之間是什么關系答:“溫故”與“知新”并非并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如果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必然達不到獨立思考,必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待人接物之道,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你認為應該怎樣看待這句話請寫一段話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少于字。答: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強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呼和浩特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數學試題第一次月考考試試卷含解析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歷史影視劇鑒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攀枝花學院《素描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洛學院《非營利組織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圖書館學與信息學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市場研究與分析專業考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山西省呂梁地區離石區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臨床藥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微信小程序電商運營培訓及用戶體驗優化協議
- 四川農商銀行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右足底皮膚裂傷護理查房
-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提質增效探討
- 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壓軸卷一英語試卷(含答案)
- 兒科社區獲得性肺炎護理
- 陜西師大附中2025年高三5月總復習質檢(二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年生豬屠宰獸醫衛生檢疫人員考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中國鐵路信號電源屏數據監測報告
- 2024北京海淀區高一(下)期末英語試題和答案
- 警察知識小學講課
- 投標資格報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