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罰款_第1頁
勞動合同,罰款_第2頁
勞動合同,罰款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勞動合同,罰款【勞動合同法案例】用人單位是否有權對員工進行罰 款? 目前,一些用人單位往往根據本單位的規章制度、員 工手 冊等的規定,對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予以一定數 額的罰款。 那么,用人單位的這種罰款的行為是否合法?用人單位能否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是否擁有對員工罰款的權利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 不受侵犯。罰款,在一 定意義上說,就是剝奪公民的財產 權。因此,罰款屬于財產罰 的范疇。依照立法法和 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財產的 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 和規章設定。公司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 的的經濟組織,當 然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除非有 相關法律法規 的明確授權。

2、那么,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設定 罰款條款 是否有法律授權呢 ?1982 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 職工獎 懲條例第十一條規定: “對于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職工, 經批評教育不改的,應當分別情況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 罰:?” o 該條例第十二條規定: “??在給予上述行政 處分的同時,可以給予一次性罰款 ”。這是我國勞動法律關系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 淵源, 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也是參照了這兩條規定在其規 章制度中賦 予自己對員工罰款的權利。這種做法被法律理 論和實踐所接受。然而,國務院 X X 年 1 月 15 日發布的關于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明確規定:企業職工 獎懲 條例已被 1995 年

3、1 月 1 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 和國勞動 法和XX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所代替,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廢止。也就是說, XX 年 1 月 15 日以后,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 根 據該條例的規定,在單位的規章制度中設立罰款條款了。如果想要繼續保留對員工的罰款權利,用人單位必須重新尋找新的法律依據。那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是否有罰款這一處罰措施的相關規定 ?答案是否定的??v觀 這兩部法律,并 沒有對用人單位的罰款權做出任何規定。 只是在勞動法第 四條提到了: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 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 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 務。 ”至于對用人單位如何 “依法 ”

4、、依據哪部法律,來制 定內部處罰規章制度沒有給出 明確規定。但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的要求。對于涉及需要法律授權內容的,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授權。勞動合同法第 90 條規定: “勞動者違 反本法規定 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 密義務或者競業 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 賠償責任。 ”第 22 條 和第 23 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 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 業限制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 單位支付違約金??梢?,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的規定,對于勞動者嚴重違反法律、規章制度以及嚴重失 職、營私舞弊造成用人單位重大損害 的行為,用人單位只 能采

5、取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勞動者賠償損 失以及按約定支 付違約金等措施,而并不能采取罰款的處罰。 也就是說, 現實中某些單位在規章制度規定或員工手冊中約定, 對于 員工的違章行為采取罰款的措施是沒有法律授權的。在缺乏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即使用人單位有秩序管理 的需 要,單位與員工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也不能成 為用人單 位侵犯員工財產權的理由。這就猶如行政法律關 系中,行政機 關即使是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如果沒有法 律的授權,也不能 借助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 的關系,隨意剝奪行政 相對人的財產。這兩者的法律原理 是一樣的。綜上分析,勞動者的財產權受法律保護,用人單位對 員工 罰款應當有法律

6、的授權。按照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 用人單位 對員工罰款是沒有法律依據的,用人單位在規章 制度規定或員 工手冊中約定,對于員工的違章行為采取罰 款措施是沒有法律 授權的。對員工的違規違紀行為 , 用人單 位不享有罰款權,如無 特別規定,只能按照勞動法、勞 動合同法的規定,行 使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要求員工支 付違約金和賠償損失的權利。 因此,筆者建議勞動者,面 對沒有法律依據的處罰、違反法律 的責任承擔方式,要敢 于說 “不”,維護自己的權益。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沒有了罰款權,并不意味著用人單 位對 勞動者就沒有經濟管理權了。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直接 罰款雖然 沒有法律依據,但是用人單位可以在規章制度或

7、員工手冊中設 立 “月考核獎或年考核獎 ”等類型的綜合考 核獎項,范圍可包 括出勤、安全、質量、勞動紀律等方 面,來行使管理權和規范 員工行為。如果勞動者達到規章 制度規定的考核要求,則全額 享受獎勵,否則就按比例或 不能享受獎勵。當然,用人單位要 注意這些獎金的額度, 要確保員工獲得的工資符合當地最低工 資標準的要求。否 則,這些制度就有可能因違法而形同虛設。另,根據 “ 勞動部印發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第 56 條中規定 “ 在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勞 動者 在未完成勞動定額或承包任務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 低于最低 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條款不具有法律

8、效力” 。用人單位可依法制定科學的勞動定額,在規章制度 規定或勞動合同中約 定當勞動者超額完成定額時給予獎勵 , 在勞動者沒完成定額時, 可酌情扣減工資,當然不得低于 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JINTAIL AWFIRM10 0055 中國北京廣安門南濱河路 1 號高新大廈 13 層TEL: +8 6-10-63288 5716328857 213/FGao XinBuildin g, INanbinheRoad, Beijingl00055, ChinaFAX:+86-10-6328 8570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處罰標準 序號違法行為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1證和其他證件 違反勞動合同法2 有關建

