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多問強訓練_第1頁
一詩多問強訓練_第2頁
一詩多問強訓練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詩多問強訓練古典詩文2014-04-14 2149一詩多問強訓練復習古詩鑒賞的通常做法是按各考點進行分項專題復習,可以集中訓練某個內 容,總結詩歌某方面的寫作規律、答題之技巧等等。但也有不足,導致閱讀古 詩支離破碎,不能形成閱讀鑒賞融會貫通的能力。有個方法可以彌補,就是采用以一當十的復習策略,充分挖掘一首詩的訓練資 源。也就是說,鑒賞這首詩要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和觀點 態度等多方面入手,而不僅僅局限于某個方面或者某一句話。閱讀鑒賞的出題形式主要有單首古詩閱讀鑒賞和兩首詩比較閱讀鑒賞。下面以 兩首野步為例,通過設計各類問題進行比較閱讀,來說明以一當十的復習 策略。野步 周密麥隴

2、風來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 爛醉春風野草花。 野步趙翼峭寒催換木棉裘, 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這兩首詩題目一樣,題材也一樣,但在表達的情感、語言特色等多方面又存在 著明顯的不同,這樣就可以進行比較閱讀了。設計問題如下1、這兩首詩的人物形象都寫的是野步者,二者分別是怎樣的人物形象呢?周詩野步者是一個悠閑散步郊野、陶醉于春天大自然美景中的詩人形象。趙詩野步者是一個在秋寒時節倚杖近游郊原、感傷時光流逝、年已老邁的老翁 形象。2、這兩首詩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周詩所寫景物有麥、草、水、蛙、蝴蝶、春風、野花,景物特點是色彩絢麗, 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趙詩所

3、寫景物有秋風、楓葉,景物基本特點是寒冷、蕭瑟。3、古人寫詩講究“煉字”,你認為這兩首詩哪些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周詩“噪”字用得好,富有動感,生動地寫出青蛙春天里使勁地鳴叫的特點, 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烘托出愉快的心情;“爛醉”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 形象地寫出蝴蝶翻飛野草花叢中的特點,烘托出陶醉于春天美景的心情,用一“醉”字,既寫蝴蝶“醉”,也是寫詩人“醉”。趙詩“催”字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秋天的特點,一天比一天寒 冷了,讓人趕緊換上棉衣裳;“白”字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說明歲 月催人老的特點,表達了感傷的心情。4、一般說來,詩的思維跳躍性大,但作為一首詩來說,其思維也有著

4、清晰的脈 絡。試從思維結構方面,比較一下這兩首詩有何不同?周詩先寫景后抒情,趙詩先寫事后議論。5、這兩首詩的三四句在詩中分別有什么作用?周詩三四句在一二句寫景的基礎上抒情,點明主旨,表達了春游閑適愉悅的心 情。趙詩三四句在一二句敘事的基礎上議論,點明主旨,表達了面對陣陣秋風感傷 年老的心情。6這兩首詩的語言分別有什么特色?(或者分析這兩首詩的語言風格) 周詩語言清新、自然、明麗、生動,趙詩語言深沉、含畜、生動。7、這兩首詩分別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二者有何異同?趙詩運用描寫、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烘托、動靜結合、擬人等表達技巧,趙 詩運用記敘、議論、對比、擬人等表達技巧。8、這兩首詩分別表達了野步

5、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周詩野步者心情愉悅、閑適,陶醉于春天美景;趙詩內心悲涼,感傷于頭白年 以上所設計題目,幾乎涵蓋了古詩鑒賞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既有人物形象的鑒 賞,又有景物形象的鑒賞;既有單個詞語的賞析,又有整個句子的賞析;既有 思想情感的解讀,又有思維結構的認知;既有表達技巧的訓練,又有語言特色 的概括。以一當十的復習策略,除去能夠充分利用古詩資源和其多方面的訓練價值外, 更有利于形成閱讀鑒賞融會貫通的能力。融會貫通,指的是既能夠從整體上把 握這首詩,又能夠把握詩的每一個句子甚至是每一個詞;既能夠分析,又能夠 綜合;既能夠把詩大卸八塊,條分縷析,又能夠把卸下的東西重新組裝起來, 組裝得嚴絲合縫

6、。在以上基礎上,又可以設計如下問題9、詩中的野步者與景物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景物是人物所見之景,是人物產生某種情感的觸發物,是人物情感的寄托者, 又能烘托人物之心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10、詩的思維結構與的思想情感之間有何關系?思維結構是表情達意的一個載體與展示,識別思維結構有助于深刻理解的思想 感情。11、詩的語言與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表達技巧之間有什么關系?語言特色與所塑造之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表達技巧有著密切的聯系。內心悲 憤抑郁者、景色暗淡蕭瑟者,其語言特色沉郁者居多。而運用表達技巧不同, 語言特色也有不同。運用擬人,則語言生動;運用象征,則語言含蓄,等等。12、詩的人物形象、

7、景物形象與的思想情感有何關系?想要表達什么情感思想,就必然選擇能夠融入情感思想的人物形象、景物形 象。13、詩中所煉之“字”與表達技巧、的情感思想有什么關系?煉字本身就是一種技巧,里面也必然包含著的情感思想。由以上所設計題目可知,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思維結構、煉字造 句、表達技巧、寫作目的、思想情感等等都是息息相關的,它們交織在一起, 糾纏在一塊,共同構成了整首詩。而所有這一切都集中在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這個靈魂上了。如果能夠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那么就能形成融會貫通的能 力。當然,融會貫通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通過訓練幾個問題就能形成的。首先,閱讀鑒賞古詩,要把握從整體到局部又到整體的閱讀鑒賞策略。要整體 把握的思想情感,然后具體閱讀賞析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此時要注意結合 的表達的思想情感。其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