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個人事跡材料_第1頁
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個人事跡材料_第2頁
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個人事跡材料_第3頁
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個人事跡材料_第4頁
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個人事跡材料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個人事跡材料 近年來,區民政局雙擁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雙擁領導組的關心、指導下,在駐地部隊、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基層,開拓創新,注重發展,狠抓落實,取得了突出成績,尤其是緊緊抓住社區蓬勃發展的新形勢,知難而上,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努力創新,闖出了一條社區雙擁工作的新路子。 一、領導重視,是社區工作的前提。近年來,區民政局高度重視社區雙擁工作,將其當作社區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列入工作考核目標,要求每個社區必須制定社區雙擁共建制度,建成立優撫對象活動場所,成立優撫對

2、象醫療保健中心,實行統一掛牌服務。區民政局定期召開由各鄉鎮、街辦分管社區領導和社區干部參加的社區工作研討會,共同探討社區雙擁工作新路子。區民政局每月都要到社區檢查指導工作,形成了雙擁工作在基層全面開花的局面,“擁軍優屬,人人有責”的觀念滲透到社會每個角落。 二、搞好服務,是社區雙擁工作的基礎。為了豐富軍隊的文化生活,我們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社區文化進軍營活動,古城、尖草坪、光社等街辦聯合起來,編排文藝節目,利用節假日,把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送到駐地部隊,豐富了戰士們的軍營生活,受到廣大官兵的一致好評。南寨、古城街辦組織社區制作以擁軍優屬,雙擁共建為內容的版面100多塊,張貼宣傳標語1000余條,文藝

3、演出50多場,使雙擁優屬的觀念深入人心。社區干部每逢節假日都要走訪慰問軍烈屬,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并聯合太鋼、XX市商業銀行等單位,為特困軍烈屬和駐地部隊送去圖書、洗衣機等慰問品,使用權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無限關懷。 三、軍地共建,是社區雙擁工作的關鍵。XX區特勤二中隊常年為居民講解消防知識,使廣大群眾了解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自救,平時如何防火等實用性常識。軍代表、退伍軍人、民兵等50人自發組織了便民服務隊,義務為群眾解決理發、修車、焊接等實際問題,并成立了社區服務中心,常年為群眾服務,受到廣大群眾的贊譽。 四、完善法規,落實政策,優撫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我區加

4、大了政策擁軍的力度。一是先后出臺了XX區擁軍優屬若干規定XX區軍人撫恤、優待實施細則XX區關于義務兵優待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全區的涉農鄉鎮、街辦都制定了“以鄉統籌、統一發放”農村義務兵優待金的辦法,使群眾優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義務兵家屬群眾優待金達到當地人均純收入的90%,個別條件較好的鄉鎮村達到100%,優待金最高達3000元。去年費改稅以后,區財政按各鄉人均生活水平標準,一次性全額撥到位,使優待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義務兵家屬手中。在鄉老復員退伍軍人定補面達到 100%。二是認真做好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廣開就業門路,實行雙向選擇,鼓勵自謀職業。每年安置退伍士兵近200人。在安置條件十分困

5、難的情況下,安置率達到90%以上。三是在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上,我區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出臺了關于烈屬、在鄉三等傷殘軍人、復員帶病回鄉軍人重病、大病醫療補助的規定,在區衛生部門和鄉衛生院對優撫對象實行“三免費、一優先”的基礎上,各社區衛生站也全部統一掛優撫對象醫療保健中心的牌子,實行優撫對象優先制度,還建立了優撫對象醫療檔案,定期不定期地為優撫對象進行免費體檢。區財政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證優撫對象的醫療費報銷。三年來,為全區優撫對象解決醫療費50余萬元,真正做到不拖不欠,有效地解決了醫療難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優撫對象“生活難”問題上,區委、區政府制定了詳細具體的扶貧幫困措施,開展了

6、“聯村包戶”活動,區鄉村領導、區直機關干部和優撫對象結對子進行幫扶。先富起來的富裕戶和貧困優撫對象結對子,給予技術上、資金上的幫助。建立擁軍優屬服務組織1453個,21882人,常年為優撫對象辦實事、送溫暖、獻愛心。據統計,全區共投入扶貧資金80余萬元,建立幫扶對子93 個,幫助56戶126人脫貧致富。政府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過程中,優先安置優撫對象和現役軍人家屬。其中安置軍嫂7人,優撫對象36人。在元旦、春節等節假日,區鄉鎮街辦、村社區居委會領導都要對軍烈屬、傷殘軍人、復退軍人進行慰問,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給他們帶去黨和政府的溫暖。三年來,共慰問 900人次,發放慰問金、慰問品共計30余

7、萬元。四是在全區進一步引深“愛心獻功臣”活動。各鄉鎮、區直各部門都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了多種措施。向陽鎮給建國前參軍的31名傷殘軍人和復員軍人每人每月補助20元;橫渠村每年給每個烈屬1860元,復員軍人1200元,帶病回鄉軍人700元群眾優待。匯豐街辦、陽曲鎮組織優撫對象到北京、大同、五臺山、綿山等地旅游,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柴村鎮開展為偉撫對象“做一件好事,獻一片愛心”的活動。新城鄉在村干部的配備和溫室的承包上,對復退軍人優先照顧、優先使用。區民政局實行“造血扶貧”的舉措,投資3萬元,為有能力脫貧的優撫對象購買樹苗、種子等。團區委組織346個學雷鋒小組,每年都幫助缺乏勞動力的優撫對象耕種,給他們送信息、送技術;區婦聯組織200個擁軍服務隊每年節假日都為優撫對象拆洗衣被、清潔衛生,發動婦女制做鞋墊、贈送慰問品。區人武部建立了“學雷鋒、幫戰友”民兵小組263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