9、立職工名冊規定的 以擔?;蛘咂渌x3 向勞動者收取財物4 未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應訂立無固定期限勞5動合同而未訂立的未將勞動文本交付勞6動者 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 必備條款 違反試用期規定使用8勞動者 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10 未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違反法規勞動合同法第九條勞動合同法第七條勞動 合同 法第九條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勞動合同法第 十四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第一款整改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處理及處罰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第一款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第二款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拒

10、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項拒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項拒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項拒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項 處理及處罰規扣押居民身份證的,適用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規定,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2 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責 令限期退 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 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罰款雙倍工資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責令改正,處200 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責令改正,處200 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責令改正,處200 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責令改正,處200 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11、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勞動合同法第八八一條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條經濟補償標準雙倍向勞勞動合同法第四章動者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四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拒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條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 上2萬元以下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項罰款總結人一一陳依鋒第1頁共2頁JINTAILAWFI RM100055 中國北京廣安門南濱河路 1 號高新大廈 13 層TEL:+86-10 -632885716 32885721 3/FGaoXinB uilding, IN anbinheRoa d, Beijingl00055, Chin aFAX:+86T 0-63288570用人單位違反

12、勞動合同法的處罰標準序號 111213違法行為終止勞動合同扣押檔案或物品未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違反勞務派遣 有關 規 定用人單位違反有關勞動派遣規定超規定加班加點違反規定未及時足額支付 勞動 者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未按規 定支付勞動者加班加點工資違反法規整改依據處理及處罰依據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第五十條第一款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拒不改正的,勞動保 障 監察條例第五十條第一款第八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一款 第項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五十勞動合同法第九 十二條九、六十條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第五十九、六十條二條勞動合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五

13、條法第三八一條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第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第三十條一款第項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第四第八十五條第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十八條第二款 一款第 項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第八十五條第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法第三八一條一款第項處理及處罰規定責令退還勞動者本人,以每人 50 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罰款責令改正,處 2000 元以上 2 萬元以下罰款 責 令改正,情節嚴重,以每 人 10 00 元以上 5000元以下罰款責令改正,情節嚴重,以每位被派遣者1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罰款責令改正,并以每人 10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支付,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 之

14、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加付賠償金逾期不支付,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加付賠償金逾期不支付,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 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加付賠償金 1415 1617 18總結人一一陳依鋒第 2 頁共 2 頁【原創】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 可以約定對勞動者處以 罰款嗎?主講:四川高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資深律師張洪用人單位是否能夠對員工實施經濟處罰,這是勞動合 同法 實施以來,企業職工獎懲條例被廢止后一個很有爭 議的話 題。很多人認為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合法 的私有財產 權不受侵犯。罰款,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剝 奪公民的財產權。 因此,罰款屬于財產罰的范疇

15、。依照 立法法和行政處罰 法的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 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公 司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 經濟組織,當然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除非有 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那么,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是否有法 律授 權呢? 19 82 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第十 一條、第十二條規定了企業的罰款權,這是我國勞動 法律關系 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淵源。然而,企業 職工獎懲條 例已經在XX年1月15日廢止。也就是說, XX年1月15日 以后,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 定在規章制度中設 立罰款條款了。可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仍然在規章制度中賦予自己對 員工

16、罰款的權利,且這種做法還被一些法律理論和實踐所 接受。理 由有二:首先,法律既要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又要考慮保障 企業和雇主進行正常、有效的勞動管理和企 業管理,維護企業 和雇主的合法權益。法律對維護職工合 法權益和提高企業管理 效益二者都要兼顧;其次,法律并 沒有明文禁止企業對員工實 施經濟處罰。勞動者肆意遲到 等行為應屬于違反勞動紀律,用 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 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 行一定的處罰,以實 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比如深圳市,用人單位依據規章制度罰款更有法律依 據: XX 年 11 月 1 日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和諧勞動關系促 進條例 第 16 條規定,用人單位

17、依照規章制度對勞動者實 施經濟處分的, 單項和當月累計處分金額不得超過該勞動 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 三十,且對同一違紀行為不得重復處 分。因此,在深圳如果用 人單位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制定 了罰款權,并向勞動者公示, 依據深圳經濟特區和諧勞 動關系促進條例第 16 條規定,用 人單位擁有罰款權。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 和完 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 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 工作時間、休 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 訓、勞動紀律以及 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 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 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

18、或者 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 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 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 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 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 人單位提出,通過協 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 及勞動者切身利 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 勞動者。最 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 題的解 釋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 過 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 政 策規定,并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 勞動爭 議案件的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 用人 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 定要求其 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 人的工資中扣 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 工資的 2 0%。若扣 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 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 標準支付。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三條 規 定第十五條中所稱 “克扣 ”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 由扣減勞 動者應得工資。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 國家的法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